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朱玉磊
卢杰
姜昊
王升星
赵良侠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5 |
1
|
|
2
|
基于OBE理念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种业调查实习的设计与实践 |
冯发强
余国图
何卓羲
沈涵
周媛
齐中
王国华
王少奎
|
《中南农业科技》
|
2025 |
0 |
|
3
|
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素养研修路径探究 |
刘英
郭洋洋
王强
巫桂芬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5 |
0 |
|
4
|
“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改革——以植物生物技术为例 |
臧振原
姜良宇
慈佳宾
任雪娇
杨巍
杨伟光
|
《现代畜牧科技》
|
2024 |
1
|
|
5
|
“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
张琦
苗兴芬
杜艳丽
杜吉到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4 |
2
|
|
6
|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研究——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郑跃进
孟超敏
王黎明
王翠玲
张富厚
李雪林
王林生
|
《种子》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7
|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及综合改革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
张文明
常成
郑文寅
张海萍
高灿红
胡群文
王昌初
姚大年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5 |
7
|
|
8
|
园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
汪国平
冯淑杰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9
|
新形势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
江绪文
李贺勤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4 |
11
|
|
10
|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种业产业化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刘长华
王洋
马淑梅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5 |
4
|
|
11
|
新形势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
胡群文
张文明
郑文寅
姚大年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1 |
11
|
|
12
|
现代种业发展与我国创新型种业人才培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探讨与实践 |
郑跃进
王黎明
孟超敏
王翠玲
张富厚
李雪林
王林生
|
《中国种业》
|
2014 |
5
|
|
13
|
特色鲜明的种业人才培养专业方向建设——华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概况 |
汪国平
雷建军
陈清华
冯淑杰
|
《中国种业》
|
2013 |
5
|
|
14
|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究 |
郭宝健
许如根
张新忠
吕超
|
《中国种业》
|
2016 |
3
|
|
15
|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苏豫梅
石书兵
葛杰
任燕萍
|
《中国种业》
|
2013 |
3
|
|
16
|
校企合作创新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暑期实践教学模式的相关探索 |
李晓燕
郭东伟
李学军
冯永忠
马守才
李得孝
闵东红
孙晖
高翔
|
《种子科技》
|
2019 |
2
|
|
17
|
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探讨 |
郭宝健
吕超
王菲菲
许如根
|
《中国种业》
|
2020 |
3
|
|
18
|
跨界课堂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应用——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探讨新增本科专业教学改革 |
董丽平
雷振山
李淑梅
孙君艳
王付娟
|
《种子科技》
|
2018 |
1
|
|
19
|
信阳农林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探讨 |
雷振山
武浩
季新
李淑梅
王付娟
董丽平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0 |
1
|
|
20
|
浙江农林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
赵光武
|
《中国种业》
|
2013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