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弱电容信号的离散频率测试方法及其硬件电路的实现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俊 徐佩 石云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0-504,共5页
硅微惯性器件的微弱电容信号检测一直是微机械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其检测方法及集成电路的实现已成为制约微惯性器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频率信号抗干扰性好的特点将微弱电容信号转换成频率信号,提出了一种利用离散频率测试的方法... 硅微惯性器件的微弱电容信号检测一直是微机械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其检测方法及集成电路的实现已成为制约微惯性器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频率信号抗干扰性好的特点将微弱电容信号转换成频率信号,提出了一种利用离散频率测试的方法对加速度信号进行测试,使得所测加速度可以通过各离散频率点与步长频率的倍数关系直接读出,并通过硬件电路实现了该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与理论仿真结果很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仪表技术 微惯性器件 微弱信号 离散频率 步长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efenstette编码下MicPSO的离散频率编码波形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曾祥能 张永顺 +2 位作者 田波 赵国庆 雷腾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5,共6页
该文在分析离散频率编码波形信号(DFCW)的模糊函数基础上,建立了离散频率编码信号设计的优化模型,将微群粒子群优化算法(MicPSO)应用于DFCW设计。针对DFCW设计为排列优化问题,引入了Grefenstette编码作为MicPSO的粒子编码进行优化设计... 该文在分析离散频率编码波形信号(DFCW)的模糊函数基础上,建立了离散频率编码信号设计的优化模型,将微群粒子群优化算法(MicPSO)应用于DFCW设计。针对DFCW设计为排列优化问题,引入了Grefenstette编码作为MicPSO的粒子编码进行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DFCW的自相关峰值旁瓣、多普勒容限主要与信号码长有关,而通过该优化设计,信号的互相关性能得到极大改善,与已有方法相比,该方法时间开销小,优化结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频率编码波形 Grefenstette编码 微群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射流离散频率噪声的特性及机理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标 姚朝晖 +1 位作者 许宏庆 沈孟育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0-183,共4页
为探索冲击射流离散频率噪声的产生机理 ,系统地研究了冲击射流离散频率噪声的特性。发现对于给定的喷嘴和冲击距离 ,存在一个压比临界点 ,当压比高于此临界点值时 ,流场振荡和离散频率噪声被显著抑制乃至消失。解释了此压比临界值的机... 为探索冲击射流离散频率噪声的产生机理 ,系统地研究了冲击射流离散频率噪声的特性。发现对于给定的喷嘴和冲击距离 ,存在一个压比临界点 ,当压比高于此临界点值时 ,流场振荡和离散频率噪声被显著抑制乃至消失。解释了此压比临界值的机理 :气流的出口膨胀阻遏了反馈声波对喷嘴唇口的激发 ,从而抑制了反馈环的形成。研究了射流倾斜冲击平板时反馈环以及相应的离散频率噪声 ,推测此压比临界点值与冲击距离、射流倾斜角度有关。实验表明 :压比临界点值随冲击距离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而增高 ,随喷嘴偏离垂直角度增加而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射流 离散频率噪声 产生机理 压比临界点 反馈环 冲击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GSAA的机会阵雷达离散频率编码波形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龚树凤 贲德 潘明海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54-1860,共7页
机会阵雷达(opportunistic array radar,OAR)是一种以平台隐身性设计为核心的新体制雷达,设计适用于OAR系统的正交波形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常规的雷达正交波形编码的搜索方法进行改进,使用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寻找出具有低自相... 机会阵雷达(opportunistic array radar,OAR)是一种以平台隐身性设计为核心的新体制雷达,设计适用于OAR系统的正交波形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常规的雷达正交波形编码的搜索方法进行改进,使用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寻找出具有低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的雷达离散频率编码集合;并且考虑到算法适应度函数的重要性,引入灰关联度综合评价法则对其加以关联分析,根据关联度来引导算法搜索的方向,使产生的波形具备较好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行且高效,在搜索最优离散频率编码方面优于其他搜索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阵雷达 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离散频率编码波形 灰关联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雷达中正交离散频率编码波形的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敬军 姜永华 但波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76-1181,共6页
发射信号正交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系统的性能。正交离散频率编码波形是一种较理想的准正交波形。首先给出了正交离散频率编码波形的模糊函数,然后以互相关能量为代价函数,... 发射信号正交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系统的性能。正交离散频率编码波形是一种较理想的准正交波形。首先给出了正交离散频率编码波形的模糊函数,然后以互相关能量为代价函数,运用改进的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正交离散频率编码波形进行优化排序设计,生成可应用于宽带MIMO雷达中的具有较好模糊特性的准正交信号。仿真结果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且随着码长的增加和编码排序的优化新的正交离散频率编码波形的互相关性能将变得更好,其对多普勒的容忍性与码长成反比,但是由于固有的特性其自相关性能与码长几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离散频率编码波形 改进的离散粒子群算法 模糊函数 优化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射流离散频率噪声的屏蔽抑制及对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韩标 许宏庆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根据对超声速射流离散频率噪声产生的反馈机理的认识,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地破坏反馈环的形成,从而抑制射流离散频率噪声的喷嘴屏蔽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阻隔反馈声波使其不能到达喷嘴唇口、同时屏蔽物不与射流接触来实现降噪的目的。实... 根据对超声速射流离散频率噪声产生的反馈机理的认识,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地破坏反馈环的形成,从而抑制射流离散频率噪声的喷嘴屏蔽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阻隔反馈声波使其不能到达喷嘴唇口、同时屏蔽物不与射流接触来实现降噪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合适的屏蔽罩参数,正常降噪效果可达5分贝以上。应用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测量了超声速自由射流在采取屏蔽降噪措施前后轴线速度的分布,发现屏蔽后射流势核长度增加近50%,表明这种降噪方法有助于射流推力的提高,但不利于射流的掺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射流 离散频率噪声 屏蔽抑制 反馈环 激光多普勒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冲击射流离散频率噪声的屏蔽抑制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标 姚朝晖 许宏庆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根据导致超音速冲击射流离散频率噪声的反馈机理 ,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地破坏反馈环的形成 ,从而抑制超音速冲击射流离散频率噪声的喷嘴屏蔽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阻隔反馈波使其不能到达喷嘴唇口从而破坏反馈环、同时屏蔽罩不与射流接触... 根据导致超音速冲击射流离散频率噪声的反馈机理 ,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地破坏反馈环的形成 ,从而抑制超音速冲击射流离散频率噪声的喷嘴屏蔽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阻隔反馈波使其不能到达喷嘴唇口从而破坏反馈环、同时屏蔽罩不与射流接触来实现降噪的目的的。本文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并提出了屏蔽罩的设计要点。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合适的屏蔽罩的参数 ,降噪效果达 5分贝以上。应用LDV方法对超声速射流轴线速度进行了测量和比较 ,发现应用屏蔽降噪方法以后射流轴线速度显著增加 ,核心区长度增加 5 0 %左右。分析表明这种降噪方法对射流冲击障碍物的推力和除尘除水效率的提高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抑制 超音速冲击射流 离散频率噪声 反馈环 LDV 降噪 屏蔽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离散频率编码雷达信号的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宋玉龙 朱洪翔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5期27-30,共4页
离散频率编码序列集合是一种具有良好自相关和互相关性的正交编码波形序列集合,其信号可以提升网状多雷达系统的目标搜索能力、追踪与识别能力。为了设计这种信号,需要求解NP-难的组合优化问题,且考虑到DSP的速度限制和信号产生的实时... 离散频率编码序列集合是一种具有良好自相关和互相关性的正交编码波形序列集合,其信号可以提升网状多雷达系统的目标搜索能力、追踪与识别能力。为了设计这种信号,需要求解NP-难的组合优化问题,且考虑到DSP的速度限制和信号产生的实时性要求,采取简单有效的局部搜索算法,并利用TI公司的TMS320F28335和BB公司的DAC7724完成目标算法和波形输出,得到了符合要求的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频率编码序列 局部搜索算法 数字信号处理器 数/模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随机序列的正交离散频率编码信号 被引量:2
9
作者 贾基东 李淑秋 李宇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5-283,共9页
针对正交离散频率编码信号已有设计方法编码长度和数量受限、生成信号彼此正交性较弱等问题,该文利用线性同余随机序列随机性强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随机序列的正交离散频率编码信号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离散频率编码信号的模糊函数... 针对正交离散频率编码信号已有设计方法编码长度和数量受限、生成信号彼此正交性较弱等问题,该文利用线性同余随机序列随机性强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随机序列的正交离散频率编码信号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离散频率编码信号的模糊函数,分析了信号的时延、多普勒测量精度和信号集的正交性,并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基于随机序列和基于混沌序列设计的离散频率编码信号的正交性特性。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基于随机序列的正交离散频率编码信号具有更优良的模糊函数,信号彼此间的正交性特性更好,且易于设计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频率编码信号 随机序列 正交 模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下离散频率编码波形脉冲信号联合积累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嵩 张磊 +1 位作者 马岩 钟卫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7-986,共10页
雷达电子侦察环境下,非合作目标发射的离散频率编码(DFC)波形信号具有低截获、抗干扰的特性,在低信噪比(SNR)条件下传统方法难以实现波形的稳健积累及准确的脉冲检测,容易造成数据漏检与情报缺失。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联合的积累... 雷达电子侦察环境下,非合作目标发射的离散频率编码(DFC)波形信号具有低截获、抗干扰的特性,在低信噪比(SNR)条件下传统方法难以实现波形的稳健积累及准确的脉冲检测,容易造成数据漏检与情报缺失。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联合的积累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相关积累和非相干积累的联合处理实现了低信噪比下稳健脉冲信号包络的获取,并利用双向恒虚警(CFAR)检测和脉冲沿判决准则抑制了突跳噪声对脉冲检测的影响,实现了准确而稳健的脉冲到达时间和脉冲宽度的估计。相比于常规算法,该文在不需要任何先验信息的条件下能够实现离散频率编码波形信号的准确检测,检测虚警率低且具有良好的稳健性。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检测 参数估计 相关积累 恒虚警 离散频率编码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式风机系统离散频率气流脉动特性的研究
11
作者 陈玲莉 黄幼玲 《流体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1-5,共5页
本文提出用与风机叶片数相关的周期性的速度激发及角速度微小变化函数,来模拟风机包括附件对管道系统的作用。用一维非稳定流理论对气流脉动进行了计算,计算曲线和实验曲线基本一致,因此,这种模拟函数能较好地描述风机对系统气流脉动的... 本文提出用与风机叶片数相关的周期性的速度激发及角速度微小变化函数,来模拟风机包括附件对管道系统的作用。用一维非稳定流理论对气流脉动进行了计算,计算曲线和实验曲线基本一致,因此,这种模拟函数能较好地描述风机对系统气流脉动的离散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风机 风机 离散频率 气流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频率编码的PD雷达二维解模糊方法
12
作者 孙希平 卢景月 +1 位作者 张磊 钟卫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37-1747,共11页
针对脉冲多普勒雷达在中脉冲重复频率下同时存在距离模糊和多普勒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离散频率编码(discrete frequency coding,DFC)波形解二维模糊的方法。基于雷达循环发射的一组正交DFC信号,在回波脉冲压缩过程中,利用信号... 针对脉冲多普勒雷达在中脉冲重复频率下同时存在距离模糊和多普勒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离散频率编码(discrete frequency coding,DFC)波形解二维模糊的方法。基于雷达循环发射的一组正交DFC信号,在回波脉冲压缩过程中,利用信号正交性进行距离模糊区域的分离,完成距离解模糊。通过多普勒模糊数遍历补偿以及与keystone后相参积累结果对比,确定正确的多普勒模糊数,完成多普勒解模糊。经过Keystone处理后,可以进行整个驻留时间的相参积累,提高回波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的目标检测及参数估计能力。同时考虑了DFC信号的多普勒敏感性问题,在精确匹配滤波过程中补偿了脉内多普勒的影响。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解二维模糊的有效性以及低信噪比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雷达 二维解模糊 离散频率编码信号 精确匹配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mmatone频率离散小波系数的水下目标鲁棒识别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姚振 杨益新 +2 位作者 田丰 杨龙 陶灿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6-911,共6页
针对水下目标辐射噪声的复杂性和研究样本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Gammatone频率离散小波系数的特征提取方法,结合人耳听觉感知机理,提取出了有效吻合人耳听觉特性的识别特征。该方法在2个方面改进了目前广泛采用的美尔倒谱系数:1用Gamm... 针对水下目标辐射噪声的复杂性和研究样本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Gammatone频率离散小波系数的特征提取方法,结合人耳听觉感知机理,提取出了有效吻合人耳听觉特性的识别特征。该方法在2个方面改进了目前广泛采用的美尔倒谱系数:1用Gammatone滤波器代替三角滤波器,更好地模拟了人耳基底膜的滤波特性;2用离散小波变换替换离散余弦变换,使得识别特征具有优良的局部化特性。针对实录的水下动物叫声和舰船辐射噪声进行分类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特征提取方法在识别率和稳健性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tone滤波器 Gammatone频率离散小波系数 水下目标识别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神经网络在高频率离散问题求解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骆嘉伟 王思玮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3年第4期94-96,37,共4页
应用连续神经网络来解高频率离散问题,并采用最佳机票超额预定作为具体应用实例。在对上述问题的求解过程中,根据机票超额预定的规章制度和Hopfield连续神经网络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利用BP算法和模糊推理系统计算了Hopfield网格各节点之... 应用连续神经网络来解高频率离散问题,并采用最佳机票超额预定作为具体应用实例。在对上述问题的求解过程中,根据机票超额预定的规章制度和Hopfield连续神经网络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利用BP算法和模糊推理系统计算了Hopfield网格各节点之间的联系。这一应用对神经网络参与优化问题求解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 频率离散问题 求解过程 数学模型 模糊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频谱多点卷积幅值修正法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0
15
作者 朱利民 钟秉林 黄仁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1期120-125,共6页
利用信号处理中的帕塞伐原理得到两个有关离散频谱特性的重要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离散频谱多点卷积幅值修正法,并讨论了算法中的参数选取问题,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确实有效。理论分析还表明该方法特别适合于转速有小波动的旋转机械... 利用信号处理中的帕塞伐原理得到两个有关离散频谱特性的重要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离散频谱多点卷积幅值修正法,并讨论了算法中的参数选取问题,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确实有效。理论分析还表明该方法特别适合于转速有小波动的旋转机械振动信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分析 信号 幅值修正 离散频率 多点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SAR大测绘带成像 被引量:25
16
作者 武其松 井伟 +1 位作者 邢孟道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2-775,共4页
该文提出利用MIMO-SAR系统实现大测绘带成像的方法。在该系统中,利用离散频率编码信号实现高距离分辨;同时采用低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PRF)来获得不模糊的大测绘带,然而PRF降低会导致多普勒模糊。文中利用MIMO-SAR... 该文提出利用MIMO-SAR系统实现大测绘带成像的方法。在该系统中,利用离散频率编码信号实现高距离分辨;同时采用低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PRF)来获得不模糊的大测绘带,然而PRF降低会导致多普勒模糊。文中利用MIMO-SAR系统提供更多自由度进行空域滤波,成功地解决了多普勒模糊次数大于通道个数条件下的解模糊问题。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 大测绘带成像 空域滤波 离散频率编码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雷达中的DFCW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波 何子述 王海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8-691,共4页
发射信号的正交性好坏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实现的关键,正交离散频率编码波形(DFCW)是MIMO雷达可以利用的正交信号。该文首先分析了DFCW的互模糊函数,在此基础上,对自相关峰值旁瓣及互相关峰值旁瓣电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遗传算... 发射信号的正交性好坏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实现的关键,正交离散频率编码波形(DFCW)是MIMO雷达可以利用的正交信号。该文首先分析了DFCW的互模糊函数,在此基础上,对自相关峰值旁瓣及互相关峰值旁瓣电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得到了具有更低互相关峰的DFCW。然后将优化得到的DFCW应用于MIMO雷达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信号互相关仿真及对目标回波信号匹配滤波仿真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函数 互相关 离散频率编码波形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分频技术在羊三木潜山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芝尧 钱茂路 +2 位作者 付立新 刘志英 罗婕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6,154,共4页
以羊三木潜山储层为预测对象,在地震分频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基础上,采用长短时窗相结合的频谱分解算法,既利于准确刻画薄层,又可保证信号真实性。通过结合前期的地质资料,应用基于长短时窗相结合频谱分解算法的地震分频技术,分析了羊三... 以羊三木潜山储层为预测对象,在地震分频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基础上,采用长短时窗相结合的频谱分解算法,既利于准确刻画薄层,又可保证信号真实性。通过结合前期的地质资料,应用基于长短时窗相结合频谱分解算法的地震分频技术,分析了羊三木潜山储层不同时期的沉积相类型,对不同类型的单频地震响应赋予了更详实的地质意义,更加便于进行识别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分频技术 储层预测 调谐体 离散频率能量体 羊三木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薄壁散射效应的声学计算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彬彬 欧阳华 +1 位作者 吴亚东 杜朝辉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217,共6页
采用薄壁边界元/FW-H理论混合方法建立了考虑薄壁声学散射效应的数值计算模型。这种声学计算模型可以预测存在薄壁如风扇机匣、蜗壳等条件下的声波的传播及散射问题。计算模型的建立主要包含噪声源的计算和声源的传播两方面:首先建立FW-... 采用薄壁边界元/FW-H理论混合方法建立了考虑薄壁声学散射效应的数值计算模型。这种声学计算模型可以预测存在薄壁如风扇机匣、蜗壳等条件下的声波的传播及散射问题。计算模型的建立主要包含噪声源的计算和声源的传播两方面:首先建立FW-H的频域方程,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计算流场,通过流场数据计算气动噪声源;然后采用薄壁面边界元法计算固壁对声波的散射,并计算声波在固壁散射后的声场分布。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及经典的叶轮机管道风扇噪声理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种计算模型与理论计算结果及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准确的预测机匣壁的散射效应对声源传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边界元 气动声学 离散频率噪声 轴流风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置静叶周向弯曲对表面非定常压力脉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彬彬 欧阳华 +1 位作者 金光远 杜朝辉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31,45,共8页
在目前的叶轮机械中,普遍存在着旋转动叶与后置静叶干涉产生的非定常流动现象。这种流动现象会导致静叶表面产生非定常性压力脉动。这种脉动可分为旋转动叶的速度亏损尾迹引起的叶片表面的周期性脉动和气流本身的湍流脉动及其他涡团导... 在目前的叶轮机械中,普遍存在着旋转动叶与后置静叶干涉产生的非定常流动现象。这种流动现象会导致静叶表面产生非定常性压力脉动。这种脉动可分为旋转动叶的速度亏损尾迹引起的叶片表面的周期性脉动和气流本身的湍流脉动及其他涡团导致的随机脉动两个方面。采用一工业用单级通风机,对其动静叶的干涉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在后置静叶表面沿弦长及叶高方向布置动态压力传感器的方法,研究静叶的周向弯曲(倾斜)角度对静叶表面的非定常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周向弯曲静叶会改变动叶尾迹所引起的后置静叶周期性脉动的幅值在静叶表面的分布特点,静叶顶部压力脉动的幅值与原始径向静叶相比能够有效地降低,同时与中部的压力幅值相比有一定提高,但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静叶表面随机性的压力脉动强度受周向弯曲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向弯曲 非定常压力脉动 动静干涉 离散频率 宽带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