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缕草繁殖特性及其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马春晖 韩建国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70-171,共2页
2001-2003年在山东胶州市对结缕草(ZoysiajaponicaSteud.)繁殖特性及种子生产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抽穗期前15~40d以前的低温和光照时间十分有利于结缕草小穗的分化和形成(r=0.89)。结缕草的结实率、种子数与抽穗期前5d和后15d的... 2001-2003年在山东胶州市对结缕草(ZoysiajaponicaSteud.)繁殖特性及种子生产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抽穗期前15~40d以前的低温和光照时间十分有利于结缕草小穗的分化和形成(r=0.89)。结缕草的结实率、种子数与抽穗期前5d和后15d的积温、光照时数均呈正相关,差异显著。光温互作对千粒重影响较大的是抽穗期后10~20d的光温因子(r=0.90)。2.结缕草生殖枝是从冬性植株上产生的;播种区结缕草93.0%的生殖枝是在匍匐茎上产生的,而栽植区70%~80%的生殖枝是根茎上产生的。结缕草分蘖株龄主要是1龄株,4~9月播种区1龄分蘖株占总分蘖株数的92.65%,栽植区的占96.78%,2龄株所占比例分别为6.75%和2.81%。3.在繁殖分配中果穗最重,其干重约为50mg,其次为叶、茎。结缕草匍匐茎上果穗占全株重的57.63%,比根茎上果穗所占比例略低,两者茎、叶所占比例都在9.0%和30.0%左右。4.栽植和播种建植结缕草种子田第3年才能形成较高的种子产量,种子产量达844kg/hm2以上。但播种区第2年种子产量很低(<22.5kg/hm2),而栽植区种子产量可达150kg/hm2左右。5.适量施氮肥可提高结缕草生殖枝数和种子产量,以30kgN/hm2(秋季施20kgN/hm2,春季施10kgN/hm2)处理效果最好,播种和分栽小区的生殖枝数分别为3343个/m2和2941个/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生产技术 繁殖特性 结缕草 2003年 胶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大技术之三(一) 健康西瓜甜瓜种子生产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小武 刘东顺 《中国瓜菜》 CAS 2013年第6期60-61,共2页
在充分研究细菌性果斑病检疫性病害的发病机理与环境及农事操作等的诸多联系的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西瓜甜瓜健康种子生产技术可有效防止种子携带病菌。同时通过对种子使用干热杀菌.可彻底根除黄瓜绿斑驳病毒.并对细菌性果斑病... 在充分研究细菌性果斑病检疫性病害的发病机理与环境及农事操作等的诸多联系的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西瓜甜瓜健康种子生产技术可有效防止种子携带病菌。同时通过对种子使用干热杀菌.可彻底根除黄瓜绿斑驳病毒.并对细菌性果斑病菌也有很好效果。针对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低的现状.通过水引发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芽率和成苗率.且不必进行种子破壳处理.节省人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生产技术 无籽西瓜 甜瓜 健康 细菌性果斑病 检疫性病害 水引发处理 种子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地区杂交辣椒种子生产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克禄 陈卫国 《长江蔬菜》 2015年第1期23-25,共3页
我国是最大的辣椒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辣椒种子生产基地最大的国家,杂交种在生产上占比达90%以上。甘肃河西地区是全国理想的辣椒杂交种制种基地,多年来,甘肃省农科院一直在此地从事辣椒制种工作,通过总结经验,对杂交辣椒种子生产环节,... 我国是最大的辣椒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辣椒种子生产基地最大的国家,杂交种在生产上占比达90%以上。甘肃河西地区是全国理想的辣椒杂交种制种基地,多年来,甘肃省农科院一直在此地从事辣椒制种工作,通过总结经验,对杂交辣椒种子生产环节,比如,辣椒制种基地的选择、育苗技术、授粉技术、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希望对广大辣椒种子生产者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地区 辣椒种子 甘肃省农科院 制种基地 种子生产技术 种子生产基地 辣椒生产 授粉技术 制种户 茄科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强筋小麦郑农16育种家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2
4
作者 邱冬云 李宾 +1 位作者 廖先静 张赞育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9期83-84,共2页
郑农16是我所以豫麦34为母本,小偃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抗病小麦新品种,随着市场对优质麦需求的不断增加,政府良种补贴项目对优质麦政策的倾斜,郑农16种植面积在不断加大,用种量也逐年增加。为确保郑农16原种生产基... 郑农16是我所以豫麦34为母本,小偃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抗病小麦新品种,随着市场对优质麦需求的不断增加,政府良种补贴项目对优质麦政策的倾斜,郑农16种植面积在不断加大,用种量也逐年增加。为确保郑农16原种生产基地的种子生产加工质量,以及种子开发经营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根据“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GS郑农16技术集成与示范”育种家种子生产技术实施方案的具体操作规程,采用“三圃制”在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须水试验场建立“三圃田”,建立起了育种家种子繁育体系,对郑农16进行提纯复壮,保持和提高了郑农16的优良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强筋小麦 育种家种子 郑农16 生产技术规程 种子生产技术 小麦新品种 种子繁育体系 优良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三倍体杂交组合种子生产技术研究——粤桑2号种子园创1/15公顷产种子59.75kg高产纪录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展雄 肖更生 +5 位作者 苏大道 陈普照 唐翠明 李明汉 钟国洪 彭许增 《广东蚕业》 1995年第4期64-68,共5页
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种子生产技术,设肥料、整枝、防病三个因素三个水平正交试验,结果以整枝为主要因素,肥料次之;选出最佳的处理组合为挫(艹远)整枝、施复合肥+有机肥,并喷多菌灵防病。运用适当密植,适时降枝,合理施肥,自然和人... 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种子生产技术,设肥料、整枝、防病三个因素三个水平正交试验,结果以整枝为主要因素,肥料次之;选出最佳的处理组合为挫(艹远)整枝、施复合肥+有机肥,并喷多菌灵防病。运用适当密植,适时降枝,合理施肥,自然和人工辅助充分授粉等技术措施,在2.21/15公顷种子园中,栽植后头年创1/15公顷产种子59.75公斤的高产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三倍体杂交组合 种子生产技术 高产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牧1号白三叶种子生产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洋 冯蕊华 《湖北畜牧兽医》 2003年第4期61-62,共2页
白三叶是亚热带最重要的豆科牧草 ,是长江中下游白三叶、黑麦草、苇状羊茅、雀稗栽培区当家草种之一。鄂牧 1号白三叶是抗早耐热新品种 ,但种子产量较低。探讨了鄂牧 1号白三叶种子产量低的原因 ,提出几种提高制种产量的途径。
关键词 鄂牧1号 白三叶草 牧草 种子生产技术 生长习性 刈割期 施肥 花期放蜂 植物生长调节剂 水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新育 李红 +3 位作者 杨伟光 杨曌 毛小涛 马志刚 《养殖技术顾问》 2010年第10期65-65,共1页
我省快速发展的畜牧业对优质苜蓿的需求逐年增加,苜蓿人工草地面积不断扩大。而苜蓿种子产量不足,繁育技术推广迟缓,制约了苜蓿产业和畜牧业的高效发展。因此向广大种植户推广苜蓿种子生产技术,可加快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我省质量... 我省快速发展的畜牧业对优质苜蓿的需求逐年增加,苜蓿人工草地面积不断扩大。而苜蓿种子产量不足,繁育技术推广迟缓,制约了苜蓿产业和畜牧业的高效发展。因此向广大种植户推广苜蓿种子生产技术,可加快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我省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生产技术 苜蓿产业 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 质量效益型 畜牧业 草地面积 种子产量 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生产技术研究概况 被引量:8
8
作者 罗泉 邓菊芬 尹俊 《草业与畜牧》 2007年第2期16-18,59,共4页
从施肥、刈割、植物生长调节剂、收获时间等方面论述了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生产的主要环节,提出了增加种子产量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 种子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水稻种子生产技术及应用
9
作者 杨百战 刘存辉 +2 位作者 马秀娟 杨连群 谢华玉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7-67,共1页
1基本程序 三级水稻种子生产是把种子繁育工作提早到从品系中间试验表现突出开始,从育种家种子中选择遗传性状稳定、具有该品种典型性的单穗。设立穗行圃,在全生育期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严格去除分离行、变异行和混杂行;成熟时在具... 1基本程序 三级水稻种子生产是把种子繁育工作提早到从品系中间试验表现突出开始,从育种家种子中选择遗传性状稳定、具有该品种典型性的单穗。设立穗行圃,在全生育期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严格去除分离行、变异行和混杂行;成熟时在具有该品种典型性的众多穗行内普选单穗,用于下一年设立穗行圃,其余全部穗行混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生产技术 水稻 应用 育种家种子 穗行圃 试验表现 种子繁育 遗传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农三号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晖玲 温尚文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1年第5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牧草 甘农三号紫花苜蓿 种子生产技术 种子级繁殖体系 种子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驼绒藜种子生产技术
11
作者 张荟荟 朱昊 +5 位作者 梁维维 热娜 阿斯娅·曼力克 张学洲 王璐 靳俊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4期164-167,共4页
驼绒藜是一种抗干旱、抗寒冷、耐盐碱的荒漠草种,具有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地改良、生态重建及荒漠化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新疆驼绒藜种子生产技术,包括种子生产地选择、土地整理、播种... 驼绒藜是一种抗干旱、抗寒冷、耐盐碱的荒漠草种,具有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地改良、生态重建及荒漠化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新疆驼绒藜种子生产技术,包括种子生产地选择、土地整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种子收获技术、种子贮藏技术等内容,以期为驼绒藜种子田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绒藜 种子生产技术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生产技术“4+X”课程考核体系改革与实践
12
作者 李文阳 时侠清 +2 位作者 舒英杰 许峰 王丽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4期317-318,共2页
种子生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农学类专业课程。针对课程的特点,介绍了教学内容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即从考核方式的构建与实施、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考核内容的确定、考核体系实施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以期为... 种子生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农学类专业课程。针对课程的特点,介绍了教学内容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即从考核方式的构建与实施、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考核内容的确定、考核体系实施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以期为高素质应用型种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生产技术 课程考核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不同生态区规模化种子生产技术探讨
13
作者 鄢燕 张新全 张新跃 《四川草原》 2003年第2期25-28,共4页
简要概述了国内外牧草种子生产情况,并回顾了当前四川省的种子生产现状。就四川省规模化种子生产这一问题,介绍了不同生态区的分布地区、气候特点及适宜的优良草种,并综合分析了牧草配套的种子生产技术,指出了规模化种子生产在当前四川... 简要概述了国内外牧草种子生产情况,并回顾了当前四川省的种子生产现状。就四川省规模化种子生产这一问题,介绍了不同生态区的分布地区、气候特点及适宜的优良草种,并综合分析了牧草配套的种子生产技术,指出了规模化种子生产在当前四川省生态建设、退耕还草、种草养畜和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生态区 规模化种子生产 牧草 种子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自交不亲和系小白菜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
14
作者 费月跃 宋波 +4 位作者 陈龙正 顾闽峰 彭亚民 王军 时丕彪 《长江蔬菜》 2017年第22期53-54,共2页
小白菜是我国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蔬菜,其复种面积与产量在蔬菜种植种类中都占有较大的比例。近年来,随着播种面积的增加,种子的生产面积也随之扩大。目前,小白菜种子生产企业较多,一些生产企业生产技术不规范,生产的种子质量良... 小白菜是我国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蔬菜,其复种面积与产量在蔬菜种植种类中都占有较大的比例。近年来,随着播种面积的增加,种子的生产面积也随之扩大。目前,小白菜种子生产企业较多,一些生产企业生产技术不规范,生产的种子质量良莠不齐,既影响了种子的质量和生命力,又损害了菜农的利益,使得一些优良品种推广缓慢,品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体现,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自2013年来与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协作,开展自交不亲和系小白菜杂交一代种子在江苏沿海地区生产技术研究与实践,初步摸索掌握了自交不亲和系小白菜杂交一代种子在江苏沿海地区的生产技术,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生产技术 自交不亲和系 杂交一代种子 小白菜 盐城市 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江苏沿海地区 蔬菜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大豆郑92116种子生产技术
15
作者 孙文喜 焦宏挺 +2 位作者 王军亮 张艳 周大旺 《中国种业》 2012年第1期65-66,共2页
郑92116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1年5月通过河南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是国家跨越计划核心技术品种,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品种,
关键词 种子生产技术 优质大豆 河南省农科院 科技成果转化 新品种 经济作物 资助项目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播玉米新品种唐科82种子生产技术
16
作者 杨晓辉 王玉丽 张文元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24期64-65,共2页
玉米杂交种唐科82系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用H98与H25海南组配而成(H98×H25),2007~2008年参加河北省春播玉米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河北省春播生产试验,2007年超对照8.6%,2008、2009超对照7.8%,均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种子生产技术 春播 农业科学研究院 玉米杂交种 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显著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峡南苜蓿种子生产技术研究
17
作者 袁福锦 薛世明 +1 位作者 罗在仁 肖院先 《四川草原》 2006年第3期10-13,共4页
对影响环峡南苜蓿种子产量的磷肥、钾肥、浇水和地膜条件4个因素进行正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 磷肥、钾肥、磷钾肥互作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较大,其次为地膜条件、磷肥浇水互作,浇水的影响最小。试验结果和生产成本综合考虑,最适宜的处理组合... 对影响环峡南苜蓿种子产量的磷肥、钾肥、浇水和地膜条件4个因素进行正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 磷肥、钾肥、磷钾肥互作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较大,其次为地膜条件、磷肥浇水互作,浇水的影响最小。试验结果和生产成本综合考虑,最适宜的处理组合为:钙镁磷4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不铺地膜+不浇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峡南苜蓿 种子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苇状羊茅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发玉 张新全 +2 位作者 刘学福 米自由 李传富 《四川草原》 2004年第3期32-34,共3页
苇状羊茅是一种抗逆性较强的牧草,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及饲用价值,已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广泛应用,从苇状羊茅的生物学特性、苇状羊茅牧草种子需求现状、苇状羊茅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现状、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苇... 苇状羊茅是一种抗逆性较强的牧草,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及饲用价值,已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广泛应用,从苇状羊茅的生物学特性、苇状羊茅牧草种子需求现状、苇状羊茅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现状、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苇状羊茅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苇状羊茅 抗逆性 种子生产技术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现代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的改革
19
作者 张伟 张联合 +1 位作者 王春平 吕静霞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8-72,共5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大融合,中国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探讨了8套主要的改革方案,并提出应彻底改革"三圃制"提纯复壮法,在优化其他改革方案的先进性和趋同性的基础上,汲取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优越性,构... 随着全球经济的大融合,中国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探讨了8套主要的改革方案,并提出应彻底改革"三圃制"提纯复壮法,在优化其他改革方案的先进性和趋同性的基础上,汲取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优越性,构建中国现代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新体系的改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市场经济 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花豆种子生产技术措施 被引量:3
20
作者 邢诒能 何华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9-21,共3页
本文提出笔花豆在种子生产中育苗移栽的必要性。从育苗、移栽、病虫害防治以及收种等方面,叙述了笔花豆种子生产技术措施。
关键词 笔花豆 种子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