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正的中间——亚里士多德公正德性的中道秉性探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显中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83,共7页
公正德性本身即是中道,中道是公正德性的秉性。公正的中道是相对于行为人的中道,而非事物的中间。然而,它是客观的中道,而非主观的中道。公正德性作为中道,它处于积极不公正与消极不公正之间。公正德性的中道,不像其它个体德性的中道;... 公正德性本身即是中道,中道是公正德性的秉性。公正的中道是相对于行为人的中道,而非事物的中间。然而,它是客观的中道,而非主观的中道。公正德性作为中道,它处于积极不公正与消极不公正之间。公正德性的中道,不像其它个体德性的中道;它并非仅是德性中道,而且是伦理中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公正德性 中道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的民族秉性和世界品格——异质性和普遍性统一中的当代文化生成之路
2
作者 舒扬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28,共5页
每一种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既具有民族秉性又具有世界品格。文化是实践的,文化的民族秉性和世界品格根源于人类实践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品格。探究当代文化的生成,必须注意处理好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的异质性与普遍... 每一种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既具有民族秉性又具有世界品格。文化是实践的,文化的民族秉性和世界品格根源于人类实践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品格。探究当代文化的生成,必须注意处理好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的异质性与普遍性的关系,使不同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实现文化共生与文化互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民族秉性 世界品格 当代文化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庸”的中心功能在“最佳选择”——中国民族性变迁研究笔记 被引量:3
3
作者 沙莲香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在方法论上,"中庸"为社会行为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在"全球化"的境况下,这是当前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的社会中,尤其值得爱惜的文化资源。本文从"中庸"包涵的"关系"说、"... 在方法论上,"中庸"为社会行为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在"全球化"的境况下,这是当前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的社会中,尤其值得爱惜的文化资源。本文从"中庸"包涵的"关系"说、"中庸"的关系选择功能、"中庸"对直觉功夫的养成等来说明"中庸"何以为国人行为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看,"中庸"是潜层的心理模式,是解开中国人"谜团"的"键",在民族性变迁中属于难移的"秉性"。本文立足于中国儒家思想传统的析判,寻求"中庸"理论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共谋",提出"中庸"所蕴涵的关系互动思想(包含博弈思想)、"中庸"所蕴涵的柔和温情的民族性格之于直觉天性,构建了与西方科学对话的平台;但"中庸"所蕴涵的关系说不同于布迪厄的关系主义,"中庸"培植的直觉天性也不同于现象学所提倡的直觉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可能性 中庸秉性 选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乡的杉树
4
作者 王建成 《国土绿化》 2021年第6期60-61,共2页
家乡四周山上,片片葱郁的杉林像绵延无边的杉海,小城就在其中起伏荡绿。一棵棵杉树躯干笔直,威武挺拔,叶攒如剑刺向苍穹,像一个个身着戎装守家固土的哨兵。它们高高地立在那里,离地很高处才有旁枝。黄色的外皮朴实而柔软;边材质地细润,... 家乡四周山上,片片葱郁的杉林像绵延无边的杉海,小城就在其中起伏荡绿。一棵棵杉树躯干笔直,威武挺拔,叶攒如剑刺向苍穹,像一个个身着戎装守家固土的哨兵。它们高高地立在那里,离地很高处才有旁枝。黄色的外皮朴实而柔软;边材质地细润,心材质地硬脆,不因外力而弯腰,受重力就从中折断,有一种宁折不屈的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秉性 家乡 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