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现场离水辐亮度估算黄海透明度几种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傅克忖 曾宪模 +2 位作者 任敬萍 荒川久幸 佐藤博雄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9年第2期19-24,共6页
本文根据黄海现场离水辐亮度及遥感反射比,采用4种统计算法估算海水透明度(Secchi Disc Depth)。前2种算法中海水透明度作为因变量,两不同波段辐亮度之比及两辐亮度之和与第三者之比分别作为自变量,进行一元回... 本文根据黄海现场离水辐亮度及遥感反射比,采用4种统计算法估算海水透明度(Secchi Disc Depth)。前2种算法中海水透明度作为因变量,两不同波段辐亮度之比及两辐亮度之和与第三者之比分别作为自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前者相关系数r2为0.9335。后者相关系数r2为0.9483。第3种算法中,所有波段的遥感反射比做因子分析形成的主因子作为自变量,透明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子样全相关系数r2为0.9649。第4种算法中,遥感反射比作为自变量,透明度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复相关系数r2为0.9815。计算结果表明,多元统计分析的估算精度高于一元回归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水辐亮度 透明度 算法比较 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校正对暗像元算法及离水辐亮度反演精度的影响:以太湖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军 付军 孙记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4,共6页
几何校正将引起几何校正前后像元的像素值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暗像元的辐亮度在几何校正前后存在偏差.本文以太湖为研究水区,以2003年10月28日的Landsat/TM影像、2008年7月24日的CBERS影像和2009年4月25日的HJ-1B影像作为数据基础,研究与... 几何校正将引起几何校正前后像元的像素值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暗像元的辐亮度在几何校正前后存在偏差.本文以太湖为研究水区,以2003年10月28日的Landsat/TM影像、2008年7月24日的CBERS影像和2009年4月25日的HJ-1B影像作为数据基础,研究与探讨了几何校正对暗像元大气校正算法以及离水辐亮度反演精度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几何校正将引起Landsat数据、CBERS数据和HJ-1B数据的暗像元辐亮度存在0.2,0.47和0.882W/(m2.sr.μm)的绝对偏差;对于上述三景数据,几何校正将引起3.28%-9.81%的基于暗像元方法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估算偏差;几何校正对基于Landsat/TM影像数据和CBERS影像数据的离水辐亮度反演精度影响相对较小,其误差主要为0-6%,对基于HJ-1B卫星数据的离水辐亮度反演精度的影响相对较大,其误差主要为0-15%,局部区域可达40%以上.因此,大气校正必须在几何校正之前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校正 大气校正 暗像元 离水辐亮度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剖面测量中离水辐亮度的提取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顶田 潘德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94-96,共3页
在水下光谱剖面测量过程中,仪器刚刚进入到水体表层时,有一定程度的倾斜和漂移,造成测得的上层水体中的数据无效,对提取离水辐亮度(LW(0+))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分析了水下剖面光谱仪的离水辐亮度(LW(0+))的计算方法,采用光谱随深度分布... 在水下光谱剖面测量过程中,仪器刚刚进入到水体表层时,有一定程度的倾斜和漂移,造成测得的上层水体中的数据无效,对提取离水辐亮度(LW(0+))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分析了水下剖面光谱仪的离水辐亮度(LW(0+))的计算方法,采用光谱随深度分布的非线形回归。与S84算法相比,除了在绿光部分均方根误差较大外,更为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剖面测量 离水辐亮度 非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TSRB辐射计数据估算海面离水辐亮度的经验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亭禄 刘斌 邱国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建立基于经验统计的TSRB辐射计数据估算离水辐亮度的方法,利用SeaBASS数据库中640多个现场测量的辐亮度和辐照度光谱剖面数据,建立向上辐亮度衰减系数Klu的经验算法。此算法为幂指数形式,输入变量为水下0.65 m的向上辐亮度(490 nm)与... 为建立基于经验统计的TSRB辐射计数据估算离水辐亮度的方法,利用SeaBASS数据库中640多个现场测量的辐亮度和辐照度光谱剖面数据,建立向上辐亮度衰减系数Klu的经验算法。此算法为幂指数形式,输入变量为水下0.65 m的向上辐亮度(490 nm)与海面上向下的辐照度(555 nm或665 nm)之比(即为TSRB直接测量的两个参数)。当水体较清时,输入为蓝绿波段之比,当水混浊时,采用蓝红波段之比。获得了Klu后,海面以上的辐亮度(离水辐亮度)由z=0.65 m处的辐亮度外推获得。初步的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一类和二类水域都有很好性能,且算法实现简单,运行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水辐亮度 TSRB射计 海色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素垂直分布结构对离水辐亮度光谱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曹文熙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37,共8页
全球范围的大多数海区,特别是一类海区,生物-光学特性的垂直分布是不均匀的,南海典型的垂直分布结构是在50~100m水层存在极大值分布。本文研究了叶绿素垂直分布结构对离水辐亮度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叶绿素垂直分布结... 全球范围的大多数海区,特别是一类海区,生物-光学特性的垂直分布是不均匀的,南海典型的垂直分布结构是在50~100m水层存在极大值分布。本文研究了叶绿素垂直分布结构对离水辐亮度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叶绿素垂直分布结构影响的灵敏光谱区是400~600nm。当“本底值”增加时,离水辐亮度明显减小,且其峰值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节点”位置也向长波方向移动。当叶绿素峰值深度向表层移动时,离水辐亮度减小。离水辐亮度随叶绿素极大值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对于叶绿素垂直分布出现极大值的水体,按Gordon的假设用“等效水体”处理时,所得离水辐亮度的误差在1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 垂直分布结构 离水辐亮度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水体生物发光所致离水辐亮度变化及其与固有光学性质和深度的联系
6
作者 张雨潇 王希 +2 位作者 陈树果 刘召伟 胡连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99-1906,共8页
利用黄海不同季节实测生物发光数据,结合同步测量的固有光学性质数据,基于辐射传输模拟,分析了生物发光所致离水辐亮度(L_(w-bio))的数值变化和光谱变化,并讨论其与固有光学性质及生物发光所处深度的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黄海水体L_(w... 利用黄海不同季节实测生物发光数据,结合同步测量的固有光学性质数据,基于辐射传输模拟,分析了生物发光所致离水辐亮度(L_(w-bio))的数值变化和光谱变化,并讨论其与固有光学性质及生物发光所处深度的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黄海水体L_(w-bio)幅值不仅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同时具有显著的空间变化特征,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除水体本身发光生物的丰度和发光能力外,与水体自身固有光学性质和发光生物所处深度有关。(2)在光谱变化方面,L_(w-bio)最大峰值波长漂移不仅随着生物发光所处深度加深而增大,同时与固有光学性质有关,在固有光学性质其值较大的水体,当生物发光的光源深度位于表层以下,L_(w-bio)峰值波长可由蓝光波段(474 nm)变为绿光波段(最大可移动至578 nm);在固有光学性质其值较小的清澈水体中,辐亮度光谱变化较弱,其L_(w-bio)峰值波长仍在蓝光波段范围内(最大可移动至500 nm)。(3)黄海海域宽泛的固有光学性质对生物发光光源的几何深度反演影响较大,但可通过L_(w-bio)的光谱信息,反演光源的几何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射传输 固有光学性质 生物发光所致离水辐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源型湖泛发生过程水色变化规律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佐琛 段洪涛 +2 位作者 张玉超 邵世光 马荣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4-532,共9页
利用Y-型沉积物再悬浮发生模拟装置,模拟湖泛发生过程,分析水体吸收特性变化特征;同时,利用Hydrolight和CIE颜色匹配函数模拟水体颜色,分析湖泛水色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湖泛发生过程中,可溶性有色物质(CDOM)浓度(ag)不断增大,无机颗粒... 利用Y-型沉积物再悬浮发生模拟装置,模拟湖泛发生过程,分析水体吸收特性变化特征;同时,利用Hydrolight和CIE颜色匹配函数模拟水体颜色,分析湖泛水色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湖泛发生过程中,可溶性有色物质(CDOM)浓度(ag)不断增大,无机颗粒物浓度及吸收(ad)总体呈减小的趋势,而浮游植物色素浓度及吸收(aph)随时间变化不规律;基于Hydrolight模拟湖泛水体,离水辐亮度(Lw)和遥感反射比(Rrs)均随时间不断变小;3)另外,随SPIM或ag(443)的变大,水体颜色逐渐由绿色变为棕色.当SPIM增至40mg/L时,水体呈现棕色;当ag(443)达到10m-1时,水体呈现红棕色.通过研究湖泛发生过程水体光学特性和水色变化规律,有助于构建高精度的湖泛遥感监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 吸收特性 离水辐亮度 遥感反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空光遮挡法的漂浮式水体光谱测量系统研制 被引量:4
8
作者 田礼乔 李森 +4 位作者 孙相晗 童如清 宋庆君 孙兆华 李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56-2763,共8页
精确的现场水体光谱特性测量与分析是水色遥感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基础问题。传统的剖面法、水面之上法等水体光谱现场测量方法无法直接测得离水辐亮度(Lw),后处理过程比较复杂,不确定性较大。天空光遮挡法(SBA)实现了对水体离水辐亮度... 精确的现场水体光谱特性测量与分析是水色遥感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基础问题。传统的剖面法、水面之上法等水体光谱现场测量方法无法直接测得离水辐亮度(Lw),后处理过程比较复杂,不确定性较大。天空光遮挡法(SBA)实现了对水体离水辐亮度的直接测量后处理流程相对简单,能较好地避免传统现场光谱测量方法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但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成熟的基于SBA方法的水体光谱测量系统,因此基于SBA方法开展新型水体光谱测量系统研制与测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作者在系统分析SBA水体光谱现场获取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首套基于SBA方法的漂浮式水体光谱测量系统的研发情况,详细阐述了其硬件结构设计及系统单元设置情况。通过2017年9月20日珠江口(113°32′38″E, 22°25′43″N)的系统现场测试分析验证了该系统分钟级高频次连续水体光谱采集能力。该系统实现了连续直接观测得到离水辐亮度和入射辐照度进而计算得到遥感反射率(Rrs)的功能,其变异系数均小于5%,将系统观测结果与Maya2000 Pro同步观测获得的遥感反射率对比,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该系统采用SBA方法进行水体遥感反射率测量的有效性。连续观测实验证明了该系统水体遥感反射率测量的稳定性以及快速跟踪水体光学特征变化的能力。论文指出了基于SBA漂浮式水体光谱测量系统发展起来的漂浮式光学浮标(FOBY)在自阴影评估与校正、数据质量控制、数据高频获取、浮标姿态记录、多要素联合观测、长时序大范围组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综上所述,基于SBA方法研发的漂浮式水体光谱测量系统能实现水体光谱的高频观测,以及水体光学特性的快速变化动态跟踪,有助于提高现场测量与卫星遥感数据的匹配效率;基于该系统,在建立传感器观测网的基础上可以获取水体光谱大数据集,有利于大幅提高各种卫星数据水色遥感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空光遮挡法 离水辐亮度 漂浮式体光谱测量系统 漂浮式光学浮标 色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航水体高光谱观测系统SAS的数据处理方法开发与检验 被引量:2
9
作者 胡佳臣 潘德炉 +2 位作者 王迪峰 何贤强 郝增周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9-525,共7页
针对商业化的走航水体高光谱观测系统SAS(Surface Acquisition Systems),提出了在走航观测的复杂条件下,针对关键角度的计算、水气界面反射系数的估算和异常数据剔除等问题,开发出实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利用现场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针对商业化的走航水体高光谱观测系统SAS(Surface Acquisition Systems),提出了在走航观测的复杂条件下,针对关键角度的计算、水气界面反射系数的估算和异常数据剔除等问题,开发出实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利用现场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SAS走航观测获得的离水辐亮度与站点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与同步走航水体浊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水辐亮度 走航观测 海洋色遥感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面光谱辐射计系统研制及遥感反射比的测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勇 刘智深 +2 位作者 张凯临 黄海龙 吴松华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95-800,共6页
本文报道海面光谱辐射计的研制、定标和海上现场实验测量。运用一个 2 5 6元光电二极管列阵传感器件测量海面离水辐亮度和向下辐照度的光谱分布 ,可计算得出遥感反射比。该仪器所测量的数据可以用于海洋方面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 。
关键词 光谱射计 光电二极管列阵 遥感反射比 海面离水辐亮度 向下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光学
11
《中国光学》 EI CAS 1999年第4期99-99,共1页
P733.3 99042791测定叶绿素a浓度、漫散射衰减系数和离水辐亮度的海洋激光雷达=Ocean lidar(BLOL)for measuring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diffuse attenuationcoefficient and water—leaving radiance[刊,中]/吴东,王汝霖,陈卫标... P733.3 99042791测定叶绿素a浓度、漫散射衰减系数和离水辐亮度的海洋激光雷达=Ocean lidar(BLOL)for measuring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diffuse attenuationcoefficient and water—leaving radiance[刊,中]/吴东,王汝霖,陈卫标,刘智深(青岛海洋大学教育部海洋遥感开放研究室.山东,青岛(266003)),LeeZhongping(南佛罗里达大学海洋科学系.美国)//光学学报.—1998,18(12).—1690—1696研制了一台多参数的主被动船载蓝绿光海洋激光雷达系统(BLOL),它可用于我国东海海域的海色遥感印证。该海洋激光雷达系统能被动地测量离水辐亮度L_w,主动测量漫散射衰减系数k和叶绿素a浓度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散射衰减系数 离水辐亮度 海洋激光雷达系统 叶绿素 海洋遥感 小角度散射函数 南佛罗里达大学 海洋大学 主动测量 青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