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花棒种子雨动态
1
作者 胡凯 曲文杰 +6 位作者 王家辉 孙瑜硕 杨新国 王磊 刘荣国 张波 牛金帅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63-1770,共8页
人工固沙林自然更新决定着固沙造林的成效,种子雨扩散是植物自然更新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准确掌握其动态特征,对于评估植被建植效果和制定有效营林措施具有实践意义。为研究人工固沙林的种子雨扩散规律,本文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典型人工固... 人工固沙林自然更新决定着固沙造林的成效,种子雨扩散是植物自然更新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准确掌握其动态特征,对于评估植被建植效果和制定有效营林措施具有实践意义。为研究人工固沙林的种子雨扩散规律,本文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典型人工固沙植物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连续定点观测的方法比较分析花棒的种子雨扩散规律与种子雨传播能力。结果表明,不同冠幅花棒完整种子雨密度及其组成差异显著(P<0.05);然而随着花棒冠幅的增加,大冠幅、中冠幅花棒种子活力高于小冠幅花棒种子活力,且差异显著(P<0.05)。花棒种子于当年11月上旬开始扩散,每次种子扩散持续时间约为3个月,扩散趋单峰曲线,大冠幅、中冠幅和小冠幅花棒种子雨密度均在开始扩散当月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777.76、742.06和455.35粒·m^(−2)。种子扩散量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少,在翌年2月种子雨扩散基本结束,整个种子雨落种持续时间为90 d左右。空间上呈集中扩散模式,大冠幅花棒在顺风的正东和东南方向的0~2 m处,种子扩散数量最大;在正南和西北方向上,大冠幅花棒种子扩散距离最小。种子扩散主要集中在母株冠幅1~2 m下,随着距母株距离的增加,花棒种子扩散量逐渐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大冠幅花棒因其高活力种子和集中扩散特征,在种群自然更新中占据优势地位,建议在固沙林抚育管理中优先保留大冠幅植株,并在其冠幅边缘1~2 m范围内补种以提升更新效率。未来需关注极端气候对种子雨动态的干扰效应及长期扩散格局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扩散机制 荒漠植物适应策略 种子雨时空特征 人工固沙林 自然更新 种子活力 扩散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