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地霉遗传多样性与生态地理起源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天明 王会会 王娟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125,共5页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方法从2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TubeB-03、TubeB-07、TubeB-12三个最佳引物分析来源于7个省区的23株白地霉的种内遗传多样性,并用UPGMA聚类分析法评价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地的白地...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方法从2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TubeB-03、TubeB-07、TubeB-12三个最佳引物分析来源于7个省区的23株白地霉的种内遗传多样性,并用UPGMA聚类分析法评价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地的白地霉通过RAPD分析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差异性,并且,在系统进化树上处于同一分枝的菌株来源于生态地理相近的区域,仅有个别例外。因此,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不同生态区的白地霉种内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 RAPD-PCR 种内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细胞质对香菇转色和出菇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晓霞 宋春艳 +5 位作者 赵妍 谭琦 陈明杰 张美彦 尚晓冬 黄建春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23,共6页
以2个含有异源细胞质的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L808-A2和L808-B)和1个对照菌株(L808)为材料,从不同菌龄(60~210 d)角度分析异源细胞质对香菇转色和出菇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菌龄为60~170 d时,含有异源细胞质的L808-A2和L808-B分别... 以2个含有异源细胞质的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L808-A2和L808-B)和1个对照菌株(L808)为材料,从不同菌龄(60~210 d)角度分析异源细胞质对香菇转色和出菇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菌龄为60~170 d时,含有异源细胞质的L808-A2和L808-B分别以"先缓后快"和"先快后缓"的规律加快了转色进程,在部分菌龄阶段减慢了子实体形成时间、改变了子实体个数和产量;L808-A2与L808-B相比,对子实体产量的影响较小,可以作为后期异源细胞质改良香菇品种的候选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种内遗传多样性 核质杂 质创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