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自由度运动圆柱绕流的离散涡方法模拟 被引量:13
1
作者 董婧 宗智 +2 位作者 李章锐 孙雷 陈伟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0,共12页
应用离散涡数值方法(Discrete Vortex Method,DVM)对弹性支承的二维圆柱绕流的涡激振动(VIV)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单自由度横向运动系统、两自由度系统横向和流向耦合运动这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得到了不同质量比、不同折合速度下的尾... 应用离散涡数值方法(Discrete Vortex Method,DVM)对弹性支承的二维圆柱绕流的涡激振动(VIV)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单自由度横向运动系统、两自由度系统横向和流向耦合运动这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得到了不同质量比、不同折合速度下的尾涡形状、受力系数和圆柱响应曲线,并分别提取了单自由度和两自由度两种模型所得到的横向振幅进行对比。总结出受质量比和自由度数影响的圆柱响应的变化规律,证实了锁定lock-in现象的发生过程。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和可靠,说明离散涡方法是研究涡激振动问题的有效手段,并且它能够适应高雷诺数下的计算,并且认为圆柱的流向运动对涡激振动起着促进作用,在数值模拟中是应当予以重视的。计算过程采用FORTRAN语言编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涡方法 激振动 CFD 圆柱绕流 锁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浅水流动的离散涡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远东 吴文权 +2 位作者 张红武 王光谦 王兴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18,30,共5页
根据二维浅水流动中旋涡既可产生于流动边界层,也可在主流场中自生自灭的特点,建立起Eulerian-Lagrangian框架下的二维浅水流动离散涡方法;利用该方法数值仿真了高雷诺数下的二维浅水方柱绕流,得到了流动的速度场、涡谱,计算结果中明显... 根据二维浅水流动中旋涡既可产生于流动边界层,也可在主流场中自生自灭的特点,建立起Eulerian-Lagrangian框架下的二维浅水流动离散涡方法;利用该方法数值仿真了高雷诺数下的二维浅水方柱绕流,得到了流动的速度场、涡谱,计算结果中明显可见流动分离、旋涡以及旋涡随时间的发展演化,即模拟出流动所具有的非定常不稳定等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浅水流动 离散涡方法 非定常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离散涡方法及其在涡激运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雷 丁云峰 +1 位作者 郑锦涛 宗智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39-851,共13页
海洋平台的涡激运动(VIM)会使与之连接的锚链和立管系统发生严重的疲劳破坏,缩短其疲劳寿命,是海洋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离散涡模型(DVM)具有不受网格限制、在涡量集中区分辨率高、可用大时间步长模拟高雷诺数流场的特点。本文应用满足... 海洋平台的涡激运动(VIM)会使与之连接的锚链和立管系统发生严重的疲劳破坏,缩短其疲劳寿命,是海洋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离散涡模型(DVM)具有不受网格限制、在涡量集中区分辨率高、可用大时间步长模拟高雷诺数流场的特点。本文应用满足流函数方程的离散涡模型模拟了高雷诺数下二维圆柱绕流和涡激振动(VIV)问题,有效还原了涡激振动中的锁定现象,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同时提出该模型对多体结构涡激运动求解的处理方式。利用该方法模拟了二维单柱Spar平台以及多柱半潜平台模型的涡激运动,通过对平台受力曲线、横荡与纵荡位移以及频率响应的分析,得出了平台涡激运动的普遍规律,为Spar和半潜平台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涡方法 多体结构 海洋平台 激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散涡方法模拟喷嘴出口射流流场的数值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春楼 李根生 张德斌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27-29,共3页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用离散涡方法建立了在复平面上模拟喷嘴出口流场的一套完整模型。在此基础上,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计算机程序,模拟了喷嘴出口流场的速度分布,利用涡元矢量图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射流在喷嘴出口分...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用离散涡方法建立了在复平面上模拟喷嘴出口流场的一套完整模型。在此基础上,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计算机程序,模拟了喷嘴出口流场的速度分布,利用涡元矢量图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射流在喷嘴出口分离流动及流场中旋涡形成及发展的规律。射流在有锐缘的地方会发生流动分离,形成的剪切边界层逐渐卷起,形成旋涡结构。在喷嘴出口与哨嘴出口处形成的旋涡结构,在势流流场和其它涡元的作用下逐渐向下游运动,并向两边扩散。由于粘性扩散及计算误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涡方法 数值模型 喷嘴 射流流场 模拟 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方法用于桥梁断面气动导数和颤振临界风速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23
5
作者 周志勇 陈艾荣 项海帆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7-331,共5页
利用快速离散涡方法计算桥梁主梁断面的气动导数 ,来流为二维粘性不可压缩均匀流。使用边界元及新颍涡量边界条件的积分表示方法计算表面涡量 ,引入快速多极子展开及系数影响矩阵技术获得无网格方法 ,并由此快速计算涡元速度。使断面分... 利用快速离散涡方法计算桥梁主梁断面的气动导数 ,来流为二维粘性不可压缩均匀流。使用边界元及新颍涡量边界条件的积分表示方法计算表面涡量 ,引入快速多极子展开及系数影响矩阵技术获得无网格方法 ,并由此快速计算涡元速度。使断面分别在扭转及竖向做强迫正弦振动 ,利用离散涡方法分别计算其气动力 ,并根据最小二乘法获取气动导数 ,采用 Sacalan的半逆解法确定颤振临界风速。以南京二桥闭口箱梁断面 (方案一 )为例 ,计算结果显示与实测结果有着合理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颤振 临界风速 计算 断面分析 抗风设计 气动导数 离散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方法分析并列圆柱的旋涡脱落现象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志勇 陈艾荣 项海帆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6,共9页
利用快速离散涡方法及流场可视化技术分析二维粘性不可压缩均匀流中并列圆柱体的旋涡脱落现象,识别作用在圆柱上的气动力及旋涡脱落频率。使用边界元方法及引入一个新颍的涡量边界条件计算表面涡量,利用系数影响矩阵技术获得无网格方法... 利用快速离散涡方法及流场可视化技术分析二维粘性不可压缩均匀流中并列圆柱体的旋涡脱落现象,识别作用在圆柱上的气动力及旋涡脱落频率。使用边界元方法及引入一个新颍的涡量边界条件计算表面涡量,利用系数影响矩阵技术获得无网格方法,采用自适应快速多极子算法快速计算涡元速度。数值算例再现了不同间距并列圆柱体的同步同相旋涡脱落、同步反相旋涡脱落、尾流的不对称性及间隙流的半稳定性等现象,数值结果与早期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涡方法 量边界条件 并列圆柱 脱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两相圆柱绕流尾迹内颗粒扩散分布的离散涡数值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远东 吴文权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7-483,共7页
基于离散涡方法求得的非定常水流场和颗粒的Lagrange运动方程,数值模拟了稀疏液固两相圆柱绕流尾迹内颗粒的扩散分布.获得了流动的涡谱与3种不同St数颗粒(St=0.25,1.0,4.0)在流场中的分布.通过引入扩散函数来定量表示颗粒在... 基于离散涡方法求得的非定常水流场和颗粒的Lagrange运动方程,数值模拟了稀疏液固两相圆柱绕流尾迹内颗粒的扩散分布.获得了流动的涡谱与3种不同St数颗粒(St=0.25,1.0,4.0)在流场中的分布.通过引入扩散函数来定量表示颗粒在流场中的纵向扩散强度,并计算得到了不同St数颗粒的扩散函数随时间的变化.数值结果揭示出了液固两相圆柱绕流尾迹中的颗粒扩散分布与颗粒的St数和尾涡结构密切相关:1)中小St数(St=0.25.4.0)颗粒在运动过程中不能进入涡核区,而在旋涡结构的外沿聚集,且颗粒的St数愈大,其越远离涡核区域;2)在圆柱绕流尾迹区域内,中小St数(St=0.25.4.0)颗粒的纵向扩散强度随其St数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两相 高Reynolds数 离散涡方法 颗粒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体绕流的随机涡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晓渝 索奇峰 强士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3,共4页
在离散涡方法中应用随机微分方程理论来求解二维钝体绕流问题 ,通过对静止圆柱不同雷诺数下的绕流计算 ,得到冯卡门涡街和回流区对称轴线上径向速度分布以及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 。
关键词 随机微分方程 圆柱体 钝体绕流 随机方法 离散涡方法 雷诺数 空气动力学 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加入方式对平面射流中颗粒弥散影响的离散涡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伟锋 代正华 +4 位作者 刘海峰 龚欣 于广锁 王辅臣 于遵宏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5-360,共6页
用离散涡方法对平面射流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与实验定量符合的速度场,采用单向耦合的Lagrangian方法模拟了流场中颗粒的弥散.颗粒进入流场的初始径向位置由满足不同概率分布的随机数决定.结果表明:对St 1的颗粒,初始径向位置的概率分布... 用离散涡方法对平面射流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与实验定量符合的速度场,采用单向耦合的Lagrangian方法模拟了流场中颗粒的弥散.颗粒进入流场的初始径向位置由满足不同概率分布的随机数决定.结果表明:对St 1的颗粒,初始径向位置的概率分布对其弥散的影响不显著;对St^o(1)和St 1的颗粒,弥散显著受到初始径向位置概率分布的影响,其弥散函数在上抛物线形概率分布时最大,均匀分布时次之,截尾高斯分布时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平面射流 拟序结构 离散涡方法 概率分布 弥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射流拟序结构的离散涡模拟
10
作者 李伟锋 刘海峰 +2 位作者 龚欣 王辅臣 于遵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9-322,361,共5页
采用离散涡方法对平面射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显示了平面射流中的大尺度涡结构的卷起、旋转和合并过程,模拟结果揭示了平面射流中的大尺度拟序结构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得到了定点的瞬时速度和流场的时均速度分布,时均速度... 采用离散涡方法对平面射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显示了平面射流中的大尺度涡结构的卷起、旋转和合并过程,模拟结果揭示了平面射流中的大尺度拟序结构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得到了定点的瞬时速度和流场的时均速度分布,时均速度场的计算结果和实验值吻合,瞬时速度分布揭示了平面射流拟序结构的非定常、不稳定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射流 离散涡方法 拟序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确定性涡方法模拟二维钝体绕流
11
作者 杨素哲 周志勇 陈艾荣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6-531,共6页
以离散涡方法为基础,采用粒子强度交换法模拟涡量扩散方程,对粒子场分布产生扭曲变形时采用粒子强度重分配,数值模拟了突然起动圆柱、风攻角为的方形截面和大海带东桥的流场,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及其他数值方法计算的结果均吻合的很好,数... 以离散涡方法为基础,采用粒子强度交换法模拟涡量扩散方程,对粒子场分布产生扭曲变形时采用粒子强度重分配,数值模拟了突然起动圆柱、风攻角为的方形截面和大海带东桥的流场,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及其他数值方法计算的结果均吻合的很好,数值结果显示确定性涡方法的高精度的特性使其在模拟钝体扰流问题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涡方法 粒子强度交换法 粒子强度重分配 钝体 三分力系数 斯托洛哈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哨嘴喷嘴射流流场的离散涡模拟
12
作者 李根生 李春楼 张德斌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38,共3页
采用离散涡方法模拟了两种不同形状哨嘴的喷嘴出口流场旋涡结构和压力分布。模拟结果表明 ,射流在喷嘴出口和哨嘴出口形成的旋涡结构在流场及其他涡元的作用下 ,向下游运动 ,在流场中某个地方形成低压区 ,这有助于诱发空化现象。对两种... 采用离散涡方法模拟了两种不同形状哨嘴的喷嘴出口流场旋涡结构和压力分布。模拟结果表明 ,射流在喷嘴出口和哨嘴出口形成的旋涡结构在流场及其他涡元的作用下 ,向下游运动 ,在流场中某个地方形成低压区 ,这有助于诱发空化现象。对两种不同喷嘴的出口流场进行比较发现 ,哨嘴形状对形成的射流流场的旋涡结构有很大影响。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哨嘴喷嘴 石油机械 离散涡方法 喷嘴 射流流场 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雷诺数下水翼涡发放频率预报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磊 丁云峰 +3 位作者 王晴 宗智 孙雷 姜宜辰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97,共10页
[目的]高雷诺数下水翼绕流问题因其原理复杂、计算困难,一直是水动力领域关注的热点。基于涡量流函数的离散涡(D VM)模型是一种无网格方法,可有效克服数值粘性问题。同时,在涡量集中区分辨率高,可有效模拟高雷诺数流场中的旋涡运动。使... [目的]高雷诺数下水翼绕流问题因其原理复杂、计算困难,一直是水动力领域关注的热点。基于涡量流函数的离散涡(D VM)模型是一种无网格方法,可有效克服数值粘性问题。同时,在涡量集中区分辨率高,可有效模拟高雷诺数流场中的旋涡运动。使用一种随机涡方法对高雷诺数下二维刚性水翼涡发放频率进行预报。[方法]以NACA 66系列水翼为例,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其对涡发放频率预报的准确性。应用此方法分析高雷诺数下来流速度及初始攻角大小对水翼涡发放频率的影响规律。[结果]结果表明:涡发放频率会随来流速度呈非线性增加;随着水翼攻角的增加,泄涡尺寸和涡强不断增大,泄涡频率降低。[结论]来流速度和水翼初始攻角对二维水翼涡发放频率有显著影响,可为螺旋桨桨叶二维剖面的涡发放机理探究,甚至全桨的振动噪声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涡方法 二维水翼 高雷诺数 激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混合层流动的离散涡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明宪 陈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7-91,共5页
利用离散涡方法模拟湍流混合层流动,采用随机走步法考虑黏性并引入涡片表示固体边界的作用.平均速度与湍流参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沿流向:平均速度梯度降低;雷诺剪应力峰值呈增大趋势,但... 利用离散涡方法模拟湍流混合层流动,采用随机走步法考虑黏性并引入涡片表示固体边界的作用.平均速度与湍流参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沿流向:平均速度梯度降低;雷诺剪应力峰值呈增大趋势,但由于涡元的配对使得峰值出现了波动而没有单调增大;涡量峰值单调减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同一速比下雷诺数对湍流参数分布的影响规律,发现沿流向雷诺应力的峰值均以相似的斜率逐渐增大;平均涡量峰值递减,衰减速度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加快;同一截面上涡量峰值与雷诺数几乎成线性关系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涡方法 随机走步 混合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绕流远场涡对的数值模拟
15
作者 居江宁 吴文权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2000年第3期194-198,共5页
基于离散涡方法求得非定常、不稳定流场,数值模拟了三种不同时刻高雷诺数下圆柱绕流涡结构的发展. 从流谱图、等涡量线图和涡谱图可以清晰地看出从近场的初生卡门涡街,过渡到远场的二次涡街的过程. 计算结果发现: 远场离散涡有形成二个... 基于离散涡方法求得非定常、不稳定流场,数值模拟了三种不同时刻高雷诺数下圆柱绕流涡结构的发展. 从流谱图、等涡量线图和涡谱图可以清晰地看出从近场的初生卡门涡街,过渡到远场的二次涡街的过程. 计算结果发现: 远场离散涡有形成二个涡的涡对及三个涡的涡对的趋势. 计算结果说明了流体运动中涡对结构的本质: 由于来流是均匀的,没有加入任何扰动,当流体流过钝体时产生具有剧烈分离的不稳定流动,因此在远场形成的二次涡对及卡门涡街是由于流体本身的动力不稳定而引起的. 从而增加对远场尾迹流及涡对结构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涡方法 圆柱绕流 远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钢悬链立管的双向涡致疲劳损伤时域模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秦伟 康庄 +1 位作者 宋儒鑫 孙丽萍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33,共8页
针对深水钢悬链立管(SCR)的双向涡激振动的疲劳损伤问题,采用点涡强度计算流体对结构的横向和顺流向脉动水作用力,进而推导出一种新的尾流振子模型来预报立管结构的双向涡激振动响应.使用该模型对深水钢悬链立管的双自由度涡激振动问题... 针对深水钢悬链立管(SCR)的双向涡激振动的疲劳损伤问题,采用点涡强度计算流体对结构的横向和顺流向脉动水作用力,进而推导出一种新的尾流振子模型来预报立管结构的双向涡激振动响应.使用该模型对深水钢悬链立管的双自由度涡激振动问题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均匀流作用下,立管横向和流向振动呈现稳定的驻波振动形态;在剪切流作用下,立管各节点的运动轨迹可能不会得到稳定的"8"字形,沿管方向的驻波振动形态被打破,形成贯穿结构整体、同时各处振幅趋于均匀的行波振动状态.相比仅考虑横向疲劳而言,双向涡致疲劳分析更能全面评估结构的疲劳损伤情况,尤其在深水钢悬链立管的结构分析中,顺流向疲劳问题应给予充分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悬链立管 双自由度激振动 流固耦合 离散方法 疲劳损伤 时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门涡街与翼型的相互作用(英文)
17
作者 朱克勤 Obermeier F.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22-434,共13页
本文利用保角变换,用离散涡方法求解了卡门涡街与翼型的相互作用。较详细地分析了它作为偶极子声源的特性,并模拟了在涡翼相互作用过程中尾迹的发生和演化。计算结果表明:在相互作用时,尾迹所吸收的声能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升力和... 本文利用保角变换,用离散涡方法求解了卡门涡街与翼型的相互作用。较详细地分析了它作为偶极子声源的特性,并模拟了在涡翼相互作用过程中尾迹的发生和演化。计算结果表明:在相互作用时,尾迹所吸收的声能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升力和声偶极子强度出现了周期性脉动,这种脉动与翼型的振动和噪声有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干扰 离散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有限长涡片旋转的一种新数值模型
18
作者 朱克勤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02-207,共6页
本文把涡格法中的超收敛性推广到自由涡片的演化问题。涡片的演化由Birk-hoff-Rott方程所控制,该方程具有强烈的非线性,难以用解析法求解。在数值模拟中通常用离散涡方法,本研究表明对自由涡片的旋转问题在精确解和离... 本文把涡格法中的超收敛性推广到自由涡片的演化问题。涡片的演化由Birk-hoff-Rott方程所控制,该方程具有强烈的非线性,难以用解析法求解。在数值模拟中通常用离散涡方法,本研究表明对自由涡片的旋转问题在精确解和离散涡方法结果之间的误差主要来自点涡近似。使用基于超收敛格式的新数值模型可以显著地提高数值解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涡方法 超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蚀环境下的圆柱绕流计算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晓亮 黄海明 章梓茂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0-176,共7页
基于多学科理论建立了高温高压气流环境下圆柱烧蚀、剥蚀的数理模型。利用离散涡方法计算流场与圆柱表面压力分布;采用三方程烧蚀模型计算热化学控制机制下的烧蚀速率,并将其与扩散控制机制下的结果相比较以确定烧蚀量;引入颗粒轨道模... 基于多学科理论建立了高温高压气流环境下圆柱烧蚀、剥蚀的数理模型。利用离散涡方法计算流场与圆柱表面压力分布;采用三方程烧蚀模型计算热化学控制机制下的烧蚀速率,并将其与扩散控制机制下的结果相比较以确定烧蚀量;引入颗粒轨道模型求解剥蚀颗粒的运动。基于该模型对高温高压燃烧室内圆柱形烧蚀试件的绕流场、烧蚀量以及剥蚀颗粒的运动轨迹进行了编程计算分析。研究表明:低雷诺数条件下烧蚀环境对绕流流场的影响不大,而较高雷诺数条件下烧蚀绕流流场与无烧蚀绕流流场的涡街分布存在显著差别;在低雷诺数条件下流场对烧蚀速率的影响甚微,较高雷诺数条件下烧蚀速率略大于无流场烧蚀情况;涡量的存在决定着剥蚀颗粒的运动轨迹与分布,进而影响尾流热场与烧蚀速率。该模型可为热防护材料的烧蚀实验提供参考,并为烧蚀、剥蚀过程的非线性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 剥蚀 两相流 离散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蚀引起的球锥体两相绕流效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海明 徐晓亮 章梓茂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6-370,共5页
基于多学科理论建立了极端环境下球锥体烧蚀、剥蚀的数理模型。利用离散涡方法计算流场与球锥表面压力分布,采用三方程烧蚀模型计算热化学控制机制下的烧蚀速率;引入颗粒轨道模型求解剥蚀颗粒的运动,编程计算高温高压燃烧室内球锥形烧... 基于多学科理论建立了极端环境下球锥体烧蚀、剥蚀的数理模型。利用离散涡方法计算流场与球锥表面压力分布,采用三方程烧蚀模型计算热化学控制机制下的烧蚀速率;引入颗粒轨道模型求解剥蚀颗粒的运动,编程计算高温高压燃烧室内球锥形烧蚀试件的绕流场及剥蚀颗粒的运动轨迹。研究表明:烧蚀对球锥体的绕流影响显著,球锥体的涡云较快地转变为不对称结构;且随着时间的增长,烧蚀球锥的线动量逐渐高于无烧蚀球锥的。剥落的颗粒总在涡云附近聚积,且随着涡云转变为不对称结构,颗粒的运动迹线不再对称,颗粒分布将逐渐变得杂乱无章。该研究可为热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 剥蚀 两相流 离散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