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秋用品种资源秋繁继代及种性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周和 胡祚忠 +1 位作者 刘俊凤 张剑飞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24-427,共4页
为节省家蚕品种资源保存成本 ,减缓世代演替进程 ,避免因饲养环境不当而造成基因漂失 ,研究了家蚕秋用品种资源不经春季饲养只作秋繁继代的可行性。以 4个中系品种和 4个日系品种为研究材料 ,以供试品种春制冷藏浸酸种为对照种做常规技... 为节省家蚕品种资源保存成本 ,减缓世代演替进程 ,避免因饲养环境不当而造成基因漂失 ,研究了家蚕秋用品种资源不经春季饲养只作秋繁继代的可行性。以 4个中系品种和 4个日系品种为研究材料 ,以供试品种春制冷藏浸酸种为对照种做常规技术处理 ,以秋制越年种为试验种 ,经复式冷藏至次年 8月与对照种同时出库 ,常规饲养。经 7年连续 7个世代对虫蛹生命率、4龄结茧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健蛹率、制种率、产卵量、孵化率等指标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对照种和试验种无显著差异 ,家蚕秋用品种资源秋繁继代能够保持种性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资源 秋用品种 繁育继代 种性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用斑纹限性家蚕品种521B和523B的选育及皖·丰×夏·晖的组配 被引量:3
2
作者 秦凤 石凉 +7 位作者 童晓琪 张彦 夏家凤 黄浩 张远祥 张世应 俞宗斌 黄德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4-550,共7页
根据家蚕斑纹限性遗传规律,采用杂交、连续回交及系统选择方法育成强健性中系斑纹限性夏秋用家蚕品种521B、523B,再将2个新品种与保育并改良的日系品种524、526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皖·丰×夏·晖。新品种杂交组合不仅具有... 根据家蚕斑纹限性遗传规律,采用杂交、连续回交及系统选择方法育成强健性中系斑纹限性夏秋用家蚕品种521B、523B,再将2个新品种与保育并改良的日系品种524、526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皖·丰×夏·晖。新品种杂交组合不仅具有强健好养、丝质优、繁育系数高的特点,而且可利用中系斑纹限性的表型,在幼虫5龄期准确鉴别雌雄,能有效降低蚕种繁育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蚕种的杂交率。新品种杂交组合在安徽省农村试养鉴定试验中,亦表现出孵化和发育齐一、食桑旺盛、强健好养、老熟齐涌、产茧量高、丝质优的特点,主要成绩为:虫蛹率98.44%,万蚕收茧量19.110 kg,茧层率21.02%,鲜毛茧出丝率16.22%,茧丝长1 124.4 m,解舒丝长899.3 m,解舒率79.77%,纤度2.983 dtex,洁净95.09分。皖·丰×夏·晖于2018年1月通过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的夏季及中晚秋季节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夏秋用品种 皖·丰×夏·晖 斑纹限性 强健性 丰产性 连续回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秋用家蚕品种鉴定标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
作者 陶鸣 《中国蚕业》 2003年第4期51-53,共3页
1 问题的提出 1980年<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条例>(试行草案)和<桑蚕品种国家审定工作细则>(草案)颁布试行以来,经过不断修订完善,已经成为我国桑蚕品种鉴定工作的指南,并且还促成了有关省份相继出台了本省的桑蚕品种审定工作条... 1 问题的提出 1980年<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条例>(试行草案)和<桑蚕品种国家审定工作细则>(草案)颁布试行以来,经过不断修订完善,已经成为我国桑蚕品种鉴定工作的指南,并且还促成了有关省份相继出台了本省的桑蚕品种审定工作条例和有关细则,这对规范和指导我国及各省桑蚕品种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依此推出的一批批新的桑蚕品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和相关省份桑蚕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但是,由于条例中仅对春用和夏秋用家蚕品种的鉴定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尚未就秋用品种鉴定标准制定相关指标,这给秋用家蚕品种鉴定工作的科学性造成了一定的缺陷.鉴于此,笔者认为似有建立我国秋用家蚕品种鉴定标准、健全完善桑蚕品种鉴定标准体系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秋用品种 品种鉴定 鉴定标准 必要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 虫蛹率 茧层率 解舒率 解舒丝长 茧丝纤度 出丝率 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用蚕品种组配规律的研究
4
作者 何勇 唐啸尘 +1 位作者 潘渠 吴小兰 《四川蚕业》 1996年第3期14-17,共4页
育成一个新品种常需多年工作。在培育过程中,配合力是极其重要的,往往需要花费多年时间对大量组配的反复测定,才能选出一对较好的杂交组合。如果我们能找出杂交组配的某些规律,就能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杂交组合,缩短育种年... 育成一个新品种常需多年工作。在培育过程中,配合力是极其重要的,往往需要花费多年时间对大量组配的反复测定,才能选出一对较好的杂交组合。如果我们能找出杂交组配的某些规律,就能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杂交组合,缩短育种年限。在短时间内如能从现行育成的大量品种中进行有效配合力测定,就可在较短时间内选出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用品种 组配规律 茧层量 配合力测定 四川省 杂交组合 一代杂交种 蚕桑研究 春用品种 茧丝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蚕新品种的秋种春养试验简报
5
作者 范建奇 朱建华 +2 位作者 费伟英 江为民 杨明观 《蚕桑茶叶通讯》 2002年第4期30-31,共2页
经过农村对比试验初步得出 ,春蚕期饲养秋用品种华丰·A5×白云和白·晨×华丰的产量与产值优于菁松×皓月 。
关键词 春蚕期 饲养试验 秋用品种 家蚕 秋种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用家蚕杂交新组合皖·丰×夏·晖的性状及推广应用
6
作者 叶发忠 张彦 +2 位作者 童晓琪 黄浩 黄德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8期176-177,共2页
本文阐述了强健性中系斑纹限性夏秋用家蚕品种521B、523B与本课题组保育并改良的日系品种524、526组配成的四元杂交组合皖·丰×夏·晖的性状特征及其饲养技术要点,并报告了该品种在安徽省金寨、岳西县和歙县示范推广饲养... 本文阐述了强健性中系斑纹限性夏秋用家蚕品种521B、523B与本课题组保育并改良的日系品种524、526组配成的四元杂交组合皖·丰×夏·晖的性状特征及其饲养技术要点,并报告了该品种在安徽省金寨、岳西县和歙县示范推广饲养情况。该杂交组合具有体健好养、丝质优、繁育系数高的特点,可利用中系斑纹限性的表型,在幼虫五龄期准确鉴别雌雄,能有效降低蚕种繁育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蚕种的杂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夏秋用品种 皖·丰×夏·晖 斑纹限性 性状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新品种同丰×新玉春期试养初报 被引量:3
7
作者 钱文春 柳丽萍 +2 位作者 金勤生 吕金火 杨水宝 《中国蚕业》 2007年第1期30-30,共1页
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家蚕饲养环境越来越恶劣。近十年来湖州市春蚕期重点蚕区都饲养秋用品种以减少养蚕风险。从2006年开始湖州地区砖瓦厂被关停,同时对蚕桑业污染严重的企业在蚕期停产,使养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此,在2006年春期... 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家蚕饲养环境越来越恶劣。近十年来湖州市春蚕期重点蚕区都饲养秋用品种以减少养蚕风险。从2006年开始湖州地区砖瓦厂被关停,同时对蚕桑业污染严重的企业在蚕期停产,使养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此,在2006年春期我们在湖州市区引进春秋兼用的家蚕新品种新玉×同丰进行试养,现将试养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新品种 试养 春期 饲养环境 养蚕环境 秋用品种 湖州地区 春蚕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蚕品种引进与推广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亚琴 吴海荣 《四川蚕业》 2005年第3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品种引进 蚕茧生产 菁松×皓月 苏菊×明虎 品种 优质高产 市场要求 春用品种 秋用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蚕品种洞、庭、碧、波的种性维持
9
作者 廖模祥 向生刚 《四川蚕业》 2000年第4期34-36,共3页
一个新品种育成后,要使之世代延续,不断发挥其优良性状,关键就是要如何维持其种性。洞庭×碧波是我所新育成具有全面优良的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夏秋用品种,因其好养、易繁、茧丝质优,受到种场、丝厂、农村的普遍欢迎,已表现出... 一个新品种育成后,要使之世代延续,不断发挥其优良性状,关键就是要如何维持其种性。洞庭×碧波是我所新育成具有全面优良的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夏秋用品种,因其好养、易繁、茧丝质优,受到种场、丝厂、农村的普遍欢迎,已表现出良好的推广趋势。怎样才能保持新品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成 种性维持 品种 品种 茧丝质 秋用品种 优良性状 农村 才能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蚕品种改良和蚕种业法规(续八)
10
作者 顾家栋 《广西蚕业》 1995年第1期85-86,共2页
日本蚕品种改良和蚕种业法规(续八)(日)石黑武重等著5-1-3关于生产率及育种技术如上所述,战后指定蚕品种单位头数生丝生产量,对夏秋用品种直至今天,一直是处于上升趋向。但春用品种,在近10年已经处于到顶的状态。对今后... 日本蚕品种改良和蚕种业法规(续八)(日)石黑武重等著5-1-3关于生产率及育种技术如上所述,战后指定蚕品种单位头数生丝生产量,对夏秋用品种直至今天,一直是处于上升趋向。但春用品种,在近10年已经处于到顶的状态。对今后发展感到担心,还有单位食桑量的茧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春用品种 秋用品种 育种技术 改良 夏秋 蚕种业 生产率 法规 生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新品种“限_1×限_2”在黔江县的推广应用
11
作者 曾平 杨胜烈 《蚕学通讯》 1998年第1期21-22,共2页
黔江县地处四川省东南部,位于重庆市的南部,与湖南、湖北、贵州交界.该县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夏、秋季没有过度高温等恶劣气候,宜桑宜蚕.而现行夏。
关键词 家蚕新品种 黔江县 “七” 秋用品种 品质跟踪 1996年 丝绸公司 重庆市 湖南省 得了满意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