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检索增强生成赋能智能导学系统构建研究——基于本地大模型与私有知识库
1
作者
杜修平
王崟羽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7,共11页
研究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RAG),提出将大语言模型及私有知识库本地化部署,赋能新一代智能导学系统本地构建。研究首先构建基于RAG的智能导学增强生成系统框架。框架包括外部空间与本地空间:外部空间的多模态知识源、学习者信息经过筛...
研究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RAG),提出将大语言模型及私有知识库本地化部署,赋能新一代智能导学系统本地构建。研究首先构建基于RAG的智能导学增强生成系统框架。框架包括外部空间与本地空间:外部空间的多模态知识源、学习者信息经过筛选、脱敏、授权后可被部署在私有知识库中以备检索,学习者则通过用户界面与本地智能导学系统交互;本地空间在本地硬件的支持下,用户界面、大语言模型、私有知识库组成双循环结构,通过内外循环接力实现导学系统增强生成。其次,研究提出“人智共生”智能导学增强共同体,在“师-智”“生-智”“师-生”场域交界处衍生出智能导学系统的应用场域,形成人智协同的新一代智能导学模式。最后,为应对语言屏障、隐私安全、数字鸿沟及技术冲击等问题,研究提出四条风险治理策略,旨在保障新一代智能导学系统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教育数智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导学系统
大语言模型
私有知识库
检索增强生成
人智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检索增强生成赋能智能导学系统构建研究——基于本地大模型与私有知识库
1
作者
杜修平
王崟羽
机构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7,共11页
基金
2022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重点项目“‘中文+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2YH30B)研究成果。
文摘
研究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RAG),提出将大语言模型及私有知识库本地化部署,赋能新一代智能导学系统本地构建。研究首先构建基于RAG的智能导学增强生成系统框架。框架包括外部空间与本地空间:外部空间的多模态知识源、学习者信息经过筛选、脱敏、授权后可被部署在私有知识库中以备检索,学习者则通过用户界面与本地智能导学系统交互;本地空间在本地硬件的支持下,用户界面、大语言模型、私有知识库组成双循环结构,通过内外循环接力实现导学系统增强生成。其次,研究提出“人智共生”智能导学增强共同体,在“师-智”“生-智”“师-生”场域交界处衍生出智能导学系统的应用场域,形成人智协同的新一代智能导学模式。最后,为应对语言屏障、隐私安全、数字鸿沟及技术冲击等问题,研究提出四条风险治理策略,旨在保障新一代智能导学系统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教育数智化转型。
关键词
智能导学系统
大语言模型
私有知识库
检索增强生成
人智共生
Keywords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large language models
private knowledge base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human-AI symbiosis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检索增强生成赋能智能导学系统构建研究——基于本地大模型与私有知识库
杜修平
王崟羽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