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农耕纪实类节目的重要价值——以《种地吧》为例 |
张泽宇
陈娱
|
《农村农业农民》
|
2025 |
0 |
|
2
|
劳作纪实类综艺助力农产品新型消费者培育研究——以《种地吧》为例 |
葛晨澜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5 |
0 |
|
3
|
深入挖掘综艺节目《种地吧》中农业农村经济学课程的思政元素 |
沈琼
安雪洁
|
《农村农业农民》
|
2024 |
2
|
|
4
|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人”发展之路——以国产原创综艺《种地吧》为例 |
毛凤玲
杨海娟
杜希夷
廖凤琴
付玉华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4 |
4
|
|
5
|
乡村振兴语境下农耕文化的价值研究——以《种地吧》为例 |
段青青
赵红梅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4 |
1
|
|
6
|
“谁来种地”的安仁答案——安仁县持续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
陈新登
|
《湖南农业》
|
2025 |
0 |
|
7
|
数字普惠金融与种地农户增收——来自种植业全生产链条赋能的证据 |
安丛梅
|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8
|
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引发的关于“谁来种地”的思考 |
孙迎雪
|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24 |
1
|
|
9
|
种地人一代更比一代强 |
胡伟
|
《农机质量与监督》
|
2024 |
0 |
|
10
|
对“谁来种地”问题的探讨 |
袁野
潘由宗
张正红
|
《河南农业》
|
2024 |
0 |
|
11
|
种地农民抓钱的行动逻辑——以河村为例 |
陈文超
陈雯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2
|
未来谁来种地研究现状及展望 |
樊英
李明贤
|
《当代经济管理》
|
2013 |
11
|
|
13
|
“无人种地”问题再辨析 |
谢玲红
张琛
郭军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6
|
|
14
|
中国“海外种地”战略的几点思考 |
何亚东
谷晓燕
|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5
|
农民种地不赚钱:悖论抑或社会事实 |
陈文超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6
|
“谁来种地?”——对“农民荒”典型案例的剖析 |
肖娥芳
|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7
|
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对农户种地安排的影响--基于河村经验的分析 |
陈文超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2
|
|
18
|
深入探索农民教育培训新路径 |
李兴芬
|
《云南农业》
|
2025 |
0 |
|
19
|
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农业农村部) |
|
《河北渔业》
|
2025 |
0 |
|
20
|
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农业农村部) |
|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