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南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现状、防治难点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俊丽 雷建新 +6 位作者 赵晓进 安小玲 薛菁 拜翊莎 陈金丽 杨圆圆 李杨 《农学学报》 2020年第9期29-32,共4页
掌握面源污染现状是进行污染防治的前提。本研究概述了渭南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化肥施用高量低效并存、农药包装物污染、残膜污染持续以及秸秆综合利用衍生问题突出,是当前种植业面源污染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结合防治难点,从宣... 掌握面源污染现状是进行污染防治的前提。本研究概述了渭南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化肥施用高量低效并存、农药包装物污染、残膜污染持续以及秸秆综合利用衍生问题突出,是当前种植业面源污染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结合防治难点,从宣传普及、强化监测、健全法规、资金保障以及做好技术研发和推广等角度提出了较系统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 污染 化肥 农药包装袋 地膜 渭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觉模糊—熵权—TOPSIS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延梅 高达铭 +2 位作者 赵健 籍瑶 苏婧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5,40,共9页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模糊-熵权-TOPSIS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方法,在TOPSIS技术框架基础上,耦合直觉模糊集理论和直觉模糊熵权法,同时实现了对定性指标的定量转换和客观赋权;以典型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为例,开展方法应用验证...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模糊-熵权-TOPSIS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方法,在TOPSIS技术框架基础上,耦合直觉模糊集理论和直觉模糊熵权法,同时实现了对定性指标的定量转换和客观赋权;以典型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为例,开展方法应用验证,分别从源头类、过程类、末端类和全过程类技术中,筛选出综合效益较高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从环境、经济、技术性能等不同维度深入剖析了各项技术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定性数据和主观赋权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综合考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技术性能,实现技术综合评价与优选,并为技术未来的改进方向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TOPSIS法 直觉模糊集 熵权法 技术综合评价 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农田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探究
3
作者 谢志优 苏西英 《南方农业》 2024年第9期50-52,56,共4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延安市是陕西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市,也面临着农田面源污染的困扰。为了给延安市乃至陕西省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以延安市农田面源污染防治为切入点,介绍了延安...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延安市是陕西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市,也面临着农田面源污染的困扰。为了给延安市乃至陕西省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以延安市农田面源污染防治为切入点,介绍了延安市农田面源污染现状,分析了造成农田面源污染的农业生产资料过量使用、畜禽养殖污染、废旧农膜污染、秸秆污染等因素,并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治理3方面说明延安市农田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农田 污染防治 陕西省延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农田面源污染防治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4
作者 辛小康 王超 +4 位作者 柳根 程靖华 秦赫 陈正友 肖新宗 《中国水利》 2024年第20期81-88,共8页
为进一步明晰当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污染来源,精准开展水源地水质保护,采用2017—2023年长系列水质资料,分析丹江口水库及入库河流水质特征,采用资料收集、文献调研及模型计算等方法,估算总氮、总磷污染负荷组成,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 为进一步明晰当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污染来源,精准开展水源地水质保护,采用2017—2023年长系列水质资料,分析丹江口水库及入库河流水质特征,采用资料收集、文献调研及模型计算等方法,估算总氮、总磷污染负荷组成,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面源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总体水质良好,整体可达到Ⅱ类水质目标(湖库水质标准),但汛期水量较大时因总磷浓度升高会引起超标断面个数明显增加,以2021年和2023年丹江口水库实现170 m正常蓄水位的年份最为典型,而此时汉江、丹江等主要入库河流水质也下降,由以往Ⅱ类下降为Ⅲ类(河流水质标准)。无论是枯水年、丰水年,农田面源污染均已成为影响丹江口水库水质主导因素,总氮贡献率分别达到85.16%和57.73%,总磷贡献率分别达到77.74%和57.17%。当前水源区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存在农田面源底数不清、农民减施化肥农药积极性不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顺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农田面源污染防治。提出建立“天空地”一体化面源污染监测预警体系,研究新型高效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开展沟塘水系面源阻控体系建设,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农田污染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及其防治技术探讨 被引量:21
5
作者 陈超 黄东风 +1 位作者 邱孝煊 李卫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368-374,共7页
通过对闽江中上游流域福建省内的25个县(市)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染、人粪尿、农村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化肥、畜禽养殖、农田养分流失、村镇地表径流、水产养殖等进行调查,并采用等标排放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2005年全年排... 通过对闽江中上游流域福建省内的25个县(市)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染、人粪尿、农村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化肥、畜禽养殖、农田养分流失、村镇地表径流、水产养殖等进行调查,并采用等标排放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2005年全年排放入水环境的CODC r、TN和TP分别为102050.5、66578.56和20712.41 t,各占53.90%、35.16%和10.94%;总等标排放量为280 506.1×106m3,其中CODC r、TN和TP的等标排放量分别为6803.368×106、66578.55702×106和207124.1×106m3,污染率指数分别为1.64%、21.30%和77.07%,故磷和氮是该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率指数排在前3名的污染源为农田水土(养分)流失、水产养殖和畜禽粪尿,其污染率指数分别为45.78%、30.60%和11.29%,三者总和占全流域污染率的87.67%,是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2)各县(市)间相比较,全年等标排放量以闽清县居第一位,达24 520.6×106m3,污染率指数为8.74%;浦城县和建瓯市次之,等标排放量分别达21968.64×106和20790.39×106m3,污染率指数为分别为7.83%和7.41%。不同县(市)的主要污染源有所不同,例如闽清县、屏南县、政和县等是以农田水土(养分)流失为主要污染源,泰宁县、邵武市等是以水产养殖为主要污染源,因此,不同县(市)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上应有所侧重。最后提出了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农业立法、强化经营管理措施,加强农化物质投入最小化技术研究,开展畜禽粪便多用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提倡清洁生产、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合理投放鱼饲料和药物、减少流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中上游流域 农业污染 调查评估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种植业面源污染流失量模拟 被引量:4
6
作者 佘冬立 胡磊 +4 位作者 夏永秋 刘文娟 李虹 马建军 马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71-2381,共11页
为揭示灌区种植业氮磷流失规律与空间分布格局,基于水量平衡与土壤物理化学吸附理论,构建了宁夏引黄灌区种植业面源污染流失量轻简化模型,模拟了灌区玉米、小麦和水稻氮磷流失的时间特征与空间格局。模拟结果表明:灌区主要作物退水氮磷... 为揭示灌区种植业氮磷流失规律与空间分布格局,基于水量平衡与土壤物理化学吸附理论,构建了宁夏引黄灌区种植业面源污染流失量轻简化模型,模拟了灌区玉米、小麦和水稻氮磷流失的时间特征与空间格局。模拟结果表明:灌区主要作物退水氮磷流失量的时间变异大,玉米春灌流失量、小麦春灌头水流失量和水稻分蘖期流失量是各自灌水周期氮磷流失量的最高值;灌区农田总氮(TN)流失量(以N计)为887.51 t,玉米、小麦和水稻分别贡献了25%、8%和67%,平均氮流失系数为1.99%;灌区农田总磷(TP)流失量为48.05 t,玉米、小麦和水稻分别贡献了19%、18%和63%,平均磷流失系数为0.15%;种植业氮磷流失量最大的区县为平罗县,氮磷流失系数最大的区县为兴庆区,永宁县中部以及河东地区东部是氮磷流失的热点区域。该模型反映了农田管理、降水和土壤条件等过程对退水量和退水中氮磷浓度的影响,模型参数少、物理机制明确,可用于宁夏引黄灌区种植业面源污染流失量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种植业 污染 流失系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及环境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蕾 姜灵彦 牛俊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608-9610,共3页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活动越来越频繁,导致农村面源污染进一步加剧。污染源主要有化肥、农药、农具的过度使用,禽畜粪便、生活垃圾的排放及自然灾害等因素。通过数据调查、列举试验结果等方法分析了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在治理农...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活动越来越频繁,导致农村面源污染进一步加剧。污染源主要有化肥、农药、农具的过度使用,禽畜粪便、生活垃圾的排放及自然灾害等因素。通过数据调查、列举试验结果等方法分析了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方面,提出了几种新的环境生物防治措施。实践证明,环境生物防治技术比传统治理技术效率高、速度快,更有利于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污染 环境生物防治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竺山湾湖小流域种植业面源污染减排潜力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博 罗良国 +4 位作者 武永锋 王艳 王芊 王娜娜 杨林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68-1375,共8页
农田面源污染一直被认为是竺山湾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实地调研农户的方法考察了环竺山湾湖小流域粮食作物(水稻、小麦)、蔬菜、果园生产在"十二五"初期养分投入状况,结合太湖流域"十一五"期间已获示范... 农田面源污染一直被认为是竺山湾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实地调研农户的方法考察了环竺山湾湖小流域粮食作物(水稻、小麦)、蔬菜、果园生产在"十二五"初期养分投入状况,结合太湖流域"十一五"期间已获示范验证、可推广应用的环境友好型种植技术模式或实践,估算了环竺山湾湖小流域种植业生产控污减排能力。结果表明,基于目前的稻麦、蔬菜和果树种植面积,规模化应用稻-麦施肥减量技术和稻-绿肥技术轮作模式可分别实现无机N投入减量132.4、424.3 t·a-1和总N减排20、42.3 t·a-1;蔬菜种植优化技术模式可减少无机N投入993.7 t·a-1和减排总N 181.3 t·a-1;果园优化施肥与三叶草截流控害集成技术模式,至少可实现节省无机N投入1000 t·a-1和减排总N 116.8 t·a-1。综上,环竺山湾湖小流域种植业生产已较"十一五"时期无机N投入水平明显降低,但依然还有减量空间;有机肥施用量逐步提升,但符合竺山湾湖小流域的最适施用水平还有待深入研究。最后给出了环竺山湾湖小流域农田面源污染规模化防控建议,以期为改善竺山湾湖水质进而确保太湖水质安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N投入 环境友好型种植技术模式 农田污染 减排潜力 环竺山湾湖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效应视角的农业经济增长与种植业面源污染排放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新 尚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31-1544,共14页
农业资源环境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基本资源和条件。从空间效应视角探析农业经济增长与种植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可为推进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实施提供理论支撑。本文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测度2000—2019年全... 农业资源环境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基本资源和条件。从空间效应视角探析农业经济增长与种植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可为推进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实施提供理论支撑。本文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测度2000—2019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含香港、澳门、台湾)种植业面源污染物氨氮、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的排放情况,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剖析农业经济增长、消费能力、技术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风险感知、财政支持、受灾情况及产业结构对种植业面源污染物排放的空间效应,并对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1)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种植业面源污染排放存在显著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性,2019年空间格局特征主要表现为“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聚集区域主要表现在农业大省和经济发达地区。2)种植业面源污染排放具有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滞后系数为−0.11,农业经济增长对本地区及邻接地区有相斥方向的显著性影响效应。3)SDM时间固定效应模型效应分解结果表明,8个影响因素中农业经济增长、消费能力、技术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和风险感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具有显著性。农业经济增长具有缓解本地区种植业面源污染的作用,估计系数为−0.175,但对邻接地区种植业面源污染排放具有加重作用,估计系数为0.397。据此,提高对农业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财政支持等显著性影响因素的导向作用的重视,地方政府可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联动邻接地区发挥空间交互作用,开展农业新型技术培训,建立有效的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制,实现农业经济增长与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污染 农业经济增长 等标污染负荷法 空间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正宏 杨怀芳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4期208-210,共3页
当前种植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美丽乡村建设路上的巨大绊脚石,如果不加以处理,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将会进一步恶化,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通过阐述当前我国农村种植业面源... 当前种植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美丽乡村建设路上的巨大绊脚石,如果不加以处理,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将会进一步恶化,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通过阐述当前我国农村种植业面源污染的现状,结合当前种植业面源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主体倾斜,激发村民主动性;推行绿色种植业;强化监管动作;加大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投入等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 污染 农村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及其后评估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卫东 石先罗 陈玉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3期12995-12998,共4页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发严重,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注重农村环境改善、农村面貌恢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如今的工作主题。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以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在我国现...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发严重,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注重农村环境改善、农村面貌恢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如今的工作主题。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以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在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农业污染防治体系策略,还从目标实现度、影响因素、公众满意度3个方面建立后评估指标体系,对后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并提出后评估的不足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污染 防治技术 后评估 头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农业面源磷污染排放特征与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韦新东 杨昊霖 +2 位作者 薛洪海 香宝 王洪良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48-52,共5页
长江流域面源氮污染防控自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流域内磷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总磷已超过COD和氨氮,成为长江流域首要的污染物.我国工业磷污染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农业... 长江流域面源氮污染防控自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流域内磷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总磷已超过COD和氨氮,成为长江流域首要的污染物.我国工业磷污染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农业面源磷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流域内现有技术集成度较低,技术需求与技术现状不匹配.本文对长江流域农业面源磷污染现状、成因进行分析,从源头减量、过程阻断和末端治理的防治角度,阐述当前有效处理农业面源磷污染问题的技术,以期对流域内防治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污染 污染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业集聚与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分析——来自长江流域的证据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骏 旦增维旦 高慧娴 《资源与产业》 2023年第6期115-129,共15页
乡村振兴是支持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中,种植业集聚是优化乡村发展布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促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文章利用基尼系数、区位熵、清单分析法,核算2007—2020年长江流域19省(... 乡村振兴是支持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中,种植业集聚是优化乡村发展布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促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文章利用基尼系数、区位熵、清单分析法,核算2007—2020年长江流域19省(市)的种植业集聚水平和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分析二者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种植业集聚与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相异,优势农产品区域集聚明显,且稳步提高,但各省市发展较不平衡;2)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相对于地理距离,经济距离下种植业集聚更容易加剧农业面源污染,且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影响当地环境的同时,对经济相关地区也产生影响;3)长江流域内种植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程度减弱;4)长江流域农村人口规模、农业经济水平、城镇化的发展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技术进步和财政支农力度则有效改善农业面源污染,环境规制的影响效果则不显著。对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优化种植业集聚的空间布局,提高种植业集聚质量;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区域间农业面源污染的协同治理;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发挥种植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减缓效应;合理利用财政资金,增强农业环境规制,促进种植业绿色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种植业集聚 农业污染 农业经济发展 空间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静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3期115-118,共4页
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长期面临严峻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在农业面源污染防范、治理和救济方面比我国起步更早,技术水平更高,立法探索更多,出现了诸多可靠的... 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长期面临严峻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在农业面源污染防范、治理和救济方面比我国起步更早,技术水平更高,立法探索更多,出现了诸多可靠的法律法规和成功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应合理借鉴吸收它们的优秀成果和合理成分,为逐步减轻和消除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发展农业生产力提供法律支持和技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污染 防治法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高淳区淳东灌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萍 夏丽君 曹明明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期57-59,69,共4页
农业面源污染类型众多、分布广泛、治理困难,是阻碍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为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东灌区为例,介绍农业面源污染实际情况及防治技术,分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机制,强化政府... 农业面源污染类型众多、分布广泛、治理困难,是阻碍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为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东灌区为例,介绍农业面源污染实际情况及防治技术,分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机制,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推广先进技术,建设集成示范区;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农户环保意识”等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污染 污染防治 农业绿色发展 江苏省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黄土高原葡萄产区积雨节氮面源污染防控技术
16
作者 王小琴 王丽 +1 位作者 曹环环 李兆君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9期36-37,40,共3页
西北黄土高原地表水资源贫乏,制约着葡萄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氮肥过度施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突出。为此,文章分析了西北黄土高原葡萄产区降雨和施肥的现状,并依据产区氮沉降情况,研发集成了西北黄土高原葡萄产区积雨节氮面源污... 西北黄土高原地表水资源贫乏,制约着葡萄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氮肥过度施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突出。为此,文章分析了西北黄土高原葡萄产区降雨和施肥的现状,并依据产区氮沉降情况,研发集成了西北黄土高原葡萄产区积雨节氮面源污染防控技术。3年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3年累计可节水73430m^(3),累计减少尿素施用量130.5~1434.6kg,可显著减少因氮肥过量施用引起的面源污染风险,减少葡萄园生产成本。该技术在节水节氮、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方面效果明显,可在整个西北黄土高原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黄土高原葡萄产区 积雨节氮 污染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应对——评《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防控技术》
17
作者 景立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I0004-I0004,共1页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问题愈发凸显,成为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研究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问题愈发凸显,成为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研究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参阅《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防控技术》一书,深入探讨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控技术 水土流失 污染 应对策略 自然环境 环境的影响 影响及应对 保护水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虎潭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18
作者 朱清秀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期127-130,共4页
老虎潭水库作为浙江省湖州市的重要水源地,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湖州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为控制老虎潭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保障市民用水安全,通过对湖州市老虎潭水库水源地现状面源污染源的调查分析,明确污染源构成,总结水库目前已采... 老虎潭水库作为浙江省湖州市的重要水源地,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湖州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为控制老虎潭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保障市民用水安全,通过对湖州市老虎潭水库水源地现状面源污染源的调查分析,明确污染源构成,总结水库目前已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库区污染控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防治措施 老虎潭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6
19
作者 安志装 索琳娜 刘宝存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2-1436,共15页
农业面源污染会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风险。经过20多年的治理,我国面源污染基础研究和防控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构建了流域、区域或国家尺度农业面源污染源汇路径全过程监测与评估体系,基本厘清了不同生态条件下农田系统中氮磷流失的主控因子... 农业面源污染会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风险。经过20多年的治理,我国面源污染基础研究和防控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构建了流域、区域或国家尺度农业面源污染源汇路径全过程监测与评估体系,基本厘清了不同生态条件下农田系统中氮磷流失的主控因子,初步探明了农田有毒有害化学/生物污染与防控机制。在防控技术层面,研发出新型、绿色肥料替代常规化肥减量投入技术与产品,氮、磷高效利用污染负荷减排技术,土壤氮、磷增容负荷减排技术,坡耕地氮磷流失阻控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消纳装备。我国农业氮、磷排放污染负荷虽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依然是影响我国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因子,且农业面源污染呈现新的特征,表现为养殖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污染问题逐渐突出,残留地膜、农药、抗生素、激素、病原微生物等新型污染物污染问题不容忽视,面源污染途径从以径流扩散为主转向淋溶、挥发、累积并重的阶段,污染介质从单一地表水体转向包括地下水体、大气以及农田生态系统并存的状态。未来应以本领域我国取得科研成果和相关信息资源为基础,利用数字技术和AI技术,构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和管理融合大数据模型和系统理论,持续加强田块、流域、区域等多尺度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集成配套与工程化应用研究,培育绿色低碳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落实防控技术工程“政—产—学—研—用”保障机制与措施,以提升区域或流域尺度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全面推进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污染 污染特征 技术产品与装备 防控思路与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部“十三五”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水稻主产区氮磷流失综合防控技术与产品研发》项目正式启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宏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农业快速发展,水环境质量恶化,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中国作为世界水稻生产第一大国,水稻种植面积达到0.3亿hm2...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农业快速发展,水环境质量恶化,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中国作为世界水稻生产第一大国,水稻种植面积达到0.3亿hm2,其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污染 水稻生产 综合防控技术 产品研发 重金属污染 修复技术 综合防治 氮磷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