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城疫活疫苗La Sota株免疫增强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对SPF鸡的致病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亚文 季晓琳 +5 位作者 张智慧 苏奇 常爽 徐中清 王芳 赵鹏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105,共6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REV)是鸡群中常见的垂直传播性病毒之一,感染后可导致鸡群发生严重的免疫抑制,对于一些未净化REV的鸡群,在免疫新城疫活疫苗后某些鸡会加重发病趋势,怀疑通过鸡胚感染的REV和新城疫活疫苗在体内发挥了协同致病作...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REV)是鸡群中常见的垂直传播性病毒之一,感染后可导致鸡群发生严重的免疫抑制,对于一些未净化REV的鸡群,在免疫新城疫活疫苗后某些鸡会加重发病趋势,怀疑通过鸡胚感染的REV和新城疫活疫苗在体内发挥了协同致病作用,为此本研究开展了模拟实验。从100枚SPF鸡胚中随机选择50枚SPF鸡胚通过卵黄囊接种REV,剩余50枚SPF鸡胚通过卵黄囊接种灭菌PBS。待孵化出雏后鸡胚接毒组和空白鸡胚对照组各取20只SPF鸡于7日龄时免疫新城疫活疫苗(La Sota株),同时鸡胚接毒组和空白鸡胚对照组各取20只SPF鸡于7日龄时接种PBS。结果显示:携带有REV的雏鸡再免疫活疫苗La Sota株后首先出现死亡,其体重明显低于其他组SPF鸡体重,免疫器官损伤程度比REV单独感染组更加严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表明新城疫活疫苗La Sota株免疫后增强了REV对SPF鸡的致病作用,提示我们选择净化种源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 新城疫活疫苗 La Sota株 协同致病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光鸡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env基因序列分析
2
作者 王海燕 李志松 李志杰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第7期7-9,共3页
某寿光鸡群发生肿瘤病例,从瘦小的鸡中随机抽取10只鸡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进行针对禽白血病毒(AL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REV)和鸡马立克氏病毒(MDV)等三种肿瘤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ALV和REV均为阴性,但分离到3株REV(SD1301、SD... 某寿光鸡群发生肿瘤病例,从瘦小的鸡中随机抽取10只鸡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进行针对禽白血病毒(AL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REV)和鸡马立克氏病毒(MDV)等三种肿瘤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ALV和REV均为阴性,但分离到3株REV(SD1301、SD1302和SD1303)。对3株REV的env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株REV之间的env基因核酸同源性为100%,与国内参考毒株比较显示,3株REV分离自中国黑龙江的HLJR0901缘关系最近。本研究显示了地方品系鸡中REV感染的存在,表明要加强对我国地方品系中REV的检测和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 病毒分离鉴定 序列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谭海滨 李继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年第8期16-17,共2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REV)属于反转录病毒属。此病毒主要感染火鸡、鹅、鸡、鹤鹑和鸭等禽类并引起以淋巴-网状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病理综合征。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与鸡马立克氏病(MD)和鸡淋巴细胞白血病(AL)均是禽病毒性...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REV)属于反转录病毒属。此病毒主要感染火鸡、鹅、鸡、鹤鹑和鸭等禽类并引起以淋巴-网状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病理综合征。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与鸡马立克氏病(MD)和鸡淋巴细胞白血病(AL)均是禽病毒性肿瘤性疾病,且都可以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目前,因为REV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所造成的直接或由于疫苗带毒所造成的间接损失已日益成为影响养禽生产和养殖效益的严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 细胞增生 病毒检测 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抑制性疾病 肿瘤性疾病 鸡马立克氏病 反转录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光鸡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的分离鉴定
4
作者 申颖 李兆华 王成森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第10期5-7,共3页
对发生肿瘤的某寿光鸡群随机抽取10只鸡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进行针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REV)的分离和鉴定。分离到2株REV,对2株REV的env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株REV之间的env基因核酸同源性为99.8%,与分离自中... 对发生肿瘤的某寿光鸡群随机抽取10只鸡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进行针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REV)的分离和鉴定。分离到2株REV,对2株REV的env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株REV之间的env基因核酸同源性为99.8%,与分离自中国黑龙江的HLJR0901和分离自中国台湾的Chicken/3337/05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 病毒病毒分离鉴定 序列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5
作者 韩京哲 黄萌萌 +11 位作者 许萌萌 王国栋 张玉龙 刘润杭 于航博 吴子文 柯二靖 凌丹 于晓雪 高玉龙 李留安 祁小乐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6-73,共8页
为研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囊膜蛋白gp90单克隆抗体,试验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Cold-gp90,转化至感受态细胞BL21中进行蛋白诱导表达;采用纯化的gp90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 为研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囊膜蛋白gp90单克隆抗体,试验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Cold-gp90,转化至感受态细胞BL21中进行蛋白诱导表达;采用纯化的gp90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筛选鉴定阳性杂交瘤细胞,并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对单克隆抗体的亚型、效价进行测定;并初步测试单克隆抗体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中检测gp90蛋白和REV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REV囊膜蛋白gp90获得成功表达和纯化,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REV gp90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该单克隆抗体亚型均为IgG1、Kappa,腹水效价均可达1∶64000;该单克隆抗体不仅可用于Western blot或IFA检测gp90原核表达蛋白和真核表达蛋白,还可用于IFA检测REV的TCID50效价。研究表明,成功制备的REV gp90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的REV检测方法建立和gp90蛋白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 囊膜蛋白gp90 原核表达 杂交瘤细胞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研究进展
6
作者 吴淑玉 任庆玲 +9 位作者 任书麟 石梦圆 王嘉 赵潇楠 翁鸿宇 唐志鹏 胡小然 郭龙宗 郭艳 王一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6-102,共7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由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引起的肿瘤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EV在我国不同种类的鸡群中感染率逐年升高,导致疫苗免疫失败并继发...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由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引起的肿瘤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EV在我国不同种类的鸡群中感染率逐年升高,导致疫苗免疫失败并继发其他病原感染,给我国家禽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目前尚未有针对REV的商品化疫苗和特异性治疗药物,主要依靠日常监测和淘汰阳性种鸡进行防控。因此,加强对REV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综述了RE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其发病机制,并对当前常用的诊断方法进行了评价,以期为RE的诊断和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 发病机制 混合感染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人工感染鸡胚孵化雏鸡的带毒比较
7
作者 徐凤霞 孙万里 +3 位作者 张亚文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80-85,共6页
为比较血液和粪便等样品采用不同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V)的准确率,从而为制定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净化程序提供参考,利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构建REV垂直传播感染雏鸡模型,分别采用DF-1细胞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荧光定量... 为比较血液和粪便等样品采用不同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V)的准确率,从而为制定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净化程序提供参考,利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构建REV垂直传播感染雏鸡模型,分别采用DF-1细胞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对1日龄雏鸡血液和胎粪样品,7~70日龄鸡(每隔1周)的血液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进行REV检测和结果比较。结果显示:对1日龄出壳的SPF鸡血浆进行检测,荧光定量RT-PCR灵敏度最高,阳性检出率为100%(25/25),其次为病毒分离,阳性检出率为96%(24/25),RT-PCR检出率最低;对1日龄出壳的SPF鸡胎粪进行检测,荧光定量RT-PCR与病毒分离灵敏度一致,阳性检出率均为80%(20/25),RT-PCR检出率最低,为28%(7/25)。对7~70日龄鸡(每隔1周)进行血液和泄殖腔棉拭子检测,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与1日龄检测情况总体相似,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荧光定量RT-PCR、病毒分离和RT-PCR。结果表明,在同一检测时间点使用同一检测方法,胎粪/泄殖腔棉拭子REV阳性检出率基本低于血液检出率。本研究初步比较了不同方法检测REV人工感染鸡胚孵化雏鸡的带毒情况,为实施REV净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 病毒分离 RT-PCR 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α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体内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徐凤霞 孙万里 +3 位作者 张亚文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7,共8页
为明确禽源α干扰素(IFN-α)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体内外增殖的抑制效果,本试验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分别采用鸡胚成纤维(DF-1)细胞和海兰褐鸡作为模型,于REV接种前(预防)和接种后(治疗)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禽IFN-α处理,分析禽... 为明确禽源α干扰素(IFN-α)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体内外增殖的抑制效果,本试验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分别采用鸡胚成纤维(DF-1)细胞和海兰褐鸡作为模型,于REV接种前(预防)和接种后(治疗)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禽IFN-α处理,分析禽IFN-α在体外和体内对REV增殖的影响。体外试验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禽IFN-α浓度为33 IU/mL的治疗组72 h细胞和上清中REV的增殖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禽IFN-α浓度为33 IU/mL的预防组72 h细胞中REV的增殖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通过比较各组海兰褐鸡的平均体重、血液中REV阳性率和病毒载量、泄殖腔REV阳性率和排毒量、免疫器官指数和病毒载量系统评估禽IFN-α对REV体内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禽IFN-α浓度为1 500 IU的治疗组海兰褐鸡21和28日龄时体重显著升高(P<0.05),14日龄时肝脏发育指数以及14和28日龄时的脾脏发育指数显著降低(P<0.05),14日龄时血液和脾脏中病毒载量显著降低(P<0.05),7和21日龄时泄殖腔排毒量显著降低(P<0.05)。本试验在体外细胞和体内动物2个层面均证实了禽IFN-α对REV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这不仅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辅助手段,也为未来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 干扰素 体外水平 体内水平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的动态监测
9
作者 徐凤霞 孙万里 +3 位作者 张亚文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为明确鸡群经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排毒动态,本试验通过设立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6胚龄卵黄囊感染组、1日龄SPF鸡腹腔感染组以及对上述两组SPF鸡分别加入感染鸡的卵黄囊感染同居组和腹腔感染同居组,建立SPF鸡感... 为明确鸡群经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排毒动态,本试验通过设立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6胚龄卵黄囊感染组、1日龄SPF鸡腹腔感染组以及对上述两组SPF鸡分别加入感染鸡的卵黄囊感染同居组和腹腔感染同居组,建立SPF鸡感染REV模型,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在不同日龄记录各组鸡的体重和死亡情况,并综合运用反转录P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3种检测方法对各感染组进行REV的动态监测。结果显示:(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腹腔感染组和卵黄囊感染组SPF鸡体重增长在感染后第21~70天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9和63天显著升高(P<0.05),腹腔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2天显著升高(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血浆中REV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第21天显著高于腹腔感染组(P<0.05);(2)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自出壳即可检测到病毒血症阳性,并在感染后第21天时达到排毒高峰,腹腔感染组SPF鸡在感染后第14天时达到排毒高峰;(3)卵黄囊感染同居组的10只SPF鸡在感染后第7天时即检测到2只鸡呈病毒血症阳性,腹腔感染同居组SPF鸡在感染后第21天时检测到1只鸡呈阳性;(4)3种检测方法中,RT-qPCR和IFA检出REV效果更好。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途径感染REV后鸡群血浆中的带毒状态,为REV感染的科学防控和净化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 排毒规律 反转录PCR(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肉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与圆圈病毒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10
作者 胡峰 武蕾蕾 +1 位作者 吴静 李玉峰 《家禽科学》 2024年第6期12-16,I0008,共6页
黑龙江地区某养殖场,28日龄商品肉鸡出现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的症状,发病鸡在眼、鼻、喙部位出现溃疡结痂。病鸡剖检病理变化主要是腺胃出血、乳头肿胀,肾脏肿大、脾脏出血坏死、法氏囊萎缩、肠炎等,病原学核酸检测结果表明该... 黑龙江地区某养殖场,28日龄商品肉鸡出现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的症状,发病鸡在眼、鼻、喙部位出现溃疡结痂。病鸡剖检病理变化主要是腺胃出血、乳头肿胀,肾脏肿大、脾脏出血坏死、法氏囊萎缩、肠炎等,病原学核酸检测结果表明该鸡场存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和圆圈病毒3型的混合感染。本病例的实验室诊断为家禽疫病防控提供了部分理论基础和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 圆圈病毒 混合感染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肿瘤病料中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共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张志 崔治中 +1 位作者 姜世金 周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4-278,共5页
采用细胞培养、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斑点杂交 (Dotblot)的方法从我国不同地区发生肿瘤的病料中同时进行MDV和REV的分离和鉴定。在分离到的 1 3株MDV野毒株中 ,有 4株培养物既能在IFA中与REV的单抗反应 ,又可... 采用细胞培养、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斑点杂交 (Dotblot)的方法从我国不同地区发生肿瘤的病料中同时进行MDV和REV的分离和鉴定。在分离到的 1 3株MDV野毒株中 ,有 4株培养物既能在IFA中与REV的单抗反应 ,又可以用PCR扩增出REV的LTR ;另有 4株培养物能扩增出REV的LTR ,但在IFA中却不与REV的单抗反应。结果表明我国MD肿瘤中存在着REV的共感染 ,且我国MDV某些野毒株的基因组中有可能已经整合进了REV的LTR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病毒 共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部分鸡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7
12
作者 任玉鹏 张焕容 +3 位作者 王小楠 索化夷 汤承 岳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2-166,共5页
对四川部分鸡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为鸡群REV净化和防控提供依据。采用文献报道的PCR方法,分别对来自四川新津、温江、眉山、大邑、崇州和德阳等地6个肉种鸡群共160只外表健康鸡或生长发育不良、具有腺胃... 对四川部分鸡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为鸡群REV净化和防控提供依据。采用文献报道的PCR方法,分别对来自四川新津、温江、眉山、大邑、崇州和德阳等地6个肉种鸡群共160只外表健康鸡或生长发育不良、具有腺胃炎症状的鸡只样本进行PCR检测,同时将扩增片段克隆测序以确定其正确性。结果表明,6个鸡群REV群体阳性率均为100%(6/6),其中外表健康鸡REV检出率为65.8%(79/120),患腺胃炎病鸡REV检出率为82.5%(33/40);同一只鸡不同组织器官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REV在骨髓和法氏囊中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0%(36/120)和28.3%(34/120),提示骨髓和法氏囊是REV检测的主要靶器官;患腺胃炎鸡的腺胃中REV检出率达25%(10/40),而外表健康鸡腺胃样本REV阳性率仅0.8%(1/120),表明REV是导致鸡腺胃炎的重要病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 靶器官 腺胃炎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法检测禽源生物制品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被引量:6
13
作者 庄金秋 毕研丽 +3 位作者 梅建国 王金良 苗立中 沈志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6-39,共4页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禽源生物制品中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REV参考毒株LTR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其扩增产物长度为314bp,建立了PCR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经与间接...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禽源生物制品中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REV参考毒株LTR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其扩增产物长度为314bp,建立了PCR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经与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同步比较试验,发现结果吻合性较高,且PCR法的结果更为直观,易于判断,样品保存方便,重检也方便,当日即可完成,显示出了较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 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env蛋白的表达及其在ELISA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文娟 裴宗飞 牛钟相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21-1525,共5页
以pb101质粒为模板,PCR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囊膜糖蛋白env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4T-3-env后,转化入宿主菌BL21,IPTG诱导表达env蛋白,对表达的蛋白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 以pb101质粒为模板,PCR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囊膜糖蛋白env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4T-3-env后,转化入宿主菌BL21,IPTG诱导表达env蛋白,对表达的蛋白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相对分子质量约66.4 ku。将表达产物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RE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Ienv-ELISA)。经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重复性和敏感性,与IFA及iREV-ELISA结果相比其准确率均超过90%。该方法为检测REV抗体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 REV env蛋白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代肉鸡群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混合感染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志 王锡乐 +2 位作者 庄国庆 姜世金 崔治中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山东兖州某商品代肉鸡场的 2 0日龄肉鸡开始出现大批死亡 ,剖检发现肝脏、脾脏、肾脏和心脏等主要脏器均出现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 ,采用细胞培养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的方法从这些病料中同时分离到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REV)和马立... 山东兖州某商品代肉鸡场的 2 0日龄肉鸡开始出现大批死亡 ,剖检发现肝脏、脾脏、肾脏和心脏等主要脏器均出现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 ,采用细胞培养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的方法从这些病料中同时分离到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REV)和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和斑点杂交的方法表明该鸡场的疫病为REV和MDV共感染引起的肿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 马立克氏病病毒 混合感染 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LN1201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U3区的独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一新 栾怀彪 +4 位作者 许书珍 李阳 常爽 崔治中 赵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55-859,共5页
为比较分析近年来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基因组变异情况,本研究对分离自某父母代肉种鸡场患病鸡的REV LN1201株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LN1201株的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将其与不同参考株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为比较分析近年来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基因组变异情况,本研究对分离自某父母代肉种鸡场患病鸡的REV LN1201株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LN1201株的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将其与不同参考株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LN1201株前病毒基因组全长8 438 bp,具有典型复制完整型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参考株相比,LN1201与国内分离株HLJR0901和疫苗污染病毒株MD-2同源性较高,但其U3区与不同病毒株的同源性相对较低,并且在U3区出现了罕见的14 bp碱基插入,显示该病毒株可能为LTR发生重组的病毒。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鸡群中REV的基因组特性,提示有必要继续关注REV诱发的肿瘤及其基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U3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鸭源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莉莉 祁小乐 +9 位作者 高玉龙 邓小芸 柴洪亮 张礼洲 贠炳岭 秦立廷 王永强 高宏雷 王笑梅 华育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7-1282,共6页
利用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特异性引物作为检测引物,对采集于吉林省某地健康野鸭的脏器样品进行PCR检测。阳性样品经DF1培养增殖,进行病毒的分离,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鉴定,确定分离到2株REV... 利用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特异性引物作为检测引物,对采集于吉林省某地健康野鸭的脏器样品进行PCR检测。阳性样品经DF1培养增殖,进行病毒的分离,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鉴定,确定分离到2株REV,分别来自于针尾鸭和绿头鸭,将分离病毒分别命名为DBYR1101和DBYR1102。克隆2个病毒株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gp90,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个分离株gp90基因氨基酸相似性为99.5%;DBYR1101 gp90基因与REV 3个型的代表株170A、SNV和CSV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5.7%、94.2%和98.2%;DBYR1102 gp90基因与REV 3个型的代表株170A、SNV和CSV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5.2%、93.7%和97.7%;与中国早期南方分离株HA990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7%和94.2%;与中国北方分离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2%~100%。核苷酸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个野鸟源REV分离株与现有的东北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趋于形成1个北方分离群;与SNV株亲缘关系最远;与170A株亲缘关系较远;与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某些分离株相似性较高。该研究首次自野鸭体内分离到REV,丰富了REV流行病学资料,同时提醒我们重视野生鸟类迁徙在疾病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深入研究REV致病机制、免疫抑制机制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鸟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痘病毒活疫苗中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序列比较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景艳 李中明 +2 位作者 赵鹏 陈浩 崔治中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35-40,共6页
为了从怀疑污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的禽痘病毒(Fowlpoxvirus,FPV)活疫苗中分离病毒,将市场上购买的某些厂家的禽痘弱毒疫苗接种7日龄SPF雏鸡。在5d后采其抗凝血浆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 为了从怀疑污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的禽痘病毒(Fowlpoxvirus,FPV)活疫苗中分离病毒,将市场上购买的某些厂家的禽痘弱毒疫苗接种7日龄SPF雏鸡。在5d后采其抗凝血浆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CEF),在连续传2代后,用REV特异性单抗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确认REV感染,命名为JS0809。提取感染细胞的DNA,采用PCR扩增env基因。测序分析表明,该毒株的env基因开放阅读框同大部分REV毒株一致,为1 761 bp。JS0809的囊膜蛋白基因(envelope protein gene,env)与国内已发表株的同源性高达96.0%~99.%。相对而言,它与早年分离到的毒株的同源性只有96%~97.3%,但与近几年的分离珠的同源性则均高达99.5%~99.8%。它与整合进FPV野毒株中的全基因组REV的env基因同源性很高为99.8%,而与整合进FPV疫苗株中全基因组REV的env基因同源性较低仅为97.3%。本研究证实了在我国生产的某些FPV疫苗中存在REV污染,所污染的REV的env基因更接近最近的流行野毒,这是国内第一次报道从禽痘弱毒疫苗中分离到REV活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活疫苗 网状内皮组织增片病病毒 鉴定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对SPF鸡免疫器官和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凯 高立 +4 位作者 祁小乐 高宏雷 高玉龙 王永强 王笑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0-345,共6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禽类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对其造成免疫抑制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的一株REV流行毒株(HLJR0901株)感染1日龄SPF鸡后对感染鸡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日...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禽类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对其造成免疫抑制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的一株REV流行毒株(HLJR0901株)感染1日龄SPF鸡后对感染鸡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日龄SPF鸡感染REV后出现生长迟缓,法氏囊、胸腺萎缩,脾肿大的症状。感染鸡出现法氏囊滤泡淋巴细胞大量坏死减少,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胸腺出血,胸腺小体增多;脾小结明显萎缩,淋巴细胞减少等病理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病毒在感染鸡法氏囊、胸腺和脾内均有分布,且持续存在。SPF鸡感染REV后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使AIV灭活疫苗和NDV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显著下降。本研究为阐明REV的免疫抑制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 致病性 免疫器官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env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凯 高宏雷 +4 位作者 祁小乐 高玉龙 高立 邓小芸 王笑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12-814,共3页
为原核表达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env蛋白及制备抗env蛋白的高效价多克隆抗体,本研究以pMD18T-env(HLJR0901株)为模板,扩增得到REV的env全长基因,将其克隆于pET-32a(+)中。将阳性重组质粒pET-env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 为原核表达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env蛋白及制备抗env蛋白的高效价多克隆抗体,本研究以pMD18T-env(HLJR0901株)为模板,扩增得到REV的env全长基因,将其克隆于pET-32a(+)中。将阳性重组质粒pET-env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利用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复性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env多克隆血清。SDS-PAGE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env基因以融合蛋白形式获得正确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4ku,表达产物具有良好免疫原性;IFA结果显示,制备的抗env多克隆血清能与REV野毒株特异性反应;ELISA效价达到1∶105以上。该研究为REV的检测及env蛋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 ENV基因 原核表达 纯化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