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杉现有天然林的遗传分化和种源区划分
被引量:
4
1
作者
罗建勋
顾万春
姚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8-84,共7页
在全分布区现存云杉(picea asperata)天然林资源和表型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分层抽取10个群 体,每群体30个个体,同步进行表型和同工酶两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利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 类分析对17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统计。结...
在全分布区现存云杉(picea asperata)天然林资源和表型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分层抽取10个群 体,每群体30个个体,同步进行表型和同工酶两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利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 类分析对17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云杉种内表型变异丰富,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分别占30% 和70%左右,群体间的变异主要呈纬度为主的梯度变异;同工酶变异的群体遗传学参数表明,云杉群体间的变异占 总变异的31.78%,群体间的分化大,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关系(P=0.106>0.05)。依据天然 群体表型、同工酶水平遗传分化和聚类分析,并结合天然群体地理生态因子的聚类分析,可将现有云杉天然群体分 为3个种源区和5个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
天然群体
表型变异
同工酶变异
种源区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樟树种源/家系早期性状变异及选择研究
被引量:
28
2
作者
姚小华
任华东
+6 位作者
孙银祥
吴柯久
张定钦
王开良
张建忠
戴训东
郑龙章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30-335,共6页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长江周边、太湖西苕溪、赣江中上游低山丘陵建立 4处试验林 ,包含种源试验林、种源 /家系二水平试验林。通过种源试验 ,4个试验点各选出优良种源 6个。研究表明 ,种源与地点交互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 ;生长优良且具较...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长江周边、太湖西苕溪、赣江中上游低山丘陵建立 4处试验林 ,包含种源试验林、种源 /家系二水平试验林。通过种源试验 ,4个试验点各选出优良种源 6个。研究表明 ,种源与地点交互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 ;生长优良且具较高稳定性的种源有福建邵武、广西全州、贵州铜仁、道真、湖南郴州、湖北蒲圻 ;幼年期香樟树高、胸径生长与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冻害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香樟幼年期种源 /家系二水平试验表明 ,余杭试验点和遂川试验点不同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显著 ,种源层次的方差分量大大高于家系层次。根据家系的生长和适应性表现 ,选出了 36个优良家系 ,树高增加 10 %~ 4 9% ,地径增加 10 %~ 84 %。根据香樟适应性和生长表现 ,进行种源区划分 ,将香樟种源区划分为北带种源区 (Ⅰ )、中部种源区 (Ⅱ )和南带种源区 (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性状变异
樟树
种
源
试验
家系试验
种源区划分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年生大青杨种源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桂芹
张同伟
+2 位作者
王明春
寇锦
姚盛智
《林业科技》
2017年第1期6-8,共3页
以带岭试验点15年生大青杨种源林的生长性状为材料,通过综合分析,揭示大青杨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评选优良种源并进行优良种源区的划分。结果显示:8个种源11个个体15年生胸径的变异幅度为8.60~30.5 cm,平均值是15.97 cm,超过平均值的...
以带岭试验点15年生大青杨种源林的生长性状为材料,通过综合分析,揭示大青杨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评选优良种源并进行优良种源区的划分。结果显示:8个种源11个个体15年生胸径的变异幅度为8.60~30.5 cm,平均值是15.97 cm,超过平均值的有5个种源、6个无性系,占参试种源的62.5%,其中加格达奇种源的C7为最优种源中的优良个体,15年生胸径20.10 cm,大于群体平均值26%,年平均生长量达1.34 cm;从大青杨种源间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得出:胸径、材积在种源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多重比较结果看出,不同种源生长量存在着很大差异;综合胸径、材积生长指标评选优良种源,加格达奇、延边、苇河3个种源入选,其中加格达奇为最优种源,胸径、材积、指标均排在第一位;依据种源划分原则,划定为两个种源区,即长白山种源区和小兴安岭种源区。依据种源林15年的试验结果,确定长白山种源区最佳种源是延边;小兴安岭种源区最佳种源为加格达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杨
优良
种
源
种源区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杉现有天然林的遗传分化和种源区划分
被引量:
4
1
作者
罗建勋
顾万春
姚平
机构
四川省林科院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
四川省阿坝州黑水林业局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8-84,共7页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511B10
2002BA515B0403)
文摘
在全分布区现存云杉(picea asperata)天然林资源和表型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分层抽取10个群 体,每群体30个个体,同步进行表型和同工酶两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利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 类分析对17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云杉种内表型变异丰富,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分别占30% 和70%左右,群体间的变异主要呈纬度为主的梯度变异;同工酶变异的群体遗传学参数表明,云杉群体间的变异占 总变异的31.78%,群体间的分化大,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关系(P=0.106>0.05)。依据天然 群体表型、同工酶水平遗传分化和聚类分析,并结合天然群体地理生态因子的聚类分析,可将现有云杉天然群体分 为3个种源区和5个亚区。
关键词
云杉
天然群体
表型变异
同工酶变异
种源区划分
Keywords
Picea asperata
natural population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isozyme variation
provenance division
分类号
S791.180.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樟树种源/家系早期性状变异及选择研究
被引量:
28
2
作者
姚小华
任华东
孙银祥
吴柯久
张定钦
王开良
张建忠
戴训东
郑龙章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省余杭市长乐林场
江西省遂川县云岭林场
湖北省赤壁市官塘驿林场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30-335,共6页
基金
国家"九五"攻关项目
浙江省科委项目 (99110 2 2 97)资助
文摘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长江周边、太湖西苕溪、赣江中上游低山丘陵建立 4处试验林 ,包含种源试验林、种源 /家系二水平试验林。通过种源试验 ,4个试验点各选出优良种源 6个。研究表明 ,种源与地点交互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 ;生长优良且具较高稳定性的种源有福建邵武、广西全州、贵州铜仁、道真、湖南郴州、湖北蒲圻 ;幼年期香樟树高、胸径生长与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冻害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香樟幼年期种源 /家系二水平试验表明 ,余杭试验点和遂川试验点不同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显著 ,种源层次的方差分量大大高于家系层次。根据家系的生长和适应性表现 ,选出了 36个优良家系 ,树高增加 10 %~ 4 9% ,地径增加 10 %~ 84 %。根据香樟适应性和生长表现 ,进行种源区划分 ,将香樟种源区划分为北带种源区 (Ⅰ )、中部种源区 (Ⅱ )和南带种源区 (Ⅲ )。
关键词
早期性状变异
樟树
种
源
试验
家系试验
种源区划分
早期选择
Keywords
Cinnamomum camphora
provenance test
provenance/family test
provenance zone
分类号
S79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5年生大青杨种源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桂芹
张同伟
王明春
寇锦
姚盛智
机构
黑龙江省带岭林业科研所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营林局
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营林科
出处
《林业科技》
2017年第1期6-8,共3页
基金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科技攻关项目(G2011-1)
文摘
以带岭试验点15年生大青杨种源林的生长性状为材料,通过综合分析,揭示大青杨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评选优良种源并进行优良种源区的划分。结果显示:8个种源11个个体15年生胸径的变异幅度为8.60~30.5 cm,平均值是15.97 cm,超过平均值的有5个种源、6个无性系,占参试种源的62.5%,其中加格达奇种源的C7为最优种源中的优良个体,15年生胸径20.10 cm,大于群体平均值26%,年平均生长量达1.34 cm;从大青杨种源间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得出:胸径、材积在种源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多重比较结果看出,不同种源生长量存在着很大差异;综合胸径、材积生长指标评选优良种源,加格达奇、延边、苇河3个种源入选,其中加格达奇为最优种源,胸径、材积、指标均排在第一位;依据种源划分原则,划定为两个种源区,即长白山种源区和小兴安岭种源区。依据种源林15年的试验结果,确定长白山种源区最佳种源是延边;小兴安岭种源区最佳种源为加格达奇。
关键词
大青杨
优良
种
源
种源区划分
分类号
S72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2.11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杉现有天然林的遗传分化和种源区划分
罗建勋
顾万春
姚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樟树种源/家系早期性状变异及选择研究
姚小华
任华东
孙银祥
吴柯久
张定钦
王开良
张建忠
戴训东
郑龙章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5年生大青杨种源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张桂芹
张同伟
王明春
寇锦
姚盛智
《林业科技》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