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农地征收纠纷的私权救济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璐 于龙刚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6-80,共5页
应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农地征收纠纷的产生原因和各种救济途径在现实中所扮演的角色,得出结论:法律的规定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各种救济途径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产权制度设计不合理,程序设计不科学,征收范围不... 应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农地征收纠纷的产生原因和各种救济途径在现实中所扮演的角色,得出结论:法律的规定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各种救济途径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产权制度设计不合理,程序设计不科学,征收范围不一致以及补偿设计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征收 私权救济 救济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权法的地位及与民法典各编关系的协调 被引量:19
2
作者 尹志强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40,共16页
我国侵权责任法在民法典中处于权利救济法地位,其内容设置应围绕对受害人损害的补偿展开。在尊重法律分工协作的体系安排下,立法应认识到侵权责任法功能的局限性。本属于公法任务的惩罚侵权人规则应交由行政法等规定,或者在单行法中规定... 我国侵权责任法在民法典中处于权利救济法地位,其内容设置应围绕对受害人损害的补偿展开。在尊重法律分工协作的体系安排下,立法应认识到侵权责任法功能的局限性。本属于公法任务的惩罚侵权人规则应交由行政法等规定,或者在单行法中规定;社会保障法理念的"有损害,有救济"不宜在侵权法贯彻;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在民法中是以对私权利救济面目体现的,侵权责任法不宜直接规定对公共利益的救济。作为民法典的组成部分,侵权责任编与人格权编中的人格权保护、物权法编中的物权保护以及民法总则中的民事责任一章需协调建构,因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的不同,应将基于权利自身权能所拥有的救济功能交由相关编规定,侵权责任编则以损害赔偿为基本救济方式。具体规范设计尽量做到构成要件清楚,法律后果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 私权救济 各编协调 制度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自动化决策算法解释权的功能定位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61
3
作者 张凌寒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60,191,共11页
商业自动化决策广泛应用,算法的评分影响用户贷款、就业、信誉等诸多权益。算法的自动化决策应具备可解释性,已经成为学术共识并在多国实践中展开。然而,算法解释面临着从技术方案转为法律制度的挑战,以及算法解释对象不清、标准不明、... 商业自动化决策广泛应用,算法的评分影响用户贷款、就业、信誉等诸多权益。算法的自动化决策应具备可解释性,已经成为学术共识并在多国实践中展开。然而,算法解释面临着从技术方案转为法律制度的挑战,以及算法解释对象不清、标准不明、可能造成商业秘密泄露等质疑。自动化决策的算法解释权生产社会信任,救济用户权利,在算法治理体系中扮演着保障私权利的安全网的角色。具体的制度设计而言,自动化决策的算法解释应以用户行为干预为导向,解释的内容包括算法、数据与其他决策理由等多项内容,而非技术源代码。个体启动的算法解释应嵌入平台结构设计中,以具有重大影响、未达到人类参与决策程度的评价类算法为范围,并与个人数据保护制度耦合。本着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应适当限定算法解释权的适用范围,明确算法解释的内容,并以合乎程序标准与实质标准的方式提供。在程序上应由平台先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可解释性 双层结构 算法解释标准 私权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内幕交易法律规制的反思 被引量:5
4
作者 臧冬斌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8-150,共3页
作者通过实证分析与理论探讨,认为:我国政府主导型的证券监管模式对控制内幕交易是无效的,但我们在短期内又无法建立内幕交易私权救济制度,只能完善现有的监管体系;中国证监会应正确运用其宏观调控职能与微观监管职能,赋予证监会“准司... 作者通过实证分析与理论探讨,认为:我国政府主导型的证券监管模式对控制内幕交易是无效的,但我们在短期内又无法建立内幕交易私权救济制度,只能完善现有的监管体系;中国证监会应正确运用其宏观调控职能与微观监管职能,赋予证监会“准司法权”是不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幕交易 法律规制 反思 证券监管模式 私权救济制度 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主导型 中国证监会 理论探讨 实证分析 监管体系 监管职能 正确运用 准司法 微观 合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