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品代肉鸡群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混合感染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志 王锡乐 +2 位作者 庄国庆 姜世金 崔治中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山东兖州某商品代肉鸡场的 2 0日龄肉鸡开始出现大批死亡 ,剖检发现肝脏、脾脏、肾脏和心脏等主要脏器均出现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 ,采用细胞培养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的方法从这些病料中同时分离到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REV)和马立... 山东兖州某商品代肉鸡场的 2 0日龄肉鸡开始出现大批死亡 ,剖检发现肝脏、脾脏、肾脏和心脏等主要脏器均出现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 ,采用细胞培养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的方法从这些病料中同时分离到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REV)和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和斑点杂交的方法表明该鸡场的疫病为REV和MDV共感染引起的肿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马立克氏病病毒 混合感染 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复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邓小芸 祁小乐 +4 位作者 高玉龙 高宏雷 秦立廷 高立 王笑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23-27,共5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病和免疫抑制病。本研究从黑龙江省某鸡场分离到一株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经间接免疫荧光、PCR和电镜鉴定,将该株病毒命名为HLJR0901。克隆HLJR0901主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gp90,并进行了序列分...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病和免疫抑制病。本研究从黑龙江省某鸡场分离到一株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经间接免疫荧光、PCR和电镜鉴定,将该株病毒命名为HLJR0901。克隆HLJR0901主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gp90,并进行了序列分析。HLJR0901与我国早期分离的南方毒株HA9901亲缘关系较远,而与美国和台湾的某些毒株同源性较高。HLJR0901的TCID_(50)为10^(5.2)/mL。通过绘制复制动力学曲线对HLJR0901在CEF细胞上的增殖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d6和d7 REV增殖的滴度最高。该研究丰富了REV流行病学调查,为后续研究REV致病机制、免疫抑制机制等奠定基础。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REV流行病学资料,也为深入研究REV致病机制、免疫抑制机制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鉴定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免疫抑制机理 被引量:8
3
作者 马春霞 郑世民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35-37,共3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是影响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病毒之一,主要引起感染家禽免疫功能抑制和慢性肿瘤,文章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引起免疫抑制的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免疫器官 淋巴器官 分子生物学特性 免疫抑制 REV 混合感染 感染鸡 腔上囊 淋巴组织 法氏囊 毒株 雏鸡 火鸡 内皮组织 复制型 脾脏 网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免疫抑制 被引量:6
4
作者 马春霞 郑世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4期57-60,共4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为反转录病毒科禽类C型反转录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后主要引起感染家禽免疫功能抑制和慢性肿瘤,该病的控制对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和生物制品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为反转录病毒科禽类C型反转录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后主要引起感染家禽免疫功能抑制和慢性肿瘤,该病的控制对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和生物制品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引起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生物学特性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株禽痘疫苗毒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5′LTR整合位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孔祥伟 王丹 +3 位作者 王世新 王海明 杨树青 孙淑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2-1066,共5页
为探究近年来禽痘(FP)疫苗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5′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整合情况,收集2012—2014年不同地区不同批次的12株FP疫苗,稀释后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提取细胞DNA,扩增REV相关基因并测定序列。结果表... 为探究近年来禽痘(FP)疫苗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5′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整合情况,收集2012—2014年不同地区不同批次的12株FP疫苗,稀释后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提取细胞DNA,扩增REV相关基因并测定序列。结果表明,12个禽FP疫苗株均扩增出含REV-5′LTR和FPV片段在内的产物,其中2株国外疫苗扩增序列长度为745bp,10株国产疫苗扩增序列长度为485bp。经DNA-Star比对分析,2株国外疫苗整合了446bp的几乎完整的REV-LTR序列,另外10株国产疫苗整合的REV-LTR片段相对较小,仅为194bp。这12个FP疫苗株中整合的REV-LTR与中国近年分离到的REV野毒株HA1101的LTR的相似性为70.3%-82.6%,与国外已发表的FP毒株AY255632整合的REV-LTR的相似性高达98.6%-100%。结果提示,国内外FP疫苗整合有REV-LTR序列的现象普遍存在。本研究检测的12个FP疫苗株均整合有REV-LTR序列,一部分疫苗株整合了几乎完整的REV-LTR序列,而大部分疫苗株整合片段则相对较小,并且与国外已分离到的FP毒株的序列同源性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疫苗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5′L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对SPF雏鸡血液和局部淋巴组织CD4^+/CD8^+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丹华 郑世民 +3 位作者 刘晓静 吕晓萍 高雪丽 刘超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47-1454,共8页
旨在探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对SPF雏鸡血液和局部淋巴组织中T淋巴细胞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将96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 旨在探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对SPF雏鸡血液和局部淋巴组织中T淋巴细胞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将96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acidα-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ANAE)、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试验数据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雏鸡血液CD4^+T淋巴细胞数量在第7-35天显著降低、CD8^+T淋巴细胞数量在第7-28天显著升高,CD4^+/CD8^+比值在第7-28天显著降低(均P<0.05或P<0.01);局部淋巴组织哈德尔腺(Hader’s gland,HG)、派伊尔结(Peyer’s patch,PP)和盲肠扁桃体(caecal tonsil,CT)中ANAE^+T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或P<0.01);GH、PP和CT中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转录量都有不同程度升高。本研究表明,REV感染引起雏鸡血液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失衡、局部淋巴组织中T淋巴细胞数量相对减少及细胞因子TNF-α转录持续升高与REV造成感染雏鸡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局部淋巴组织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SPF雏鸡血液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其细胞周期相关因子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晓燕 刘文超 +4 位作者 付礼胜 高雪丽 刘超男 吕晓萍 郑世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63,共7页
为探索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对SPF雏鸡外周血液的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其细胞周期素D1、p27表达的影响。将8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CCK-8、RT-q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对雏鸡外周血液上述被检指标... 为探索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对SPF雏鸡外周血液的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其细胞周期素D1、p27表达的影响。将8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CCK-8、RT-q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对雏鸡外周血液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REV感染SPF雏鸡后,其外周血液中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雏鸡,且p27mRNA水平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雏鸡;病毒感染后期Cyclin D1mRNA表达及其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雏鸡,然而p27转录显著低于对照组雏鸡(P<0.05)。REV感染SPF雏鸡导致的血液T、B细胞增殖能力下降、Cyclin D1mRNA转录及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p27mRNA转录下降与REV感染所致的雏鸡免疫机能下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雏鸡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细胞周期素D1 淋巴细胞殖能力 外周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env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彦超 王静 +6 位作者 李凯 祁小乐 崔红玉 高玉龙 刘长军 高宏雷 王笑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47-1151,共5页
为评价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 env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env基因克隆至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AO815,构建了含有两个env表达盒(已突变env基因中BglⅡ和Bam HⅠ酶切位点)的重组表达质粒pAO815-2env,并电转至毕赤酵母宿主菌GS115,构... 为评价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 env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env基因克隆至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AO815,构建了含有两个env表达盒(已突变env基因中BglⅡ和Bam HⅠ酶切位点)的重组表达质粒pAO815-2env,并电转至毕赤酵母宿主菌GS115,构建重组酵母菌株pAO815-2env/GS115,经发酵培养得到的env蛋白(蛋白含量达到4.8 g/L)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SPF鸡,利用ELISA试剂盒和中和试验检测血清中的REV抗体。结果显示,重组酵母菌株表达的env蛋白,不仅能够诱导SPF鸡产生抗REV抗体,还能诱导其产生中和抗体,且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较高,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为开展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ENV基因 毕赤酵母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env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忠文 林桂芳 +3 位作者 王好好 苏帅 崔治中 孙淑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82-1491,共10页
旨在构建能够表达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env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REV SNV株DNA为模板,PCR扩增其env基因,克隆进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旨在构建能够表达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env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REV SNV株DNA为模板,PCR扩增其env基因,克隆进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以其为模板,PCR扩增整个REVenv基因真核表达盒并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分别克隆进pUC18载体;以其为模板,利用含有MDV SC9-1株meq基因位点两侧同源臂的引物经PCR扩增REVenv真核表达盒以及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利用Red E/T同源重组技术插入SC9-1的meq位点,最终利用阿拉伯糖诱导表达flp重组酶,敲除卡那霉素抗性基因,阳性重组质粒命名为SC9-env BAC。提取SC9-env BAC质粒转染CEF细胞,拯救重组MDV,利用MDV单抗H19以及REV单抗11B118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阳性病毒,命名为SC9-env。分析比较SC9-env在CEF细胞上的复制水平,利用动物试验初步评价SC9-env对SPF鸡的致病性以及SC9-env对SPF鸡感染MDV、REV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的重组MDV SC9-env能够稳定表达REV env蛋白,且复制水平与亲本病毒SC9-1相似;该重组毒接种SPF鸡没有明显的致病性,且对rMd5的强毒攻击提供92%的免疫保护,与SC9-1差异不显著;SC9-env显著降低REV感染SPF鸡所引起的体重减轻以及灭活苗抗体下降。构建的表达REVenv的重组MDV对感染MDV、REV的SPF鸡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ENV基因 同源重组 马立克病毒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对SPF雏鸡法氏囊细胞Bcl-2和C-myc基因表达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先哲 侯宁 +4 位作者 吕晓萍 高雪丽 刘超男 吴文杰 郑世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88-1496,共9页
【目的】探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感染禽类后导致免疫器官发生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以1日龄SPF雏鸡为试验对象,将100只SPF雏鸡随机均分为REV感染组和未感染病毒的对照组,REV感染组雏鸡经腹... 【目的】探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感染禽类后导致免疫器官发生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以1日龄SPF雏鸡为试验对象,将100只SPF雏鸡随机均分为REV感染组和未感染病毒的对照组,REV感染组雏鸡经腹腔感染500μL REV稀释液,对照组雏鸡经相同途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于病毒感染后第1、7、14、21、28和42天,2组雏鸡随机各抽取5只,心脏采血处死雏鸡后快速摘取法氏囊。分别应用HE染色和病理切片成像系统测定分析法氏囊细胞核浆比,TUNEL细胞凋亡原位检测试剂盒测定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和C-myc阳性细胞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法氏囊Bcl-2和C-myc基因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结果】①REV感染1日龄SPF雏鸡后21~42 d,其法氏囊淋巴细胞凋亡百分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雏鸡(P<0.05;P<0.01);②SPF雏鸡感染REV后21和28 d,其法氏囊细胞核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雏鸡(P<0.05);③REV感染SPF雏鸡法氏囊中Bcl-2和C-myc阳性细胞数在病毒感染后21和28 d显著高于对照组雏鸡(P<0.05);④REV感染SPF雏鸡后21 d,其法氏囊Bcl-2和C-myc基因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雏鸡(P<0.01)。⑤SPF雏鸡感染REV后,其法氏囊中Bcl-2蛋白含量较对照组雏鸡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21和28 d分别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病毒感染组雏鸡的C-myc蛋白含量也始终高于对照组雏鸡,且21和28 d极显著增高(P<0.01)。【结论】REV感染所致SPF雏鸡法氏囊细胞Bcl-2和C-myc的mRNA表达以及蛋白含量异常均与病毒感染导致的法氏囊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而法氏囊细胞凋亡数量增加与REV感染引发的机体免疫机能抑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 SPF雏鸡 法氏囊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对SPF鸡免疫器官和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凯 高立 +4 位作者 祁小乐 高宏雷 高玉龙 王永强 王笑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0-345,共6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禽类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对其造成免疫抑制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的一株REV流行毒株(HLJR0901株)感染1日龄SPF鸡后对感染鸡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日...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禽类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对其造成免疫抑制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的一株REV流行毒株(HLJR0901株)感染1日龄SPF鸡后对感染鸡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日龄SPF鸡感染REV后出现生长迟缓,法氏囊、胸腺萎缩,脾肿大的症状。感染鸡出现法氏囊滤泡淋巴细胞大量坏死减少,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胸腺出血,胸腺小体增多;脾小结明显萎缩,淋巴细胞减少等病理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病毒在感染鸡法氏囊、胸腺和脾内均有分布,且持续存在。SPF鸡感染REV后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使AIV灭活疫苗和NDV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显著下降。本研究为阐明REV的免疫抑制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生病 致病性 免疫器官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和鸡群的免疫抑制 被引量:56
12
作者 崔治中 杜岩 +2 位作者 赵文明 吉荣 柴家前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近几年来,我国鸡群中一些免疫抑制性综合症候,越来越常见。不久前,我们分别在江苏和山东的二个种鸡场遇见了典型的病例。虽然二个鸡群对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和鸡贫血病毒都有较高的感染率,但在对鸡群的系统病史、病理剖解变化和实... 近几年来,我国鸡群中一些免疫抑制性综合症候,越来越常见。不久前,我们分别在江苏和山东的二个种鸡场遇见了典型的病例。虽然二个鸡群对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和鸡贫血病毒都有较高的感染率,但在对鸡群的系统病史、病理剖解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做综合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确定这二个鸡群的免疫抑制主要是由于整个鸡群在早期感染了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所致。本文还讨论了造成这种早期感染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生病 病毒血症 免疫抑制 症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ggpp90蛋白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凯 刘鹤 +2 位作者 赵宪成 高宏雷 王笑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20,共5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防治该病的最佳选择。研究对表达REV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gp90的重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株进行了发酵工艺优化,以实现重组gp90蛋白的高效稳定表达。发酵培养基、...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防治该病的最佳选择。研究对表达REV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gp90的重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株进行了发酵工艺优化,以实现重组gp90蛋白的高效稳定表达。发酵培养基、诱导温度和诱导酸碱度的优化结果表明,当诱导温度为28℃,诱导pH6.0,基础盐培养基中CaSO4、MgSO4、K2SO43种硫酸盐的使用量降低至常用浓度的50%时,目的蛋白获得高水平稳定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稳定性。本系列优化试验为重组gp90蛋白制备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生病 gp90蛋白 毕赤酵母 发酵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囊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瞿晓兰 王宏俊 +1 位作者 陈小玲 章振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154-157,共4页
以本实验室保存的REV毒株为模板,采用RT_PCR技术扩增了REV env部分基因,长为939 bp,并进行亚克隆到pMD18_T质粒载体上,连接、转化、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ET_env,将目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REV的env基因与已发表的SNV株、中... 以本实验室保存的REV毒株为模板,采用RT_PCR技术扩增了REV env部分基因,长为939 bp,并进行亚克隆到pMD18_T质粒载体上,连接、转化、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ET_env,将目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REV的env基因与已发表的SNV株、中国HA9901株以及A株同源性均达94%以上,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4%以上。将该基因片段与原核表达载体pET_32a重组,并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宿主菌BL21中,用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的蛋白用SDS_PAGE电泳,免疫印迹和薄层凝胶扫描分析,表达产物与理论推理一致;免疫印迹结果证明,表达的env蛋白可被REV阳性血清所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殖病病毒 ENV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gp90蛋白的重组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曾焜 李凯 +7 位作者 刘永振 高立 刘长军 张艳萍 高玉龙 祁小乐 崔红玉 王笑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67-871,共5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禽类一种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商品化疫苗预防该病。为研制表达RE病毒(REV)gp90蛋白的重组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本研究构建了含有REV保护性抗原基因gp90的pCAGGS-gp90表达质粒,将gp90表达框...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禽类一种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商品化疫苗预防该病。为研制表达RE病毒(REV)gp90蛋白的重组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本研究构建了含有REV保护性抗原基因gp90的pCAGGS-gp90表达质粒,将gp90表达框架克隆入pENTR1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ENTR1-gp90。通过pENTR1-gp90与p814-5US2KanccdB重组粘粒的LR反应,将gp90表达框架插入p814-5粘粒中MDV 814疫苗株基因组US2基因内,构建重组粘粒p814-5-gp90。将该重组粘粒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获得重组MDV r814-gp90株。将该重组病毒在CEF中连续传至20代后对第5、10、15、20代病毒经PCR扩增并测序鉴定;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western blot检测重组MDV感染细胞中gp90蛋白的表达;绘制重组MDV的生长曲线,分析其体外复制特性。结果显示,正确构建了含有gp90表达框架的重组粘粒p814-5-gp90。将该重组粘粒转染CEF后能够引起典型的蚀斑病变,且蚀斑形态大小与亲本病毒814株无明显差异。PCR及测序鉴定结果显示,重组病毒r814-gp90基因组中正确插入gp90基因表达框架,且其能够在该重组病毒中稳定存在。IFA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r814-gp90株能够在感染的CEF中表达gp90蛋白。体外生长曲线显示,r814-gp90株在CEF中的复制能力与亲本病毒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正确构建了表达REV保护性抗原gp90基因的重组MDV,为研制RE重组MDV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对RE以及REV与MDV混合感染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生病 gp90蛋白 马立克氏病病毒 重组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外源性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的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金 张颖 +2 位作者 孙成友 张耀玲 杨艳坤 《中国兽药杂志》 2001年第3期29-31,共3页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鸡马立克氏病 (MD)活疫苗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的污染。将 MD活疫苗稀释成每 0 .1 ml含 1 0羽份 ,同等量的 MD阳性血清中和后接种于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上 ,37℃ 5% CO2 条件下培养 4d,同样条件进...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鸡马立克氏病 (MD)活疫苗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的污染。将 MD活疫苗稀释成每 0 .1 ml含 1 0羽份 ,同等量的 MD阳性血清中和后接种于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上 ,37℃ 5% CO2 条件下培养 4d,同样条件进行培养 ,连续传 3代。第 3代时将收获的细胞培养液接种于放入盖玻片的细胞平皿中 ,培养 4d后 ,用抗 REV的荧光抗体 37℃染色 60 min,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所检测的 8批 MD活疫苗样品均未产生荧光 ,为阴性 ,REV对照组为阳性产生了黄绿色荧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马立克病 活疫苗 网状肉皮组织生病病毒 荧光抗体技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17
作者 韩京哲 黄萌萌 +11 位作者 许萌萌 王国栋 张玉龙 刘润杭 于航博 吴子文 柯二靖 凌丹 于晓雪 高玉龙 李留安 祁小乐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6-73,共8页
为研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囊膜蛋白gp90单克隆抗体,试验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Cold-gp90,转化至感受态细胞BL21中进行蛋白诱导表达;采用纯化的gp90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 为研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囊膜蛋白gp90单克隆抗体,试验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Cold-gp90,转化至感受态细胞BL21中进行蛋白诱导表达;采用纯化的gp90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筛选鉴定阳性杂交瘤细胞,并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对单克隆抗体的亚型、效价进行测定;并初步测试单克隆抗体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中检测gp90蛋白和REV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REV囊膜蛋白gp90获得成功表达和纯化,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REV gp90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该单克隆抗体亚型均为IgG1、Kappa,腹水效价均可达1∶64000;该单克隆抗体不仅可用于Western blot或IFA检测gp90原核表达蛋白和真核表达蛋白,还可用于IFA检测REV的TCID50效价。研究表明,成功制备的REV gp90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的REV检测方法建立和gp90蛋白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生症病毒 囊膜蛋白gp90 原核表达 杂交瘤细胞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人工感染鸡胚孵化雏鸡的带毒比较
18
作者 徐凤霞 孙万里 +3 位作者 张亚文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80-85,共6页
为比较血液和粪便等样品采用不同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V)的准确率,从而为制定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净化程序提供参考,利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构建REV垂直传播感染雏鸡模型,分别采用DF-1细胞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荧光定量... 为比较血液和粪便等样品采用不同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V)的准确率,从而为制定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净化程序提供参考,利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构建REV垂直传播感染雏鸡模型,分别采用DF-1细胞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对1日龄雏鸡血液和胎粪样品,7~70日龄鸡(每隔1周)的血液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进行REV检测和结果比较。结果显示:对1日龄出壳的SPF鸡血浆进行检测,荧光定量RT-PCR灵敏度最高,阳性检出率为100%(25/25),其次为病毒分离,阳性检出率为96%(24/25),RT-PCR检出率最低;对1日龄出壳的SPF鸡胎粪进行检测,荧光定量RT-PCR与病毒分离灵敏度一致,阳性检出率均为80%(20/25),RT-PCR检出率最低,为28%(7/25)。对7~70日龄鸡(每隔1周)进行血液和泄殖腔棉拭子检测,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与1日龄检测情况总体相似,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荧光定量RT-PCR、病毒分离和RT-PCR。结果表明,在同一检测时间点使用同一检测方法,胎粪/泄殖腔棉拭子REV阳性检出率基本低于血液检出率。本研究初步比较了不同方法检测REV人工感染鸡胚孵化雏鸡的带毒情况,为实施REV净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病毒 病毒分离 RT-PCR 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α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体内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19
作者 徐凤霞 孙万里 +3 位作者 张亚文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7,共8页
为明确禽源α干扰素(IFN-α)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体内外增殖的抑制效果,本试验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分别采用鸡胚成纤维(DF-1)细胞和海兰褐鸡作为模型,于REV接种前(预防)和接种后(治疗)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禽IFN-α处理,分析禽... 为明确禽源α干扰素(IFN-α)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体内外增殖的抑制效果,本试验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分别采用鸡胚成纤维(DF-1)细胞和海兰褐鸡作为模型,于REV接种前(预防)和接种后(治疗)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禽IFN-α处理,分析禽IFN-α在体外和体内对REV增殖的影响。体外试验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禽IFN-α浓度为33 IU/mL的治疗组72 h细胞和上清中REV的增殖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禽IFN-α浓度为33 IU/mL的预防组72 h细胞中REV的增殖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通过比较各组海兰褐鸡的平均体重、血液中REV阳性率和病毒载量、泄殖腔REV阳性率和排毒量、免疫器官指数和病毒载量系统评估禽IFN-α对REV体内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禽IFN-α浓度为1 500 IU的治疗组海兰褐鸡21和28日龄时体重显著升高(P<0.05),14日龄时肝脏发育指数以及14和28日龄时的脾脏发育指数显著降低(P<0.05),14日龄时血液和脾脏中病毒载量显著降低(P<0.05),7和21日龄时泄殖腔排毒量显著降低(P<0.05)。本试验在体外细胞和体内动物2个层面均证实了禽IFN-α对REV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这不仅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辅助手段,也为未来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殖病病毒(REV) 干扰素 体外水平 体内水平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的动态监测
20
作者 徐凤霞 孙万里 +3 位作者 张亚文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为明确鸡群经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排毒动态,本试验通过设立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6胚龄卵黄囊感染组、1日龄SPF鸡腹腔感染组以及对上述两组SPF鸡分别加入感染鸡的卵黄囊感染同居组和腹腔感染同居组,建立SPF鸡感... 为明确鸡群经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排毒动态,本试验通过设立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6胚龄卵黄囊感染组、1日龄SPF鸡腹腔感染组以及对上述两组SPF鸡分别加入感染鸡的卵黄囊感染同居组和腹腔感染同居组,建立SPF鸡感染REV模型,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在不同日龄记录各组鸡的体重和死亡情况,并综合运用反转录P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3种检测方法对各感染组进行REV的动态监测。结果显示:(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腹腔感染组和卵黄囊感染组SPF鸡体重增长在感染后第21~70天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9和63天显著升高(P<0.05),腹腔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2天显著升高(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血浆中REV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第21天显著高于腹腔感染组(P<0.05);(2)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自出壳即可检测到病毒血症阳性,并在感染后第21天时达到排毒高峰,腹腔感染组SPF鸡在感染后第14天时达到排毒高峰;(3)卵黄囊感染同居组的10只SPF鸡在感染后第7天时即检测到2只鸡呈病毒血症阳性,腹腔感染同居组SPF鸡在感染后第21天时检测到1只鸡呈阳性;(4)3种检测方法中,RT-qPCR和IFA检出REV效果更好。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途径感染REV后鸡群血浆中的带毒状态,为REV感染的科学防控和净化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殖病病毒(REV) 排毒规律 反转录PCR(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