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稞禾生指葡孢霉(Dactylobotrys gramincola)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
作者 张海青 杜春梅 +1 位作者 董瑞芳 姚强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3-1000,共8页
青稞鞘腐病是由禾生指葡孢霉(Dactylobotrys gramincola)引起的穗部病害,严重影响青稞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以D.gramincola的ITS序列为基础,设计并筛选出1组特异... 青稞鞘腐病是由禾生指葡孢霉(Dactylobotrys gramincola)引起的穗部病害,严重影响青稞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以D.gramincola的ITS序列为基础,设计并筛选出1组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温度,建立了灵敏度高且可快速检测青稞D.gramincola的LAMP检测方法。进一步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估,并对田间疑似发病植株的茎、旗叶、穗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LAMP检测体系在64℃下反应70 min即可从6种青稞病原菌中有效检测D.graminicola,检测灵敏度达13.07 fg·μL^(-1),比常规PCR技术灵敏度高100倍。对田间疑似发病植株组织进行检测,穗部检出10份阳性样本,旗叶检出8份阳性样本,茎秆部位未检出,检出率为50%。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青稞发病组织中的D.graminicola,为青稞鞘腐病的田间快速诊断及病原菌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禾生指葡孢霉 环介导等温扩增 田间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生指葡孢霉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三喜 何苏琴 +1 位作者 荆卓琼 文朝慧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1-286,共6页
为了给青稞和燕麦鞘腐病的科学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对其病原菌-禾生指葡孢霉的生长温度、适宜培养基种类、适宜pH值、存活时间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选取麦类作物上常用的8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禾生指葡孢霉在5~30... 为了给青稞和燕麦鞘腐病的科学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对其病原菌-禾生指葡孢霉的生长温度、适宜培养基种类、适宜pH值、存活时间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选取麦类作物上常用的8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禾生指葡孢霉在5~30℃下可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在PSA、PDA、CA、CMA和OMA培养基平板上均可生长、产孢,适宜病菌生长、产孢的培养基为PDA和PSA;在pH值为4~10的PDA平板上均可生长、产孢,适宜生长的pH值为6~10;在5~10℃冷藏条件下,禾生指葡孢霉存活时间超过5a。在试验浓度(推荐剂量)下,8种杀菌剂对禾生指葡孢霉菌丝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430g·L-1戊唑醇悬浮剂(5 000×,8 000×)和400g·L-1氟硅唑乳油(5 000×,10 000×)的抑菌效果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生指葡孢霉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鞘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穗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3
作者 贾瑞芳 王娜 +3 位作者 王乐 陈正强 林克剑 张园园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2,共9页
为明确青海省西宁市贵德县和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燕麦穗腐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用平板稀释法单孢纯化分离物,根据柯赫氏法则,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将58株分离物鉴定为禾生指葡孢霉(Dact... 为明确青海省西宁市贵德县和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燕麦穗腐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用平板稀释法单孢纯化分离物,根据柯赫氏法则,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将58株分离物鉴定为禾生指葡孢霉(Dactylobotrys graminicola)。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禾生指葡孢霉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0~30℃,最适生长和产孢的温度为15℃,pH值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碱性环境更适合菌株产孢,全黑暗条件对禾生指葡孢霉的生长和产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禾生指葡孢霉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最适菌丝生长和产孢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肌醇和氯化铵。本研究结果可为燕麦穗腐病的诊断及科学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禾生指葡孢霉 分离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