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术型硕士生的科研参与、科研产出及其差异——基于2017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高耀 杨佳乐 沈文钦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44,共9页
基于2017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整体而言,科研参与方面,学术型硕士生在读期间参与过科研项目、学术会议和境外学术会议的比例依次为85%、72%和6%左右;科研产出方面,该群体在读期间发表过国内期刊论文、国际期刊论文... 基于2017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整体而言,科研参与方面,学术型硕士生在读期间参与过科研项目、学术会议和境外学术会议的比例依次为85%、72%和6%左右;科研产出方面,该群体在读期间发表过国内期刊论文、国际期刊论文、国际会议论文的比例依次为六成、两成和一成左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非重点高校学术型硕士生国内期刊论文发表量显著更高;导师因素对学术型硕士生的科研参与和科研产出有显著影响,导师年龄越小、职称越高,学生科研参与及科研产出的表现更优异;考研学生与保研学生在科研参与和科研产出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但调剂生在科研产出表现方面要显著好于非调剂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型硕士生 科研参与 科研产出 离校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率到底有多高——基于2017年全国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5
2
作者 高耀 陈洪捷 王东芳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51,共10页
基于2017年全国博士生离校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博士生的平均延期率为39.68%,在延期群体中,48.15%的平均延期时间为一年,且延期率和延期时间在不同个体、不同学科及不同院校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首先... 基于2017年全国博士生离校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博士生的平均延期率为39.68%,在延期群体中,48.15%的平均延期时间为一年,且延期率和延期时间在不同个体、不同学科及不同院校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首先,自然科学中,男性延期概率显著低于女性;入学年龄越大,延期概率越高,延期时间也越长;博士生培养的贯通程度越高,则延期概率越低。其次,与人文学科相比,农学的延期概率显著更高而医学延期率显著更低;入选"一流学科"的博士生延期概率显著更低。第三,在自然科学中,院校层次越高,则博士生延期概率越高,但不同区域间延期率的差异并不显著。根据不同学科"内在规定性"和学科知识生产属性制定合理的培养周期是重要的改革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延期毕业率 延期时间 离校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毕业生就业歧视的类型、范围及其差异——基于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耀 杨佳乐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51,共7页
博士毕业生人力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宏观战略,而各种显性或隐性就业歧视的存在会导致国家、单位及个体层面的"多重效率损失"。基于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 博士毕业生人力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宏观战略,而各种显性或隐性就业歧视的存在会导致国家、单位及个体层面的"多重效率损失"。基于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就业时遇到的主要就业歧视类型按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一学历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婚姻歧视及其他歧视,而同时遇到两种及以上的组合就业歧视的发生率为27.18%,且各种就业歧视的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年龄、选拔方式、培养单位类型、学科及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性。进一步的回归结果显示,博士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性别阻隔效应、年龄阻隔效应及地区阻隔效应是就业歧视的几种典型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毕业生 单一就业歧视 组合就业歧视 离校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型硕士生就读体验满意度的学科差异——基于2016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高耀 王立 杨佳乐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0-48,共9页
学术型硕士生由于其培养目标、职业定位的模糊性和学术训练的预备性,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中是一个相对特殊且在相关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就读体验满意度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直接反映,基于2016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从"以学生... 学术型硕士生由于其培养目标、职业定位的模糊性和学术训练的预备性,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中是一个相对特殊且在相关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就读体验满意度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直接反映,基于2016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内部视角,对学术型硕士生就读体验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发现:学硕对国际学术交流机会、导师求职指导和课程教学的满意度相对较低。通过进一步的学科差异分析发现:总体而言,农学硕士的培养单位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学科,但人文硕士和医学硕士分别对属于研究基础支撑的文献资料与实验设施的满意度评价较低;人文社科硕士的导师指导和课程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自科类和管理类学科;管理学硕士的科研参与满意度则显著低于其他学科。这些发现对提升学术型硕士就读体验满意度,促进研究生教育向"增质提效"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具有重要的政策性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型硕士生 离校调查 就读体验满意度 研究生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现状与问题--基于2021年全国硕士毕业生离校反馈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高耀 王洁 +2 位作者 许丹东 沈文钦 陈洪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37,共11页
学术型硕士生的就读体验是硕士生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基于全国338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69387名学术型硕士生离校反馈调查数据,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内部视角对我国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状况和就读体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学术型硕士... 学术型硕士生的就读体验是硕士生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基于全国338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69387名学术型硕士生离校反馈调查数据,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内部视角对我国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状况和就读体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学术型硕士毕业生对导师指导效果、培养条件与培养环节、收获进步与能力增值等方面的评价较高,而对课程结构与教学质量、资助渠道丰富性和充足性、职业定位清晰程度等方面的评价相对较低。硕士生培养单位需要进一步从重视调整优化课程结构、明晰课程层次和区分度、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丰富资助渠道和适度提升资助水平、注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方面不断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型硕士生 培养状况 就读体验 离校调查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