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对麻保沙星在鸡体内药动学特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显会 陈杖榴 +1 位作者 张淑婷 曾振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8-102,共5页
按每kg体重30万个CFU在鸡胸部肌肉注射接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 1),人工诱发鸡急性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选用90只51~60日龄健康未经多杀性巴氏杆菌苗免疫的岭南黄鸡,18只用作病理模型研究,其余72只随机分为6组,进行静注、肌注及内服麻... 按每kg体重30万个CFU在鸡胸部肌肉注射接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 1),人工诱发鸡急性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选用90只51~60日龄健康未经多杀性巴氏杆菌苗免疫的岭南黄鸡,18只用作病理模型研究,其余72只随机分为6组,进行静注、肌注及内服麻保沙星(2 5mg/kg)在健康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鸡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麻保沙星的浓度。用MCPKP药物动力学程序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麻保沙星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是吸收迅速且完全、分布广泛、消除缓慢。急性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除显著延长了肌注及内服麻保沙星的消除半衰期、血药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和降低肌注给药的峰浓度外,对其他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 麻保沙星 鸡体 药动学特征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圆圈病毒3型和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庄丽云 雷天宇 +8 位作者 戴婷婷 吴玲玲 朱金玲 廖悦辰 牛群 包银莉 黄翠琴 戴爱玲 郑新添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为查明福建省龙岩市某鸡场肉鸡消瘦、呼吸困难、病死率升高原因,对发病鸡进行细菌分离鉴定、16S rDNA鉴定、荚膜分型检测、药物敏感试验等分析;以及进行病毒核酸PCR检测、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从病鸡中分离的细菌在血平板上形成圆形... 为查明福建省龙岩市某鸡场肉鸡消瘦、呼吸困难、病死率升高原因,对发病鸡进行细菌分离鉴定、16S rDNA鉴定、荚膜分型检测、药物敏感试验等分析;以及进行病毒核酸PCR检测、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从病鸡中分离的细菌在血平板上形成圆形、微突起、表面光滑、奶油状的菌落;分离菌16S rDNA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同源性达到99.9%以上,菌株荚膜为A型;该菌对哌拉西林、头孢氨苄、庆大霉素等药物均表现为高度敏感;从病鸡中检测出圆圈病毒3型(GyV3)VP2基因,与GenBank(登录号MK089248)GyV3同源性最高(99.9%)。结果表明,该鸡场发生圆圈病毒3型和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圈病毒3型 多杀巴氏杆菌 混合感染 病原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检验用菌种的研究
3
作者 冯妍 张一帜 +4 位作者 王秀丽 王甲 刘燕 姚文生 任小侠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为研究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类兽用生物制品效力评价用菌株,制备了一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VCC44801株,并对菌种的形态、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及毒力等进行检定,进一步评估了冻干菌菌数的稳定性,对冻干菌... 为研究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类兽用生物制品效力评价用菌株,制备了一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VCC44801株,并对菌种的形态、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及毒力等进行检定,进一步评估了冻干菌菌数的稳定性,对冻干菌与新鲜培养菌液的毒力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冻干菌种的形态及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毒力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二○○○版菌种标准的规定。冻干菌菌数保持稳定,并且与新鲜培养的攻毒菌液相比,毒力并无差异。本研究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类兽用生物制品效力评价用菌株的制备和检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巴氏杆菌CVCC44801株 毒力 效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岭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8期114-115,共2页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或散发性传染病,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具有不同临床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猪链球菌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是人畜共患病原菌,对不同生长阶段猪群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且没有明显品种限制,两者可出现混合感染,引起...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或散发性传染病,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具有不同临床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猪链球菌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是人畜共患病原菌,对不同生长阶段猪群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且没有明显品种限制,两者可出现混合感染,引起病猪发生肺炎、脑膜炎及败血症等一系列复杂的严重临床症状。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常将其作为单一性疾病进行防治,缺乏针对性治疗方案,从而导致两类混合感染疾病周期性流行,严重危害生猪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作为兽医人员,应根据生猪疫病发生流行情况,同时结合病猪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确诊病情,从而制定针对性防治方案。本文主要结合实际病例,探讨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现象,以期为养殖场对两种疾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巴氏杆菌 猪链球菌 混合感染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鼠口服8301多糖抗御人工感染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作用的观察
5
作者 李宏胜 孟聚诚 +1 位作者 孟宪松 袁永隆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8-19,共2页
选用昆明种小白鼠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只 ,其中实验两个组 ( 组和 组 )和强毒对照组 , 组每鼠每天饲喂 830 1多糖 6mg, 组每鼠每天饲喂 830 1多糖 10 mg,连喂 10 d,停药 2 d后 ,用 1个最小致死量的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攻击 ,... 选用昆明种小白鼠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只 ,其中实验两个组 ( 组和 组 )和强毒对照组 , 组每鼠每天饲喂 830 1多糖 6mg, 组每鼠每天饲喂 830 1多糖 10 mg,连喂 10 d,停药 2 d后 ,用 1个最小致死量的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攻击 ,结果对照组小白鼠 10 10死亡 , 组 10 10死亡 , 组 9 10死亡 ,表明 830 1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及抗感染作用 ,同时也说明口服 830 1多糖剂量大小与抗感染作用强弱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301多糖 多杀巴氏杆菌 小白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与牛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犊牛的诊断分析
6
作者 李晓卓 冯继红 +3 位作者 梁纤纤 郑启铭 刘文锴 夏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75-179,共5页
新疆某牛场的犊牛出现咳喘、鼻镜干燥、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的症状,通过剖检、细菌分离鉴定、PCR鉴定等方法对其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死亡牛只肺部可见明显出血并且伴有肺部实质性肝变;牛肺炎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PC... 新疆某牛场的犊牛出现咳喘、鼻镜干燥、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的症状,通过剖检、细菌分离鉴定、PCR鉴定等方法对其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死亡牛只肺部可见明显出血并且伴有肺部实质性肝变;牛肺炎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检测都为阳性,溶血性曼氏杆菌PCR检测为阴性。通过实验室诊断,最终确定本次疾病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牛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本研究通过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等方法找到病因,为此类疾病的防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多杀巴氏杆菌 牛肺炎支原体 混合感染 分离鉴定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抗捕获ELISA法检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IgM抗体 被引量:6
7
作者 钱建飞 徐步 +4 位作者 陈溥言 蔡宝祥 毛洪先 邵国青 凌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3-70,共8页
本试验采用纯化的鸡IgG和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再以亲和层析纯化的鸡IgM免疫BALB/C小鼠,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了5株能稳定地分泌抗鸡IgM(μ链)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ELISA交叉反应性试验和羊抗鸡IgM... 本试验采用纯化的鸡IgG和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再以亲和层析纯化的鸡IgM免疫BALB/C小鼠,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了5株能稳定地分泌抗鸡IgM(μ链)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ELISA交叉反应性试验和羊抗鸡IgM(μ链)抗血清阻断试验,证明这5株单克隆抗体均是抗鸡IgM(μ链)特异性的。应用该抗鸡IgM(μ链)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鸡抗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的抗体捕获ELISA(Mac-ELISA),本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良好的重复性。用于检测鸡抗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特异性IgM抗体发现:鸡在注射免疫接种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菌苗后,第4天即可检测到IgM抗体,并且上升较快,峰值在第2周,滴度较高(1∶5120);鸡在口服免疫接种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活菌苗后IgM抗体上升缓慢,峰值在第4周左右,滴度较低(9∶320);鸡由不同途径感染不同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后第8天时,IgM抗体滴度均明显上升。我们认为,Mac-ELISA方法是检测鸡抗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IgM抗体的良好方法,本项试验方法对建立检测鸡抗其它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IgM抗体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ELISA 多杀巴氏杆菌 IGM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
8
作者 刘俊娜 李猛 +2 位作者 郭华 卢卓如 孟改荣 《湖北畜牧兽医》 2009年第9期28-28,共1页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出血性败血症、摇头瘟等.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传染迅速。危害大.死亡率高,特别是对圈养禽类危害更加严重,往往引起禽类大面积发病,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当外...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出血性败血症、摇头瘟等.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传染迅速。危害大.死亡率高,特别是对圈养禽类危害更加严重,往往引起禽类大面积发病,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当外界环境因素发生骤变,禽舍湿冷,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该病,发病多在9月末到11月中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巴氏杆菌 霍乱 流行特点 败血传染病 大面积发病 防治 感染 出血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与大肠杆菌科间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蒋文泓 黄青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7-272,共6页
以耐药标记的华农系禽多杀性巴氏杆菌5:A弱毒菌株(Chlr,Nors)与禽大肠杆菌O2弱毒菌株(Norr,Chls)作亲本,在DNase1始终存在的条件下,采用溶菌酶EDTA法制备两亲本菌株原生质体后再生,原生质体... 以耐药标记的华农系禽多杀性巴氏杆菌5:A弱毒菌株(Chlr,Nors)与禽大肠杆菌O2弱毒菌株(Norr,Chls)作亲本,在DNase1始终存在的条件下,采用溶菌酶EDTA法制备两亲本菌株原生质体后再生,原生质体形成率均90%以上,原生质体再生率为3563%、5093%。通过聚乙二醇钙离子促融合剂系统,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获得3株具有双亲本耐药性(Chlr,Norr)和双菌体血清型(5:A,O2)的融合菌株。它们的生化反应、菌体和菌落大小介于两亲本菌株之间,在肉汤培养中表现出双亲菌株的生长特性。经多次传代,表明3个融合株的上述性状是稳定遗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巴氏杆菌 大肠杆菌 原生质体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株禽多杀性巴氏杆菌OmpA基因克隆测序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明燕 徐步 +3 位作者 龚建森 王鑫 范建华 刘学贤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1-956,共6页
为了解国内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株(Pasteurellamultocida,Pm)OmpA基因的变异情况,参考Gen-Bank中已发表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对11个禽Pm菌株和3个荚膜型参考株(A,B,D)的OmpA基因进行扩增,将... 为了解国内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株(Pasteurellamultocida,Pm)OmpA基因的变异情况,参考Gen-Bank中已发表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对11个禽Pm菌株和3个荚膜型参考株(A,B,D)的OmpA基因进行扩增,将各菌株纯化回收的扩增产物与pMDl8-T载体连接,筛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结果表明:14个菌株的OmpA基因开放阅读框在1047~1077bp之间,其中长度为1062bp的有9个菌株;SignalIP4.0预测表明,信号肽均为N端21个氨基酸残基,成熟蛋白氨基酸残基数量在327~332之间,推测的分子量为35.19~36.35kD。与GenBank中12个菌株OmpA基因核苷酸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发现,核苷酸同源性为85.3%~100%;氨基酸同源性为83.1%~100%;其中C48—1,1010,9003,890920,921012,xj等6个国内禽Pm分离株OmpA序列同源性为100%。由此可见国内禽Pm菌株OmpA基因非常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巴氏杆菌 OmpA基因 序列分析 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株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H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明燕 徐步 +4 位作者 龚建森 王鑫 俞燕 范建华 刘学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3-47,共5页
为了解国内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流行株外膜蛋白 H(OmpH)基因的变异情况,参考GenBank中已发表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对不同来源的8株禽Pm菌株和3个荚膜型参考株(A、B、D)的... 为了解国内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流行株外膜蛋白 H(OmpH)基因的变异情况,参考GenBank中已发表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对不同来源的8株禽Pm菌株和3个荚膜型参考株(A、B、D)的OmpH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结果显示,11个菌株的OmpH基因开放阅读框在1002-1071 bp 之间;SignalIP 4.0预测结果表明,信号肽均为N端20个氨基酸残基,成熟蛋白氨基酸残基数量在314-337 aa之间,推测的分子质量在33.76-37.04 ku之间。与GenBank中15个菌株OmpH基因序列比对结果发现,核苷酸同源性在84.9%-100.0%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81.5%-100.0%之间;其中C48-1、1010、9003、890920、921012、XJ-e 6个国内禽Pm分离株OmpH序列同源性为100.0%。试验结果表明,国内禽Pm菌株OmpH基因非常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巴氏杆菌 OmpH基因 序列分析 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感继发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朴 郑玉姝 +3 位作者 刘俊伟 李任峰 姚四新 刘兴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8-130,共3页
2008年冬新乡一猪场突然发生一起以呼吸困难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诊症状观察和剖检变化,有目的地进行了实验室诊断包括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猪流感病毒的检测,证明该起疫情是由猪流感继发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
关键词 猪流感 继发感染 多杀巴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屠宰生猪弓形虫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向东 刘晓雷 +8 位作者 刘明远 姚火春 侯璐 胥小辰 赵娜 许颖 张海燕 朱茜 张旗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2期1-4,共4页
为了解我国屠宰生猪弓形虫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情况,在河北、内蒙古、广西、四川和贵州等5省份开展现场调查和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屠宰生猪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15.2%(95%CI:7.0%~24.4%),病原学阳性率为7.0%(95%CI:1.7%~11.5%);多杀性巴... 为了解我国屠宰生猪弓形虫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情况,在河北、内蒙古、广西、四川和贵州等5省份开展现场调查和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屠宰生猪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15.2%(95%CI:7.0%~24.4%),病原学阳性率为7.0%(95%CI:1.7%~11.5%);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原学阳性率为6.4%(95%CI:1.6%~10.5%)。结果表明:我国屠宰生猪中存在弓形虫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弓形虫感染率更高。部分地区屠宰环节检疫工作存在驻场官方兽医人数不足、外聘人员协检、实验室检测能力待加强等问题,建议尽快改善屠宰场实验室条件,提高屠宰检疫管理水平,明确屠宰场检疫能力建设标准,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检疫 弓形虫 多杀巴氏杆菌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血清型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英珍 黄金海 +3 位作者 丁伯良 鄢明华 张健 巴图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1999年第3期27-28,共2页
通过Carter氏荚膜型鉴定方法和琼脂扩散试验,对天津地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进行鉴定。结果16株分离菌中11株为A:1(4)、4株为A:1(3,4)、1株为-:1(4),表明引起天津地区禽霍乱的致病菌与国内报道的... 通过Carter氏荚膜型鉴定方法和琼脂扩散试验,对天津地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进行鉴定。结果16株分离菌中11株为A:1(4)、4株为A:1(3,4)、1株为-:1(4),表明引起天津地区禽霍乱的致病菌与国内报道的以A:1型为主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巴氏杆菌 血清型 荚膜型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抗菌药物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旭 王大菊 《中国兽药杂志》 2005年第8期11-13,共3页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9种抗菌药物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MIC和MBC)。结果表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诺氟沙星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均为0.125μg/mL,诺氟沙星MBC为0.5μg/mL,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的MBC都为1.0μg/mL。...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9种抗菌药物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MIC和MBC)。结果表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诺氟沙星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均为0.125μg/mL,诺氟沙星MBC为0.5μg/mL,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的MBC都为1.0μg/mL。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和卡那霉素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分别为0.5、2和2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禽多巴氏杆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鸭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鸭疫里默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秀苗 范艳清 +1 位作者 石胜 梁映梅 《广西畜牧兽医》 2007年第1期25-28,共4页
文章报告了南宁郊区某农场30日龄小鸭发病的情况。病鸭表现为跗关节肿胀,无法站立,精神沉郁,口腔和鼻孔流出泡沫状液体。剖检病变以内脏出血,被覆有纤维性假膜为特征。从病鸭中分离出的细菌培养物,经培养特性、各项生化鉴定及动物致病... 文章报告了南宁郊区某农场30日龄小鸭发病的情况。病鸭表现为跗关节肿胀,无法站立,精神沉郁,口腔和鼻孔流出泡沫状液体。剖检病变以内脏出血,被覆有纤维性假膜为特征。从病鸭中分离出的细菌培养物,经培养特性、各项生化鉴定及动物致病性试验,确定该疫病由多杀性里默氏杆菌和鸭疫里默氏杆菌共同感染引起。据药敏结果,应用新霉素、庆大霉素进行治疗,结果有效地控制了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巴氏杆菌 鸭疫里默氏杆菌 混合感染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牛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混合感染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玮 陈古丽 +6 位作者 玛依拉·艾尼瓦 阿曼古丽·牙森 汪阳 苗书魁 汪萍 夏俊 李威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57-159,166,共4页
本文首先调查病牛的感染情况和发病症状,然后解剖死亡牛只,最后采集病牛肺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和PCR鉴定。结果发现,死亡牛只的胸膜与心包膜发生粘连,肺切面呈大理石样,是胸膜肺炎的典型特征。此外,牛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检测结果... 本文首先调查病牛的感染情况和发病症状,然后解剖死亡牛只,最后采集病牛肺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和PCR鉴定。结果发现,死亡牛只的胸膜与心包膜发生粘连,肺切面呈大理石样,是胸膜肺炎的典型特征。此外,牛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由此得出结论:该次疾病是牛支原体以及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荚膜血清A型多杀巴氏杆菌 混合感染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ELISA检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抗体中包被抗原的选择 被引量:1
18
作者 龚建森 施祖灏 +3 位作者 单艳菊 陆俊贤 葛庆联 刘学贤 《湖北畜牧兽医》 2007年第11期23-25,共3页
间接ELISA已在抗体检测中广泛应用,而抗原包被作为间接ELISA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可直接影响试验的准确性。试验分别使用超声波裂解抗原、脂多糖蛋白抗原和全菌抗原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重复性试验。试验证明全菌抗原建立... 间接ELISA已在抗体检测中广泛应用,而抗原包被作为间接ELISA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可直接影响试验的准确性。试验分别使用超声波裂解抗原、脂多糖蛋白抗原和全菌抗原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重复性试验。试验证明全菌抗原建立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ELISA检测方法在敏感度、特异性、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种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巴氏杆菌 包被抗原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不同培养方法制备的种子液对高密度发酵培养菌数的影响
19
作者 吴信明 王艳 +4 位作者 孙翠平 孟海滨 程立坤 韩文瑜 沈志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0-123,共4页
本试验用扁瓶固体培养法、摇床液体培养法和10L 发酵罐培养法制备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种子液,采用细菌比浊法和活菌计数法,计算高密度发酵菌液浓度,比较3种方法制备的种子液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抗原生产的影响.经过3批次试验,扁瓶固体培养... 本试验用扁瓶固体培养法、摇床液体培养法和10L 发酵罐培养法制备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种子液,采用细菌比浊法和活菌计数法,计算高密度发酵菌液浓度,比较3种方法制备的种子液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抗原生产的影响.经过3批次试验,扁瓶固体培养法制备的种子液经高密度发酵培养后测得的活菌数为1.56×10^10~1.65×10^10 CFU/mL,比浊计数为2.10×10^10~2.59×10^10 CFU/mL;而摇床液体培养法制备的种子液经高密度发酵培养后测得的活菌数为1.54×10^10~1.74×10^10 CFU/mL,比浊计数为2.10×10^10~2.45×10^10 CFU/mL.发酵罐培养制备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种子接种200L 发酵罐进行高密度发酵培养后测得的活菌数可达1.85×10^10~2.05×10^10 CFU/mL,比浊计数为2.45×10^10~2.80×10^10 CFU/mL.结果表明,10L 发酵罐培养制备的种子液优于扁瓶固体培养法和摇床液体培养法制备的种子液,而后两者无明显差别;从3批次平均值看,前者比后两者活菌计数结果提高约21.60%,比浊计数结果提高约15.52%.说明采用10L 发酵罐培养制备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种子进行高密度发酵培养可显著提高菌液浓度,增加单位抗原含量(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巴氏杆菌 扁瓶固体培养法 摇床液体培养法 发酵罐培养法 种子 高密度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疫苗生产用菌种保存期试验
20
作者 魏财文 钱心元 +1 位作者 康凯 关孚时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43,共2页
对三个不同冻干年代 2~ 8℃保存 1 0年以上的 C48- 1、C48- 2以及保存二个不同年代1 50 2冻干菌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有关规定进行了冻干菌种存活情况检查和全面系统鉴定 ,结果表明 C48- 1、C48- 2、1 50 2冻干菌种... 对三个不同冻干年代 2~ 8℃保存 1 0年以上的 C48- 1、C48- 2以及保存二个不同年代1 50 2冻干菌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有关规定进行了冻干菌种存活情况检查和全面系统鉴定 ,结果表明 C48- 1、C48- 2、1 50 2冻干菌种在 2~ 8℃保存 1 0年以上 ,其形态、菌落特征、生化特性、血清学特性、毒力、免疫原性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规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巴氏杆菌 疫苗 冻干菌种 保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