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区骨密度、最大扭矩值、稳定系数对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蒋冰坤 宁慧影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1期95-100,共6页
目的分析种植区骨密度、最大扭矩值对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行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80例,共304枚种植点,锥形束CT测量种植区颌面骨密度、周围牙槽骨厚度,用种植机测量种植体植入旋入扭矩值(... 目的分析种植区骨密度、最大扭矩值对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行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80例,共304枚种植点,锥形束CT测量种植区颌面骨密度、周围牙槽骨厚度,用种植机测量种植体植入旋入扭矩值(insertion torgue value,ITV),种植体稳定性测量仪测量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X线影像软件测量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比较不同种植区域、骨质量的骨密度、ITV及ISQ值,分析骨密度与ITV及ISQ值的相关性;根据术后3个月种植体情况分为稳定组、不稳定组,统计2组临床资料、骨密度、ITV及ISQ值,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种植区骨密度比较:下颌前牙>下颌后牙>上颌前牙>上颌后牙(P<0.05);不同种植区ISQ值、ITV比较:下颌后牙>下颌前牙>上颌后牙>上颌前牙(P<0.05);各种植区骨密度、ISQ值、ITV均表现为下颌区域明显高于上颌区域(P<0.05)。不同骨质量的骨密度、ISQ值、ITV比较:Ⅰ类骨>Ⅱ类骨、Ⅲ类骨>Ⅳ类骨(P<0.05)。骨密度与ITV及ISQ值均呈正相关(r=0.801、0.783,P<0.05),ITV与ISQ值呈正相关(r=0.771,P<0.05)。不稳定组骨密度、ITV、ISQ值低于稳定组(P<0.01)。骨密度、ITV、ISQ值是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种植区骨密度、ITV与种植体稳定性存在正相关性,此外种植体稳定性还受种植体直径、骨质量、种植区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失 种植修复 锥形束CT 骨密度 种植体稳定性 最大扭矩值 相关性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时间点对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岩松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4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时间点对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的时间不同分为三组,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的时间为6个月的患者... 目的探讨和分析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时间点对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的时间不同分为三组,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的时间为6个月的患者为实验1组,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的时间为9个月的患者为实验2组,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的时间为12个月的患者为实验3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分析三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患者的有种植体松动例数、有自觉症状例数、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例数、行使功能正常例数等种植修复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患者的种植体植入扭矩分别为(31.04±9.85)N.cm、(35.73±6.52)N.cm、(39.83±3.57)N.cm,三组患者的种植体植入扭矩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位点保存术后的牙种植时间点对患者的种植体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点保存术 种植时间点 种植体稳定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因素 被引量:11
3
作者 肖微 曾妮 +2 位作者 胡帆 吴中兴 东耀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 支抗稳定性 种植体支抗 种植体稳定性 正畸治疗 个体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aumann种植体骨愈合期稳定性变化的临床动态监测 被引量:10
4
作者 鲍琰 肖立群 +1 位作者 施斌 夏海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9-741,共3页
目的:应用共振频率分析仪评估Straumann种植体植入后稳定性的变化以及影响种植体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28例牙齿缺失患者共植入35枚非潜入式Straumann种植体,在术中、术后1、2、3、4、6、8、12周对种植体的稳定性进行共振频率分析(... 目的:应用共振频率分析仪评估Straumann种植体植入后稳定性的变化以及影响种植体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28例牙齿缺失患者共植入35枚非潜入式Straumann种植体,在术中、术后1、2、3、4、6、8、12周对种植体的稳定性进行共振频率分析(RFA),记录分析种植体稳定性数值(ISQ)。结果:种植体稳定性ISQ值的变化趋势表现为:术后前4周出现轻微波动,4~12周略有上升,经方差分析在各时间段的ISQ值无显著差异。骨密度和种植体长度对种植体稳定性有显著影响(P〈0.05),种植体直径、性别和颌位对种植体ISQ值无明显影响。术后12周种植体的留存率均为100%。结论:种植体稳定性与种植体长度和骨质类型关系密切。共振频率分析(RFA)评估种植体稳定性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种植体稳定性 共振频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缺失患者行即刻种植牙与常规种植牙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相鹏 相文锦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8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牙齿缺失患者采用即刻种植牙与常规种植牙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70例牙齿缺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种植牙治疗,实验组采用即刻种植牙治疗。比较两组种植成功率、种植稳定性与美观度... 目的探讨牙齿缺失患者采用即刻种植牙与常规种植牙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70例牙齿缺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种植牙治疗,实验组采用即刻种植牙治疗。比较两组种植成功率、种植稳定性与美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种植成功率为100.00%(35/35),高于对照组的82.86%(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两组种植体稳定系数(ISQ)值、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ISQ值、PES评分均高于治疗后即刻,且实验组ISQ值(68.55±7.13)、PES评分(9.35±1.62)分高于对照组的(61.93±6.08)、(7.91±1.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齿缺失患者采用即刻种植牙治疗成功率高,能够提高种植体稳定性与美观性,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缺失 常规种植 即刻种植 种植体稳定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