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压缩感知技术的离散正交S变换地震数据重建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子越 李振春 张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5,5,共8页
压缩感知中不同稀疏变换的重建效果及计算效率存在差异,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离散正交S变换(DOST)地震数据重建方法。通过求取一组正交基函数与时间序列的内积,得到时频矩阵,使原始信号呈现更强稀疏性,以改善压缩感知地... 压缩感知中不同稀疏变换的重建效果及计算效率存在差异,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离散正交S变换(DOST)地震数据重建方法。通过求取一组正交基函数与时间序列的内积,得到时频矩阵,使原始信号呈现更强稀疏性,以改善压缩感知地震数据重建效果。该方法弥补了S变换不能作为压缩感知的稀疏变换的局限性,向压缩感知理论体系引入了一种适用的稀疏变换方法。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迭代快速且收敛稳定,整体重建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变换 数据重建 离散s变换(d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正交Stockwell变换的微电网故障分类与定位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歆尧 谢瀚阳 +1 位作者 万婵 梁盈威 《信息技术》 2020年第11期88-93,98,共7页
针对微电网故障分类和定位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正交Stockwell变换(DOST)优化多核极限学习机(MKELM)的微电网智能故障分类与定位识别方法。利用DOST从微电网发送端继电器中获取故障后电流信号的一个周期,提取有用的统计特征进行... 针对微电网故障分类和定位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正交Stockwell变换(DOST)优化多核极限学习机(MKELM)的微电网智能故障分类与定位识别方法。利用DOST从微电网发送端继电器中获取故障后电流信号的一个周期,提取有用的统计特征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将其作为MKELM的输入,结合遗传算法(GA)确定MKELM的最优参数。在微电网测试系统中测试了所提出方法在不同运行条件和故障情况下的性能,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高性能微电网中对任何类型的故障进行分类和定位的有效性。与传统的核极限学习机(KELM)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性能,并且对测量噪声保持较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stockwell变换 微电网 故障分类 故障定位 多核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正交小波变换的红外图像去噪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长江 付梦印 金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1-406,共6页
提出红外图像去噪方法,将小波变换与广义交叉确认原理相结合,在噪声方差未知的前提下,只利用红外图像的输入数据就可以确定所要求的渐近最优阈值。对红外图像进行离散正交小波变换后,分别对各个分解层的高频子带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迭... 提出红外图像去噪方法,将小波变换与广义交叉确认原理相结合,在噪声方差未知的前提下,只利用红外图像的输入数据就可以确定所要求的渐近最优阈值。对红外图像进行离散正交小波变换后,分别对各个分解层的高频子带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迭代去噪,使各个高频子带分别收敛于其最大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效地去除噪声的同时,能较好地保持红外图像的细节信息。算法在性能指标和视觉质量上均优于Donoho提出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Johnstone提出经过调整的小波阈值法和传统的中值滤波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小波变换 广义叉确认 阈值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正交小波变换的选煤机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华 边炳鑫 +1 位作者 张建文 谭得健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4,共3页
提出一种利用离散正交小波变换进行去噪、信号处理及故障诊断方法 ,通过仿真及对轴承振动信号检测 ,证明其非常有效、准确。
关键词 离散小波变换 选煤机 轴承 故障诊断 信号处理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相位双正交离散Tchebichef变换图像编码与重构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郭芬红 熊昌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7-25,共9页
为解决JPEG编码中量化表不易设计和低码率下重建图像的方块效应问题,结合Tchebichef函数系良好的数据逼近性能和全相位数字滤波器的零相位特性,构造了基于Tchebichef系统的全相位双正交变换(APBTT),提出了基于APBTT的低码率图像编码与... 为解决JPEG编码中量化表不易设计和低码率下重建图像的方块效应问题,结合Tchebichef函数系良好的数据逼近性能和全相位数字滤波器的零相位特性,构造了基于Tchebichef系统的全相位双正交变换(APBTT),提出了基于APBTT的低码率图像编码与重构算法。该编码算法采用均匀的量化间隔或预处理的变换矩阵对变换系数进行量化,简化并加速了图像编码过程。采用均值滤波器对重构图像块边界像素进行平滑处理可有效地消除图像的方块效应,无需复杂的图像后处理技术。APBTT的图像编码结果和编码速度方面要优于DCT-JPEG编码算法,特别适用于低码率图像压缩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编码 Tchebichef系统 全相位双离散Tchebichef变换 离散余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整形的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的300 GHz OFDM太赫兹无线传输系统
6
作者 姜璐涵 马晗松 +11 位作者 张沁旖 田鹏 韩扬 王明旭 谭景文 徐思聪 张冰 Rehim Uddim 魏怡 杨雄伟 李韦萍 余建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4-641,共8页
为了适应高速大容量的通信需求,提出了采用基于概率整形(PS,Probabilistic Shaping),离散多音调制(DMT,Discrete Multi-tone Modulation)和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技术(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实现300GHz太赫兹信号无线传输。概率... 为了适应高速大容量的通信需求,提出了采用基于概率整形(PS,Probabilistic Shaping),离散多音调制(DMT,Discrete Multi-tone Modulation)和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技术(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实现300GHz太赫兹信号无线传输。概率整形通过增加星座点距离提升信号接收机灵敏度,可最多降低55%的误码率,可延长传输距离。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技术在系统中降低1.68 dB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信号的峰均比,提升抗非线性效应能力。通过结合这些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分别实现了12GBaud PS-16QAM的OFDM-DMT信号及10GBaud PS-64QAM的DFT-S-OFDM-DMT信号1 m无线传输。基于300GHz的太赫兹无线传输系统,比较了采用这些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整形 频分复用技术 离散多音调制 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技术 太赫兹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正弦变换的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7
作者 周瑜 庄陵 +1 位作者 邵凯 王光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6-461,共6页
为分析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与离散正弦变换(DST)对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某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正弦变换的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给出了基于DST的SC-FD-MA系统的结构框图,接着重点推导和分析了DST IFDMA和DSTLFDMA信... 为分析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与离散正弦变换(DST)对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某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正弦变换的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给出了基于DST的SC-FD-MA系统的结构框图,接着重点推导和分析了DST IFDMA和DSTLFDMA信号的时域表达式,最后讨论了系统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和不同脉冲成形滤波器的冲激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DST的SC-FDMA系统比传统的基于DFT的SC-FDMA系统和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系统有更好的比特误码率。此外,DST SC-FDMA信号的PAPR性能接近于DFT SC-FDMA且优于OFD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变换 单载波频分多址 频分多址 峰值平均功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的重叠频分复用通信系统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键 杨讯 +1 位作者 张曦林 李道本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2,共6页
提出了新的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重叠频分复用(Overlapp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vFDM)或非正交频分复用(Non-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NOFDM)系统。该系统利用相互重叠的子载波对所发送的数据符... 提出了新的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重叠频分复用(Overlapp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vFDM)或非正交频分复用(Non-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NOFDM)系统。该系统利用相互重叠的子载波对所发送的数据符号序列进行调制,形成复调制信号,接收端采用最大似然序列检测。该系统的频谱效率与重叠重数成正比,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频谱效率;并且该系统子载波带宽大于信道相关带宽,系统在随机时变信道中会自动产生隐分集增益,因此具有较强的抗衰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 离散傅立叶变换 最大似然序列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抗线性调频干扰算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晶 王祖林 郭旭静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2,共6页
针对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OFDM),提出了一种新的线性调频(LFM)干扰抑制算法。该算法分为两部分:干扰估计和干扰重构抑制。干扰估计时,首先采用离散傅立叶变换进行粗略估计,然后采用离散匹配傅立叶变换进行精确估计,整... 针对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OFDM),提出了一种新的线性调频(LFM)干扰抑制算法。该算法分为两部分:干扰估计和干扰重构抑制。干扰估计时,首先采用离散傅立叶变换进行粗略估计,然后采用离散匹配傅立叶变换进行精确估计,整个过程均可共用傅立叶变换单元,有效地节省了系统资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干扰抑制性能良好;与现有的抗线性调频干扰算法相比,其运算复杂度大为降低,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分复用系统 线性调频干扰 离散傅立叶变换 离散匹配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范类正交矩阵的信息隐藏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燕 闾国年 殷奎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49,共5页
提出了一种规范类正交矩阵,该矩阵中任意2行的互相关系数为定值,且矩阵列数不受限制.首先,将隐秘数据经过规范类正交矩阵编码,嵌入载体图像的2×2分块离散余弦变换系数矩阵的同频分量内,以提高信息隐藏算法的安全性.其次,基于参量... 提出了一种规范类正交矩阵,该矩阵中任意2行的互相关系数为定值,且矩阵列数不受限制.首先,将隐秘数据经过规范类正交矩阵编码,嵌入载体图像的2×2分块离散余弦变换系数矩阵的同频分量内,以提高信息隐藏算法的安全性.其次,基于参量数据的贪心算法,实现规范类正交矩阵的快速构造.最后,利用邻域信息的相似性,实现隐秘数据的正确提取.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嵌入量、组块数、互相关参数、检测错误率等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信息隐藏算法具有图像失真小、嵌入容量大、鲁棒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类矩阵 信息隐藏 离散余弦变换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Tchebichef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斌 姜彦君 +1 位作者 李伟生 王国胤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27-1933,共7页
基于变换技术的图像融合是多聚焦图像融合中常采用的方法,其过程是将图像转换到变换域按照一定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后再反变换回来,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融合效果明显。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离散Tchebichef正交多项式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基于变换技术的图像融合是多聚焦图像融合中常采用的方法,其过程是将图像转换到变换域按照一定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后再反变换回来,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融合效果明显。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离散Tchebichef正交多项式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首次将离散正交多项式变换应用到多聚焦图像融合领域。该方法成功地利用了图像的空间频率与其离散Tchebichef正交多项式变换系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离散正交多项式变换系数直接得到空间频率值,避免了将离散多项式变换系数变换到空域计算的过程。所提方法节省了融合时间,并提高了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焦图像融合 离散多项式变换 空间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协作通信系统信道估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宝坤 尼玛扎西 冯炎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6-99,共4页
针对传统协作通信系统信息估计算法存在的不足,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和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改进离散傅里叶变换的信道估计算法。首先利用最小二乘算法估计出整体信道频域响应,然后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消除循环前缀长度外... 针对传统协作通信系统信息估计算法存在的不足,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和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改进离散傅里叶变换的信道估计算法。首先利用最小二乘算法估计出整体信道频域响应,然后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消除循环前缀长度外的噪声,并根据噪声方差设置一个阈值门限进一步消除循环前缀长度内的噪声,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的估计性能比传统离散傅里叶变换信道估计算法更优,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系统 频分复用 信道估计 离散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中基于局部离散余弦变换的信道估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建英 刘明黎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36-538,543,共4页
论述了一种新的基于局部离散余弦变换(LDCT,local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信道估计方法。与传统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离散余弦变换(DCT)不同,LDCT基函数具... 论述了一种新的基于局部离散余弦变换(LDCT,local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信道估计方法。与传统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离散余弦变换(DCT)不同,LDCT基函数具有良好的时域能量集中特性,可迅速捕获信号中的时变成分,有效跟踪信号时频结构的变化,有效地抑制符号间干扰(ISI)和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基于DFT和基于DCT的信道估计,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信道估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离散余弦变换 信道估计 频分复用 离散余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贴体平面正交曲线网格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18,共3页
河道流体数值计算中,为了克服天然河道边界复杂、长宽尺度相差悬殊等困难,基于有势流的等势线和流线的正交机理,利用POSSION方程转换,自动生成了贴合河道边界的正交曲线网格,从而使复杂的河道计算域转变成规则的矩形域,为河流数学模型... 河道流体数值计算中,为了克服天然河道边界复杂、长宽尺度相差悬殊等困难,基于有势流的等势线和流线的正交机理,利用POSSION方程转换,自动生成了贴合河道边界的正交曲线网格,从而使复杂的河道计算域转变成规则的矩形域,为河流数学模型的数值离散及求解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松变换 曲线网格 自动生成 天然河道 数值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能质量扰动识别的快速DOST方法和FST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满蔚仕 王育刚 +1 位作者 张志禹 申屠江民 《智能电网》 2014年第6期22-27,共6页
快速S变换(FST)是解决实时监测电能质量问题途径之一,离散正交S变换(DOST)也是一种冗余度小的变换且被用于电能监测中。为了比较两种方法在实时电能质量扰动识别中的异同,首先提出一种快速实现DOST的方法,论证其计算复杂度与FST等同;比... 快速S变换(FST)是解决实时监测电能质量问题途径之一,离散正交S变换(DOST)也是一种冗余度小的变换且被用于电能监测中。为了比较两种方法在实时电能质量扰动识别中的异同,首先提出一种快速实现DOST的方法,论证其计算复杂度与FST等同;比较常用的七种电能质量干扰信号在不同时窗下的FST系数和DOST系数,发现DOST模系数和采用sinc窗的FST模系数在每一个频段内比值呈线性关系,并且和采用高斯窗的FST模系数频谱结构类似,进而把这两种方法与支持向量机结合对电能质量干扰信号进行分类比较。仿真识别结果显示,快速DOST方法和FST在电能质量识别的精度和速度是一样的,在时间和准确性方面都比基于S变换的方法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快速离散s变换 快速s变换 支持向量机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移相器的全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研究
16
作者 梁猛 陆蓉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7期34-36,共3页
为了克服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傅里叶变换和数模转换实现的"电子瓶颈",达到提高系统传输速率的目的,采用光延迟器和光移相器构建全光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方法,设计一个3路全光IDFT/DFT模块,利用Opt... 为了克服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傅里叶变换和数模转换实现的"电子瓶颈",达到提高系统传输速率的目的,采用光延迟器和光移相器构建全光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方法,设计一个3路全光IDFT/DFT模块,利用Optisystem软件平台仿真实现一个3×40Gb/s的全光正交频分复用实验系统,并分析系统性能,获得发射光脉冲宽度与系统传输误码率的关系,得到了光脉宽越大误码率越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分复用 离散傅里叶变换 光移相器 光延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匹配追踪的弯折离散傅里叶变换
17
作者 周健 陶亮 《信息化研究》 2011年第1期34-38,共5页
传统WDFT利用全通弯折函数AWF(All-pass Warping Function)将单位圆上均匀分布的采样点,变换成非均匀分布的采样点。然而,这种计算方式会导致不同信号分量的延迟不同。本文基于匹配追踪的信号表示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弯折傅里叶变换方法... 传统WDFT利用全通弯折函数AWF(All-pass Warping Function)将单位圆上均匀分布的采样点,变换成非均匀分布的采样点。然而,这种计算方式会导致不同信号分量的延迟不同。本文基于匹配追踪的信号表示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弯折傅里叶变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原子个数大于信号长度情况下,该方法获得了较传统WDFT较好的弯折频谱表示性能。基于该方法表示的弯折离散傅里叶变换更适合于语音信号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追踪 字典 弯折离散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S曲线算法控制的机械手臂运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晓飞 高兴华 +1 位作者 郭庆东 崔金鹏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36,共5页
针对机械手装配应用中对作业精度及响应速度的要求,研究了步进电机驱动的正交两指机械手臂动作高精度、快响应的平滑控制方法。研究基于连续S曲线函数离散处理的算法实现步进电机平滑控制调速的机理,分析了每步脉冲离散处理算法对步进... 针对机械手装配应用中对作业精度及响应速度的要求,研究了步进电机驱动的正交两指机械手臂动作高精度、快响应的平滑控制方法。研究基于连续S曲线函数离散处理的算法实现步进电机平滑控制调速的机理,分析了每步脉冲离散处理算法对步进电机升频和降频的作用。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优化离散S曲线,并应用于机械臂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输出转矩曲线与理论曲线拟合度基本一致。将离散优化的S曲线算法在还原魔方机器人正交两指机械手臂上进行试验,试验表明:在斜率常数为a=0.44时,步进电机可实现快速精确控制,能有效解决其在高速精确运动中的失步、过冲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指机械手臂 离散s曲线 步进电机调速控制 运动特性 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N更快速离散傅立叶变换算法
19
作者 李学伟 危韧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5-120,共6页
讨论了用于频谱分析的离散傅立叶变换,得到了一种样本个数为4的倍数时,可使变换的计算复杂性大大减少的算法,比基2FFT算法的计算量要少得多;结合WFAT算法,则比原WFAT最优顺序算法的计算量还要少。
关键词 更快速 离散傅立叶变换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哈特莱变换的LACO-OFDM低复杂度接收方法研究
20
作者 陆超峰 李建华 +3 位作者 汪井源 赵继勇 戚艾林 徐智勇 《光通信技术》 2023年第2期48-52,共5页
在分层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LACO-OFDM)中,采用离散哈特莱变换(DHT)可以弥补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时存在的频谱效率不高的缺陷,但在接收端多层信号的分离仍存在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结合DHT-LACO-OFDM信号的时域对称和反对称特... 在分层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LACO-OFDM)中,采用离散哈特莱变换(DHT)可以弥补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时存在的频谱效率不高的缺陷,但在接收端多层信号的分离仍存在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结合DHT-LACO-OFDM信号的时域对称和反对称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时域重构的分层信号接收方法,在时域把叠加的信号进行分层接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时频域结合的迭代接收方式,基于时域重构的分层信号接收方法在误比特性能上与传统的迭代接收方式几乎相同,但计算复杂度约降低为原来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分复用 离散哈特莱变换 分层非对称限幅光频分复用 时域重构 计算复杂度 误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