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吸胀对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淑艳 于锡宏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冷吸胀 种子萌发 种子生理指标 种子生化指标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份草地早熟禾种子产量性状相关指标综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哈雪 张金青 +3 位作者 宋于笑 马旭东 马晖玲 张然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1-71,共11页
为了探究与草地早熟禾种子产量相关指标间的差异性以及不同指标对种子产量贡献率的大小。以不同来源的5份草地早熟禾为材料,测定16个种子产量相关指标,以期为筛选优良种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16个种子产量相关指标均呈... 为了探究与草地早熟禾种子产量相关指标间的差异性以及不同指标对种子产量贡献率的大小。以不同来源的5份草地早熟禾为材料,测定16个种子产量相关指标,以期为筛选优良种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16个种子产量相关指标均呈正态分布,千粒重变异系数最小,改良潜力较小;每花序种子数变异系数最大,可选择范围较宽。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每小穗种子数和每分枝种子数均与每花序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种子数并不是越多越好,种子数越多,其质量越差。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第Ⅰ主成分为每小穗种子数、每分枝种子数等产量因子,第Ⅱ主成分为花序长、分枝长等形态因子;依据16个指标综合排名最高的草地早熟禾种质为甘谷,且甘谷和定西为第Ⅰ类群,可作为种子高产育种材料,肃南和青海扁茎为第Ⅱ类群,可作为饲草资源利用,‘午夜2号’为第Ⅲ类群,可用于草坪建植及发展籽粒有关的副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种子产量相关指标 遗传多样性 种质筛选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长绒棉种子质量指标的商榷
3
作者 卢新平 杨伟华 +3 位作者 夏敬源 王坤波 赵林 赵图强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长绒棉种子 种子质量指标 纯度 净度 发芽率 水分 允许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细叶云南松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蓝柳凤 韦娜 曾祥秀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以细叶云南松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赤霉素(GA3)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细叶云南松种子发芽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剂对于细叶云南松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无显... 以细叶云南松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赤霉素(GA3)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细叶云南松种子发芽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剂对于细叶云南松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同时也发现有几个处理对种子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云南松 种子发芽指标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方式对高州油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袁汕 刘祯 +3 位作者 马春花 傅志强 申春晖 奚如春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1期41-50,共10页
为了筛选高州油茶Camellia gauchowensis种子筛选最优贮藏方式,研究采用5种方式进行贮藏处理,比较贮藏后的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贮藏处理的种子萌发特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随贮藏时间推移而... 为了筛选高州油茶Camellia gauchowensis种子筛选最优贮藏方式,研究采用5种方式进行贮藏处理,比较贮藏后的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贮藏处理的种子萌发特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随贮藏时间推移而降低,出苗率除贮藏2个月与3个月的种子间相差不大以外,其他也随贮藏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79℃超低温处理效果最佳,其发芽率、出苗率和发芽势均高于其他处理,种子的贮藏期可达220 d。常温、蜡封液A(吗啉脂肪酸盐果蜡)、塑封、蜡封液B(RQT-G-4水果保鲜保湿增亮剂)处理的种子在贮藏了101 d时,胚芽生长缓慢,保存了162 d后失活,且蜡封液A、塑封、蜡封液B处理的指标均显著高于常温处理。4℃低温处理和使用蜡封液C(橘子保鲜剂)蜡封处理的种子贮藏表现次之,相较于常温等处理,这两种处理延长了约一个月的保质期。(2)不同贮藏处理的种子胚芽长、胚根长、胚芽直径和胚根直径均有显著差异,且随着贮藏时间推移而降低。-79℃超低温处理的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贮藏处理,其幼苗生长指标随时间的平均下降幅度最小,贮藏效果最佳;蜡封液C处理种子的胚芽长、胚根长、胚芽直径和胚根直径显著高于常温处理;常温处理效果最差,说明其幼苗生长能力受到最大影响,而其他贮藏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界环境对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贮藏方式对高州油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79℃超低温处理效果最佳,但成本高,蜡封液C蜡封处理效果次之,相较于常温处理能延长约1个月的保质期,成本低,在生产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州油茶 种子贮藏 种子萌发 种子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菌多糖罐批发酵种子培养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筱梅 朱维红 苗晓燕 《中国食用菌》 2012年第2期22-25,共4页
试验确定了猴头多糖罐批发酵的种子培养基配方、种子质量标准、发酵控制条件及发酵终点。猴头罐批培养要求种子活力旺盛,菌球色白,悬浮性强,密度3.0×103个.mL-1~4.0×103个.mL-1,直径0.5 mm~1.5 mm。5批发酵表明,猴头多糖培... 试验确定了猴头多糖罐批发酵的种子培养基配方、种子质量标准、发酵控制条件及发酵终点。猴头罐批培养要求种子活力旺盛,菌球色白,悬浮性强,密度3.0×103个.mL-1~4.0×103个.mL-1,直径0.5 mm~1.5 mm。5批发酵表明,猴头多糖培养以26℃,pH5.0,搅拌150 r.min-1~200 r.min-1,罐压0.04 PMa~0.06 PMa,通风0.6 m3.h-1~0.8 m3.h-1培养144 h~168 h较适宜,菌丝多糖达115 mg.g-1~130 mg.g-1。比较发现,猴头罐批发酵较栽培子实体多糖高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 种子指标 发酵罐 多糖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田间劣变对生理成熟期春大豆植株生长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舒英杰 周玉丽 +4 位作者 陶源 王爽 杨艳 张国敏 麻浩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5-639,共5页
以田间劣变抗性品种湘豆3号和不抗品种宁镇1号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通过模拟发生田间劣变的逆境,研究了高温高湿胁迫[40℃/30℃、RH95%-100%/70%、10h/14h(白天/黑夜)]对春大豆生理成熟期豆荚和茎叶生长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以田间劣变抗性品种湘豆3号和不抗品种宁镇1号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通过模拟发生田间劣变的逆境,研究了高温高湿胁迫[40℃/30℃、RH95%-100%/70%、10h/14h(白天/黑夜)]对春大豆生理成熟期豆荚和茎叶生长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24h)的高温高湿胁迫对2个大豆品种豆荚和茎叶的生长量影响不明显,胁迫48h后,不抗品种宁镇1号豆荚和茎叶生长受抑制程度明显大于抗性品种湘豆3号;与对照相比,高温高湿胁迫后2个大豆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简易活力指数以及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并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增大,在各个胁迫时间点,不抗品种宁镇1号各测试指标的降幅均显著大于抗性品种湘豆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 高温高湿 田间劣变 种子活力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土壤改良剂施用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2
8
作者 贺海升 王文杰 +5 位作者 朱虹 祖元刚 张衷华 关宇 许慧男 于兴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338-5346,共9页
我国是盐碱地大国,如何改良盐碱地一直是研究热点。选择17种盐碱地改良剂施加于重度盐碱土,以白菜种子萌发指标和改良土壤电导率及pH值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适宜盐碱地改良的土壤改良剂及其比例配比,为盐碱地治理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 我国是盐碱地大国,如何改良盐碱地一直是研究热点。选择17种盐碱地改良剂施加于重度盐碱土,以白菜种子萌发指标和改良土壤电导率及pH值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适宜盐碱地改良的土壤改良剂及其比例配比,为盐碱地治理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与对照盐碱土相比,11种有效改良剂(聚马来酸酐、石膏、羟基乙叉二膦酸、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多氨基多醚基甲叉膦酸、聚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氨基三甲叉膦酸、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多元共聚、聚丙烯酸、木炭、双1,6-亚己基三胺五甲叉膦酸)不仅使白菜种子发芽,对降低pH有显著作用,对电导率降低影响不明显;其中聚马来酸酐(HPMA)的改良效果最佳,种子发芽各项指标均较高,具有较强的种子生活力,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活力指标分别达到72.5%,36.2,1.2;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土壤pH值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土壤电导率无关(p>0.05),从而说明不同土壤改良剂的效果主要显现在调节pH的功能上。(2)在施加钙源石膏辅助下,9种改良剂(聚马来酸酐,聚丙烯酸,木炭,木醋液,乙二胺四乙酸,732型阳离子交换吸附树脂(H+型),柠檬酸,柠檬酸钙,氨三乙酸)改良效果有明显提升,改良剂改良后的盐碱土在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均有所上升,说明外施钙源有助于其它改良剂效果的发挥。(3)不同浓度梯度筛选中,42.8L/m3聚马来酸酐、25kg/m3石膏改良效果最佳,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电导率和pH值,改良后盐碱土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最接近壤土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等各项指标,但二者单独施用改良盐碱土其发芽率高于二者混合施用的发芽率,不存在协同效应,故二者不宜混合施用。同时,野外进行改良应该考虑多次少量施用或增加改良剂浓度的方法来增强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改良 土壤改良剂 种子萌发相关指标 土壤PH值 土壤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不同含水量草木樨种子活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超 李宛姝 +1 位作者 黄丹 戎郁萍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1-257,共7页
以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贮藏温度和含水量对种子活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含水量对草木樨种子发芽率、电导率、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温度和含水量的交互作用... 以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贮藏温度和含水量对种子活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含水量对草木樨种子发芽率、电导率、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温度和含水量的交互作用对草木樨种子的发芽率、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同样具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随着草木樨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增加,发芽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含水量为10%,贮藏温度为4℃的草木樨种子发芽率最高,含水量为12%,贮藏温度为20℃时发芽率降为0;随着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增加,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先降低后增加,含水量为12%,贮藏温度为20℃时二者均达到最大值;丙二醛含量随着含水量增加而显著降低,随着贮藏温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草木樨种子的发芽率与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极显著的负线性相关(P<0.01)。综合各项活力指标,草木樨种子的最适宜贮藏温度为4℃,最适宜含水量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樨种子 贮藏温度 种子含水量 种子活力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3种不同处理四翅滨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娟娟 张文辉 刘新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了探讨储藏条件和盐胁迫对四翅滨藜种子萌芽力的影响,以冷藏10个月(冷藏种子)、自然存放10个月(新种子)、自然存放22个月(旧种子)的四翅滨藜种子为材料,在不同NaCl浓度的溶液中培养,测定3种不同处理的四翅滨藜种子在盐胁迫下发芽率、... 为了探讨储藏条件和盐胁迫对四翅滨藜种子萌芽力的影响,以冷藏10个月(冷藏种子)、自然存放10个月(新种子)、自然存放22个月(旧种子)的四翅滨藜种子为材料,在不同NaCl浓度的溶液中培养,测定3种不同处理的四翅滨藜种子在盐胁迫下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和胚轴的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新种子的最高萌发浓度为0.2mol/L,旧种子和冷藏种子最高萌发浓度为0.25mol/L。②与对照相比,旧种子和冷藏种子的各指标均小于新种子,且旧种子最低。长时间自然存放和冷藏均会推迟四翅滨藜种子胚根和胚轴的延伸日期,且长时间自然存放推迟的更晚。得出长时间自然存放使种子的活力降低最快。③尽管低浓度的NaCl(0.05mol/L)处理下冷藏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但盐胁迫会抑制四翅滨藜种子的发芽。而对3种处理种子的胚根、胚轴的长度和生长速率的影响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相同浓度盐胁迫对新种子和旧种子的抑制作用大于冷藏种子。说明冷藏提高了四翅滨藜种子的耐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翅滨藜 冷藏 自然存放 盐胁迫 种子萌发相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方施肥对南洋楹无性系种子园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晏姝 胡德活 +4 位作者 韦如萍 王润辉 陈坚 黄光亮 郑会全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年第4期24-30,共7页
以我国首个南洋楹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L.)Nielsen无性系种子园为对象,根据南洋楹种子园土壤养分状况和南洋楹树种生理生殖特征,采用6因子混合水平正交设计L 18(6^(1)×3^(5))设置了18种田间施肥试验组合对种子园母株进行施... 以我国首个南洋楹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L.)Nielsen无性系种子园为对象,根据南洋楹种子园土壤养分状况和南洋楹树种生理生殖特征,采用6因子混合水平正交设计L 18(6^(1)×3^(5))设置了18种田间施肥试验组合对种子园母株进行施肥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配方施肥处理后荚果重量和种子重量分别是对照(不施肥)的1.54~5.92倍和1.90~4.01倍,发芽率增幅达9.5%~75.7%。不同施肥元素对南洋楹产种量和种子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一定范围内较高浓度的大量元素(N、P、K)及B肥有助于提高产种量指标,2种微量元素(B、Mo)及K肥对种子品质相关指标影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南洋楹种子园高产优质施肥配方为N_(3)P_(2)K_(2)B_(3)Mo_(2),即“每株施尿素400 g+过磷酸钙1000 g+氯化钾160 g+硼砂80 g+钼酸氨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楹 无性系种子 配方施肥 种子产量指标 种子品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ed Identification软件的棉籽机器视觉快速精选 被引量:22
12
作者 彭江南 谢宗铭 +3 位作者 杨丽明 孙宝启 王建华 孙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47-152,共6页
为了研究Seed Identification软件在棉花种子加工工艺和精选参数选择上应用的可行性,以鲁棉28酸脱绒棉籽为材料,通过扫描仪获取400粒棉籽的PNG图像,利用Seed Identification软件快速提取图像中棉籽的RGB、Lab、HSB、灰度、长度、宽度和... 为了研究Seed Identification软件在棉花种子加工工艺和精选参数选择上应用的可行性,以鲁棉28酸脱绒棉籽为材料,通过扫描仪获取400粒棉籽的PNG图像,利用Seed Identification软件快速提取图像中棉籽的RGB、Lab、HSB、灰度、长度、宽度和投影面积等物理指标,通过卷纸发芽获得每颗幼苗鲜质量作为种子的活力指标,种子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幼苗鲜质量与R、S、B(HSB)、b、宽度、长度、投影面积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05显著水平。按R<90、S≤18、B(HSB)≤36、b≤4、宽度>4 mm、长度>7.2 mm、投影面积≥25 mm2对种子进行精选,发芽率可由原来的89%分别提高到96.1%、95.1%、95.1%、95.3%、93.1%、93.5%、94.4%,获选率分别为96.6%、99.2%、98.9%、97.8%、98.6%、97%、94.7%。验证试验将种子按以上指标精选后,发芽率分别为95.1%、95.1%、94.8%、94.8%、94.4%、94.4%、94.8%。该研究为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对脱绒棉种实施快速、有效精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分选 棉花 种子物理指标 种子活力 SEED Identification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