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E+泛在式+学社制”培养应用型种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1
作者 刘源霞 滕燕燕 兰进好 《中国种业》 2025年第8期53-56,共4页
通过系统阐述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泛在式学习方式及学社制育人模式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特征。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OBE+泛在式+学社制”的三维融合育人模式创新架构。总结了青岛恒星科技学院采用... 通过系统阐述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泛在式学习方式及学社制育人模式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特征。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OBE+泛在式+学社制”的三维融合育人模式创新架构。总结了青岛恒星科技学院采用该模式在种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该模式在涉农高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推广和应用,将有力地提高我国种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我国种业人才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泛在式 学社制 种业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涉农高职院校种业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新杰 李益锋 刘唐兴 《当代农机》 2023年第6期76-77,共2页
分析了涉农高职院校种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视域下涉农高职院校种业人才培养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涉农高职院校 种业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世”与种业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柴玮 《种子科技》 2002年第3期127-129,共3页
加入 WTO,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出现配置国际化、竞争尖锐化、需求多样化趋势 ,种业人才队伍存在着“四多四少”问题。为此 ,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调整人才结构为主线 ,以开发科研育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国际贸... 加入 WTO,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出现配置国际化、竞争尖锐化、需求多样化趋势 ,种业人才队伍存在着“四多四少”问题。为此 ,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调整人才结构为主线 ,以开发科研育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人才为重点 ,制订人才发展战略 ,加快种业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世 种业人才资源 WTO 科研育种 企业管理 市场营销 国际贸易 中国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涉农高职院校种业人才培养优化策略研究
4
作者 黄新杰 李益锋 屈成 《农村实用技术》 2023年第7期40-41,共2页
在我国农业当中,种业是最基础和最核心的产业。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以及种业人才的竞争。伴随着我国种业的快速发展,其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当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人才振兴。农业中最为核心的产业就... 在我国农业当中,种业是最基础和最核心的产业。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以及种业人才的竞争。伴随着我国种业的快速发展,其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当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人才振兴。农业中最为核心的产业就是种业和与其相关的种子行业,而当前乡村振兴的需求,需要对与其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涉农高职院校 种业人才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种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铭 焦付超 +3 位作者 张海艳 马伟萍 张玉梅 陈景堂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11期123-125,共3页
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主要靠人才,新农科建设为种业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改革方向。针对传统种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改革课程体系以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优化教学理念以厚植学生三农情怀、深化实践锻炼以提升学... 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主要靠人才,新农科建设为种业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改革方向。针对传统种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改革课程体系以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优化教学理念以厚植学生三农情怀、深化实践锻炼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探讨了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种业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建设 种业人才 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业振兴背景下江苏种业人才队伍建设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昕 李燕 吴洁 《中国种业》 2022年第10期18-22,共5页
阐述了在种业振兴行动全面起步打基础的关键阶段,面对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转型期的“三个转变”需要什么样的种业人才。分析当前江苏省种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激发本地科研人才活力,引进高层次种业创新人才;加强种企人才引... 阐述了在种业振兴行动全面起步打基础的关键阶段,面对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转型期的“三个转变”需要什么样的种业人才。分析当前江苏省种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激发本地科研人才活力,引进高层次种业创新人才;加强种企人才引进培养,提升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加强高校种业学科建设,提升种业人才培养质量;选优建强基层种子管理服务人才,提升农业从业者素质4个方面提出加强种业人才队伍建设、支撑江苏种业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振兴 种业人才 江苏 队伍建设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种业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吉祥 游兆彤 +2 位作者 王其飞 高耸 白永鑫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33-739,共7页
种业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种业科技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种业科技创新水平。以182名种业科技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问卷和现场座谈的方式,深入分析当前种业科技人才队伍的科研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种业科技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细... 种业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种业科技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种业科技创新水平。以182名种业科技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问卷和现场座谈的方式,深入分析当前种业科技人才队伍的科研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种业科技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细化利益分配机制、科企融合发展激发种业人才创新活力三个方面提出建设高素质新时代种业科技队伍、推动种业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科技人才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产业链双向互动培养种业广适型人才新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源霞 兰进好 《中国种业》 2021年第2期29-32,共4页
世界种业巨头近年进驻中国种子市场,使我国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培养掌握现代种业技术的专业人才是我国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之需和长远决策。对我国现有种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农机、农艺相融合,产、学、... 世界种业巨头近年进驻中国种子市场,使我国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培养掌握现代种业技术的专业人才是我国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之需和长远决策。对我国现有种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农机、农艺相融合,产、学、研、服全产业链双向互动的全新种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广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该模式的构建和推广必将迅速提高我国种业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升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人才 培养模式 全产业链 双向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业技能型人才岗位核心能力培养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徐一兰 刘唐兴 +1 位作者 李益锋 陈光尧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99-103,共5页
在充分调研种子企业对种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取向的基础上,从依托种子企业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依托校内专业技能任务式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依托全程育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种业人才的岗位核心... 在充分调研种子企业对种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取向的基础上,从依托种子企业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依托校内专业技能任务式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依托全程育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种业人才的岗位核心能力培养方式。三者有机融合可大力提升种业技能型人才的岗位核心竞争能力。同时,种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政府、种子企业、高职院校等多平台全面配合,充分考虑种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问题,并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种业技能型人才 岗位核心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种业发展现状、挑战与振兴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连芬 李志荣 +4 位作者 齐志伟 杨爱宾 梁晨 李争 于澎湃 《中国种业》 2024年第9期29-32,共4页
种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品种的选择和培育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种业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天津种业在国家种业振兴行动的深入推进下,正积极构建现代种业体系,优化种业发展环境。从市场... 种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品种的选择和培育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种业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天津种业在国家种业振兴行动的深入推进下,正积极构建现代种业体系,优化种业发展环境。从市场竞争力、种业基地建设、生物育种创新能力等方面综述了天津市种业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天津市种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最终建议天津市可以通过培育壮大种业领军企业、激发创新活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综合服务保障等方式优化种业发展环境,实现种业振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 天津 建设 发展 创新 种业人才 粮食安全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瑞宁 钱晶晶 +4 位作者 要旭阳 艾昊 冯婷婷 杨雪 舒英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128-132,共5页
本文基于新农科背景,挖掘种子生物学课程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升的环节,包括课程内容与课时耦合度、学生课程参与度、课程思政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4个方面,分别从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 本文基于新农科背景,挖掘种子生物学课程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升的环节,包括课程内容与课时耦合度、学生课程参与度、课程思政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4个方面,分别从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和优化课程考核方式等5个方面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方法。目的在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农业建设输送新型种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生物学 种子科学与工程 农业院校教学 种业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产技术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小明 王永平 +5 位作者 刘良峰 叶萍 丁洁玉 王雪生 段美萍 包月红 《中国种业》 2010年第11期31-32,共2页
在当前国际国内种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下,人才成为种子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农业教育中,种子企业用人需求与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之间缺少横向沟通,导致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农科类毕业生进入种子企... 在当前国际国内种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下,人才成为种子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农业教育中,种子企业用人需求与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之间缺少横向沟通,导致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农科类毕业生进入种子企业后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重新学习实践,才能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如何改进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成为种子企业与农业院校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对此进行了积极尝试,通过加强与相关农业院校作物生产技术类专业的校企合作,努力探索种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同时希望启发更多的同行关注国内种业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人才 作物生产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种子检验实训实践教学改革初探——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丽华 许峰 舒英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0期176-177,共2页
种子检验实训课程是安徽科技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单独设课的实践课。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种子检验实训 改革 应用型种业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