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状态禽呼肠孤病毒的冷冻电镜结构研究
1
作者 刘京路 高立 +6 位作者 王有望 祁小乐 张雪利 包珂岩 高玉龙 王笑梅 朱平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是一种双链RNA病毒,对家禽养殖业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ARV病毒的完整病毒颗粒(virion)以及处于转录状态的病毒核心颗粒(T⁃core)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对比分析表明,ARV病毒virion和... 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是一种双链RNA病毒,对家禽养殖业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ARV病毒的完整病毒颗粒(virion)以及处于转录状态的病毒核心颗粒(T⁃core)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对比分析表明,ARV病毒virion和T⁃core颗粒的塔状突起蛋白λC存在明显结构差异,显示其在病毒转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病毒转录态核心颗粒中,作者发现σA蛋白与双链RNA存在较强结合,并确认了起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残基。同时,分析了ARV病毒内部转录酶复合体RdRP以及基因组三维结构,获得了处于转录过程中ARV病毒核心颗粒内部基因组的三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病毒 冷冻电镜 塔状突起 RDRP 双链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抗体检测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2
作者 杨冰怡 谢芝勋 +5 位作者 黄娇玲 韦悠 谢丽基 谢志勤 罗思思 任红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8,共6页
为建立禽呼肠孤病毒抗体的特异快速检测方法,用兔抗鸡IgG标记胶体金制作金标垫,将禽呼肠孤病毒(ARV)μNS蛋白和羊抗兔IgG分别划膜作为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优化试验条件,制备检测禽呼肠孤病毒血清抗体的胶体金试纸条,并检验试纸条... 为建立禽呼肠孤病毒抗体的特异快速检测方法,用兔抗鸡IgG标记胶体金制作金标垫,将禽呼肠孤病毒(ARV)μNS蛋白和羊抗兔IgG分别划膜作为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优化试验条件,制备检测禽呼肠孤病毒血清抗体的胶体金试纸条,并检验试纸条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性。通过对90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商品化ARV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比较,以评价该试纸条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结果显示,该试纸条能够特异性检出禽呼肠孤病毒阳性血清抗体,且对其他常见禽病病原血清抗体检测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禽呼肠孤病毒血清抗体的检测限为1∶160,不同批次的试纸条检测同一份样品结果均一致。试纸条保存4周后,其检测结果与新鲜制备的试纸条检测结果一致。研制的试纸条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临床血清样品的符合率为94.4%。表明研制的胶体金试纸条能特异准确地检测ARV抗体,且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可应用于禽呼肠孤病毒抗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病毒 μNS蛋白 胶体金试纸条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顶山市某鸡场禽呼肠孤病毒病的诊断与体会
3
作者 李真 刘冠博 《河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11期48-50,共3页
禽呼肠孤病毒(ARV)主要引起鸡的病毒性关节炎,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传染性强,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以及环境污染等途径传播。感染鸡群发病率可到100%,临床表现为关节炎、生长迟缓和吸收不良等严重病症,并造... 禽呼肠孤病毒(ARV)主要引起鸡的病毒性关节炎,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传染性强,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以及环境污染等途径传播。感染鸡群发病率可到100%,临床表现为关节炎、生长迟缓和吸收不良等严重病症,并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现象,进而导致其他病原体感染。为此,主要讲述平顶山市某散养鸡场一例禽呼肠孤病毒的诊治,希望能为养殖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病毒 诊治 疫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异型高致病性鹅源禽呼肠孤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钱金涵 朱亭帆 +3 位作者 王强 马陈淑 秦爱建 金文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为了探究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某鹅场发生的1起以肝脏和脾脏出血为典型病变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病因,本试验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病死鹅肝脏和脾脏研磨液中禽呼肠孤病毒(ARV)的感染情况,将聚合酶链反应(PCR)阳性病... 为了探究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某鹅场发生的1起以肝脏和脾脏出血为典型病变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病因,本试验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病死鹅肝脏和脾脏研磨液中禽呼肠孤病毒(ARV)的感染情况,将聚合酶链反应(PCR)阳性病料进一步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血凝性和致病性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鸡胚中分离的病毒为ARV,将其命名为ARV-JSJD-2020;该病毒分离株接种鸡胚24 h后即可致其死亡;能感染Vero细胞产生细胞病变;没有血凝活性;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为10^(-4.166)/0.2 mL;动物回归试验中雏鹅24 h即出现死亡现象,肝脏主要病变为局灶性坏死;σC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分离株分类上属于水禽源呼肠孤病毒分支,但与目前疫苗株的亲缘关系较远。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得到的ARV-JSJD-2020可以为后续鹅源ARV的防控和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病毒(arv) 分离 鉴定 σC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在我国部分地区蛋鸡群中的血清流行率和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好 杨霞 +8 位作者 张素 赵一萌 汤君宇 高丽 曹红 马国明 王占新 郑世军 王永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禽呼肠孤病毒(ARV)在我国流行范围较广,感染家禽后使其出现病毒性关节炎、生长不良和产蛋量下降等表现,对我国养禽业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解我国蛋鸡群中ARV的流行情况及存在的感染风险因素,本试验在2022年11月—2023年3月从北京... 禽呼肠孤病毒(ARV)在我国流行范围较广,感染家禽后使其出现病毒性关节炎、生长不良和产蛋量下降等表现,对我国养禽业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解我国蛋鸡群中ARV的流行情况及存在的感染风险因素,本试验在2022年11月—2023年3月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陕西、湖北和重庆9个省市的45个蛋鸡养殖场(其中包括祖代蛋鸡群、父母代蛋鸡群和商品代蛋鸡群),收集共计45份调查问卷和968份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ARV抗体,并结合调查问卷,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方法找到蛋鸡出现ARV感染症状的风险因素。ELISA检测结果显示,968份血清样本中检出阳性863份,阳性率为89.15%(95%CI:87.0%~9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下的蛋鸡出现ARV感染症状的概率显著低于区域性全进全出饲养模式或不同日龄、不同批次混养饲养模式下的蛋鸡,且具有较强程度的关联(P<0.05,0.1<OR<0.3);生物安全防控严格的大、中型规模化养殖场(5万只以上)的蛋鸡出现ARV感染症状的概率显著低于生物安全防控存在不足的小型养殖场(2万~5万只)的蛋鸡,且具有较强程度的关联(P<0.05,0.1<OR<0.3);员工不注意对鸡舍消毒的养殖场饲养的蛋鸡出现ARV感染症状的概率显著高于员工对鸡舍具有较强或一般消毒意识的养殖场饲养的蛋鸡,具有中等程度的关联(P<0.05,1.5<OR<3.0)。综上所述,饲养模式、养殖场规模和员工对鸡舍的消毒意识可能是产蛋鸡群感染ARV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呼肠病毒(arv) 抗体检测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基因Ⅲ型禽呼肠孤病毒变异株的分离及其灭活疫苗免疫原性初步评价
6
作者 刘芮 李晓涵 +8 位作者 高金慧 刘长军 祁小乐 李凯 张艳萍 崔红玉 王素艳 高玉龙 高立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75,共7页
为了解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变异株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及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特点,试验采集黑龙江省某企业送检的病鸡关节组织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序列分析及常见禽类外源病毒检测鉴定,进一步通过对体外复制能力、致病... 为了解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变异株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及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特点,试验采集黑龙江省某企业送检的病鸡关节组织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序列分析及常见禽类外源病毒检测鉴定,进一步通过对体外复制能力、致病性、血清交叉中和能力及灭活疫苗免疫抗体水平检测,分析其致病性、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结果显示:成功从病鸡关节组织中分离到1株ARV,命名为ARV-HLJ21-1690401,该分离株位于基因Ⅲ型分支,与基因Ⅲ型参考株ISR5233和42563-4-2005遗传距离较近,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3.4%和81.7%,而与其他基因型分离株遗传距离较远;该分离株在LMH细胞上增殖良好,对鸡胚和SPF鸡均具有明显的致病性,可引起接种鸡胚90%死亡,接种6周龄SPF鸡可引起100%发病;该分离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其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可诱导产生较好的抗体水平。综上所述,研究成功分离到一株具有致病性和良好免疫原性的基因Ⅲ型ARV变异株,为了解我国ARV变异株的流行及遗传进化特征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病毒 基因Ⅲ型 变异株 致病性 灭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Ⅳ型禽呼肠孤病毒σC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功能鉴定
7
作者 高金慧 王素艳 +8 位作者 刘芮 祁小乐 陈运通 张艳萍 崔红玉 刘永振 段雨路 高立 高玉龙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8期98-104,共7页
为制备基因Ⅳ型(GCⅣ)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σC蛋白单克隆抗体,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Cold-I-ARV-GCⅣ-σC,将重组质粒导入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进行蛋白诱导表达;随后将纯化后的σC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 为制备基因Ⅳ型(GCⅣ)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σC蛋白单克隆抗体,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Cold-I-ARV-GCⅣ-σC,将重组质粒导入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进行蛋白诱导表达;随后将纯化后的σC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获得阳性杂交瘤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IFA)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试验鉴定杂交瘤细胞后,将杂交瘤细胞株通过腹腔注射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以ELISA测定腹水效价。结果显示:成功筛选出一株分泌ARV GCⅣσC蛋白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1H4);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能与ARV GCⅣσC蛋白发生反应,同时与感染不同基因型ARV的鸡肝癌细胞(LMH)均有良好的反应性;该单克隆抗体识别重链为IgG1,其腹水ELISA效价为1:256000。结果表明,成功制备ARV GCⅣσC蛋白单克隆抗体,其效价高,反应性良好,为进一步研究σC蛋白功能、ARV致病机理以及建立临床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病毒 基因Ⅳ型 σC蛋白 单克隆抗体 功能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异型禽呼肠孤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牛世奇 武子华 +5 位作者 马天馨 李雪松 滕巧泱 苑纯秀 李泽君 刘芹防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6,共7页
随着变异型禽呼肠孤病毒(ARV)不断分离出来,其严重威胁着我国养鸡产业发展,目前尚没有针对变异型AR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且商品化试剂盒(INDEXX)检测不出变异株感染鸡后的阳性血清,因此为了建立能快速检测ARV血清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本... 随着变异型禽呼肠孤病毒(ARV)不断分离出来,其严重威胁着我国养鸡产业发展,目前尚没有针对变异型AR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且商品化试剂盒(INDEXX)检测不出变异株感染鸡后的阳性血清,因此为了建立能快速检测ARV血清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本实验利用分离到的ARV变异株在LMH细胞上增殖,对病毒进行灭活浓缩后作为包被抗原,对各种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检测AR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显示:ARV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25μg/mL,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800,最佳包被条件为37℃、2 h后4℃过夜进行孵育,封闭液用1%BSA,血清最佳孵育条件为37℃、1.5 h,HRP标记羊抗鸡二抗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8000,最佳孵育条件为37℃、1.5 h,并确定了临界值为0.442。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批内、批间重复率变异系数最大在5%左右,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变异型禽呼肠孤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为临床快速检测变异型ARV的抗体及疫苗免疫效价评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病毒 间接ELISA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9
作者 赵璐 黄聪 +4 位作者 黄远玲 韩靖宜 李鸿昌 陈鸿军 陈宗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0-68,共9页
为建立检测禽呼肠孤病毒(ARV)血清抗体阻断ELISA方法,试验采用浓缩的ARV-AH20株病毒粒子免疫5周龄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并通过间接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IFA)进行阳性杂交瘤细胞亚克隆筛选,获得两株稳定分泌针对σ... 为建立检测禽呼肠孤病毒(ARV)血清抗体阻断ELISA方法,试验采用浓缩的ARV-AH20株病毒粒子免疫5周龄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并通过间接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IFA)进行阳性杂交瘤细胞亚克隆筛选,获得两株稳定分泌针对σC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H9B2D77、B4E4B10。选择H9B2D77株作为检测抗体、重组σC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经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检测ARV抗体的阻断ELISA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常见鸡源病原的抗体阳性血清均不存在交叉反应,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6%;对48份鸡血清样品的检测,该方法与IFA具有100%的总体符合率。综上所述,基于禽呼肠孤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的阻断ELISA方法特异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ARV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病毒 σC蛋白 单克隆抗体 阻断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的分子特征和复制周期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艳萍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2期45-46,共2页
禽呼肠孤病毒是Orthoreovirus属5种病毒之一,该属还包括非致融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致融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和狒狒呼肠孤,以及从爬行动物中分离的致融病毒。禽呼肠孤病毒和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是Orthoreovirus属的两个主要类群,尽管它们... 禽呼肠孤病毒是Orthoreovirus属5种病毒之一,该属还包括非致融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致融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和狒狒呼肠孤,以及从爬行动物中分离的致融病毒。禽呼肠孤病毒和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是Orthoreovirus属的两个主要类群,尽管它们有许多共同的分子特征和物理化学特征,但它们在宿主范围、致病性和基因组编码能力以及各种生物学和血清学特性方面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病毒 分子特征 哺乳动物呼肠病毒 血清学特性 物理化学特征 复制周期 宿主范围 基因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ARV)p1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11
作者 何至远 吴海洋 +3 位作者 王永强 李晓齐 曹红 郑世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23,26,共5页
为了深入研究禽呼肠孤病毒(ARV)的致病机理,从其基因组中克隆病毒非结构蛋白p10基因,并将其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使其表达携带His标签的p10融合蛋白,经镍柱纯化得到高纯度重组p10蛋白,以该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 为了深入研究禽呼肠孤病毒(ARV)的致病机理,从其基因组中克隆病毒非结构蛋白p10基因,并将其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使其表达携带His标签的p10融合蛋白,经镍柱纯化得到高纯度重组p10蛋白,以该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过3次亚克隆后获得2株能够稳定分泌针对p10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B12与4H10。通过间接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方法测定其腹水效价均为1:1.01×10~7,亲合力解离常数(kD)分别为3.91×10^(-10)、5.75×10^(-10),2株单抗的IgG亚型均为IgG2b。经Western Blot鉴定,该2株抗体均能特异性识别ARV感染DF-1细胞中的p10蛋白。这些单抗的制备为深入研究ARV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病毒 p10蛋白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禽类呼肠孤病毒血清学相关性及致细胞病变差异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陈仕龙 陈少莺 +6 位作者 程晓霞 江斌 林锋强 王劭 朱小丽 李兆龙 张世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3-537,共5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3种不同疾病型禽类呼肠孤病毒间的抗原性关系及病毒的培养特性。作者通过血清中和试验测定了禽呼肠孤病毒(ARV S1133株)、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 9710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 NP01株)3种禽类呼肠孤病毒的血清学相关性,... 本研究旨在研究3种不同疾病型禽类呼肠孤病毒间的抗原性关系及病毒的培养特性。作者通过血清中和试验测定了禽呼肠孤病毒(ARV S1133株)、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 9710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 NP01株)3种禽类呼肠孤病毒的血清学相关性,统计抗原相关性R值;并应用部分禽胚原代细胞及哺乳动物传代细胞对这3种病毒的培养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种病毒株之间的R值很小,抗原相关性较低;三者具有广泛的细胞亲嗜性,能在多种细胞中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但病毒致细胞病变特征有所差异,ARV和NDRV均以巨融合为主,而MDRV则以细胞圆缩坏死为主。上述结果表明导致禽类不同疾病的ARV、MDRV和NDRV三者之间的抗原相关性较低,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也不同,细胞病变类型的差别提供了一种初步鉴别禽类呼肠孤病毒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病毒 番鸭呼肠病毒 新型鸭呼肠病毒 中和试验 抗原性变异 细胞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禽呼肠孤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谢芝勋 庞耀珊 +2 位作者 刘加波 邓显文 谢志勤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65-367,共3页
本文报告了建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 T P C R)检测禽呼肠孤病毒( A R V)的方法,根据禽呼肠孤病毒 S1133 毒株 S1 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引物,用 R T P C R 技术对 6 株禽呼肠孤病毒国际标准株进进... 本文报告了建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 T P C R)检测禽呼肠孤病毒( A R V)的方法,根据禽呼肠孤病毒 S1133 毒株 S1 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引物,用 R T P C R 技术对 6 株禽呼肠孤病毒国际标准株进进行了检测。结果两对引物对 6 株 A R V 均可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 532bp 和 435bp 的 R T P C R 产物,而对其它 6 种禽病病原核酸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 R T P C R 可以检测出 1pg 的 A R V R N A 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病毒 引物 arv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地高辛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谢芝勋 廖敏 +4 位作者 刘加波 邓显文 庞耀珊 谢志勤 唐小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7-410,共4页
从带有禽呼肠孤病毒 (ARV)S1cDNA片段的重组质粒中回收 5 4 0bpS1cDNA片段 ,并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ARVcD NA探针。其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 ,该探针能与ARV不同毒株核酸抽提物起特异性杂交反应 ,而与对照IBV、NDV、ILTV、MG、E .coli正常鸡... 从带有禽呼肠孤病毒 (ARV)S1cDNA片段的重组质粒中回收 5 4 0bpS1cDNA片段 ,并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ARVcD NA探针。其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 ,该探针能与ARV不同毒株核酸抽提物起特异性杂交反应 ,而与对照IBV、NDV、ILTV、MG、E .coli正常鸡胚尿囊液抽提的核酸及载体PBluescript空质粒DNA的杂交反应均为阴性 ,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 ,该探针对ARVRNA的最低检出量为 0 .4 5ng。应用该探针对不同方法处理的病料进行检测 ,结果均出现杂交显色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病毒 地高辛探针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禽(番鸭)呼肠孤病毒分离株S1基因全序列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劭 邓国华 +2 位作者 吴异健 吴宝成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采用RT_PCR技术 ,分别以DRV_YH、DRV_YJL两株中国禽 (番鸭 )呼肠孤病毒RNA为模板 ,扩增了S1全基因的cDNA片段。将S1cDNA克隆到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 ,测序结果表明所扩增的cDNA片段长 16 4 3个核苷酸 ,包含了完整的S1基因的三个开放阅读... 采用RT_PCR技术 ,分别以DRV_YH、DRV_YJL两株中国禽 (番鸭 )呼肠孤病毒RNA为模板 ,扩增了S1全基因的cDNA片段。将S1cDNA克隆到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 ,测序结果表明所扩增的cDNA片段长 16 4 3个核苷酸 ,包含了完整的S1基因的三个开放阅读框架 (ORF1,ORF2和ORF3)和基因两端的非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DRV_YH与ARV_S1133,176分别有 6个 ,10个核苷酸的差异 ,DRV_YJL与ARV_S1133,176分别有 8个 ,12个核苷酸的差异 ,DRV_YH与DRV_YJL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呼肠病毒 S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RT-PCR检测禽呼肠孤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廖敏 谢芝勋 +5 位作者 谢志勤 刘加波 庞耀珊 邓显文 唐小飞 何竞铭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5,共3页
根据已发表的禽呼肠孤病毒 (ARV)S1 1 3 3株S1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扩增跨幅为 5 3 2bp的引物。这对引物对ARV标准株、分离株以及人工感染SPF鸡跗关节组织抽提的核酸进行一步法RT_PCR扩增 ,即将反转录和PCR反应在一个PCR反应管中一... 根据已发表的禽呼肠孤病毒 (ARV)S1 1 3 3株S1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扩增跨幅为 5 3 2bp的引物。这对引物对ARV标准株、分离株以及人工感染SPF鸡跗关节组织抽提的核酸进行一步法RT_PCR扩增 ,即将反转录和PCR反应在一个PCR反应管中一次性完成。结果该方法对ARV 4个标准株和 5个分离株的扩增均获得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RT_PCR产物 ,而对照样品的扩增全为阴性 ;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 0 .1 6ng的ARVRNA ,还可以直接从感染鸡关节组织抽提的核酸中检测到ARVRNA。表明该一步法RT_PCR对于ARV的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法RT-PCR 检测 呼肠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广西分离株σ_3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18
17
作者 谢芝勋 邓显文 +3 位作者 刘加波 庞耀珊 唐小飞 廖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7-170,共4页
采用RT_PCR技术扩增禽呼肠孤病毒广西分离株R1σ3基因,将σ3基因克隆至PGEX_4T_1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片段为σ3目的基因。切下目的基因σ3,重组到含有谷胱甘肽(GST)的融合蛋白质粒表达载体PGEX_4T_1,获得重组质粒经PCR酶切以及序... 采用RT_PCR技术扩增禽呼肠孤病毒广西分离株R1σ3基因,将σ3基因克隆至PGEX_4T_1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片段为σ3目的基因。切下目的基因σ3,重组到含有谷胱甘肽(GST)的融合蛋白质粒表达载体PGEX_4T_1,获得重组质粒经PCR酶切以及序列分析鉴定,表达σ3基因插入的位置,大小和阅码框架均正确,表明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GEX_R1_σ3。构建好的重组质粒,经1mmol/L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DH5α中得到了表达。融合蛋白GST_R1_σ3的分子量为60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blot分析表明,融合蛋白能够与AR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病毒 σ3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PGEX-4T-1 广西分离株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鸭源禽呼肠孤病毒S3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许秀梅 苏敬良 +3 位作者 黄瑜 傅光华 程龙飞 赵继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基因序列分析 呼肠病毒 S3 鸭源 呼肠病毒 病毒粒子 节段 ar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禽呼肠孤病毒δC和δNS基因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19
作者 熊文婕 谢芝勋 +5 位作者 唐熠 谢丽基 刘加波 庞耀姗 邓显文 谢志勤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66-370,共5页
为建立一种定量检测禽呼肠孤病毒δC和δNS基因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针对δC、δNS基因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同时选择了1对内参基因β-actin引物,将常规PCR扩增的片段分别连接到pMD18-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经筛选... 为建立一种定量检测禽呼肠孤病毒δC和δNS基因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针对δC、δNS基因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同时选择了1对内参基因β-actin引物,将常规PCR扩增的片段分别连接到pMD18-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经筛选、鉴定纯化后,梯度倍比稀释作为标准品,用于构建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δC、δNS基因及内参基因β-actin的标准曲线。结果表明,建立的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在0.99以上;最小检出量为10拷贝/μL的阳性标准品,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能够校正抽提样品中细胞数量不均带来的差异。可见,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能满足检测微量样品中禽呼肠孤病毒δC和δNS基因表达的要求,具有快速、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病毒 δC基因 δNS基因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 相对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禽呼肠孤病毒S1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谢芝勋 刘加波 +2 位作者 庞耀珊 谢志勤 邓显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共3页
根据禽呼肠孤病毒 S1133毒株 S1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XZ11、XZ12和 XZ11、XZ33两对引物 ,用半套式 PCR对 6株禽呼肠孤病毒标准毒株的核酸进行了检测。结果 6株 ARV均可扩增出和预期大小相符 392 bp的 PCR产物 ,而对其他 6种禽病病原核酸... 根据禽呼肠孤病毒 S1133毒株 S1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XZ11、XZ12和 XZ11、XZ33两对引物 ,用半套式 PCR对 6株禽呼肠孤病毒标准毒株的核酸进行了检测。结果 6株 ARV均可扩增出和预期大小相符 392 bp的 PCR产物 ,而对其他 6种禽病病原核酸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 ;该半套式 PCR比 RT- PCR更加敏感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出 1fg的 A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套式PCR 呼肠病毒 检测 S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