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番鸭源禽1型副粘病毒FM01株的分离鉴定与F蛋白基因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程龙飞 傅光华 +2 位作者 黄瑜 施少华 彭春香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9-502,共4页
从表现类似新城疫症状的病死半番鸭中分离到1株病毒FM01株,经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证实为禽1型副粘病毒。以SPF鸡胚测定其平均致死时间为113.4h,对1d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为0.23,表明为温和型毒株。利用RT-PCR技术一次性扩增其F蛋白全基因... 从表现类似新城疫症状的病死半番鸭中分离到1株病毒FM01株,经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证实为禽1型副粘病毒。以SPF鸡胚测定其平均致死时间为113.4h,对1d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为0.23,表明为温和型毒株。利用RT-PCR技术一次性扩增其F蛋白全基因,克隆到pMD18-T质粒载体,测序后获得F基因全序列,并推导出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FM01株的F蛋白基因完整的编码区全长1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其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G-R-Q-G-R-L117,具有温和型毒株特有的氨基酸序列结构。与常见新城疫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8.4%~99.6%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89.2%~99.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番鸭源 禽1型副粘病毒 分离鉴定 F蛋白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源禽1型副粘病毒PX2/03株P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傅光华 程龙飞 +2 位作者 施少华 彭春香 黄瑜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9-603,共5页
根据GenBank中水禽源1型副粘病毒(ZJ1)P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从1株雏番鸭源禽1型副粘病毒(PX2/03)的基因组中扩增出P全基因的cDNA.测序结果表明,P基因全长1441 nt,包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395个氨基酸.与GenBank... 根据GenBank中水禽源1型副粘病毒(ZJ1)P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从1株雏番鸭源禽1型副粘病毒(PX2/03)的基因组中扩增出P全基因的cDNA.测序结果表明,P基因全长1441 nt,包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395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P基因比对发现,该基因与近年来分离的鹅源禽1型副粘病毒分离株的亲缘关系很近.以分别含BamHⅠ、XhoⅠ的1对引物对该目的基因进行亚克隆后插入到pET32 a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pETP原核重组载体,将该重组载体转化入BL21(DE3)后,成功诱导表达了分子质量大小约为62 ku的P融合蛋白,经W estern b lotting检测证实表达产物具有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1型副粘病毒 番鸭 P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副粘病毒Ⅰ型(APMV-1)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3
作者 刘华雷 王永坤 +2 位作者 严维巍 朱国强 周继宏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1期16-21,共6页
主要介绍了禽副粘病毒 1型两种主要的囊膜糖蛋白基因的特点 ,结合最近出现的几种分类方法 ,描述了两种新近出现的副粘病毒病 ,强调了禽副粘病毒所表现出的新的致病特点 ,为研究禽副粘病毒病的防制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副粘病毒1 分子生物学 致病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1株番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彭春香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7-30,共4页
为明确FP1株番鸭源禽I型副粘病毒强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之间的抗原性差异,本研究通过交互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及雏番鸭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比较了FP1株番鸭源禽I型副粘病毒强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之间的抗原性... 为明确FP1株番鸭源禽I型副粘病毒强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之间的抗原性差异,本研究通过交互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及雏番鸭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比较了FP1株番鸭源禽I型副粘病毒强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之间的抗原性。结果显示同源阳性血清对病毒的血凝抑制效价比异源阳性血清对病毒的血凝抑制效价高2.66~4个滴度;两者之间的抗原相关值R为0.35;对于5日龄经肌注途径免疫接种1羽份量La Sota弱毒疫苗14 d后的雏番鸭,以FP1株番鸭源禽1型副粘病毒强毒、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分别攻击后,其保护指数分别为54.5、92.9。以上结果表明,FP1株番鸭源禽1型副粘病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存在较明显的抗原性差异,为鸭副粘病毒病疫苗的研制和该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1株番鸭源I副粘病毒 交互血凝抑制试验 血清交叉中和试验 攻毒保护试验 抗原性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欧洲从鸵鸟分离出A型禽流感病毒
5
作者 邱昌庆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8期7-7,共1页
在丹麦一群鸵鸟共506只,其中的146只在检疫期的头23天内死亡。死亡鸵鸟主要为体重10kg以上的幼禽。作者从14份混合器官组织病料中分离到A型禽流感病毒(AIVs),所用病料为呼吸道组织、肾脏和肠道。AIVs分离株全部为H<sub>5</su... 在丹麦一群鸵鸟共506只,其中的146只在检疫期的头23天内死亡。死亡鸵鸟主要为体重10kg以上的幼禽。作者从14份混合器官组织病料中分离到A型禽流感病毒(AIVs),所用病料为呼吸道组织、肾脏和肠道。AIVs分离株全部为H<sub>5</sub>N<sub>2</sub>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分离株 A 呼吸道组织 副粘病毒1 非致病性 静脉注射 检疫期 器官组织 血凝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病原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禄 韦平 +3 位作者 梁蔚华 李康然 磨美兰 陶锦华 《广西畜牧兽医》 2002年第4期7-8,25,共3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发生于广西各地鹅的病毒性传染病。描述了该病的临床症状、肉眼病理变化 ,并对从病鹅分离的病毒进行了鸡胚平均致死时间 (MDT)测定、RT -PCR试验、F基因序列测定等研究。结果证实该病病原为禽副粘病毒 1型 ,属于强毒...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发生于广西各地鹅的病毒性传染病。描述了该病的临床症状、肉眼病理变化 ,并对从病鹅分离的病毒进行了鸡胚平均致死时间 (MDT)测定、RT -PCR试验、F基因序列测定等研究。结果证实该病病原为禽副粘病毒 1型 ,属于强毒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病原 副粘病毒1 副粘病毒 鉴定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