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秋胡妻形象演变初探
1
作者
张红霞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3,共5页
秋胡妻形象自汉代产生以来,一直活跃在文学戏曲领域,历久而不衰,随着宗法制度的兴替沿革,映现在这一“箭垛”式人物身上的妇女节烈观也在发生潜在的变化。本文旨在探索秋胡妻形象在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复杂状貌,藉以洞照历代作者投注...
秋胡妻形象自汉代产生以来,一直活跃在文学戏曲领域,历久而不衰,随着宗法制度的兴替沿革,映现在这一“箭垛”式人物身上的妇女节烈观也在发生潜在的变化。本文旨在探索秋胡妻形象在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复杂状貌,藉以洞照历代作者投注其中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进而对之作出富于实践理性和文化品格的分析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胡妻
形象
历史演变
审美情趣
妇女生活
秋胡
戏
妻
故事
本质内涵
戏曲
艺术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夫妻同陌生 殊途又异归——《秋胡戏妻》与《秃头歌女》比较论略
2
作者
胡健生
牟雷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7-41,共5页
在我国元代杂剧《秋胡戏妻》与西方荒诞剧《秃头歌女》中,均出现了“夫妻互不相识”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同为“陌生的夫妻”,他(她)们的结局又缘何大相径庭?本文即主要从戏剧类型、主题、表现手法、戏剧收场诸方面,对两部剧作作...
在我国元代杂剧《秋胡戏妻》与西方荒诞剧《秃头歌女》中,均出现了“夫妻互不相识”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同为“陌生的夫妻”,他(她)们的结局又缘何大相径庭?本文即主要从戏剧类型、主题、表现手法、戏剧收场诸方面,对两部剧作作了粗略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头歌女》
《
秋胡
戏
妻
》
荒诞派戏剧
比较论
“大团圆”结局
剧作家
异同性
现实主义
夫
妻
关系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敦煌本秋胡故事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高国藩
《敦煌研究》
1986年第1期77-89,共13页
斯一三三秋胡故事残卷,通篇散文叙事,具有敦煌民间话本的特征。秋胡戏妻故事是敦煌民间文学中名篇之一,也是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著名的民间传说,源远流长,对我国文化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秋胡民间传说的由来据光绪《嘉祥县志》卷四...
斯一三三秋胡故事残卷,通篇散文叙事,具有敦煌民间话本的特征。秋胡戏妻故事是敦煌民间文学中名篇之一,也是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著名的民间传说,源远流长,对我国文化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秋胡民间传说的由来据光绪《嘉祥县志》卷四载,在武梁祠堂画像石中,就有“秋胡妻”、“秋胡义姑姉”等字样出现,说明这个故事在西汉时已广泛流传,以至融入民间风俗中,古人墓葬时将秋胡妻作为一个坚贞优美的精灵写在死者的棺槨骱毫跸虻摹读信肥紫燃窃亓苏飧龃档拇蟾徘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传说
秋胡
变文
故事情节
秋胡妻
元杂剧
秋胡
戏
妻
黄金
劳动妇女
反面形象
敦煌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昭明文选》中的咏史诗
被引量:
3
4
作者
郭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67-73,共7页
一 咏史诗,顾名思义,即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诗歌。最早以“咏史”题名的诗,是班固的五言诗《咏史》,写的是汉文帝时孝女缇萦为赎其父之罪而自愿没身为奴的故事。自此以后,咏史之作代不乏人,且不断繁盛,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百花园中引人注目...
一 咏史诗,顾名思义,即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诗歌。最早以“咏史”题名的诗,是班固的五言诗《咏史》,写的是汉文帝时孝女缇萦为赎其父之罪而自愿没身为奴的故事。自此以后,咏史之作代不乏人,且不断繁盛,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百花园中引人注目的一簇奇葩。《昭明文选》(下称《文选》)选录诗434首,分为23种类型,其中就有“咏史”一体,说明萧统对“咏史”诗的重视。《文选》“咏史”诗类共选录诗歌21首,它们是:王仲宣《咏史一首》,曹子建《三良诗一首》,左太冲《咏史八首》,张景阳《咏史一首》,卢子谅《览古一首》,谢宣远《张子房诗一首》,颜延年《秋胡诗一首》、《五君咏五首》,鲍明远《咏史一首》,虞子阳《咏霍将军北伐一首》。从诗体看,这21首都是五言诗;从顺序看,这些诗基本上按作者年代先后排列。就诗题来说,其中仅4位作者标题为“咏史诗”,但就内容而言,这21首诗,都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这说明萧统并不单纯以“咏史”名篇与否作为入选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史诗》
《昭明文选》
《文选》
《咏史》
乐府诗
谢灵运
秋胡妻
中国古代诗歌
历史人物
昭明太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方言中的语素“爷”──从方言透视地球文化
被引量:
1
5
作者
董树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9-52,共4页
北京方言中的语素“爷”──从方言透视地球文化董树人"爷"的称呼在文献上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用来指称"父亲"。南朝顾野王所作的《玉篇》有:"俗呼为父爷"。北朝乐府《木兰诗》有:"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其中的"爷"就是...
北京方言中的语素“爷”──从方言透视地球文化董树人"爷"的称呼在文献上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用来指称"父亲"。南朝顾野王所作的《玉篇》有:"俗呼为父爷"。北朝乐府《木兰诗》有:"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其中的"爷"就是指"父亲"。唐代诗人杜甫《兵车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方言
语素
北京地区
亲属称谓词
北京话
新词语
《
秋胡
戏
妻
》
阎王爷
现代汉语
姑老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女教传统视阈中的古代采桑女形象源流探析
6
作者
瞿萍
郑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5-145,共11页
脱胎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采桑女”形象,以汉代为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思想旨趣和艺术风貌。作为这一形象的艺术原点,上古“采桑”主题的文图叙事记录了先民生产、繁衍的集体无意识行为,是生殖崇拜和神巫祭祀等原始思维的产物。自汉代...
脱胎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采桑女”形象,以汉代为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思想旨趣和艺术风貌。作为这一形象的艺术原点,上古“采桑”主题的文图叙事记录了先民生产、繁衍的集体无意识行为,是生殖崇拜和神巫祭祀等原始思维的产物。自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意识形态主流话语起,通过“寓教于事”和“女师规训”两大示教方式,封建女教在不同时空的兴替变迁,尤其是这一传统自上而下的延伸渗透,深刻影响着采桑女形象的艺术变革进程。反之,从刘向标榜“女德楷模”秋胡妻开始,无论秦罗敷这类由汉代官方文化着意塑造的贵族“好女”,还是河西魏晋墓葬中具有写实功能的“采桑”题材画像砖,及至唐代变文讲唱、晚近戏曲表演等公共化形象艺术对“秋胡戏妻”故事的层累演绎等,封建时代诉诸文本、图像甚至舞台等艺术载体的采桑女叙事,其实无不以主张和传播“德言容功”“贞节大义”等女教知识为首要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桑女
女教
文本
图像
秋胡
戏
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秋胡妻形象演变初探
1
作者
张红霞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3,共5页
文摘
秋胡妻形象自汉代产生以来,一直活跃在文学戏曲领域,历久而不衰,随着宗法制度的兴替沿革,映现在这一“箭垛”式人物身上的妇女节烈观也在发生潜在的变化。本文旨在探索秋胡妻形象在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复杂状貌,藉以洞照历代作者投注其中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进而对之作出富于实践理性和文化品格的分析归纳。
关键词
秋胡妻
形象
历史演变
审美情趣
妇女生活
秋胡
戏
妻
故事
本质内涵
戏曲
艺术形象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夫妻同陌生 殊途又异归——《秋胡戏妻》与《秃头歌女》比较论略
2
作者
胡健生
牟雷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7-41,共5页
文摘
在我国元代杂剧《秋胡戏妻》与西方荒诞剧《秃头歌女》中,均出现了“夫妻互不相识”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同为“陌生的夫妻”,他(她)们的结局又缘何大相径庭?本文即主要从戏剧类型、主题、表现手法、戏剧收场诸方面,对两部剧作作了粗略比较。
关键词
《秃头歌女》
《
秋胡
戏
妻
》
荒诞派戏剧
比较论
“大团圆”结局
剧作家
异同性
现实主义
夫
妻
关系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敦煌本秋胡故事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高国藩
出处
《敦煌研究》
1986年第1期77-89,共13页
文摘
斯一三三秋胡故事残卷,通篇散文叙事,具有敦煌民间话本的特征。秋胡戏妻故事是敦煌民间文学中名篇之一,也是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著名的民间传说,源远流长,对我国文化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秋胡民间传说的由来据光绪《嘉祥县志》卷四载,在武梁祠堂画像石中,就有“秋胡妻”、“秋胡义姑姉”等字样出现,说明这个故事在西汉时已广泛流传,以至融入民间风俗中,古人墓葬时将秋胡妻作为一个坚贞优美的精灵写在死者的棺槨骱毫跸虻摹读信肥紫燃窃亓苏飧龃档拇蟾徘榻?
关键词
民间传说
秋胡
变文
故事情节
秋胡妻
元杂剧
秋胡
戏
妻
黄金
劳动妇女
反面形象
敦煌本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昭明文选》中的咏史诗
被引量:
3
4
作者
郭丹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67-73,共7页
文摘
一 咏史诗,顾名思义,即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诗歌。最早以“咏史”题名的诗,是班固的五言诗《咏史》,写的是汉文帝时孝女缇萦为赎其父之罪而自愿没身为奴的故事。自此以后,咏史之作代不乏人,且不断繁盛,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百花园中引人注目的一簇奇葩。《昭明文选》(下称《文选》)选录诗434首,分为23种类型,其中就有“咏史”一体,说明萧统对“咏史”诗的重视。《文选》“咏史”诗类共选录诗歌21首,它们是:王仲宣《咏史一首》,曹子建《三良诗一首》,左太冲《咏史八首》,张景阳《咏史一首》,卢子谅《览古一首》,谢宣远《张子房诗一首》,颜延年《秋胡诗一首》、《五君咏五首》,鲍明远《咏史一首》,虞子阳《咏霍将军北伐一首》。从诗体看,这21首都是五言诗;从顺序看,这些诗基本上按作者年代先后排列。就诗题来说,其中仅4位作者标题为“咏史诗”,但就内容而言,这21首诗,都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这说明萧统并不单纯以“咏史”名篇与否作为入选标准。
关键词
《咏史诗》
《昭明文选》
《文选》
《咏史》
乐府诗
谢灵运
秋胡妻
中国古代诗歌
历史人物
昭明太子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方言中的语素“爷”──从方言透视地球文化
被引量:
1
5
作者
董树人
机构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9-52,共4页
文摘
北京方言中的语素“爷”──从方言透视地球文化董树人"爷"的称呼在文献上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用来指称"父亲"。南朝顾野王所作的《玉篇》有:"俗呼为父爷"。北朝乐府《木兰诗》有:"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其中的"爷"就是指"父亲"。唐代诗人杜甫《兵车行》...
关键词
北京方言
语素
北京地区
亲属称谓词
北京话
新词语
《
秋胡
戏
妻
》
阎王爷
现代汉语
姑老爷
分类号
H172.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教传统视阈中的古代采桑女形象源流探析
6
作者
瞿萍
郑骥
机构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5-145,共11页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16ZDA175)
文摘
脱胎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采桑女”形象,以汉代为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思想旨趣和艺术风貌。作为这一形象的艺术原点,上古“采桑”主题的文图叙事记录了先民生产、繁衍的集体无意识行为,是生殖崇拜和神巫祭祀等原始思维的产物。自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意识形态主流话语起,通过“寓教于事”和“女师规训”两大示教方式,封建女教在不同时空的兴替变迁,尤其是这一传统自上而下的延伸渗透,深刻影响着采桑女形象的艺术变革进程。反之,从刘向标榜“女德楷模”秋胡妻开始,无论秦罗敷这类由汉代官方文化着意塑造的贵族“好女”,还是河西魏晋墓葬中具有写实功能的“采桑”题材画像砖,及至唐代变文讲唱、晚近戏曲表演等公共化形象艺术对“秋胡戏妻”故事的层累演绎等,封建时代诉诸文本、图像甚至舞台等艺术载体的采桑女叙事,其实无不以主张和传播“德言容功”“贞节大义”等女教知识为首要主题。
关键词
采桑女
女教
文本
图像
秋胡
戏
妻
Keywords
“women picking mulberry leaves”
female education
text
image
Qiuhu Teasing His Wif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秋胡妻形象演变初探
张红霞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夫妻同陌生 殊途又异归——《秋胡戏妻》与《秃头歌女》比较论略
胡健生
牟雷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敦煌本秋胡故事研究
高国藩
《敦煌研究》
198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昭明文选》中的咏史诗
郭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北京方言中的语素“爷”──从方言透视地球文化
董树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女教传统视阈中的古代采桑女形象源流探析
瞿萍
郑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