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发动机控制模型的基于循环的平均值离散建模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鹿笑冬 欧阳明高 白露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0-83,共4页
讨论了面向控制的发动机模型 ,并从角度域提出了基于循环的平均值离散建模方法。将其与目前主要用于实时仿真的模型进行对比 ,分析了这些模型与本文模型的不同特点。通过实例说明了在角度域上建立基于循环的平均值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发... 讨论了面向控制的发动机模型 ,并从角度域提出了基于循环的平均值离散建模方法。将其与目前主要用于实时仿真的模型进行对比 ,分析了这些模型与本文模型的不同特点。通过实例说明了在角度域上建立基于循环的平均值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发动机的离散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控制 发动机 循环集总变量 平均值离散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焊接电源的离散建模与最少拍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志明 杨中宇 +1 位作者 汤莹莹 夏铸亮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2,64,共5页
逆变焊接电源所采用的全桥、半桥等功率变换电路可以等效为Buck变换器.在对Buck变换器离散建模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时域推导,建立了可用于逆变焊接电源闭环控制的最少拍控制律.所构建的控制算法充分考虑了模型参数与实际参数之间误差的影... 逆变焊接电源所采用的全桥、半桥等功率变换电路可以等效为Buck变换器.在对Buck变换器离散建模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时域推导,建立了可用于逆变焊接电源闭环控制的最少拍控制律.所构建的控制算法充分考虑了模型参数与实际参数之间误差的影响.输出滤波电感的变化影响最少拍控制的稳定性和控制效果.稳定条件为模型所用最大电感值不超过实际电感值的1.67倍.结果表明,当模型电感值和实际电感值相等时,系统为最少拍控制.在模型参数和实际负载参数匹配时,系统实现了"没有稳态误差、不存在输出纹波、输出幅值受限"的最少拍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焊接电源 最少拍控制 BUCK变换器 离散建模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方法的内超环面齿轮齿廓离散建模 被引量:2
3
作者 洪玫 姚立纲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93,共6页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零件内超环面齿轮的齿面是一种复杂的空间曲面。为了实现复杂曲面的数控加工和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接触分析时,能否获得精确的内超环面齿轮的实体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针对内超环面齿轮数字化...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零件内超环面齿轮的齿面是一种复杂的空间曲面。为了实现复杂曲面的数控加工和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接触分析时,能否获得精确的内超环面齿轮的实体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针对内超环面齿轮数字化建模问题,根据内超环面齿轮的数学模型,对其螺旋齿面进行网格划分,提出基于数值方法的内超环面齿轮离散建模方法。该方法采用截平面蔟将内超环面齿轮模型离散成数据点云,从而获得内超环面齿轮离散模型,为后期的复杂曲面插值重构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 内超环面齿轮 离散建模 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平叶片试验模态分析中的离散建模方法研究
4
作者 周天情 陈坚红 +3 位作者 孔建强 丁星华 陈锋 盛德仁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6-440,共5页
在试验模态分析过程中,离散建模方法的不同对模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某一透平弯扭叶片,根据模态理论构建模态分析试验台,通过对比实验,从振型的真实性、振型的可分辨性、测试误差大小以及测试时间方面综合研究离散建模... 在试验模态分析过程中,离散建模方法的不同对模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某一透平弯扭叶片,根据模态理论构建模态分析试验台,通过对比实验,从振型的真实性、振型的可分辨性、测试误差大小以及测试时间方面综合研究离散建模方法对试验模态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越接近真实叶片的形状,其模态振型越逼真,但是对各振型频率的数值影响不大;选择合理的离散网格数目能在保证振型的可分辨性的基础上减少测试误差。研究的结论为透平叶片试验模态分析过程中的测试模型和离散网格数目的确定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建模方法 试验态分析 透平叶片 计算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治分段线性振荡系统的离散映射数值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戴欣 黄席樾 孙跃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7,共6页
为研究自治分段线性振荡系统中出现的分叉及混沌动力学行为,系统建模及稳定性分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分析手段.本文通过构造周期内离散映射解析模型,并结合边界条件的动态数值求解,提出了一种动态离散映射数值建模方法,进而推导了用以判... 为研究自治分段线性振荡系统中出现的分叉及混沌动力学行为,系统建模及稳定性分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分析手段.本文通过构造周期内离散映射解析模型,并结合边界条件的动态数值求解,提出了一种动态离散映射数值建模方法,进而推导了用以判定系统周期闭轨稳定性的Jacobian矩阵求解模型.最后,本文以电力电子系统中一种常用的5维软开关逆变自治振荡电路作为实例,通过模型仿真观察到频率的分叉现象,并根据Jacobian矩阵的特征乘数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基于该模型的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验系统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分段 离散映射 频率分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作业的离散事件建模与控制方法
6
作者 李杰 韦庆 常文森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20-724,共5页
针对传统机器人控制中规划器开环的不足 ,首先设计了底层的非时间参考的连续路径规划与控制方法 ,使规划器的规划值基于系统的状态之上 ,避免了基于时间规划的系统由于意外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任务的重新规划 ;在此基础上 ,又建立了整个作... 针对传统机器人控制中规划器开环的不足 ,首先设计了底层的非时间参考的连续路径规划与控制方法 ,使规划器的规划值基于系统的状态之上 ,避免了基于时间规划的系统由于意外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任务的重新规划 ;在此基础上 ,又建立了整个作业任务的离散事件模型 ,设计了离散事件路径规划方法及控制综合方法 ,实现了事件反馈的闭环 ,提高了系统处理不确定事件的能力和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最后两台PUMA 5 6 0机械手搬运被识别工件的作业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作业 离散事件 控制方法 混合系统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演化映射的DC/DC变换器混合逻辑动态建模 被引量:5
7
作者 段翔兮 佃松宜 郑万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3,共7页
针对传统DC/DC变换器模型存在计算量大、进行了大量近似、不能反映电流纹波特性等不足,有机结合哈密顿原理和混杂系统理论,提出基于离散演化映射的DC/DC变换器混合逻辑动态建模方法。以Buck变换器为例,首先采用变分积分器对其进行离散... 针对传统DC/DC变换器模型存在计算量大、进行了大量近似、不能反映电流纹波特性等不足,有机结合哈密顿原理和混杂系统理论,提出基于离散演化映射的DC/DC变换器混合逻辑动态建模方法。以Buck变换器为例,首先采用变分积分器对其进行离散化得到离散演化映射模型,然后基于混杂系统理论将CCM和DCM模式进行统一,进而得到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计算量小、精确度高,能完整描述系统的各个工作状态且能反映电感电流纹波等动态特性,为DC/DC变换器建模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混杂系统 离散时间 混合逻辑动态 连续 断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相控制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离散迭代建模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天录 王跃 +1 位作者 胡秀芳 林子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44-653,共10页
该文考虑电容和电感寄生电阻的影响,建立基于移相控制的串联补偿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离散迭代模型。给出一个开关周期内,离散迭代建模不同状态区间的划分原则,并通过列写每一状态区间的物理方程,得到状态表达式。同时,总结不同状态区间... 该文考虑电容和电感寄生电阻的影响,建立基于移相控制的串联补偿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离散迭代模型。给出一个开关周期内,离散迭代建模不同状态区间的划分原则,并通过列写每一状态区间的物理方程,得到状态表达式。同时,总结不同状态区间系统状态方程系数矩阵和输出矩阵与系统参数的关系,最终建立一个开关周期内系统精确的离散迭代模型。利用离散状态空间表达式求取系统的稳态工作点。为了描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动态性能,利用扰动传递的思想,建立基于离散迭代模型的小信号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离散迭代 串联补偿 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离散裂缝建模的Eagle Ford页岩油复杂水力裂缝综合表征 被引量:8
9
作者 FIALLOS Mauricio MORALES Adrián +1 位作者 YU Wei MIAO Jijun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3-619,共7页
使用嵌入式离散裂缝建模(EDFM)方法优化具有复杂裂缝系统的油藏的数值模拟,完善了前人的Eagle Ford页岩油综合描述技术。根据裂缝支撑类型对具有100000多个裂缝面的复杂裂缝系统进行分类后,对井底流压进行了历史拟合,对油田产量进行了预... 使用嵌入式离散裂缝建模(EDFM)方法优化具有复杂裂缝系统的油藏的数值模拟,完善了前人的Eagle Ford页岩油综合描述技术。根据裂缝支撑类型对具有100000多个裂缝面的复杂裂缝系统进行分类后,对井底流压进行了历史拟合,对油田产量进行了预测,以更深入地了解复杂裂缝支撑效果对产量的影响。在为不同支撑类型裂缝组分配不同的压实曲线后估算的压降表明,如果采用EDFM方法而不是非结构网格方法进行裂缝建模和筛选,裂缝模型表达更精确,有效波及面积可能会小于非结构网格方法。方法优化后,能够将EDFM与第三方裂缝扩展模拟器自动耦合,同时考虑支撑剂强度沿复杂裂缝系统的变化。该方法能够从裂缝评价和多个全井眼的拟三维裂缝扩展结果中准确地模拟复杂的裂缝延伸和井间干扰,从而更准确地评价完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离散裂缝 复杂裂缝 水力裂缝 裂缝网络 油藏 页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环路的建模综述 被引量:39
10
作者 周国华 冷敏瑞 +2 位作者 李媛 田庆新 邓伦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3-199,共17页
对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环路的建模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将开关变换器的建模方法分为连续建模和离散建模,或基于电路分析的建模和基于数学推导的建模。在此基础上,结合控制环路的建模,将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环路的建模方法分为平均建模、... 对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环路的建模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将开关变换器的建模方法分为连续建模和离散建模,或基于电路分析的建模和基于数学推导的建模。在此基础上,结合控制环路的建模,将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环路的建模方法分为平均建模、离散建模和考虑边频的建模3大类。根据此分类,系统分析平均法、离散时间法、采样数据法、描述函数法、多谐波小信号法以及谐波状态空间法的原理和特点,揭示各种建模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优缺点和适用性。以应用最为广泛的平均法为例,首先采用时间平均等效电路建模方法,得到基本开关变换器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用于频域特性分析的8个完整的功率级传递函数。其次,针对电流型控制的平均小信号模型无法揭示次谐波振荡,以及传统采样保持系数无法适用于不同平均小信号模型的问题,提出通用的采样保持系数。最后,给出综述结论并进行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变换器 控制环路 方法 平均 离散建模 电流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模型的内超环面齿轮干涉检验方法
11
作者 洪玫 姚立纲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784-1789,共6页
针对内超环面齿轮齿面加工局部和全局干涉现象,提出一种干涉检验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加工干涉。通过干涉检验面簇的引入和干涉检验线簇的构造,将内超环面齿轮齿面和刀具扫掠体离散化。运用内超环面齿轮齿面和刀具扫掠体离散模型,通过截平... 针对内超环面齿轮齿面加工局部和全局干涉现象,提出一种干涉检验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加工干涉。通过干涉检验面簇的引入和干涉检验线簇的构造,将内超环面齿轮齿面和刀具扫掠体离散化。运用内超环面齿轮齿面和刀具扫掠体离散模型,通过截平面处刀具中心的求解,确定内超环面齿轮齿面加工局部和全局干涉区域。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内超环面齿轮齿面加工干涉检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 内超环面齿轮 复杂曲面 干涉检验 离散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控制并网逆变器建模与稳定性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禹希 庄圣贤 +2 位作者 代云中 曾蕊 周春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8-187,共10页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将电网电压ugrid作为时变量建立数字控制H6结构不隔离并网逆变器(DNGI-H6)的离散模型。针对占空比和状态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开关周期延时,离散迭代模型中的状态变量不相互独立,导致Jacobian矩阵计算复杂的问题,引入新的...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将电网电压ugrid作为时变量建立数字控制H6结构不隔离并网逆变器(DNGI-H6)的离散模型。针对占空比和状态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开关周期延时,离散迭代模型中的状态变量不相互独立,导致Jacobian矩阵计算复杂的问题,引入新的状态变量,避免复杂的高阶矩阵运算,简化Jacobian矩阵的求解过程,并推导DNGI-H6的稳定边界和振荡频率的数学表述。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离散模型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分析新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控制 延时 稳定性分析 时变系统 离散建模 振荡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以塔河油田四区奥陶系油藏为例 被引量:51
13
作者 胡向阳 李阳 +3 位作者 权莲顺 孔庆莹 王英 吕心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3-387,共5页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尺度大小悬殊,形态不规则,分布不连续。定量刻画孔、洞、缝在三维空间的展布一直是该类油藏开发的技术难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地质建模方法。以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为...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尺度大小悬殊,形态不规则,分布不连续。定量刻画孔、洞、缝在三维空间的展布一直是该类油藏开发的技术难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地质建模方法。以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为原型,提出了多元约束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即在古岩溶发育模式控制下,采用两步法建模。第一步,建立4个单一类型储集体模型:首先利用地震识别的大型溶洞和大尺度裂缝,通过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离散大型溶洞模型和离散大尺度裂缝模型;然后在岩溶相控约束下,基于溶洞发育概率体和井间裂缝发育概率体,采用随机建模多属性协同模拟方法,建立溶蚀孔洞模型和小尺度离散裂缝模型。第二步,采用同位条件赋值算法,将4个单一类型模型融合成多尺度离散缝洞储集体三维地质模型。该模型定量刻画了缝洞储集体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特征,为油田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裂缝 溶蚀孔洞 离散大型溶洞 地质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环境下线缆建模及装配规划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纪开达 刘检华 +1 位作者 宁汝新 姚珺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33-935,共3页
线缆的装配规划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析了线缆建模及其装配规划的特殊性,并指出了现有CAD线缆建模与布线工具的局限性。根据虚拟环境的特点,提出了线缆离散控制点建模技术,将线缆简化成由一系列截面中心点相连而形成的空间连续折线段。... 线缆的装配规划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析了线缆建模及其装配规划的特殊性,并指出了现有CAD线缆建模与布线工具的局限性。根据虚拟环境的特点,提出了线缆离散控制点建模技术,将线缆简化成由一系列截面中心点相连而形成的空间连续折线段。在实验室以前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了虚拟环境下的线缆装配规划模块,并介绍了该模块的层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装配 线缆装配规划 离散控制点技术 线缆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作业车间在线调度问题的仿真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龙田 石宇强 王俊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30,共4页
利用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和规则调度方法,对柔性作业车间在线调度问题进行研究。将优先级调度规则和路径选择规则结合,形成针对柔性作业车间的调度规则组合。在建立仿真模型时,定义了车间结构,并对车间结构参数设定不同的水平值... 利用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和规则调度方法,对柔性作业车间在线调度问题进行研究。将优先级调度规则和路径选择规则结合,形成针对柔性作业车间的调度规则组合。在建立仿真模型时,定义了车间结构,并对车间结构参数设定不同的水平值。针对平均流经时间最小、最大拖期时间最小、机器最大负荷最小、拖期工件比最小这4个不同的调度目标,从备选规则集中选出了每个目标下最优的调度规则组合及相应的车间结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工件交货期、车间利用率、机器平均有效率、机器平均故障水平及车间柔性程度对调度规则组合的选取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事件系统与仿真 规则调度方法 柔性作业车间 在线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的装配过程建模方法
16
作者 刘俨后 左敦稳 张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8-944,共7页
装配型生产是一种典型的离散型生产,装配生产过程是装配状态在装配作业的驱动下不断发生转移而持续更新至完成状态的一个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运算的装配过程建模方法,对这种由装配状态转移组织起来的生产过程进行了建模。文中... 装配型生产是一种典型的离散型生产,装配生产过程是装配状态在装配作业的驱动下不断发生转移而持续更新至完成状态的一个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运算的装配过程建模方法,对这种由装配状态转移组织起来的生产过程进行了建模。文中给出了装配作业、装配状态以及作业有序关系等元素对象的矩阵表示方法;以矩阵的运算过程来表述生产流程,包括作业可操作性测试、装配状态转移、作业有序矩阵更新等;产品结构的层次性使得装配过程也会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对装配过程进行子装配划分,用分块矩阵表达装配过程与其子装配之间的层次关系,建立分层的装配过程模型。该模型通过装配过程的矩阵表示,最终可获得装配体的可行装配序列,为装配序列选优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过程 矩阵 装配序列 生产流程 离散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多尺度裂缝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被引量:32
17
作者 董少群 吕文雅 +5 位作者 夏东领 王世佳 杜相仪 王涛 伍岳 管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7-637,共11页
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系统由多尺度裂缝组成,不同尺度裂缝对油气开发的作用不同,多尺度裂缝建模对致密油气藏的开发至关重要。目前多尺度裂缝建模在不同尺度裂缝相关性耦合、终止条件求取和趋势约束算法效率等方面均存在难题。以鄂尔多斯盆... 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系统由多尺度裂缝组成,不同尺度裂缝对油气开发的作用不同,多尺度裂缝建模对致密油气藏的开发至关重要。目前多尺度裂缝建模在不同尺度裂缝相关性耦合、终止条件求取和趋势约束算法效率等方面均存在难题。以鄂尔多斯盆地H油田为例,在常规裂缝网络建模的基础上,尝试探讨了致密砂岩储层多尺度裂缝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以提高多尺度裂缝建模的效率和精度。所提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主要包括确定性方法获得大尺度裂缝、分布函数匹配法实现多尺度耦合以确定中小尺度建模所需参数、改进密度约束的离散裂缝网络建模方法生成中小尺度裂缝网络、不同尺度裂缝网络叠加4个方面。为验证方法效果,将建立的研究区实际裂缝模型与单井裂缝解释结果、生产资料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建立的多尺度裂缝模型与实际地质认识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信息耦合 离散裂缝网络 多尺度裂缝 致密砂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范式建模与仿真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配置评估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熙媛 别朝红 王锡凡 《智慧电力》 2017年第7期18-24,共7页
交通系统的电气化转型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交通系统电气化的核心,电动汽车及其配套充换等设施是能源互联网中电力网络与交通网络相互耦合的关键枢纽。基于多范式建模与仿真理论,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ABMS)与... 交通系统的电气化转型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交通系统电气化的核心,电动汽车及其配套充换等设施是能源互联网中电力网络与交通网络相互耦合的关键枢纽。基于多范式建模与仿真理论,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ABMS)与离散事件建模与仿真方法(DEMS),对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运营系统涉及的组件,以及组件之间的交互关系分别进行建模,并利用Anylogic多范式建模与仿真平台搭建了考虑多类型电动汽车和充换电设施的充换电站的运营仿真模型。最后,基于仿真模型提出了充换电站运营、服务评价指标,并对某地区电动汽车和充换电站实际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换电站配置评估 多范式与仿真 基于Agent的与仿真 离散事件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三机数字孪生及协同建模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清 张龙 +1 位作者 李天越 杜鹏飞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55,共9页
针对现有煤矿设备数字孪生建模方法主要侧重对单一设备进行建模,缺少三机耦合协同关系分析的问题,提出了综采工作面三机数字孪生及协同建模方法。采用智能体建模方法构建包含感知单元、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的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 针对现有煤矿设备数字孪生建模方法主要侧重对单一设备进行建模,缺少三机耦合协同关系分析的问题,提出了综采工作面三机数字孪生及协同建模方法。采用智能体建模方法构建包含感知单元、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的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智能体模型,依据三维建模流程构建对应的可视化模型,以智能体模型驱动三维模型运动,二者结合构成三机数字孪生模型;采用离散事件建模方法构建涵盖三机数字孪生模型交互过程的协同工艺模型,按照时序梳理三机开采工艺,形成三机协同工艺时序表。数字孪生模型用于描述综采三机的状态与行为,进行个体层面的仿真计算;协同工艺模型用于表征数字孪生模型之间的时序动作转换,实现对三机协同过程整体的推演。采煤机数字孪生模型的摇臂升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真实设备测量数据对比,模型误差小,摇臂倾角平均误差为2.3°;液压支架数字孪生模型的连续升柱动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与真实设备的一致性好,与真实设备测量数据对比,角度平均误差为0.14°,行程平均误差为6.3 mm;结合煤矿实际生产日志对构建的三机协同模型进行虚实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综采工作面三机数字孪生模型与真实设备实现了相互映射,仿真结果与真实记录接近,三机协同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协同开采过程。综采工作面三机数字孪生及协同建模方法为综采设备及其协同关系的数字孪生建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采煤机 液压支架 刮板输送机 数字孪生 智能体 离散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域集成Petri网的飞机装配系统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开元 曲蓉霞 王健熙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22-2032,共11页
针对飞机装配系统的建模描述、分析诊断等管理问题,提出一种将多域集成概念与Petri网相结合的建模方法。阐述了多域集成Petri网模型的概念以及各个领域网模型的要素表达。给出多域集成Petri网的具体建模步骤,构建了装配资源系统各领域... 针对飞机装配系统的建模描述、分析诊断等管理问题,提出一种将多域集成概念与Petri网相结合的建模方法。阐述了多域集成Petri网模型的概念以及各个领域网模型的要素表达。给出多域集成Petri网的具体建模步骤,构建了装配资源系统各领域的形式化表达模型,从多角度集成描述了装配系统的组成元素、静态结构与基本属性,基于表达模型分析了系统相应领域的行为性能。以某型号客机装配系统为例论述了多域集成Petri网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装配系统 多域集成Petri网 多域集成 PETRI网 离散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