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绥中县高粱全膜双垄沟播种植要点
1
作者 孙梦哲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0期92-93,共2页
高粱是辽宁绥中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在高粱生产中展现出显著优势。该文根据辽宁省绥中县高粱生产实际,总结了茬口选择、整地施肥、种子处理、起垄覆膜、田间管理、收获脱粒等技术要点,为绥中县高粱种植提供科学... 高粱是辽宁绥中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在高粱生产中展现出显著优势。该文根据辽宁省绥中县高粱生产实际,总结了茬口选择、整地施肥、种子处理、起垄覆膜、田间管理、收获脱粒等技术要点,为绥中县高粱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种植技术 绥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13
2
作者 李来祥 刘广才 +2 位作者 杨祁峰 赵小文 朱永永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系统分析了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体系的研究阶段、技术创新、应用状况、技术评价和发展前景。结果表明,旱地全膜双垄沟播及其配套技术集覆膜抑蒸、垄面集流、雨水富集于一体,极显著地提高了农田降水保蓄率、利用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系统分析了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体系的研究阶段、技术创新、应用状况、技术评价和发展前景。结果表明,旱地全膜双垄沟播及其配套技术集覆膜抑蒸、垄面集流、雨水富集于一体,极显著地提高了农田降水保蓄率、利用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使秋季全覆膜和顶凌全覆膜1 m土壤贮水分别较常规播前半膜平铺增加50.2mm和31.7 mm;降水利用率最高达到75.2%,平均达到70.0%;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37.8 kg/(mm.hm2),平均达到33 kg/(mm.hm2)。从而有效解决了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玉米等大秋作物因春旱无法播种、出苗的瓶颈,大幅度提高了作物产量,使玉米产量平均达到8 374.5 kg/hm2,增产3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 面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耦合对半干旱黄土高原玉米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被引量:46
3
作者 吴荣美 王永鹏 +1 位作者 李凤民 李小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55-2862,共8页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是我国旱作农业上的一项创新技术。该技术因集覆膜垄面集雨沟播、覆盖抑蒸和增加土壤温度为一体,在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玉米种植中增产效果突出而被大面积推广。但是目前该技术连续使用下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及其调控途...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是我国旱作农业上的一项创新技术。该技术因集覆膜垄面集雨沟播、覆盖抑蒸和增加土壤温度为一体,在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玉米种植中增产效果突出而被大面积推广。但是目前该技术连续使用下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及其调控途径不清楚。通过将田间实验与土壤有机碳的物理分组技术相结合,研究全膜双垄集雨沟播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来评估将秸秆还田纳入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玉米种植体系的可行性。实验地点位于甘肃省榆中县小康营乡(35°54'N,104°05'E;海拔2013 m;多年平均降雨量388 mm)。实验在垄沟种植方式的基础上设置秸秆不还田不覆膜(对照,CK)、秸秆还田(S)、地膜覆盖(M)和秸秆还田+地膜覆盖(S+M)4个处理,重复3次。实验于2009年3月开始2010年10月结束。除了对玉米籽粒产量进行测定之外,分别于每年的播种和收获时对表层15 cm土壤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粒径2—0.05 mm)和轻组有机碳(密度<1.8 g/cm3)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在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表层15 cm土壤微生物量碳、"-葡萄糖苷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动态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M和S+M处理分别增加玉米产量89%-105%和93%-136%,但是S处理对玉米产量没有影响。综合2a的测定结果,与CK相比较S、M和S+M处理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没有影响,但是M处理具有降低土壤颗粒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的趋势,而S或者S+M处理具有明显的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的趋势。与M处理相比较,S+M处理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的效果比与CK处理相比较的效果更明显。与CK相比较,S、M和S+M处理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和"-葡萄糖苷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尤其以S+M处理的增加效果更明显。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土壤中3种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碳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说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可以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但是连续使用可能对土壤有机碳库有不利影响;而纳入秸秆还田对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引用下土壤有机碳库和微生物活性的维持或者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集雨 玉米产量 土壤颗粒有机碳 土壤轻组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土壤水温条件及其产量效应 被引量:56
4
作者 金胜利 周丽敏 +1 位作者 李凤民 张光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3,共6页
田间比较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新型覆膜方式(SL)与其他覆膜方式———条膜起垄覆盖(TL),条膜平铺覆盖(TP),全膜平铺覆盖(QP)以及不覆膜(CK)在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及玉米产量三个方面差别。分析结果显示:新型覆膜方式SL在作物苗... 田间比较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新型覆膜方式(SL)与其他覆膜方式———条膜起垄覆盖(TL),条膜平铺覆盖(TP),全膜平铺覆盖(QP)以及不覆膜(CK)在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及玉米产量三个方面差别。分析结果显示:新型覆膜方式SL在作物苗期和成株期的表层土壤含水量最高,地表蒸发量较小,集水效果最好;在苗期的表层地温高于其他处理,超出对照6.1℃。各处理玉米产量从高到低次序为SL>QP>TL>TP>CK。其中SL比QP增加21.9%,比TL增加64.8%,比TP增加32.1%,较CK提高了1045%。SL的经济收益是QP的1.2倍,TL的1.7倍,TP的1.3倍,CK的10.2倍。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一项有效的增产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覆盖 覆盖栽培技术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对甘肃中部坡耕地水土流失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雷 金胜利 +1 位作者 张光全 郭正昆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在甘肃省榆中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坡耕地,采用双垄全膜覆盖沟播(DRM)、全膜平铺覆盖(WM)、条膜(半膜)起垄覆盖(RM)、条膜(半膜)平铺覆盖(NM)、露地条播(CK)5个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具有良好的减少坡耕地... 在甘肃省榆中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坡耕地,采用双垄全膜覆盖沟播(DRM)、全膜平铺覆盖(WM)、条膜(半膜)起垄覆盖(RM)、条膜(半膜)平铺覆盖(NM)、露地条播(CK)5个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具有良好的减少坡耕地土壤水土流失的作用,土壤流失量分别较露地条播、条膜起垄、条膜平铺、全膜平铺下降了56.07%、67.24%、71.59%、82.47%;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分别比半膜垄作和半膜平铺增产46.76%和58.07%,蚕豆产量分别比条膜起垄、条膜平铺和对照增产46.52%、54.99%和102.96%,马铃薯产量分别比条膜起垄、条膜平铺和对照增产95.21%、76.30%和74.89%。玉米的水分生产率分别比半膜垄作和半膜平铺提高4.77 kg/(mm.hm2)和9.47 kg/(mm.hm2),蚕豆的水分生产率比半膜垄作、半膜平铺和露地对照提高3.24、6.58 kg/(mm.hm2)和5.03 kg/(mm.hm2),马铃薯的水分生产率比半膜垄作、半膜平铺和露地对照提高47.35、42.02、41.57 kg/(mm.hm2)。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坡耕地采用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具有良好的减少土壤水土流失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集蓄天然降水,加之其明显的增温保温作用,可大幅度地提高作物产量,降水生产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栽培 坡耕地 水土流失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旱作农业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肥料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凡 崔增团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68,共7页
通过"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典型雨养高海拔旱作农业区氮、磷、钾肥力因素对全膜双垄沟玉米产量的效应,并对玉米产量进行了肥料效应函数拟合.结果表明:在14个处理中,以N2P2K0处理产量最高,为5 561.3kg/hm2;氮磷钾的肥料效应拟... 通过"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典型雨养高海拔旱作农业区氮、磷、钾肥力因素对全膜双垄沟玉米产量的效应,并对玉米产量进行了肥料效应函数拟合.结果表明:在14个处理中,以N2P2K0处理产量最高,为5 561.3kg/hm2;氮磷钾的肥料效应拟合函数方程为Y=1 434.465 2+2 803.090 1 X1+520.158 3 X2-299.046 3 X3-344.187 3 X21-235.232 7 X22-235.846 4 X23-65.748 9 X1X2-360.703 4 X1X3+436.614 8 X2X3.3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N>P>K,其中N、P为正效应,K显示负效应.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丰缺程度表现为N为低等级、P为低等级、K为极高等级.在玉米最高产量时,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180,49.75,0kg/hm2,肥料施用比例为3.62∶1∶0.对3个因素的灵敏度分析得出,进一步试验时应提高N肥、降低K肥的2水平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海拔旱作农业区 “3414”试验设计 肥料效应函数 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补灌试验初报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成荣 牛建彪 张雷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6期27-28,共2页
利用集雨窖集蓄水进行玉米补灌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水定额为225 m3/hm2时,以大喇叭期灌水处理的效果最好,玉米产量为8 689.53 kg/hm2,较不灌水对照增加16.4%。
关键词 旱作玉米 覆盖 集雨 补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62
8
作者 赵凡 《甘肃农业科技》 2004年第11期22-23,共2页
从选茬整地、科学施肥、选用良种、规格起垄、覆膜播种。
关键词 旱地玉米 覆盖 面集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高海拔1800m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世敏 马步朝 刘莹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6期116-117,154,共3页
在宁夏彭阳县王洼镇杨寨村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对中单5485、登海1号、长城799、五谷704、先玉335、长城706(CK)6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先玉355产量位居第一,五谷704产量位居第二,都具有籽粒紧密、穗粒数多、... 在宁夏彭阳县王洼镇杨寨村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对中单5485、登海1号、长城799、五谷704、先玉335、长城706(CK)6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先玉355产量位居第一,五谷704产量位居第二,都具有籽粒紧密、穗粒数多、丰产性好、产量突出的优点,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旱塬地秋季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覆盖栽培 品种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膜双垄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向日葵品种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步朝 陈世敏 常富德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9期29-30,共2页
在宁夏彭阳县城阳乡涝池村对矮大头(CK)、SH815、F2008、3135、X9696、R113146向日葵品种进行了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F2008盘径适中、空秕率低、籽粒大、产量高达3 541.7 kg/hm2,适宜在彭阳县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向日葵 覆盖 品种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全覆膜双垄沟播技术创新与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会宇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王爷府镇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西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交界处,黄土丘陵地居多,年降水量350~400mm,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天然降水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玉米全膜... 王爷府镇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西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交界处,黄土丘陵地居多,年降水量350~400mm,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天然降水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能够提高降水利用效率,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增产的效果,2011年王爷府镇共计推广应用733.3hm2,平均产量853.0kg/667m2,较常规半覆膜产量680.5kg/667m2,增产173.5kg/667m2,增收244.0元/667m2。目前,王爷府镇主要推广应用的是玉米全覆膜双垄沟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全膜双垄春季沟播 顶凌春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被引量:98
12
作者 刘广才 杨祁峰 +3 位作者 李来祥 樊廷录 赵小文 朱永永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8,共11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不同覆膜模式的土壤水分效应。结果表明,玉米播前至拔节期,0~20 cm土壤含水量,秋季全覆膜较传统播前半膜平铺提高5.6~6.2个百分点,顶凌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3.9~5.2个百分点,播...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不同覆膜模式的土壤水分效应。结果表明,玉米播前至拔节期,0~20 cm土壤含水量,秋季全覆膜较传统播前半膜平铺提高5.6~6.2个百分点,顶凌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3.9~5.2个百分点,播前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0~4.0个百分点;1 m土壤贮水量,秋季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49.5~51.3 mm,顶凌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33.9~39.6 mm,播前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0~26.9 mm,正是由于秋季全覆膜和顶凌全覆膜前期较高的土壤含水量,从而有效解决了玉米4~5月份因春旱无法播种、出苗的瓶颈。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和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使降水利用率最高达到75.2%、平均降水利用率达到70.1%,使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35.93 kg/(mm.hm2),平均达到33.63 kg/(mm.hm2),在旱作农田降水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覆盖 面集雨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覆盖集雨沟播技术及效益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文香 田振荣 +3 位作者 马平儒 高君琴 马玉鹏 庞顺家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34-36,共3页
西吉县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自然资源条件较差,耕地以旱地为主,年平均降水量300~400mm,蒸发量是降雨量的3~4倍,年均有效降水(〉5mm)210mm,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6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7-9月份。近年来旱情连年发生,
关键词 旱地 玉米 种植技术 覆盖集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沟播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珺 苏占德 刘恩泽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42-42,50,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品种中单5485增产效果显著,综合性状好,抗逆性强,每667m2产量558.5kg,比对照增产66.4%,达极显著水平;其次是长城706,每667m2产量达532.5kg,比对照增产58.7%,其效益也非常明显。
关键词 玉米 栽培 品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杏东 强世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9-12,共4页
对甘肃省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的增产效果均极显著高于半膜双垄沟播,半膜双垄沟播显著高于半膜平铺穴播;以秋季覆膜的增产效果最好,顶凌覆膜次之,播前覆膜最低。不同旱作区全膜... 对甘肃省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的增产效果均极显著高于半膜双垄沟播,半膜双垄沟播显著高于半膜平铺穴播;以秋季覆膜的增产效果最好,顶凌覆膜次之,播前覆膜最低。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增产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偏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玉米 覆盖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冉霞 刘世明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37-38,共2页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改善了农田生态系统,特别是土壤水分条件,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为了选择适宜于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的马铃薯品种,获得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此,在神林乡叶河村进行马铃薯品比试验,为选择适宜双垄...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改善了农田生态系统,特别是土壤水分条件,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为了选择适宜于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的马铃薯品种,获得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此,在神林乡叶河村进行马铃薯品比试验,为选择适宜双垄覆盖栽培技术的马铃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 马铃薯 品种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德县玉米全膜双垄覆盖沟播栽培技术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世明 马银香 柳碗学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6期33-35,共3页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旱作农业区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不足、春夏干旱突出,设计玉米秋季全膜双垄覆盖、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全膜双垄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全膜双垄覆盖、播期常规半膜覆盖6种覆膜方式,对其水分效应、温度效应和经济效益进...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旱作农业区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不足、春夏干旱突出,设计玉米秋季全膜双垄覆盖、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全膜双垄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全膜双垄覆盖、播期常规半膜覆盖6种覆膜方式,对其水分效应、温度效应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6种不同覆膜方式中,以秋季全膜双垄覆盖的效果最好,早春全膜双垄覆盖次之。秋季全膜双垄覆盖在玉米播种期和出苗期0—20cm土壤含水量比播期常规半膜覆盖分别高4.7和3.3个百分点;在玉米每个生育期,特别是玉米生育前期全膜覆盖较半膜覆盖有较好的增温作用,尤其以秋季全膜双垄覆盖最为显著。由于全膜双垄覆盖水分、温度效应明显好于半膜平覆,增产效果显著。秋季全膜双垄覆盖、早春全膜双垄覆盖、播期全膜双垄覆盖分别较播期常规半膜覆盖增产56.71%、36.29%、3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覆盖栽培 方式 水分效应 温度效应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覆盖集雨沟播技术效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发 单海波 陈秉焱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6期45-48,53,共5页
在宁夏西吉县黄土丘陵缓坡地上对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覆盖集雨沟播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和早春全膜双垄面覆盖、春季播种技术均具有明显的节水增效作用,以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效果最为突出。该技术具有较强的纳水保墒、平抑... 在宁夏西吉县黄土丘陵缓坡地上对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覆盖集雨沟播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和早春全膜双垄面覆盖、春季播种技术均具有明显的节水增效作用,以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效果最为突出。该技术具有较强的纳水保墒、平抑地温的作用,能大大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缩短作物全生育期,可有效防止早霜冻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培肥地力,有利于农田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覆盖集雨技术 效应 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凉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膜双垄沟播繁育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志俊 石建业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6期91-91,98,共2页
冷凉地区是马铃薯种薯繁育的优良区域,就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有机结合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栽培管理措施,以期指导薯农提高马铃薯繁育效益。
关键词 脱毒种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海小东 孙成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3期65-65,67,共2页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先锋32D22、长城799、郑单958、先玉335等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在原州区秋覆膜范围,双垄全膜沟播栽培条件下该4个品种与长城706大面积搭配种植,并建议对这4个品种下年作进...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先锋32D22、长城799、郑单958、先玉335等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在原州区秋覆膜范围,双垄全膜沟播栽培条件下该4个品种与长城706大面积搭配种植,并建议对这4个品种下年作进一步品比鉴定,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覆盖 品种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