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番茄种子携带溃疡菌的影响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庆萍
王燕春
周艳芳
席先梅
-
机构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65-65,共1页
-
基金
内蒙古科技创新奖励资金项目
-
文摘
番茄溃疡病是由密执安棒杆菌番茄溃疡病致病型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Smith)引起的一种种传维管束病害,1987年在北京郊区首次发现,之后在辽宁、山西、内蒙古也相继报道发生此病害。番茄溃疡病主要初侵染来源是种子带菌,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设施蔬菜种植业飞速发展,随着种子的大量无序调运,该病迅速扩展蔓延,成为严重影响设施蔬菜产量的危险性病害。种子处理是防治番茄溃疡病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对此我们对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番茄种子携带溃疡菌的杀灭效果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
关键词
种子处理方法
番茄种子
溃疡菌
番茄溃疡病
内蒙古自治区
危险性病害
防治方法
初侵染来源
-
分类号
S64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极早熟杏种子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赵习平
-
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
出处
《河北农业科学》
2006年第2期114-115,共2页
-
-
关键词
种子处理方法
早熟杏
比较研究
干物质含量
果实发育期
幼胚培养
技术难度
育苗技术
成苗率
常规处理
-
分类号
S662.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核桃育苗前的种子处理方法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玄立春
-
机构
河北省迁安市林业局
-
出处
《落叶果树》
2007年第3期26-26,共1页
-
-
关键词
种子处理方法
核桃
育苗
丰产稳产
优良品种
结果早
适应性
含油量
-
分类号
S812.4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若干种子处理方法对偃松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席沁
赵廷宁
张成梁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
出处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7-433,共7页
-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4030)
-
文摘
为了提高偃松种子生活力,采用水浸、NaOH溶液浸泡、PEG6000(PEG,聚乙二醇)溶液浸泡、低温冷冻、吸湿/回干5种方法对偃松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中各因素(如溶液浓度、处理时间与温度)对偃松种子生活力的影响,并采用靛蓝染色法测定偃松种子的生活力。结果表明:10%PEG6000溶液、初始温度60℃、浸泡36 h时,偃松种子生活力最强;水浸、低温处理和吸湿/回干处理方法也能提高偃松种子生活力;然而4%~12%NaOH溶液浸泡处理会导致偃松种子生活力下降。因此可将PEG6000溶液处理种子的方法应用于偃松种子萌发及人工种苗培育的实践中,使偃松资源得到更好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
关键词
偃松
种子处理方法
种子生活力
-
Keywords
Pinus pumila
Treatment on seed
Seed viability
-
分类号
S33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S791.240.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大豆种子处理方法
- 5
-
-
作者
董坤
-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上海蔬菜》
2016年第6期29-29,共1页
-
文摘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大豆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综合加工利用价值。大力发展大豆产业,对于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大豆品种繁多,
-
关键词
大豆产业
种子处理方法
加工利用价值
国民经济发展
粮油作物
营养价值
营养水平
大豆品种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无公害蔬菜种类的选择及种子处理方法
被引量:3
- 6
-
-
作者
郝俊灵
-
机构
河北省邯郸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9,共1页
-
-
关键词
蔬菜种类
种子处理方法
重金属含量
无公害蔬菜生产
硝酸盐含量
豆类蔬菜
土壤检测
茄果类蔬菜
根菜类蔬菜
叶菜类
环境条件
污染程度
污染状况
种类选择
富集量
芹菜
瓜类
超标
种植
番茄
甘蓝
菠菜
-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S812.4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西瓜种子处理方法与控制苗期病害效果试验
被引量:5
- 7
-
-
作者
郭达伟
-
机构
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植保研究室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5年第10期48-48,共1页
-
文摘
本文对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防治西瓜苗期病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种子消毒是西瓜种子处理的好方法,其对苗期病害的校正防效达到91.05%。
-
关键词
种子处理
西瓜
病害
种子处理方法
苗期病害
效果试验
西瓜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控制
种子消毒
-
分类号
S436.5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小麦种子处理方法
被引量:2
- 8
-
-
-
出处
《农家致富》
2019年第18期31-31,共1页
-
文摘
晒种选种:播前抢晴天晒种1~2天,同时精选种子,汰除病粒、秕粒、草籽,减少和杀死部分种子病菌,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增强抗病性。药剂拌种:优选药剂品种,严格掌握药量、浓度。可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毫升,加水200毫升拌(包衣)10公斤麦种;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毫升,加水180毫升拌(包衣)10公斤麦种。拌后堆闷2小时,晾干后播种,可有效预防大、小麦黑穗病、条纹病、纹枯病等种传性病害。
-
关键词
种子处理方法
小麦黑穗病
悬浮种衣剂
药剂拌种
苯醚甲环唑
发芽率
发芽势
抗病性
-
分类号
S812.4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小麦播前种子处理方法
被引量:1
- 9
-
-
作者
阿达拉提
-
机构
吉木乃县种子站
-
出处
《农村科技》
2008年第9期16-16,共1页
-
文摘
一、晒种
晒种能灭菌消毒,促进种子成熟,增强种子的生命力和发芽率。播前将麦种晒1-2天,每隔1~2小时翻动1次。
-
关键词
种子处理方法
播前
小麦
灭菌消毒
种子成熟
发芽率
晒种
麦种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播前种子处理方法
被引量:1
- 10
-
-
-
出处
《黑龙江粮食》
2014年第3期43-43,共1页
-
文摘
小麦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可以促进早出苗、出壮苗。常见的种子处理方法如下:一、浸种1.氯化钙浸种。播种前将麦种放入0.25%的氯化钙溶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晾干后播种。可以促进出苗,增强植株抗干热风的能力。
-
关键词
种子处理方法
小麦
氯化钙溶液
播前
播种前
行处理
干热风
出苗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播前种子处理方法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麦穗
-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11年第3期7-7,共1页
-
文摘
小麦播前按照下法对种子进行处理,可以促进早出苗、出壮苗.
1.氯化钙溶液浸种。可以促进出苗,增强植株抗干热风的能力。方法:播种前先将麦种放入0.25%的氯化钙溶液中浸泡24小时,捞出,晾干后播种。
-
关键词
种子处理方法
播前
小麦
氯化钙溶液
播种前
行处理
干热风
出苗
-
分类号
S812.4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农作物种子处理方法的进展研究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周孟飞
-
机构
河南省种子站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9期34-35,共2页
-
文摘
农作物种子在收获过程中,可能造成种子损伤,种子存储不善,可能让种子滋生病毒、病菌。为了降低种子收获、存储过程中造成的种子损伤影响种子的生长活力,播种前需要对农作物种子进行处理,杀死种子上的病毒、病菌,提高种子发芽率。本文阐述了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农业处理方法等几种常见的农作物种子处理方法,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需求,探讨了我国农作物种子处理方法逐渐向安全、高效、绿色环保技术方向发展,希望对相关人员进行农作物种子处理提供一定参考。
-
关键词
农作物
种子处理方法
绿色环保
-
分类号
S-1
[农业科学]
-
-
题名油菜种子处理方法
- 13
-
-
-
出处
《农家致富》
2020年第17期30-30,共1页
-
文摘
一是选种。利用风选和筛选,可除去灰尘、石子、草屑、不饱满种子和菌核等杂质,提高种子净度和纯度与质量。二是晒种。选择晴天连续晒种2~3天,并经常翻动、让种子受热均匀,提高种子活力。三是浸种。用50~55℃温水或10%食盐水浸种6~8小时,也可用80×10^-6尿素液加15×10^-6硼肥溶液浸种5小时,既促使种子吸水饱和,又起到杀灭病菌和催芽等多种作用。
-
关键词
种子净度
尿素液
种子处理方法
种子活力
硼肥
食盐水
催芽
晒种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花生种子处理方法
- 14
-
-
作者
谢吉先
-
机构
江苏省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农家致富》
2020年第8期27-28,共2页
-
文摘
花生种子处理一般指播前对花生荚果所采用的各种处理措施,包括晒种、选种、药剂拌种或浸种、催芽、杀菌消毒等各种物理、化学方法。通过种子处理,可进一步提髙其纯度,杀灭种子所带病虫,防治苗期乃至中后期病虫害,提高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幼苗整齐度,从而达到幼苗早、全、齐、匀、壮的要求,为高产高效、稳产优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
关键词
花生种子
花生荚果
种子处理方法
种子发芽率
药剂拌种
杀菌消毒
整齐度
催芽
-
分类号
S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油菜种子处理方法
- 15
-
-
-
出处
《农家致富》
2020年第18期27-27,共1页
-
文摘
一是选种。利用风选和筛选,可除去灰尘、石子、草屑、不饱满种子和菌核等杂质,提高种子净度和纯度。二是晒种。选择晴天连续晒种2~3天,并经常翻动,让种子受热均匀,增强其活力。三是浸种。用50~55℃温水或10%食盐水浸种6~8小时;也可用含80×10^-6浓度的尿素加15×10^-6的硼肥液浸种5小时,既促使种子吸水饱和,又起到杀灭病菌和催芽等多种作用。四是拌种。浸后的种子立即用清水洗净并沥干水分,采用多菌灵或托布津或瑞毒霉等+甲拌磷或辛硫磷或乐斯本等任选其一杀虫剂+杀菌剂混匀拌种,既可防治地下虫菌,又能预防地上苗期病虫害。
-
关键词
苗期病虫害
种子净度
瑞毒霉
托布津
种子处理方法
乐斯本
硼肥
食盐水
-
分类号
S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林木种子处理方法
- 16
-
-
作者
李彩霞
-
机构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20期42-42,共1页
-
文摘
健康的种子是优质种子的重要标志,一批在发芽率、生活力和纯度均符合高标准的种子,由于被种子带的病原菌污染,可以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种子处理对防治由土壤和种子传播的病原菌、虫害以及促使固氮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种子处理包括精选、催芽和消毒三项内容。
-
关键词
种子处理方法
病原菌污染
林木
优质种子
产量损失
种子传播
固氮作用
发芽率
-
分类号
S722.1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樟子松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育苗效果的影响
- 17
-
-
作者
魏忠慧
-
机构
国有宁城县坤头河林场
-
出处
《内蒙古林业》
2015年第6期26-26,共1页
-
文摘
樟子松,常绿乔木,高15~25米,最高可达30米,树冠椭圆形或圆锥形.樟子松是东北地区主要速生用材、防护绿化、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其材质较强、纹理直,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材.树干可割树脂,提取松节油,树皮可提取栲胶.目前,樟子松普遍采用播种繁殖方法.一般情况下,樟子松种子不做任何处理即可发芽出苗,但由于其种源极少,为确保每粒种子都能发芽出苗,且出苗快而整齐,仍需在播种前做好催芽工作.但是,不同的催芽方法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为了总结出最好的催芽方法,根据工作实践,本文对混雪催芽、低温层积催芽、热水催芽进行了比较,旨在为樟子松育苗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种子处理方法
育苗效果
樟子松
催芽方法
发芽出苗
常绿乔木
东北地区
防护绿化
-
分类号
S812.4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主要蔬菜种子带菌种类及种子处理方法
- 18
-
-
作者
张斌华
张翠娥
杜素美
-
机构
平定县农技推广中心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4年第10期14-14,共1页
-
文摘
蔬菜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病害多由种子带病菌引起,因此,播前对蔬菜种子进行消毒是很必要的,可有效地减轻作物生长期间病害的发生。现将几咱主要蔬菜种子带菌种类及种子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
关键词
蔬菜种子
带菌种类
种子处理方法
生长过程
-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不同处理方法对薏苡种子出苗时间及出苗率的影响
被引量:4
- 19
-
-
作者
史红梅
张海燕
杨彬
周福平
张桂香
-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2-84,共3页
-
基金
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子项目(2016NWB 030-06-01-2)
山西省农科院特色农业技术攻关项目(YGG 17020)
晋中市科技重点研发项目(Y 182015)
-
文摘
薏苡种子经不同方法处理后,观察其出苗时间及出苗率,结果表明,种子不同处理对出苗天数有一定影响,浸种1d和2d出苗最快,ck出苗天数最长。参试材料以浸种1d和2d的出苗率最高。所以薏苡播种以种子浸种1~2d为好,脱壳后浸种出苗时间也较短,但脱壳费时费工,操作不当还会损伤种胚。种子未经任何处理和脱壳播种出苗率最低。所以当地浸种1~2d的出苗时间最短和出苗率最高,是可以采取的播种方式。
-
关键词
薏苡
种子处理方法
出苗时间
出苗率
-
分类号
S5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油松种子不同处理方法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 20
-
-
作者
高利芳
王贵荣
-
机构
府谷县森林和草原火灾防治中心
府谷县林业工作站
-
出处
《种子科技》
2022年第17期39-41,59,共4页
-
文摘
文章以健康无病的母树种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常温贮存、沙土贮存、催芽移栽以及低温贮存的方式进行育苗,研究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油松苗木后期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方法对种子的各项指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催芽移栽方法最佳,成活率以及苗高等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方法。采用催芽移栽的方式可进一步提高油松种子的成苗率,降低成本。
-
关键词
油松种子
生态造林
苗木生长
种子处理方法
-
分类号
S791.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