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载荷下不同骨质对天然牙-种植体联合修复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杨 王超 +1 位作者 张晓南 徐凌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探索下颌后牙区天然牙-种植体联合修复在不同骨质内的应力分布情况,以评定出适宜行联合修复所需的骨质类型。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分别对骨质为Ⅰ、Ⅱ、Ⅲ、Ⅳ类颌骨类型中的天然牙-种植体联合修复体施加动态载...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探索下颌后牙区天然牙-种植体联合修复在不同骨质内的应力分布情况,以评定出适宜行联合修复所需的骨质类型。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分别对骨质为Ⅰ、Ⅱ、Ⅲ、Ⅳ类颌骨类型中的天然牙-种植体联合修复体施加动态载荷,并对各界面所承受的Von Mises应力进行分析。结果皮质骨所受最大Von Mises应力值从Ⅰ类骨到Ⅳ类骨逐渐增大,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89.229、91.860、125.840、158.420 MPa。松质骨所受最大Von Mises应力值从Ⅰ类骨到Ⅳ类骨均逐渐减小,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58.584、43.645、21.688、18.249 MPa。在同一类模型中,松质骨和皮质骨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均为舌颊向加载>颊舌向加载>垂直向加载。结论骨质的类型对修复体周围骨的应力分布有重要的影响,Ⅰ、Ⅱ类骨较Ⅲ、Ⅳ类骨更适合行种植体-天然牙联合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种植体联合修复 骨质 动态载荷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技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系统性应用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储顺礼 周延民 +1 位作者 付丽 李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76-377,共2页
伴随口腔材料以及口腔修复技术的飞速发展,种植牙修复已成为缺牙患者的常规修复方式之一,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但种植义齿在患者口腔中需存留很长时间,需承受咬合力,发挥咀嚼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种植体需植入至合适的位... 伴随口腔材料以及口腔修复技术的飞速发展,种植牙修复已成为缺牙患者的常规修复方式之一,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但种植义齿在患者口腔中需存留很长时间,需承受咬合力,发挥咀嚼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种植体需植入至合适的位置和方向等,传统的肉眼观察确定位置方向其误差很大,存在着潜在的手术风险。种植体作为修复体向根方延伸的部分,种植方案的确立应建立于修复理念基础之上。因此,准确定位种植位置以及方向,也即模板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修复 模板 系统 口腔修复技术 种植牙修复 口腔材料 修复方式 种植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横腭杆压低上颌第二磨牙1例
3
作者 石慧 葛红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2-863,共2页
报告单侧伸长的上颌第二磨牙1例,在不使用种植支抗及固定矫治器的条件下,利用改良横腭杆及口内支抗,简单高效的完成了上颌磨牙的压低,获得足够的间隙完成种植牙修复,建立良好稳定的咬合关系。
关键词 改良横腭杆 压入 种植牙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压膜式活动矫治器压入下颌第一、第二磨牙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青 黄鑫琪 +4 位作者 姜丹 迟豪军 王凌洁 孙闻天 刘钧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6-228,共3页
本文报道1例左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缺失较长时间后对第一、第二磨牙伸长,因修复间隙不足而采用压膜式活动矫治器配合正畸橡皮圈持续施轻力进行左下颌第一、第二磨牙的压低,从而获得足够的间隙完成种植牙修复,建立良好稳定的咬合关系。
关键词 压入 活动矫治器 种植牙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无创瓷贴面技术改善种植区域美学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健慧 邸萍 +3 位作者 胡秀莲 邱立新 崔宏燕 林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评估应用无创瓷贴面技术改变种植区域天然邻牙外形,减小或关闭种植修复体与邻牙间的黑三角,改善种植区域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5月至2009年8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上颌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10人(男4人,女6... 目的:探讨评估应用无创瓷贴面技术改变种植区域天然邻牙外形,减小或关闭种植修复体与邻牙间的黑三角,改善种植区域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5月至2009年8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上颌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10人(男4人,女6人,平均年龄41.5岁)共14个牙位,种植体骨结合完成后采用种植体支持的暂时冠对牙龈成型3~6个月。开始永久修复时,对相邻的天然牙冠缺隙侧的邻面以无创瓷贴面改善牙型,加宽邻牙缺隙侧邻面颈部至外形高点之间的近远中宽度,改善美学修复效果。观察指标:(1)评价标准:在模型上测量修复前、后种植体与邻牙之间黑三角的水平向和垂直向数值变化,水平测量龈缘水平(黑三角底边)的近远中距离(A-B),垂直测量龈缘中点(黑三角底边中点)至牙冠接触点之间距离(C-D);(2)瓷贴面的检查:有无脱落或缺损;(3)牙龈健康状况:牙龈出血指数。结果:10位患者共14个种植体邻牙接受邻面无创瓷贴面修复,修复后追踪观察6~27个月,平均10.4个月。修复前黑三角的水平向距离平均为(3.1±0.8)mm,修复后平均(1.1±0.5)mm,修复前黑三角的垂直向距离平均(5.3±1.1)mm,修复后平均(2.9±0.7)mm,至最后一次复查均未见瓷贴面脱落或破损,牙龈出血指数为0~1。结论:无创瓷贴面技术改善牙周病患者种植区域邻牙外形,减小或关闭黑三角,改善美学效果的方法易行,近期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修复 瓷料 美学 乳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基台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雨琪 田克斌 吴世莲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1-396,共6页
角度基台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目前比较一致接受的观点是在种植修复中使用角度基台会增加种植周围骨组织不利的应力分布。但是临床观察确没有发现角度基台对种植修复带来不良的影响。总结角度基台的临... 角度基台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目前比较一致接受的观点是在种植修复中使用角度基台会增加种植周围骨组织不利的应力分布。但是临床观察确没有发现角度基台对种植修复带来不良的影响。总结角度基台的临床应用及其影响、角度基台相关生物力学研究,发现角度基台的应用不会带来不良的临床影响,但基台角度变化确实会给种植体周围组织应力分布带来一些变化,增大和减小种植体周围组织应力分布都是可能的。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角度基台带来有利的应力分布是以后口腔种植临床研究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基台 生物力学 种植牙修复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