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供给与农民收益的影响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5
1
作者 程秀娟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71,共10页
从保障粮食供给安全和农民收益角度出发,以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分别考察该政策对小麦和稻谷的播种面积、产量、价格波动与种植收益的影响。结果显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和稻谷的播种面积具有显著正... 从保障粮食供给安全和农民收益角度出发,以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分别考察该政策对小麦和稻谷的播种面积、产量、价格波动与种植收益的影响。结果显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和稻谷的播种面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有效支撑了国家粮食供给安全;对小麦总产量具有显著增产效应,有助于实现小麦增产高产、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小麦和稻谷的价格波动,国内外粮价倒挂明显收窄,相比之下,稻谷价格波动受该项政策的影响更加突出;对小麦和稻谷的种植收益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稳定并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激励不足。中国粮食市场发育仍然处于自发调节、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组织方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议保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增强政策弹性,实施渐进式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收购价政策 粮食产量 农民种植收益 政策评估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路径
2
作者 路燕 滑留帅 +1 位作者 孟瑶 田云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2-277,共6页
我国粮食主产区长期承担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提出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路径对策,进而解决粮食主产区长期存在的“高产穷县”“财粮倒挂”等突出问题,促进粮食持续稳定生产。基于2003、2021年粮食生产大省(县)粮食生产与经济社... 我国粮食主产区长期承担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提出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路径对策,进而解决粮食主产区长期存在的“高产穷县”“财粮倒挂”等突出问题,促进粮食持续稳定生产。基于2003、2021年粮食生产大省(县)粮食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指标,从省域尺度和县域尺度分析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县)分布变化情况,以及粮食生产大省(县)产粮和利益受损状况。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分布日趋集中,粮食主产区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贡献不断提升,但在保粮稳粮的同时,其利益损失并未得到合理补偿,种粮农民收益空间被持续压缩,粮食大省(县)、财政穷省(县)矛盾突出。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一方面要完善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政策与粮食主产区配套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增强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构建起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贡献相匹配的财力保障机制,强化外部保障,从而保护地方政府和粮食生产者种粮保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持续稳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利益补偿机制 粮食安全 粮食持续稳定生产 种植农民收益 补偿力度 农业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