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层法的土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谢伟平 左鹏飞 徐劲 《爆破》 CSCD 2002年第1期17-18,共2页
研究了成层土的动力响应计算方法 ,推导了有关公式 ,并给出了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时程曲线。这一方法同样可用于分析冲击荷载所引起的场地土效应。
关键词 移动荷载 分层 离散波数法 成层土 动力响应 轨道 地基 振动分析 列车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陷地形对Rayleigh面波传播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周红 陈晓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82-1189,共8页
利用局域离散波数法,研究了地形对近地表爆炸源产生的Rayleigh面波的影响,展示了Rayleigh面波穿越地形过程中波的传播进程,研究了穿越地形前后Rayleigh面波能量、频率的变化,并讨论了该变化与地形起伏程度的关系,从中可见,Rayleigh面波... 利用局域离散波数法,研究了地形对近地表爆炸源产生的Rayleigh面波的影响,展示了Rayleigh面波穿越地形过程中波的传播进程,研究了穿越地形前后Rayleigh面波能量、频率的变化,并讨论了该变化与地形起伏程度的关系,从中可见,Rayleigh面波穿越地形时,激发出新的体波和面波,并且越陡的地形对面波传播的阻碍性越强,且面波高频部分能量损失的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离散波数法 Rayleigh面波 地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尺度地形的SH波频率域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红 陈晓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5-211,共7页
地形是影响实际地震记录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论计算已证明地形影响地震波的走时、能量、震相、波形等特征,同时地形也是产生尾波信号的重要原因.复杂且具有多尺度成分的地形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不仅与地震信号的频率有关,与其自身尺度成分... 地形是影响实际地震记录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论计算已证明地形影响地震波的走时、能量、震相、波形等特征,同时地形也是产生尾波信号的重要原因.复杂且具有多尺度成分的地形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不仅与地震信号的频率有关,与其自身尺度成分也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关系.本文利用局域离散波数法模拟计算了不同尺度地形SH波的频率响应,得到地形尺度与频率之间似共振的响应关系.这一关系可以更好地解释复杂地形对不同频率地震波传播的影响方式,同时可以指导数值模拟模型的构建,在关注的频率范围内合理取舍构造尺度成分,达到以最小的计算量得到最大的计算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域响应 地形尺度 局域离散波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破裂产生的动态应变场的模拟计算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解朝娣 吴小平 虎雄林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设地震破裂为一个以有限速度扩展的双侧破裂走滑断层,在1°×1°的研究范围内,通过离散波数法合成理论位移地震图,计算研究区域中144个场点的位移时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应变时程和动态应变场,并讨论了应变时程的动态特征和... 设地震破裂为一个以有限速度扩展的双侧破裂走滑断层,在1°×1°的研究范围内,通过离散波数法合成理论位移地震图,计算研究区域中144个场点的位移时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应变时程和动态应变场,并讨论了应变时程的动态特征和动态应变场的分布特征。地震破裂动态应变场的计算为将来实现地震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场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波数法 地震破裂 应变时程 动态应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荷载作用下轨道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谢伟平 王国波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24-27,共4页
以移动荷载作用下的轨道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轨道-枕木-碎石垫层协同分析的方法,将轨道系统简化为弹性地基梁模型,通过反应谱和动力响应的计算,对其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协同作用时的临界速度比不考虑时协同作用时的... 以移动荷载作用下的轨道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轨道-枕木-碎石垫层协同分析的方法,将轨道系统简化为弹性地基梁模型,通过反应谱和动力响应的计算,对其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协同作用时的临界速度比不考虑时协同作用时的有显著的降低,而且随着初始频率的增大,临界速度也在降低;轨道的最大响应总是发生在列车运行到该观测点处(t=0时),而且随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特性 移动荷载 轨道系统 谱分析 动力响应 离散波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台网反演区域地震偏量矩张量解的稳定性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建常 陈运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43,共13页
使用区域地震台网的波形资料,研究了2010年2月26日台湾以东海域MW5.4地震的偏量矩张量,所得结果与Havard CMT目录给出的解之间的Kagan角为9.5°,两者较为一致;反演得到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41km,接近USGS给出的定位结果,可能更接近... 使用区域地震台网的波形资料,研究了2010年2月26日台湾以东海域MW5.4地震的偏量矩张量,所得结果与Havard CMT目录给出的解之间的Kagan角为9.5°,两者较为一致;反演得到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41km,接近USGS给出的定位结果,可能更接近真实的震源深度.选择不同的台站组合,分析了台站布局对矩张量解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台站的组合基本上都可以较为准确地得到矩张量解,台站方位覆盖越好,反演得到的解的偏差越小;在合适的情况下,两个台站的组合也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量矩张量 稀疏台网 离散波数法 波形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模拟计算及断层类型影响研究
7
作者 虎雄林 吴小平 +2 位作者 崔建文 卢吉高 李正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0-254,共5页
对走滑断层、逆断层破裂产生的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空间分布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断层破裂所产生的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其分布图像有很大区别。
关键词 离散波数法 地震断层 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苏门答腊M_S8.0地震对缅甸M_S6.5地震动态应力触发作用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彬 陆远忠 +3 位作者 刘耀炜 杨选辉 荆燕 方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99-406,共8页
根据地震动态触发理论,计算了2000年苏门答腊MS8.0,地震在缅甸MS6.5地震破裂面上产生的动态库仑应力:正峰值为1.357 5 MPa,负峰值为-1.113 5 MPa。峰值大于地震触发阈值0.01 MPa,苏门答腊地震的发生对缅甸地震具有一定的触发作用。在计... 根据地震动态触发理论,计算了2000年苏门答腊MS8.0,地震在缅甸MS6.5地震破裂面上产生的动态库仑应力:正峰值为1.357 5 MPa,负峰值为-1.113 5 MPa。峰值大于地震触发阈值0.01 MPa,苏门答腊地震的发生对缅甸地震具有一定的触发作用。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主震基本参数、传播过程中介质参数和被触发地震断层参数的准确性对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态应力触发 反射率 离散波数分解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