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研究
1
作者 马骁 魏晓平 孙琼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07-108,共2页
本文通过对2006年和2007年控制权私人收益对比分析发现,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和股权改革的完成,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事件急剧下降,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大小也得到有效降低。这说明新会计准则和股票全流通有效改善了公司的外部环境,增强了广大... 本文通过对2006年和2007年控制权私人收益对比分析发现,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和股权改革的完成,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事件急剧下降,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大小也得到有效降低。这说明新会计准则和股票全流通有效改善了公司的外部环境,增强了广大投资者的保护,降低了控制权私人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控制权私人收益 股权转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公司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罗童堂 《北方经济》 2009年第10期47-48,共2页
本文对影响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公司层面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股权性质不同,影响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因素也不同。研究结果发现债务对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公司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有显著影响,而对第一大股东为其他性质的公... 本文对影响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公司层面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股权性质不同,影响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因素也不同。研究结果发现债务对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公司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有显著影响,而对第一大股东为其他性质的公司不明显。同时发现股权制衡度对控制权私人收益具有正向关系,流通股比例对控制权私人收益具有负向关系,转让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与控制权私人收益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私人收益 国有股及国有法人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加哥大学控制内部人的私人收益
3
作者 Luigi Zingales 《董事会》 2005年第5期105-105,共1页
美国大公司的丑闻再次凸显了一个事实,公司内部人享受的私人收益要明显高于股东们获得的所谓“可控私人收益”的平均水平。尽管这些丑闻都发生在美国,但是其他国家在控制这些私人收益上可能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关键词 私人收益 公司制度 美国 治理模式 股权结构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私人收益及其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述评
4
作者 程月晴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年第31期31-33,38,共4页
一、引言 传统的学者通过建立一套经理人激励机制,使其与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促进公司的发展。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外部融资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监督公司治理行为的欲望更加强烈,然而控股股东为了获得更多的其他股东不能分享的私人收益,... 一、引言 传统的学者通过建立一套经理人激励机制,使其与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促进公司的发展。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外部融资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监督公司治理行为的欲望更加强烈,然而控股股东为了获得更多的其他股东不能分享的私人收益,不惜以牺牲他们的利益为代价,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私人收益 公司规模 治理关系 经理人激励机制 述评 控股股东 治理行为 融资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负面报道、产权性质与控制权私有收益——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5
作者 景瑞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26-33,共8页
基于媒体监督视角,通过2014-2017年发生大宗股权交易的上市公司,实证分析了媒体负面报道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同时考察了产权性质差异下媒体负面报道与控制权私有收益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会抑制大股东对控制权私... 基于媒体监督视角,通过2014-2017年发生大宗股权交易的上市公司,实证分析了媒体负面报道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同时考察了产权性质差异下媒体负面报道与控制权私有收益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会抑制大股东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攫取;对非国有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影响力强于国有上市公司。媒体作为"第四方权利",已经在公司治理层面崭露头角,媒体监管作用不容小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负面报道 控制权私人收益 大宗股权交易 股权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字塔股权结构与终极股东利益侵占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证据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红 杨凌霄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77,共14页
金字塔股权结构广泛存在于中国上市公司之中,并以其复杂的结构降低了公司透明度,隐藏了终极股东身份,放大了控制权的杠杆效应,加剧了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以2008~2010年中国大宗股权转让事件为样本研究金字塔结构与终极股东之间的关系... 金字塔股权结构广泛存在于中国上市公司之中,并以其复杂的结构降低了公司透明度,隐藏了终极股东身份,放大了控制权的杠杆效应,加剧了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以2008~2010年中国大宗股权转让事件为样本研究金字塔结构与终极股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字塔形态特征和内部权力结构对终极股东利益侵占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对大股东的监管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字塔股权结构 利益侵占 控制权私人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控制权的中国式误区
7
作者 仲继银 严学锋 《董事会》 2016年第9期52-55,共4页
要解决的主要不是内部人控制问题,是解决内部人控制失控问题。良好公司治理的最主要标准就是让控制权的私人收益能够降低到最低,不管是董事、经理人的控制权,还是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总之是要把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的私人收益降低... 要解决的主要不是内部人控制问题,是解决内部人控制失控问题。良好公司治理的最主要标准就是让控制权的私人收益能够降低到最低,不管是董事、经理人的控制权,还是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总之是要把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的私人收益降低到最低曾经,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科学家爱因斯坦互相羡慕。爱因斯坦说你多好、多热闹,没有人跟我讨论,全世界懂相对论的不超过3个。有80岁的老太太就跟弗洛伊德讨论,说我做的梦,你的理论解释不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收益 公司控制权 内部人控制 公司股权结构 理论解释 董事责任 公司治理水平 资本市场 债权融资 创业板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治理的“是”与“不是”
8
作者 郑志刚 《董事会》 2020年第11期82-84,共3页
用一句话来概括董事长的公司治理角色,那就是经理"经理人"。以董事长为首的董事会一方面通过激励经理人,使其努力经营管理,为股东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则通过监督经理人,避免经理人追求私人收益,而使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如何在... 用一句话来概括董事长的公司治理角色,那就是经理"经理人"。以董事长为首的董事会一方面通过激励经理人,使其努力经营管理,为股东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则通过监督经理人,避免经理人追求私人收益,而使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如何在减缓代理冲突与投票权配置权重向业务模式创新主导者适度倾斜二者之间进行权衡,成为摆在董事长面前的突出问题如果我们把银行"借"钱给债务人和股东"借"钱给上市公司同样理解为一种"借贷"活动,你会发现,银行"借"钱给债务人,银行要求债务人向其提供抵押担保;而股东"借"钱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不仅不会向股东提供抵押担保,而且还经常威胁股东,"除非董事会做出承诺,否则发放股利不是公司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担保 经理人 私人收益 代理冲突 董事会 上市公司 投票权 业务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长、总经理同乡:究竟谁在控制董事会?
9
作者 郑志刚 《董事会》 2021年第7期63-65,共3页
近亲繁殖、任人唯亲等社会连接的负面效应看起来是社会,甚至是文化的因素,但如果希望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丑恶现象的发生,还需要基本制度的变革和调整。那就是包括董事长在内的董事提名、产生、任期和考核在内的激励和约束制度的科学构建... 近亲繁殖、任人唯亲等社会连接的负面效应看起来是社会,甚至是文化的因素,但如果希望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丑恶现象的发生,还需要基本制度的变革和调整。那就是包括董事长在内的董事提名、产生、任期和考核在内的激励和约束制度的科学构建和不断完善所谓内部人控制,指的是公司高管利用实际所享有的超过责任承担能力的控制权,作出谋求私人收益的决策,但决策后果由股东被迫承担,造成股东利益受损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收益 董事会 控制权 近亲繁殖 任人唯亲 丑恶现象 内部人控制 公司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创新理论述要
10
作者 田夫 《青海金融》 1994年第9期3-6,共4页
“创新”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首先由熊彼特提出,他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结合,用以解释“企业家精神”引起的创新对经济周期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它包括:①新产品的出现;②开拓新的市场;③... “创新”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首先由熊彼特提出,他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结合,用以解释“企业家精神”引起的创新对经济周期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它包括:①新产品的出现;②开拓新的市场;③新的生产方式或技术的应用;④获得新的原料供应来源;⑤新的管理方法或组织形式的推行。由此可见,从经济发展和制度变革的角度来看,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建立起“新的生产函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重组,是金融当局或金融组织,以收益(社会收益或私人收益)寻求为目的,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环境的协调,进行的金融变革。从动态看,金融创新是一个创造过程。从静态看,则表现为金融体系中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如:新的交易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新的市场,新的清算手段及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等等。在人类历史上,大到商业银行的出现,小到信用卡的诞生,均属此列。当然,现代金融创新理论所进行的解说,主要针对30年代以后至今所发生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创新理论 生产函数 金融当局 企业家精神 交易工具 经济学概念 私人收益 金融机构 金融要素 金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与上市公司绩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晶华 金铭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65-169,共5页
分拆上市所引发的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主要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即大股东通过利益输送,掏空上市公司,实现控制权私人收益,这不利于投资者保护,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价值,也阻碍了证券市场发展.在上述背景下,整体... 分拆上市所引发的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主要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即大股东通过利益输送,掏空上市公司,实现控制权私人收益,这不利于投资者保护,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价值,也阻碍了证券市场发展.在上述背景下,整体上市,尤其是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企业集团母公司"空壳化"引起了广泛关注.作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入手,基于母子公司框架,分析了集团公司母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解答了为什么要整体上市的问题,同时采用会计研究法检验了整体上市的长期绩效及综合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上市 绩效研究 母子公司制度 控制权私人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控制权溢价是否提升公司债务融资成本 被引量:7
12
作者 洪正 袁齐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94,共13页
债务融资作为中国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其融资成本关乎企业的发展。利用2000~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以控制权转移为目的的股权转让数据,构建回归模型研究控制权转移过程中高控制权溢价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控制权溢价提... 债务融资作为中国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其融资成本关乎企业的发展。利用2000~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以控制权转移为目的的股权转让数据,构建回归模型研究控制权转移过程中高控制权溢价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控制权溢价提升了企业未来年度的融资成本,同时中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高两权分离度会放大其述影响,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处于良好的外部法律和信息环境中的企业可以缓解高控制权溢价引致的债务融资成本的提升。建议监管当局应当关注具有高两权分离度的上市公司,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积极推动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离法和诉讼制度,降低中小股东维权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溢价 融资成本 控制权私人收益 公司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分配格局 被引量:1
13
作者 路占洲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5-16,共2页
私人收益率不断地接近社会收益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分配的基本格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效益问题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利益分配 分配格局 私人收益 社会效益 中国 社会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我国高教经费筹集的原则与途径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曲恒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8-76,共9页
市场经济与我国高教经费筹集的原则与途径曲恒昌教育经费紧缺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年来,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各个高校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种种努力;不少专家学者也为此进行了一些理论的探讨。中共中央和国... 市场经济与我国高教经费筹集的原则与途径曲恒昌教育经费紧缺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年来,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各个高校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种种努力;不少专家学者也为此进行了一些理论的探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1993年初颁发的《中国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教经费 原则与途径 人力资本理论 私人收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利益获得 等教育 教育经费 公司企业 西方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