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离散正弦调频变换的多分量正弦调频信号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志国 陈晶 +2 位作者 曹雪 郭黎利 申丽然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73-1979,共7页
作为一种非平稳时频信号,正弦调频(sinusoid frequency modulation,SFM)信号在雷达和无线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解决常规时频分析方法无法有效估计多分量SFM信号参数的问题,提出离散正弦调频变换(discrete sinusoidal frequency mo... 作为一种非平稳时频信号,正弦调频(sinusoid frequency modulation,SFM)信号在雷达和无线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解决常规时频分析方法无法有效估计多分量SFM信号参数的问题,提出离散正弦调频变换(discrete sinusoidal frequency modulation transform,DSFMT)。利用SFM信号在DSFMT域的聚敛特征,提出基于DSFMT的多分量SFM信号参数估计方法。给出多分量SFM信号和DSFMT变换的数学模型,论证了多分量SFM信号在DSFMT域聚敛特征的差异,仿真分析基于DSFMT的多分量SFM信号参数估计方法的技术性能。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多分量SFM信号在DSFMT域有明显的聚敛特征差异,基于DSFMT的多分量SFM信号参数估计方法可有效估计多个SFM信号幅度和调制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正弦调频 离散正弦调频变换 参数估计 调制频率 调制频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正弦变换-Ⅱ的一种快速递归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一全 王厚枢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1992年第3期161-168,共8页
本文推导了离散正弦变换-Ⅱ(DST-Ⅱ)的递归特性,由此提出了DST-Ⅱ的一种快速递归算法,分析了运算工作量,给出了一般算法流图,并与DST-Ⅱ的其他快速算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所需运算量最少,可进行原位计算,它用余弦作乘子... 本文推导了离散正弦变换-Ⅱ(DST-Ⅱ)的递归特性,由此提出了DST-Ⅱ的一种快速递归算法,分析了运算工作量,给出了一般算法流图,并与DST-Ⅱ的其他快速算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所需运算量最少,可进行原位计算,它用余弦作乘子,是一种数值稳定的算法。而且算法结构简单规则,适于并行处理,易用硬件或软件实现。鉴于这些特点,DST-Ⅱ的快速递归算法可望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正弦变换 递归 算法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离散余弦和正弦变换的快速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殷福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24-731,共8页
提出了计算Ⅰ型和Ⅲ型滑动离散余弦变换和滑动离散正弦变换的快速 算法.该算法具有递归运算结构,计算复杂性为O(N),运算量小于其他算 法;文中讨论了该算法的数值稳定性问题,并将该算法与其他算法作了比 较.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离散正弦 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离散正弦变换的快速可控的烟雾动画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贲 金小刚 王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30-1237,共8页
在制作可控的烟雾动画时常常需要反复调试各种参数.以得到满意的效果.为此,提出一种针对可控烟雾动画的计算框架,以节省动画师设计时间.该框架采用基于离散正弦变换的泊松方程求解算法取代传统的预处理共轭梯度求解,并改进了现有的涡旋... 在制作可控的烟雾动画时常常需要反复调试各种参数.以得到满意的效果.为此,提出一种针对可控烟雾动画的计算框架,以节省动画师设计时间.该框架采用基于离散正弦变换的泊松方程求解算法取代传统的预处理共轭梯度求解,并改进了现有的涡旋粒子算法,使其在增强湍流细节的同时完成流体方程中对流项的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的框架能得到与传统框架十分相似的结果,但计算速度可提高2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的烟雾动画 计算框架 离散正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散余弦/正弦变换提取语音基频 被引量:1
5
作者 程启明 张礼和 《声学技术》 CSCD 1990年第1期40-43,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离散余弦/正弦变换提取语音信号基频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将语音信号的离散余弦变换或离散正弦变换的数据应用倒谱技术进行分析,从而测得语音信号的基频值。文中也给出从离散余弦变换谐波积谱中提取语言基频的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离散余弦/正弦变换提取语音信号基频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将语音信号的离散余弦变换或离散正弦变换的数据应用倒谱技术进行分析,从而测得语音信号的基频值。文中也给出从离散余弦变换谐波积谱中提取语言基频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应用简便,运算量小,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信号处理 语音基频 提取 离散余弦 离散正弦 变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正弦调频变换的中段多微动目标分离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帅 冯存前 张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1-378,共8页
弹道导弹在飞行中段形成目标群,窄带雷达无法从距离上将弹道目标分离。为使窄带雷达具备分离弹道目标的能力,对弹道目标的微动特性进行研究。对振动目标的信号回波进行建模,分析其在离散正弦调频变换(DSFMT)中的聚敛特性。利用多分量信... 弹道导弹在飞行中段形成目标群,窄带雷达无法从距离上将弹道目标分离。为使窄带雷达具备分离弹道目标的能力,对弹道目标的微动特性进行研究。对振动目标的信号回波进行建模,分析其在离散正弦调频变换(DSFMT)中的聚敛特性。利用多分量信号在变换域中的聚敛特性,实现不同信号分量的分离,并估计出目标的振动频率。仿真实验表明,在信噪比-10 dB下,多个振动目标散射点的窄带雷达回波在DSFMT域上具有明显的聚敛特性,分辨出了不同的振动散射点,振动频率估计均方根误差小于-2.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 弹道中段 窄带雷达 离散正弦调频变换(DSFMT) 目标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正弦变换的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7
作者 周瑜 庄陵 +1 位作者 邵凯 王光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6-461,共6页
为分析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与离散正弦变换(DST)对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某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正弦变换的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给出了基于DST的SC-FD-MA系统的结构框图,接着重点推导和分析了DST IFDMA和DSTLFDMA信... 为分析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与离散正弦变换(DST)对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某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正弦变换的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给出了基于DST的SC-FD-MA系统的结构框图,接着重点推导和分析了DST IFDMA和DSTLFDMA信号的时域表达式,最后讨论了系统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和不同脉冲成形滤波器的冲激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DST的SC-FDMA系统比传统的基于DFT的SC-FDMA系统和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系统有更好的比特误码率。此外,DST SC-FDMA信号的PAPR性能接近于DFT SC-FDMA且优于OFD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正弦变换 单载波频分多址 正交频分多址 峰值平均功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矢量基离散正弦变换─Ⅱ的快速算法
8
作者 吴一全朱 朱兆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207-215,共9页
二维离散正弦变换(2DDST)在数字图象处理中有重要应用。由于DST核的可分离性,2DDST通常可用行列法由一维快速正弦变换(1DFST)算法计算。将一维离散正弦变换-Ⅱ(1DDST-Ⅱ)的快速递归算法推广到二维,提... 二维离散正弦变换(2DDST)在数字图象处理中有重要应用。由于DST核的可分离性,2DDST通常可用行列法由一维快速正弦变换(1DFST)算法计算。将一维离散正弦变换-Ⅱ(1DDST-Ⅱ)的快速递归算法推广到二维,提出了一种按频率抽取的2m×2m点矢量基二维离散正弦变换-Ⅱ的快速算法。该算法把N×N点DST-Ⅱ分解成四个×点DST-Ⅱ,重复进行这一过程直到最后分解成2×2点DST-Ⅱ。文中首先对1DFST算法作了简单的代数推导;然后将该算法采用矢量基分解方式推广到二维,讨论了序列分解与Kronecker矩阵积两种表示方法,给出了信号流图;最后分析了计算复杂性,并与常用的行列法进行了比较。矢量基二维DST-Ⅱ的快速算法蝶形结构规则,数值稳定,与行列法相比,乘法运算量节省了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 图象处理 离散正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非正弦时域正交调制系统实现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康家方 王红星 +2 位作者 钟佩琳 陈昭男 胡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15-1420,共6页
针对基于椭圆球面波函数(PSWF)的非正弦时域正交调制系统在硬件实现时遇到的PSWF实时产生困难、系统实现复杂度高等问题,从PSWF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形式出发,分析研究了其正余弦展开形式及展开项系数与脉冲信号能量和脉冲间正交性的关系.... 针对基于椭圆球面波函数(PSWF)的非正弦时域正交调制系统在硬件实现时遇到的PSWF实时产生困难、系统实现复杂度高等问题,从PSWF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形式出发,分析研究了其正余弦展开形式及展开项系数与脉冲信号能量和脉冲间正交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理论推导了基于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的非正弦时域正交调制方法和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解调方法,并给出了基于快速傅里叶(逆)变换(FFT&IFFT)的调制和解调方法.该方法将成熟的傅里叶变换技术运用到非正弦系统的实现上,建立了非正弦系统实现与离散傅里叶(逆)变换之间的联系,为非正弦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时域正交调制 椭圆球面波函数 离散傅里叶逆变换 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正弦信号频率高精度估计算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樊磊 齐国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80-3283,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加性高斯白噪声背景中正弦信号的频率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插值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正弦信号频率估计算法。首先,对N点正弦采样序列进行等长度时域补零延长,再进行2N点FFT;然后,搜索幅度最大离散谱线位置得到频... 为了进一步提高加性高斯白噪声背景中正弦信号的频率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插值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正弦信号频率估计算法。首先,对N点正弦采样序列进行等长度时域补零延长,再进行2N点FFT;然后,搜索幅度最大离散谱线位置得到频率粗估计值;最后,采用幅度最大谱线以及原信号的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在幅度最大谱线左右两侧的两点抽样值进行精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号实际频率位于FFT两条离散谱线之间任意位置时,所提算法的频率估计均方根误差均接近克拉美罗下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估计精度高于Candan算法、Fang算法、三谱线合理结合(RCTSL)算法和Aboutanios算法,且信噪比阈值较低,估计性能优于现有频率估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估计 快速傅里叶变换 正弦信号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正弦变换的三维泊松方程并行求解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士伟 张卫民 +1 位作者 方民权 李松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19-1424,共6页
泊松方程的数值解法在许多物理或者工程问题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大部分三维泊松方程的离散化格式不具有明显的并行性,实际中使用整体迭代的思想,这使得计算效率和稳定性受到了限制。摒弃了传统数值解法中整体迭代的思想,结合离散正... 泊松方程的数值解法在许多物理或者工程问题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大部分三维泊松方程的离散化格式不具有明显的并行性,实际中使用整体迭代的思想,这使得计算效率和稳定性受到了限制。摒弃了传统数值解法中整体迭代的思想,结合离散正弦变换理论(DST),基于27点四阶差分格式,将三维泊松方程求解算法在算法级进行修改和并行优化,把整个求解问题转化成多个独立的问题进行求解,稳定性和并行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对于确定的离散化形式,可以使用同一套参数解决不同的泊松方程,大大提高了编程效率。基于共享存储并行模型实现了该算法,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给出的实例,新算法具有较好的加速效果,计算结果精度误差约为10e-5,在可接受范围内,并且计算精度随着维数的升高具有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泊松方程 离散正弦变换 并行 OPEN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算术傅立叶变换(AFT)算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宪超 陈国良 李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算术傅立叶变换 (AFT)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傅立叶分析技术 .AFT的乘法量少 (仅为O(N) ) ,算法结构简单 ,非常适合VLSI设计 ,具有广泛的应用 .但AFT的加法量很大 ,为O(N2 ) ,因此减少AFT的加法运算量是很重要的工作 .本文通过分析AFT的采样... 算术傅立叶变换 (AFT)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傅立叶分析技术 .AFT的乘法量少 (仅为O(N) ) ,算法结构简单 ,非常适合VLSI设计 ,具有广泛的应用 .但AFT的加法量很大 ,为O(N2 ) ,因此减少AFT的加法运算量是很重要的工作 .本文通过分析AFT的采样特点 ,给出了奇函数和偶函数的AFT的改进算法 .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般函数的AFT的改进算法 .改进算法比原算法的加法运算量降低了一半 ,因此计算速度快了一倍 .本文改进的偶函数和奇函数的AFT算法还分别可以用来计算离散余弦变换 (DCT)和离散正弦变换 (DS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术傅立叶变换 离散余弦变换 离散正弦变换 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IN算法和Rife算法的正弦波频率估计算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龙健 罗景青 房明星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9-842,共4页
针对信号频率位于两个相邻量化频率点的中心区域时,迭代插值(Iterative interpolation based,IIN)算法的精度降低,而当信号频率位于量化频率点附近时,Rife算法的精度降低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即RIIN算法。首先利用Rife算法对信... 针对信号频率位于两个相邻量化频率点的中心区域时,迭代插值(Iterative interpolation based,IIN)算法的精度降低,而当信号频率位于量化频率点附近时,Rife算法的精度降低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即RIIN算法。首先利用Rife算法对信号的频率进行粗估计,然后通过频谱搬移使新信号的频率位于量化频率点附近,再利用IIN算法对信号频率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的整体性能优于M-Rife算法和IIN算法(一次迭代),接近二次迭代,且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估计 正弦信号 离散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阶梯波的周期非正弦电压精密测量——阶梯波研究之四 被引量:5
14
作者 陆祖良 杨雁 +1 位作者 黄璐 王磊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1-490,共10页
经典傅里叶变换要求采样数据必须布满整个周期。以周期非正弦波分析为例,提出一种利用规则分布的部分采样数据仍可进行傅里叶变换的新方法。以阶梯波为参考的差分测量用于周期非正弦波,在每个阶梯波台阶上丢弃起始和结束部分的采样以克... 经典傅里叶变换要求采样数据必须布满整个周期。以周期非正弦波分析为例,提出一种利用规则分布的部分采样数据仍可进行傅里叶变换的新方法。以阶梯波为参考的差分测量用于周期非正弦波,在每个阶梯波台阶上丢弃起始和结束部分的采样以克服过渡过程和吉布斯现象后,高频分量的傅里叶变换将产生明显偏差。为克服这种偏差,将傅里叶变换的基函数(三角函数)作同样的离散,组成相应的影响矩阵,其逆矩阵将能恢复准确结果。由于影响矩阵的阶次是最高谐波次数的2倍,一般情况下求逆十分困难,并需要较大存储空间。提出了使影响矩阵成为稀疏因而简化运算的条件。进一步讨论了基于阶梯波的差分采样所需要的限幅条件在周期非正弦电压下的表现及其应对方法。模拟和演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极大减少计算量,仍具有较高准确度。最后探讨了该方法扩展到一般采样缺失情况下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周期非正弦电压 阶梯波 谐波分析 离散傅里叶变换 非均匀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高精度实正弦信号频率估计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祝俊 唐斌 陈兵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65-6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信号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系数的实部或虚部来构造频率修正项的新算法,算法只需傅里叶系数的实部或者虚部的最大值附近的3个DFT系数来构造频率修正项,避免了复数运算从而有效减少了运算量,同时算法的频率估计精度接近CRLB(... 提出了一种利用信号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系数的实部或虚部来构造频率修正项的新算法,算法只需傅里叶系数的实部或者虚部的最大值附近的3个DFT系数来构造频率修正项,避免了复数运算从而有效减少了运算量,同时算法的频率估计精度接近CRLB(Cramer-Raolow bound)。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算法简单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估计 正弦信号 离散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三角函数变换矩阵的块压缩感知测量方法
16
作者 陈建 苏凯雄 +1 位作者 彭拯 苏立超 《运筹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71,共13页
为了提高块压缩感知的测量效率和重构性能,根据离散余弦变换和离散正弦变换具有汇聚信号能量的特性,提出了基于重复块对角结构的部分离散余弦变换(partial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in repeated block diagonal structure,PDCT—RB... 为了提高块压缩感知的测量效率和重构性能,根据离散余弦变换和离散正弦变换具有汇聚信号能量的特性,提出了基于重复块对角结构的部分离散余弦变换(partial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in repeated block diagonal structure,PDCT—RBDSl和部分离散正弦变换fpartial discrete sine transform in repeated block diagonal structure,PDST—RBDS)的两种压缩感知测量方法.所采用的测量矩阵是一种低复杂度的结构化确定性矩阵,满足受限等距性质.并得到一个与采样能量有关的受限等距常数和精确重构的测量数下限.通过与采用重复块对角结构的部分随机高斯矩阵和部分贝努利矩阵的图像压缩感知对比,结果表明,PDCT-RBDS和PDST_RBDS重构的PSNR大约提高1~5dB,SSIM提高约0.05,所需的重构时间和测量矩阵的存储空间大大减少.该方法特别适合大规模图像压缩及实时视频数据处理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压缩感知 结构化随机矩阵 离散余弦变换 离散正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全正弦的计算机乐器音色建模
17
作者 曹西征 冯乃勤 张聪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9-281,28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全正弦的计算机乐器音色模型,以达到通过调节参数来改变计算机乐器音色的目的。该模型包括振动子模型和振幅包络子模型。保持了振幅包络参数取值不变,定义了调节音色的参数,分别为振幅系数、周期系数和方差系数。在VC+...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全正弦的计算机乐器音色模型,以达到通过调节参数来改变计算机乐器音色的目的。该模型包括振动子模型和振幅包络子模型。保持了振幅包络参数取值不变,定义了调节音色的参数,分别为振幅系数、周期系数和方差系数。在VC++环境下,利用一维离散余弦变换获取该模型在不同参数下的频谱。通过分析音色参数对频谱的影响,找到这些参数对乐器音色的作用规律。实验表明,在振幅系数和周期系数都相等时,可将音高整体提高一个8度。在振幅系数和周期系数其中之一不等时,方差的值越大,音色的频谱就越丰富,乐器音色就越响亮;反之音色就越暗淡。对计算机乐器音色的合成和音乐的计算机生成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该模型简单,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乐器 音色模型 双全正弦 离散余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估计的多段正弦信号快速频谱融合算法
18
作者 肖玮 涂亚庆 +2 位作者 沈艳林 苏丹 张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6期186-191,共6页
多段正弦信号频谱融合法(简称"原融合算法")是提高低信噪比条件下正弦信号频率估计精度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满足雷达、声纳、电子对抗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频率估计应用需求,提出多段正弦信号快速频... 多段正弦信号频谱融合法(简称"原融合算法")是提高低信噪比条件下正弦信号频率估计精度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满足雷达、声纳、电子对抗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频率估计应用需求,提出多段正弦信号快速频谱融合算法。该方法通过设计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iscrete Time Fourier Transform,DTFT)快速算法、降维处理加权融合频谱矩阵和1/3主瓣相关性分析处理等措施来降低算法计算量,提高实时性。重点对上述三项措施的原理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计算量对比和仿真实验表明,多段正弦信号快速频谱融合算法在精度损失极小的前提下,能够大幅降低计算量;在信噪比极低的情况下(SNR≤-13 dB),其性能略优于原融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频谱融合 多段正弦信号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快速算法 降维 1 3主瓣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本原单位根构造正交变换
19
作者 孙际超 周凯 疏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7-162,共6页
在整环R上,基于本原单位根提出一种新的正交变换,它概括了整数剩余类环、有限域、复数域上的正交变换及多项式变换,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阿达玛变换、Chrestenson变换,可导出多实值对称变换、离散W变换和离散正弦型变换.证明了离散正弦... 在整环R上,基于本原单位根提出一种新的正交变换,它概括了整数剩余类环、有限域、复数域上的正交变换及多项式变换,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阿达玛变换、Chrestenson变换,可导出多实值对称变换、离散W变换和离散正弦型变换.证明了离散正弦型变换的正交性.所有这些变换基于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联系都有快速算法.该变换对系统掌握常用的变换和构造新的变换大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原单位根 正交变换 离散正弦变换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O-OFDM系统中一种改进的DST预编码峰均比抑制方法
20
作者 袁建国 李尚晋 赵富强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0,共5页
针对可见光通信非对称削波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系统中峰均比(PAPR)较高的缺点,基于通用预编码(GP)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离散正弦变换GP(DST-GP)方法。该方法基于GP方法将DST矩阵扩展为非对称矩阵以获得更佳PAPR抑制性能,并根据GP方... 针对可见光通信非对称削波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系统中峰均比(PAPR)较高的缺点,基于通用预编码(GP)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离散正弦变换GP(DST-GP)方法。该方法基于GP方法将DST矩阵扩展为非对称矩阵以获得更佳PAPR抑制性能,并根据GP方法优化了扩展部分的计算。仿真结果与分析表明:与DST方法相比,所提出的DST-GP方法以较低成本获得更佳PAPR抑制性能,并且取得PAPR抑制性能与计算复杂度之间的良好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均比 通用预编码方法 离散正弦变换 复杂度 非对称削波光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