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私法公法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田喜清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2-92,共11页
私法公法化是传统的公、私二元法律分类由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是公、私法之间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必然产物。私法公法化的产生有其深层的价值观、经济和政治制度上的原因,反映在具体的法律制度领域则体现了... 私法公法化是传统的公、私二元法律分类由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是公、私法之间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必然产物。私法公法化的产生有其深层的价值观、经济和政治制度上的原因,反映在具体的法律制度领域则体现了财产所有权保护从绝对到相对,契约制度从强调自由到追求正义,责任归责从主观到客观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权自治 契约自由 国家干预 私法公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私法公法化的逻辑本位及其限度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6-180,共5页
在"全面依法治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语境下,促成中国法文化由传统的国家公权至上向以发展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私法文化范式转换,已成为推进中国当代市场经济法治建设之前提预设。市场经济的核心要义是契约自由,从法的本质看,... 在"全面依法治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语境下,促成中国法文化由传统的国家公权至上向以发展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私法文化范式转换,已成为推进中国当代市场经济法治建设之前提预设。市场经济的核心要义是契约自由,从法的本质看,私法承载着保障市场契约自由之法益功能,私法是驾护市场契约的本位之法。然而,过分强调主体自由,无益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崇尚契约自由的市场经济不可能表现为传统私法独木自支,它必须辅之以现代公法的有形之手。于是,作为对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洽和的制度调适,私法公法化将成为完善私法之重要内容。从世界私法发展实践看,将具有公法属性的强制性规范植入私法体系内部,已成为私法公法化的立法惯例。从司法实践角度看,将这种"强制性规范"界定为一种"概括性条款",不仅具有说服力,更具现实指导性。本文认为,将违反公序良俗作为对这一概括性条款的司法回应,并将其作为私法公法化之限度,是以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为核心取向的法治秩序得以确立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法公法化 契约自由 强制性规范 概括性条款 公序良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法私法化”诸观念反思——以公共行政改革运动为背景 被引量:39
3
作者 金自宁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3-149,共7页
二十世纪下半以来,公法私法化趋势成为引人注目的趋势。世界范围内公共行政改革运动之中,出现了为公法私法化趋势推波助澜的种种理论学说,根据对公法私法化何处去提供的不同答案,可分为"私优于公"、"以私助公"、&qu... 二十世纪下半以来,公法私法化趋势成为引人注目的趋势。世界范围内公共行政改革运动之中,出现了为公法私法化趋势推波助澜的种种理论学说,根据对公法私法化何处去提供的不同答案,可分为"私优于公"、"以私助公"、"以私代公"三种观念模式。结合公法私法化的当代经验,反思这三种观念模式的得失,可对正在兴起之中的中国公法未来定向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法私法 公私区分 中国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贸易领域中的“私法行为公法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忠法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52,共11页
2017年夏天以来美国在中美贸易之间频频制造摩擦并对中国的相关立法和企业行为发起挑战,其表象是美国政府作出的决定,但实际上背后私人企业是始作俑者;它们所涉及的问题实质是私法行为公法化现象及其理论。历史地看,"私法行为公法... 2017年夏天以来美国在中美贸易之间频频制造摩擦并对中国的相关立法和企业行为发起挑战,其表象是美国政府作出的决定,但实际上背后私人企业是始作俑者;它们所涉及的问题实质是私法行为公法化现象及其理论。历史地看,"私法行为公法化"自近代国际贸易出现之日起,就已经存在,只不过美国政府将其表达的更为直接而已。私法行为公法化意指私人将蕴含营利性的动机、目的等意志的行为通过特定形式变成国家意志的行为或过程,它影响或干预国际贸易,以实现其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之目标;通过它,私人部门对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体现为国际贸易的国内与国际法律规范,进而对后进的国家之国际贸易产生制约。应对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能仅限于政府之间,企业等私人部门的参与也至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私人部门 私法行为公法 私人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机制中政府与社会角色定位——以公法私法化为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珏芙蓉 《湖湘论坛》 201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转型时期的中国,各种公共危机频发,全面建设公共危机治理机制是目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跳出"强政府———弱社会"模式,重新定位应急状态中政府与社会的角色与分工。公法私法化的背景下,私法相关原则及基本理念的运... 转型时期的中国,各种公共危机频发,全面建设公共危机治理机制是目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跳出"强政府———弱社会"模式,重新定位应急状态中政府与社会的角色与分工。公法私法化的背景下,私法相关原则及基本理念的运用,为行政权的法治化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我们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管理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机制 公法私法 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法与私法划分的几个理论问题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黄仪贞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S1期54-56,共3页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是西方法制和法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大陆法系传统影响的各个法律体系中,奉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几乎都把公法和私法的划分视为一种最基本的法律技术性分类。普通法系国家虽不采取这一理论,但不区分公私法的英美法系国家,在...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是西方法制和法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大陆法系传统影响的各个法律体系中,奉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几乎都把公法和私法的划分视为一种最基本的法律技术性分类。普通法系国家虽不采取这一理论,但不区分公私法的英美法系国家,在实践中并非没有公法和私法。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也是当代中国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法私法 私法划分 理论问题 法律体系 公法私法 市场主体 调整对象 探析 国家权力 简单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私法分离的“二元”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 被引量:9
7
作者 邢鸿飞 曾丽渲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69,125,共11页
囿于环境侵权行为在法益指向上的二元性,将惩罚性赔偿突破性地植入环境侵权领域,不仅引发了司法适用上的分歧,亦冲击了私法体系的内在逻辑。在本体论层面,惩罚性赔偿应当是以私法运行机制实现惩罚与威慑之公法目的的复合型制度。但在教... 囿于环境侵权行为在法益指向上的二元性,将惩罚性赔偿突破性地植入环境侵权领域,不仅引发了司法适用上的分歧,亦冲击了私法体系的内在逻辑。在本体论层面,惩罚性赔偿应当是以私法运行机制实现惩罚与威慑之公法目的的复合型制度。但在教义学视域下,民法的私法本位决定了侵权责任编所构建的是救济私主体环境权益受损的传统型惩罚性赔偿。因此,不宜将其适用范围扩大为对生态环境公益的救济。针对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逻辑紊乱的现实情境,构建公私法分离的“二元”惩罚性赔偿体系应当是实现制度兼容的合理路径。与此相适应,在司法适用规则层面,应构建“差异化”的司法适用机制,以避免司法实践对惩罚性赔偿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环境公共利益 惩罚性赔偿 公法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私法交集处的行政协议识别方式 被引量:7
8
作者 郑天锋 王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4,共10页
行政协议彰显着现代行政的协商民主理念,为现代各国行政普遍采纳。基于行政协议所具有的合意性与行政性,识别行政协议性质是民事合同还是行政行为,对于协议纠纷的法律适用及其正确裁处关系重大,为此修正的《行政诉讼法》,尤其是最高人... 行政协议彰显着现代行政的协商民主理念,为现代各国行政普遍采纳。基于行政协议所具有的合意性与行政性,识别行政协议性质是民事合同还是行政行为,对于协议纠纷的法律适用及其正确裁处关系重大,为此修正的《行政诉讼法》,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提供了辨识民事合同和行政协议的“四要素”标准,但具体适用“四要素”标准时仍然面临适用困境。行政协议的具体识别要从构成行政协议“四要素”的特性认定出发,通过“四要素”的有效结合,在区分构成行政协议的形式要素和实质要素基础上,按照从形式要素到实质要素,采用要素积累,分步认定,实现协议的行政性或民事性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协议 行政行为 民事合同 高权行政 公法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健康风险私法规制的困境及反思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建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67,共9页
环境健康风险不同于环境健康损害或者危险。以私法途径规制环境健康风险存在着法治障碍。其原因在于环境健康风险与技术发展相伴而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并且存在认知悖论。因涉及公共利益与不确定性,环境健康风险首先需要公... 环境健康风险不同于环境健康损害或者危险。以私法途径规制环境健康风险存在着法治障碍。其原因在于环境健康风险与技术发展相伴而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并且存在认知悖论。因涉及公共利益与不确定性,环境健康风险首先需要公法规制,即使在私法公法化的背景下,私法体系也无法容纳对环境健康风险的规制。中国应从顶层设计高度,将环境健康风险纳入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系统,重新审视“预防为主”的法律原则,规范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区别于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健康风险公法规范,鼓励并允许环境健康损害的民事公益诉讼,以环境健康损害赔偿之诉校正环境健康风险防范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健康风险 环境健康损害 私法公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统一公法学理论的质疑与反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弘 于虹 《东方法学》 2013年第3期38-49,共12页
统一公法学理论的提出有其进步意义,但是,对于何谓统一以及如何统一,因其统一概念使用不正确而导致统一不能。由于建立统一公法学的理由不充分、该理论无法应用、统一公法制度无法统一构建等原因,使得统一公法学理论具有非真性。统一公... 统一公法学理论的提出有其进步意义,但是,对于何谓统一以及如何统一,因其统一概念使用不正确而导致统一不能。由于建立统一公法学的理由不充分、该理论无法应用、统一公法制度无法统一构建等原因,使得统一公法学理论具有非真性。统一公法学理论之贡献在于:再次引起对公私法二元分类的思考,激发对公法学的整体性思考,而统一或整体公法学应该首先是一种理念或原则,再次引发对公法学发展趋势或走向的全面忧思。公法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公法私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公法学理论 公法制度 整体公法 公法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法的私人法益诉求及我国公法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兴佩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8,共6页
个人是真正的法律主体,私人利益间关系是公法的始源性利益关系,公法以实现和保障私人法益为根本诉求。公共法益是实现私人法益的工具,是私人法益的派生物。私人法益优先是公法的普遍原则,公共法益优先原则是公法的特殊原则。回应公法的... 个人是真正的法律主体,私人利益间关系是公法的始源性利益关系,公法以实现和保障私人法益为根本诉求。公共法益是实现私人法益的工具,是私人法益的派生物。私人法益优先是公法的普遍原则,公共法益优先原则是公法的特殊原则。回应公法的私人法益诉求,我国公法制度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严格控制公共法益的边界,强化对公共权力的制衡,确立私法责任优先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私人法益 私人法益优先 公共法益优先 公法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惩罚性赔偿在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场域中的适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彭中遥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我国《民法典》第1232条所创设的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典型的功利主义色彩与实用主义考量,其能否适用于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场域在学理上存在较大争议。依照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印发的《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 我国《民法典》第1232条所创设的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典型的功利主义色彩与实用主义考量,其能否适用于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场域在学理上存在较大争议。依照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印发的《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该项制度主要适用于环境侵权私益损害填补场域,如有必要,方可参照适用于生态环境公益损害救济场域。但从我国环境司法实践情况看,惩罚性赔偿却呈现出“重公益、轻私益”的重心颠倒之态,且存在过度威慑行为人、规制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基于惩罚性赔偿公法私法化的法律性质,以及作为公法规制补充手段的基本定位,宜从主观故意、行为违法、后果严重三个维度合理限缩其在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场域中的适用空间。因此,有必要依照“严格审慎”的基本态度,酌情计算相关惩罚性赔偿金的数额,具体应以期间损害、永久性损害为基数,采用2倍以内的“倍率封顶式”计算方式。最后,为实现“过罚相当”的基本原则,还应妥善处理好惩罚性赔偿与行政罚款、刑事罚金等金钱类环境法律责任的关系,以确保相关制度能够发挥合力而非干扰排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惩罚性赔偿 公法私法 公法规制之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个人劳动关系规范的变革与不足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爱青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6期110-115,共6页
从2005年《劳动合同法》论证起草阶段起,围绕《劳动合同法》的学术争论就异常激烈。经过四度审议,数十易其稿,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然而,该法的颁布实施并未使这场争论尘埃落定,反而引起"裁员潮"、"关门潮"等... 从2005年《劳动合同法》论证起草阶段起,围绕《劳动合同法》的学术争论就异常激烈。经过四度审议,数十易其稿,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然而,该法的颁布实施并未使这场争论尘埃落定,反而引起"裁员潮"、"关门潮"等连锁反应。如何认识《劳动合同法》对我国的劳动关系调整带来的变迁?如何评估该法的实施效果?如何解决该法悬而未决的理论难题和现实困惑?本刊专门邀请了五位从事劳动法研究的青年学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关系 当事人意思自治 变革 个人 劳动合同立法 劳动合同制度 私法公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权形象视域下的法律域外适用体系构建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杰 郑和英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6,共11页
法律域外适用体系分为被动的域外适用体系和主动的域外适用体系两种。被动的域外适用体系重在防守,难以主动出击保护自身海外利益。从未来战略转型需要出发,要主动保护本国在海外的国民和海外利益,我国就有必要构建主动的法律域外适用体... 法律域外适用体系分为被动的域外适用体系和主动的域外适用体系两种。被动的域外适用体系重在防守,难以主动出击保护自身海外利益。从未来战略转型需要出发,要主动保护本国在海外的国民和海外利益,我国就有必要构建主动的法律域外适用体系,体现我国积极进取的主权形象。要做到这一点,具体路径是充分发挥管辖权的功能。管辖权是解决国家行为合法性的主要工具。一方面,必须在立法过程中高度重视相关法律在国际关系中的功能与定位问题,赋予其以相应的域外可适用性;另一方面,还需要重视私法公法化和公法私法化的两种不同路径在立法中的应用及其价值,实现二者的对接和互补。同时,必须重视不同主体在法律域外适用中的作用,尤其是行政机关和个人主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域外适用 管辖权的功能 公法私法 私法公法化 主权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捷 王晓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9-54,共6页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劳动法 劳动者 法律调整 限制契约自由 私法公法化 劳动合同 传统民法 罗马法 法律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树立物权私权观念对物权制度研究之意义
16
作者 侯向磊 张红霞 《政法论丛》 CSSCI 1998年第2期34-36,共3页
浅议树立物权私权观念对物权制度研究之意义侯向磊张红霞物权是私权。这一论断的理论根基是自罗马法以来的公私法的划分理论。公法以规范权力为宗旨,私法以保障权利为要义。其对权力和权利二者平等制衡的粗略描述使得后世法学家并未因... 浅议树立物权私权观念对物权制度研究之意义侯向磊张红霞物权是私权。这一论断的理论根基是自罗马法以来的公私法的划分理论。公法以规范权力为宗旨,私法以保障权利为要义。其对权力和权利二者平等制衡的粗略描述使得后世法学家并未因其分类模糊而抛弃该种分类方法。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研究 物权制度 国有企业 物权关系 对物权 物权法 财产利用 国家所有权 公法私法 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经济法的法律基础
17
作者 周江洪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S1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经济法 法律基础 社会法 民商法 商事关系 行政法 公法私法 社会本位 意思自治 部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之审视与规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冲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266,共14页
《民法典》第1232条在环境侵权领域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是民法适当承担生态环境公益保护功能的体现,亦是对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构想的法治回应。惩罚性赔偿制度肇始于英美法系,意在惩罚和遏制严重的侵权行为。在环境侵权领域引... 《民法典》第1232条在环境侵权领域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是民法适当承担生态环境公益保护功能的体现,亦是对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构想的法治回应。惩罚性赔偿制度肇始于英美法系,意在惩罚和遏制严重的侵权行为。在环境侵权领域引入该制度,可通过适当的利益倾斜,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环案件中被侵权人的维权积极性,形成对环境危害行为的威慑,并成为生态环境危害行为公法规制手段之补充,表明我国在立法层面进行了更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构建。但应当注意,结合我国此前惩罚性赔偿制度运行实效,以及该制度之固有属性而言,其在环境侵权领域之创设亦可能引发滥诉风险提升,对生产活动形成过分阻遏,以及同质性责任叠加等潜在负面效果。由此,应当对法条文本进行解读,厘清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责任之规范要素,将该条文中的“法律”做狭义理解,明确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被侵权人”的具体意涵。同时,为防止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之负面效应,应当对该法条之司法适用予以适当规制。具体路径包括三个方面:在相关实施细则中对惩罚性赔偿金数额采用“固定金额+弹性金额”的立法模式,并结合既有领域的惩罚性赔偿司法适用之典型案例,尽量使个案中利益衡量标准趋于统一;将针对同一行为所设置的看似相对独立却在内核上具有同质性的责任进行整合,避免该制度与行政罚款、刑事罚金叠加适用而导致环境危害行为人之法律责任过重,违背“罚当其过”的秩序原理;在惩罚性赔偿责任适用的时间范围方面,司法机关须注意结合相关司法解释,并比照公法责任之“有利溯及”等原则,遵循“法律规则优先于法律原则”等理念,准确认定该责任适用之时间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环境侵权 惩罚性赔偿 利益衡量 公法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利与权力的合理定位及其错位之矫正 被引量:6
19
作者 柯金书 《福建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7-9,共3页
关键词 权利与权力 合理定位 政治国家 市民社会 公法私法 公法私法 价值取向 为一定行为 公共利益 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