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境内紫苏种下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郭凤根 王仕玉 《木本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0-274,共5页
选取 2 6个性状 ,应用不加权算术平均配对法对来自云南各地的 2 0份紫苏试材进行了数值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 :这 2 0份紫苏试材可分成紫苏、回回苏、耳齿紫苏、野生紫苏和白苏 5个变种 ;并对白苏变种的设立和耳齿紫苏变种的分布进行了... 选取 2 6个性状 ,应用不加权算术平均配对法对来自云南各地的 2 0份紫苏试材进行了数值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 :这 2 0份紫苏试材可分成紫苏、回回苏、耳齿紫苏、野生紫苏和白苏 5个变种 ;并对白苏变种的设立和耳齿紫苏变种的分布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种下变异 数值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杏自然变异及其对产区间苦杏仁含油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卢斌 赵忠 +1 位作者 李明 苗兴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66,共6页
【目的】对山杏种下变异类型进行研究,分析山杏自然变异对苦杏仁脂肪油、精油含量的影响。【方法】在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选择立地条件相似的山杏产区,采用野外随机取样法,测算杏核的外部形态特征,据此将山杏分为不同的种下变异类型,并... 【目的】对山杏种下变异类型进行研究,分析山杏自然变异对苦杏仁脂肪油、精油含量的影响。【方法】在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选择立地条件相似的山杏产区,采用野外随机取样法,测算杏核的外部形态特征,据此将山杏分为不同的种下变异类型,并分析比较了不同产区及不同种下变异类型山杏杏核的形态特征、千粒质量、出仁率及杏仁含油量。【结果】不同产区杏核的核长、核宽、核厚、核型指数、出仁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千粒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相邻两产区间苦杏仁含油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杏核外部形态特征划分出7个山杏种下变异类型,其在核长、核宽、核厚、核型指数、千粒质量、出仁率、含油量等方面均有极显著差异。【结论】山杏自然变异是造成相邻产区间杏核形态特征和苦杏仁含油量差异的根本原因;综合考虑脂肪油和精油含量,以类型2即长梭型杏核为最佳;陕西麟游为苦杏仁的最佳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种下变异类型 含油量 最佳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茛叶报春组一存疑种花粉形态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小梅 刘云云 +4 位作者 谢菲 洪芳玲 李治中 闫浩 邵剑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4-498,503,共6页
对分布于浙江西北部的毛茛叶报春组(sect.Ranunculoides)一存疑种5个居群共50个植株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该存疑种的花粉形态特征在种下具高度多样化,根据萌发孔类型、数量及组成的不同,其花粉可划分为多沟型、沟多孔少... 对分布于浙江西北部的毛茛叶报春组(sect.Ranunculoides)一存疑种5个居群共50个植株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该存疑种的花粉形态特征在种下具高度多样化,根据萌发孔类型、数量及组成的不同,其花粉可划分为多沟型、沟多孔少型、孔多沟少型、散孔型和环沟型5种类型;而且居群间花粉的大小及花粉类型的组成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同一个植株或同一个花粉囊的花粉也可能具有多种类型的花粉。本文进一步证明了花粉形态特征在种内可能存在多样化的现象。花粉形态特征支持该存疑种为一个独立的新物种,它很可能是由具多沟型和散孔型花粉的亲本杂交进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茛叶报春组 花粉形态 种下变异 分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菊花史略 被引量:2
4
作者 戴思兰 《湖南林业》 2007年第11期31-31,共1页
菊花原产中国,至今已有长达16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菊属植物是种下变异极为丰富的植物,同种不同单株间存在明显可见的遗传差异。从唐宋时期发展起来的艺菊技术(包括嫁接、摘心、选种)为菊花品种的改良提供了条件。此外,各种水肥条... 菊花原产中国,至今已有长达16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菊属植物是种下变异极为丰富的植物,同种不同单株间存在明显可见的遗传差异。从唐宋时期发展起来的艺菊技术(包括嫁接、摘心、选种)为菊花品种的改良提供了条件。此外,各种水肥条件控制的技术也使各种变异得以保留。回顾1600年以上的中华艺菊史,我们的祖先作出过以下几项主要的历史性贡献:①发现并引种了通过天然种间杂交而首次在自然界出现的家菊原种,为菊花的进一步育种、演化与栽培应用打下了根本性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品 中国 栽培历史 种下变异 菊属植物 遗传差异 唐宋时期 条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