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纹尖端离面变形场的实验测量与数值分析的比较
1
作者 朱大滨 潘家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5,共4页
用 Nomarski棱镜微差干涉法和有限元方法分别测量和计算了黄铜金属材料 I型裂纹尖端的离面变形场 ,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黄铜材料宏观、细观离面变形的特征。宏观离面变形主要集中发生在裂纹尖端 1 mm2 范围内 ,最大离面变形发生在裂纹... 用 Nomarski棱镜微差干涉法和有限元方法分别测量和计算了黄铜金属材料 I型裂纹尖端的离面变形场 ,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黄铜材料宏观、细观离面变形的特征。宏观离面变形主要集中发生在裂纹尖端 1 mm2 范围内 ,最大离面变形发生在裂纹尖端。细观离面变形与滑移带、细观组织及细观结构密切相关。晶粒内部的变形导致滑移带出现 ,在滑移带上离面变形有突变。在相邻晶粒之间 ,离面变形连续与否取决于晶粒细观结构的差别。离面变形可以越过晶粒向前传递。实验还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面变形 微差干涉对比 细观力学 数值分析 黄铜 裂纹尖端 滑移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纹尖端三维变形场的细观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大滨 潘家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8-91,共4页
裂纹尖端的变形在裂纹萌生和扩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裂纹尖端面内变形场 ,对理论解和级数解作了比较 ,结果表明该级数解收敛很快 ,取到第 3项已接近理论解。通过试验测量了裂纹尖端的三维变形场 ,分别将面内变形... 裂纹尖端的变形在裂纹萌生和扩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裂纹尖端面内变形场 ,对理论解和级数解作了比较 ,结果表明该级数解收敛很快 ,取到第 3项已接近理论解。通过试验测量了裂纹尖端的三维变形场 ,分别将面内变形场和离面变形场与理论面内变形场和有限元计算的离面变形场作了比较。表明裂纹尖端 3个方向的变形同时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裂纹 三维变形 细观力学 微差干涉法 裂纹尖端 变形 离面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多通道编码散斑照相术
3
作者 赵志敏 俞洪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128-128,共1页
一种新的多通道编码散斑照相术赵志敏俞洪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0016)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散斑照相术——多通道编码散斑照相术。这种新技术,是在一般的散斑照相光路中,置入一可转动的遮光板;每转过一定角度,... 一种新的多通道编码散斑照相术赵志敏俞洪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0016)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散斑照相术——多通道编码散斑照相术。这种新技术,是在一般的散斑照相光路中,置入一可转动的遮光板;每转过一定角度,就转换一个通道,由此可实现多通道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散斑 多通道 散斑照相术 双曝光 散斑图 变形测量 新技术 离面变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的干涉与衍射
4
《中国光学》 EI CAS 1999年第5期11-14,共4页
O436.1 99052869功率循环中表面安装器件(SMD)热变形的实时全息干涉测量研究=Studies of thermo—mechanical behaviourof surface mount assembly using real—timeholographic interferometry[刊,中]/王卫宁(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 O436.1 99052869功率循环中表面安装器件(SMD)热变形的实时全息干涉测量研究=Studies of thermo—mechanical behaviourof surface mount assembly using real—timeholographic interferometry[刊,中]/王卫宁(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37)),梁镜明(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半导体学报.—1998,19(8).—609—614采用实时全息干涉度量法对一个具有100条引线的塑料四边引线封装器件在功率循环中的热—力耦合离面变形场进行了测量,获得了分别位于塑料四边引线封装器件和印刷电路板表面的离面变形数值,并根据两者之间的离变形失配,精确地计算出了引线和焊点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装器件 衍射效率 实时全息干涉 功率循环 大学物理 离面变形 清华大学 封装器件 循环条件 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