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的裂隙水渗流计算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晋丽 陈喜 +2 位作者 张志才 康建荣 高满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3-371,共9页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DFN))是研究裂隙水渗流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文章根据裂隙几何参数和水力参数的统计分布,利用Monte Carlo随机模拟技术生成二维裂隙网络,基于图论无向图的邻接矩阵判断裂隙网络的连通,利用...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DFN))是研究裂隙水渗流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文章根据裂隙几何参数和水力参数的统计分布,利用Monte Carlo随机模拟技术生成二维裂隙网络,基于图论无向图的邻接矩阵判断裂隙网络的连通,利用递归算法提取出裂隙网络的主干网或优势流路径。基于立方定律和渗流连续性方程,利用数值解析法建立了二维裂隙网络渗流模型,分析不同边界条件下裂隙网络中的流体流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模拟区域宏观水力梯度和边界条件下,裂隙网络水力梯度方向总的流量,以及节点的水位、节点间的流量和流动方向的变化特征,为区域岩溶裂隙水渗流计算提供了一种实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介质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 连通性 裂隙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裂隙等效连续介质耦合模型的哈尔克山裂隙网络模拟
2
作者 漆琳靖 王泽清 +2 位作者 那金 岑畅 马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6-1268,共13页
哈尔克山位于天山北部,复杂的地质结构和强烈的地形切割导致该地区断裂发达,河谷裂隙发育。哈尔克山地区对天山北麓整体水资源及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为了对其进行地下水渗透能力评价研究,探讨该区域基岩裂隙渗透特征,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 哈尔克山位于天山北部,复杂的地质结构和强烈的地形切割导致该地区断裂发达,河谷裂隙发育。哈尔克山地区对天山北麓整体水资源及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为了对其进行地下水渗透能力评价研究,探讨该区域基岩裂隙渗透特征,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型(DFN)与等效连续介质模型(ECM)的理论基础,提出一种离散裂隙等效连续介质耦合模拟方法。首先,基于研究区水文地质背景,结合其天然裂隙网络特征,开展区域裂隙空间特征分析;然后,根据天然裂隙网络特征开展离散裂隙网络模拟,构建符合实际区域地质条件的离散裂隙网络模型;最后,基于等效介质模型理论,耦合裂隙与地质单元体,计算裂隙网络等效渗透率。结果表明:研究区裂隙受哈尔克山断裂构造影响,整体走向呈NWW向和NEE向;区域裂隙隙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裂隙在空间分布上服从Fisher分布;裂隙等效半径为312.9~780.6 m,隙宽为1.43~25.19 mm,渗透率为2.3~66.7 mD①,裂隙密度为0.10~5.25 m^(-1);等效渗透率xx方向为0.050~1.877 mD,yy方向为0.050~1.947 mD,zz方向为0.100~2.825 mD,整体区域渗透率均小于3 mD;哈尔克山地区基岩裂隙网络渗透率较低,断裂带及河谷裂隙发育带是山区地下水的主要运移通道。将模拟结果同前期开展的水文地质试验结果对比,二者数值较为相近,证明离散裂隙等效连续介质耦合模拟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哈尔克山 离散裂隙等效连续介质耦合模拟 水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裂隙网络模拟和单孔压水试验的裂隙张开度确定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程锦波 夏露 于青春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2-272,共11页
岩体裂隙的等效水力张开度(水力学等效隙宽)是岩体的关键力学几何参数之一。目前常采用交叉孔试验等大型试验方法获取野外深部岩体裂隙的张开度,但该方法很少在一个工程中多次使用,且难以分析裂隙张开度在空间上的变化。以三峡大坝右岸... 岩体裂隙的等效水力张开度(水力学等效隙宽)是岩体的关键力学几何参数之一。目前常采用交叉孔试验等大型试验方法获取野外深部岩体裂隙的张开度,但该方法很少在一个工程中多次使用,且难以分析裂隙张开度在空间上的变化。以三峡大坝右岸地下电站硐室围岩为例,提出了一种联合利用常规单孔压水试验数据和三维裂隙网络模拟,反演确定裂隙等效水力张开度的新方法。利用实测裂隙编录资料取得的统计数据开展裂隙产状随机模拟,构建与压水试验钻孔连通的三维离散裂隙网络渗流模型,拟合单孔压水稳态流量和压力的关系,反演不同深度岩体的裂隙等效水力张开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岩体裂隙的等效水力张开度一般为0.07~0.30 mm,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的统计特征,多数钻孔反演的裂隙等效水力张开度随埋深呈指数形式衰减,少数钻孔呈现出裂隙等效水力张开度随机性强、随埋深变化不明显的特征。相较传统方法,本方法反演结果显著不同,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裂隙张开度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 数值模拟 压水试验 三峡大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法和水流数值模拟技术的地下水封洞库水封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胡成 陈刚 +3 位作者 曹孟雄 唐连松 郑可 王继刚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126,136,共9页
水封性是保证地下水封洞库安全运营的关键,目前研究地下水封洞库水封性的主要难点在于裂隙岩体含水层强烈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以某地下水封洞库工程为背景,通过实测裂隙几何参数分析裂隙发育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离散裂隙网络模型。之... 水封性是保证地下水封洞库安全运营的关键,目前研究地下水封洞库水封性的主要难点在于裂隙岩体含水层强烈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以某地下水封洞库工程为背景,通过实测裂隙几何参数分析裂隙发育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离散裂隙网络模型。之后对研究区进行网格化划分计算了各单元体渗透系数张量,基于对裂隙渗流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假设建立了研究区高精度的非均质各向异性渗流模型,并对研究区渗透性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建立非均质各向异性渗流模型对水幕系统水封性能进行了探讨并与传统均质各向同性渗流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利用该模型可以弥补传统均质各向同性渗流模型的不足,更加准确地评价由于裂隙岩体非均质各向异性造成的储品泄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洞库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 非均质各向异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网络渗流理论的软硬互层状岩体渗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卢刚 周志芳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4期41-44,共4页
为研究软硬互层状岩体的渗透规律,根据层状岩体中的裂隙发育规律,把互层状岩体简化为由层面裂隙和构造裂隙组成的离散裂隙介质,建立了互层状岩体渗流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并根据裂隙交叉处的流量守恒原理求解其渗流场。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 为研究软硬互层状岩体的渗透规律,根据层状岩体中的裂隙发育规律,把互层状岩体简化为由层面裂隙和构造裂隙组成的离散裂隙介质,建立了互层状岩体渗流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并根据裂隙交叉处的流量守恒原理求解其渗流场。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讨论了切层裂隙开度对垂直方向渗流的影响,得到了互层状岩体渗透场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 层间裂隙 切层裂隙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裂隙网络渗流差异的消落带岩体劣化空间预测方法
6
作者 白林丰 黄波林 +2 位作者 秦臻 秦盼盼 许凯凯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9-459,共11页
三峡水库175 m蓄水以来,水位周期性涨落,使得岸坡岩体强度下降而逐渐劣化,易导致岩质岸坡失稳破坏,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岩体劣化与库水位的波动有关,其损伤劣化区域必然与水力调整范围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提出了基于裂隙网络模型渗流... 三峡水库175 m蓄水以来,水位周期性涨落,使得岸坡岩体强度下降而逐渐劣化,易导致岩质岸坡失稳破坏,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岩体劣化与库水位的波动有关,其损伤劣化区域必然与水力调整范围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提出了基于裂隙网络模型渗流差异的岩体劣化空间分析方法。利用Beacher模型结合裂隙几何参数分布概型模拟岩体裂隙的空间分布,并基于裂隙截面面积相等,在裂隙网络中简化面状渗流为管道流,构建出裂隙网络渗流空间图。同时利用拓扑关系求解实际工况中岩体裂隙网络渗流空间的水头分布区域,通过不同水位下的渗流差异区域来推测发生岩体劣化的空间,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出存在水力差异的区域和新增的渗流区域两种情况合集即为岩体劣化区域。这一预测方法将对量化三峡库区岩体劣化空间强度及岸坡稳定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岩体劣化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 裂隙渗流差异 劣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渗透系数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纪成亮 李晓昭 +4 位作者 王驹 赵晓豹 汪志涛 邵冠慧 王益壮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5-240,共6页
裂隙岩体渗透系数以及渗透主方向的确定对研究岩体渗透性大小及各向异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介质岩体的渗透性能将直接影响其使用安全性。本文运用离散裂隙网络模拟的方法对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甘肃北山预选区3#钻孔附近裂... 裂隙岩体渗透系数以及渗透主方向的确定对研究岩体渗透性大小及各向异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介质岩体的渗透性能将直接影响其使用安全性。本文运用离散裂隙网络模拟的方法对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甘肃北山预选区3#钻孔附近裂隙岩体进行了渗透性质分析。通过对3#钻孔171.5~178.0m段压水试验数据的反演,标定了离散裂隙网络渗流模型中的裂隙渗透参数(导水系数T)。利用标定的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对场区裂隙岩体进行了渗流模拟,确定了该区域裂隙岩体的渗流表征单元体(REV)的尺寸大小以及渗透主值和主渗透方向。运用离散裂隙网络模型计算得出的渗透主值的几何均值与现场压水试验计算结果较接近,证明了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透系数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 裂隙导水系数标定 甘肃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数据的高陡岩质边坡结构面识别与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奚望 陈宜伟 +4 位作者 张文广 边林松 门林 梁鹏飞 周博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0-339,共10页
结构面分布对岩体的工程与力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准确获取结构面信息对于分析岩体特性及其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某高陡岩质边坡三维点云数据,通过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前处理,采用开源程序Discontinuity Set Extr... 结构面分布对岩体的工程与力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准确获取结构面信息对于分析岩体特性及其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某高陡岩质边坡三维点云数据,通过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前处理,采用开源程序Discontinuity Set Extractor(DSE)对点云数据进行半自动化识别与分类,获取边坡岩体结构面的产状、迹长、间距等关键参数信息及点云聚类信息。通过对点云聚类信息进行拟合分析得到其概率分布模型并建立岩体的离散裂隙网络(DFN)模型,进一步基于点云数据采用“Rhino-Griddle-3DEC”联合建模方法建立了高陡岩质边坡的三维块体离散元模型,通过离散元模拟分析了该边坡的稳定性与潜在失稳区域。结果表明:在重力作用下,边坡整体安全系数约为1.5,坡顶突出危岩体竖向位移较大且安全系数较小,为潜在失稳区域。因此,采用该方法识别获取的结构面参数信息能够较好地反映岩体工程力学性质,对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岩质边坡 点云数据 结构面识别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几何理论的DFN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波 金爱兵 +1 位作者 高永涛 肖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625-630 638,638,共7页
以重庆梁-忠(梁平县-忠县)高速公路礼让隧道为工程研究背景,通过测线法调查现场节理,获得了节理产状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并从分形几何学的角度分析了节理间距及迹长的分形分布规律,推导出能反映节理间距及迹长分布状态的分形维数D及分形... 以重庆梁-忠(梁平县-忠县)高速公路礼让隧道为工程研究背景,通过测线法调查现场节理,获得了节理产状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并从分形几何学的角度分析了节理间距及迹长的分形分布规律,推导出能反映节理间距及迹长分布状态的分形维数D及分形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在该基础上采用Matlab软件以及Monte-Carlo随机分析方法,产生节理参数随机数,结合3DEC中最新模块离散裂隙网络(DFN)技术,建立了能反映节理裂隙分布特征的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分形分布比负指数分布包含更多的间距、迹长分布信息,更接近于实际分布;分形维数D反映了节理间距、迹长在其变化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分形维数的大小取决于小间距、小迹长部分数量在总节理数量中的比例,为节理裂隙岩体网络模型构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裂隙岩体 节理间距 节理迹长 分形分布概率模型 离散裂隙网络(DF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介质渗透性的升尺度转换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晓飞 胡成 +2 位作者 曹孟雄 张涛 陈刚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9-267,共9页
研究裂隙介质渗透性的升尺度转换,对准确刻画裂隙介质渗流场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某地下水封洞库的结晶岩裂隙介质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Monte-Carlo随机模拟技术生成二维离散裂隙网络(DFN)模型,计算得到变尺寸模拟域的渗透性参数... 研究裂隙介质渗透性的升尺度转换,对准确刻画裂隙介质渗流场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某地下水封洞库的结晶岩裂隙介质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Monte-Carlo随机模拟技术生成二维离散裂隙网络(DFN)模型,计算得到变尺寸模拟域的渗透性参数及不同尺寸网格化划分后各网格单元的等效渗透系数,并对网格单元等效渗透系数进行升尺度运算。结果表明:模拟域尺寸达到渗透性典型单元体(REV)尺寸22 m×22 m后,模拟域可视为等效连续介质;网格化处理后,小于REV尺寸的网格单元升尺度运算得到的等效渗透系数显著小于裂隙网络模型计算得到的对应复合网格单元的等效渗透系数。因此,渗流计算单元尺寸达到REV尺寸后,其渗透性参数可以有效代表研究区内更大尺寸区域的渗透性特征;当渗流计算单元尺寸小于REV尺寸时,其渗透性参数无法有效代表研究区内更大尺寸区域的渗透性特征,此时对渗透性参数进行参数升尺度运算往往具有低估的误差,不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 升尺度 REV 渗透张量 裂隙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断层开挖引起的地下水系统变化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Jung-Wook Park Chung-In Lee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1073-1079,共7页
在岩层中开挖隧道时以及开挖后,地下水会倒灌进隧道中。利用SEEP/W程序,对倒灌进隧道的地下水的水量及水位变化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对象是位于韩国Gyeongnam市Cheonseong山区的Wonhyo隧道,隧道模型范围内既有湿地,也有断裂带,选... 在岩层中开挖隧道时以及开挖后,地下水会倒灌进隧道中。利用SEEP/W程序,对倒灌进隧道的地下水的水量及水位变化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对象是位于韩国Gyeongnam市Cheonseong山区的Wonhyo隧道,隧道模型范围内既有湿地,也有断裂带,选取了隧道沿途的4个典型区域进行研究。通过DFN模型计算了岩层中的导水率的各向异性度,再将各项异性度数据输入连续性模型。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利特性所造成的不确定性,文中进行了参数分析。此外,为了反映某一介质在饱和和非饱和条件下对水的储存和运输能力,模型中还引入了体积含水量和水利传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韩国高速列车 二维有限元分析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