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私主体权利本位论——民法论坛一新说
被引量:
3
1
作者
章礼强
《政法论丛》
2006年第5期19-23,共5页
民法本位是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近、现代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私主体权利本位,只是现代民法带些社会化倾向。近、现代民法及中国现今民法当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申明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并非不顾及有些情况下的社会化倾向,只不过...
民法本位是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近、现代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私主体权利本位,只是现代民法带些社会化倾向。近、现代民法及中国现今民法当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申明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并非不顾及有些情况下的社会化倾向,只不过这些“顾及”是为次的,不为本位的,这是由民法的私法性视角所决定的。唯有如此,民法作为私法的主干才可与社会法、公法之社会、国家本位性视角相制约、相抗衡,达成整个法律体系的和谐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本位
价值标准
私主体权利本位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现今民法当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
被引量:
2
2
作者
章礼强
王成兵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42,共7页
民法本位是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近、现代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私主体权利本位,只是现代民法带些社会化倾向。中国现今民法当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申明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并非不顾及有些情况下的社会化倾向,只不过这些“顾及”是...
民法本位是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近、现代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私主体权利本位,只是现代民法带些社会化倾向。中国现今民法当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申明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并非不顾及有些情况下的社会化倾向,只不过这些“顾及”是为次的,不为本位的,这是民法的私法性视角所决定的。唯有如此,民法作为私法的主干才可与社会法、公法之社会、国家本位性视角相制约、相抗衡,达成整个法律体系的和谐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本位
价值标准
私主体权利本位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民法的哲学思考——以民法本位为研究视角
3
作者
章礼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9-133,共5页
民法本位即指民法的价值标准和中心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讲,民法本位就是民法最核心的价值,而民法原则则是民法本位价值取向的外载形式。本文以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观作导引,析辨民事实定法,并结合司法实践,论析社会顾虑与本位原则。对于民...
民法本位即指民法的价值标准和中心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讲,民法本位就是民法最核心的价值,而民法原则则是民法本位价值取向的外载形式。本文以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观作导引,析辨民事实定法,并结合司法实践,论析社会顾虑与本位原则。对于民事立法实践,建议以带有社会顾虑的私主体权利为本位构设中国民法典体系、原则、制度和具体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私主体权利本位论
基础
价值哲学
民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市民社会:民法本位取向的社会根基
被引量:
2
4
作者
章礼强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8-152,共5页
西方古代城邦社会实际上就是以城邦为基础的国家。中国古代社会是根据宗法制度建立起来的宗法社会。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法权,一是私权,一是公权;并以此为规范对象分别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大法律部门,即私法和公...
西方古代城邦社会实际上就是以城邦为基础的国家。中国古代社会是根据宗法制度建立起来的宗法社会。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法权,一是私权,一是公权;并以此为规范对象分别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大法律部门,即私法和公法。市民社会是一个以市民权利为本位的社会,民法亦当是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的私法。现今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健全,大面积城市化引致了市民社会的逐步形成与成熟,亟需民法高扬市民即私主体权利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社会关系
市民社会
私
法
私
主体
权利
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法本位在中国民法典制定中的定位论析
5
作者
章礼强
汪文珍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12-17,共6页
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民法文化的逐渐生成孕育了对民法典的强烈需求。民法典为市民社会抵抗公权力不当侵入提供有力的武器。中国民法典当在坚持私主体权利本位的前提下,虑及社会及自然的和谐。在私主体权利本位价值取向的指导下,为中国...
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民法文化的逐渐生成孕育了对民法典的强烈需求。民法典为市民社会抵抗公权力不当侵入提供有力的武器。中国民法典当在坚持私主体权利本位的前提下,虑及社会及自然的和谐。在私主体权利本位价值取向的指导下,为中国民法典遴选原则、制度和具体规范。在民法典的总则编确认私主体权利本位性的私法自治原则,这是在民法典中实现自由价值的逻辑必然。以私主体权利本位兼顾社会的价值取向构设中国民法典体系是进化的理性的必然。中国民法典可由总则、权利、权利的保护三编构成,如此规定,不仅民法典层次清楚,逻辑了然,且与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论特别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民法
本位
私
主体
权利
本位
进化的
理性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市民社会、(市)民法及其构建论略
被引量:
1
6
作者
章礼强
汪文珍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60,共5页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法权,一是私权,一是公权,并以此为规范对象分别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大法律部门,即私法和公法。(市)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律表现形式,它通过认定权利来维持市民社会的秩序,划定政治国家和其他市...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法权,一是私权,一是公权,并以此为规范对象分别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大法律部门,即私法和公法。(市)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律表现形式,它通过认定权利来维持市民社会的秩序,划定政治国家和其他市民不得随意进入的空间。市民社会是一个以市民权利为本位的社会,民法亦当是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的私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健全、大面积城市化引致了市民社会的逐步形成与成熟,亟须民法高扬市民即私主体权利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社会关系
市民社会
私
法
私
主体
权利
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私主体权利本位论——民法论坛一新说
被引量:
3
1
作者
章礼强
机构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政法论丛》
2006年第5期19-23,共5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民法哲学研究>成果之一。批准号为03JD820010
文摘
民法本位是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近、现代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私主体权利本位,只是现代民法带些社会化倾向。近、现代民法及中国现今民法当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申明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并非不顾及有些情况下的社会化倾向,只不过这些“顾及”是为次的,不为本位的,这是由民法的私法性视角所决定的。唯有如此,民法作为私法的主干才可与社会法、公法之社会、国家本位性视角相制约、相抗衡,达成整个法律体系的和谐平衡。
关键词
民法
本位
价值标准
私主体权利本位论
Keywords
civil law standard
value standard
theory of private subject right standard
分类号
DF51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现今民法当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
被引量:
2
2
作者
章礼强
王成兵
机构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42,共7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民法哲学研究>(批准号为03JD820010)成果之一。
文摘
民法本位是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近、现代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私主体权利本位,只是现代民法带些社会化倾向。中国现今民法当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申明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并非不顾及有些情况下的社会化倾向,只不过这些“顾及”是为次的,不为本位的,这是民法的私法性视角所决定的。唯有如此,民法作为私法的主干才可与社会法、公法之社会、国家本位性视角相制约、相抗衡,达成整个法律体系的和谐平衡。
关键词
民法
本位
价值标准
私主体权利本位论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民法的哲学思考——以民法本位为研究视角
3
作者
章礼强
机构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9-133,共5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民法哲学研究>(批准号为03JD820010)成果之一。
文摘
民法本位即指民法的价值标准和中心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讲,民法本位就是民法最核心的价值,而民法原则则是民法本位价值取向的外载形式。本文以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观作导引,析辨民事实定法,并结合司法实践,论析社会顾虑与本位原则。对于民事立法实践,建议以带有社会顾虑的私主体权利为本位构设中国民法典体系、原则、制度和具体规范。
关键词
民法
私主体权利本位论
基础
价值哲学
民法典
Keywords
civil law
theory of the private- subject- right standard
basis
value philosophy
civil code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民社会:民法本位取向的社会根基
被引量:
2
4
作者
章礼强
机构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8-152,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民法哲学研究"(03JD820010)成果之一
文摘
西方古代城邦社会实际上就是以城邦为基础的国家。中国古代社会是根据宗法制度建立起来的宗法社会。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法权,一是私权,一是公权;并以此为规范对象分别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大法律部门,即私法和公法。市民社会是一个以市民权利为本位的社会,民法亦当是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的私法。现今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健全,大面积城市化引致了市民社会的逐步形成与成熟,亟需民法高扬市民即私主体权利本位。
关键词
民法
社会关系
市民社会
私
法
私
主体
权利
本位
Keywords
Civil law
Social relation
Civil society
Private law
Private subject right standard
分类号
F90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法本位在中国民法典制定中的定位论析
5
作者
章礼强
汪文珍
机构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12-17,共6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民法哲学研究>(批准号为03JD820010)成果之一
文摘
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民法文化的逐渐生成孕育了对民法典的强烈需求。民法典为市民社会抵抗公权力不当侵入提供有力的武器。中国民法典当在坚持私主体权利本位的前提下,虑及社会及自然的和谐。在私主体权利本位价值取向的指导下,为中国民法典遴选原则、制度和具体规范。在民法典的总则编确认私主体权利本位性的私法自治原则,这是在民法典中实现自由价值的逻辑必然。以私主体权利本位兼顾社会的价值取向构设中国民法典体系是进化的理性的必然。中国民法典可由总则、权利、权利的保护三编构成,如此规定,不仅民法典层次清楚,逻辑了然,且与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论特别契合。
关键词
民法典
民法
本位
私
主体
权利
本位
进化的
理性的
Keywords
civil code
civil law standard
private subject right standard
evolutional
rational
分类号
DF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民社会、(市)民法及其构建论略
被引量:
1
6
作者
章礼强
汪文珍
机构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60,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03JD820010)
文摘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法权,一是私权,一是公权,并以此为规范对象分别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大法律部门,即私法和公法。(市)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律表现形式,它通过认定权利来维持市民社会的秩序,划定政治国家和其他市民不得随意进入的空间。市民社会是一个以市民权利为本位的社会,民法亦当是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的私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健全、大面积城市化引致了市民社会的逐步形成与成熟,亟须民法高扬市民即私主体权利本位。
关键词
民法
社会关系
市民社会
私
法
私
主体
权利
本位
分类号
D923.1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私主体权利本位论——民法论坛一新说
章礼强
《政法论丛》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现今民法当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
章礼强
王成兵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民法的哲学思考——以民法本位为研究视角
章礼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市民社会:民法本位取向的社会根基
章礼强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民法本位在中国民法典制定中的定位论析
章礼强
汪文珍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市民社会、(市)民法及其构建论略
章礼强
汪文珍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