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离散变结构控制的DC/DC变换器 被引量:9
1
作者 孟光伟 瞿少成 +1 位作者 蔡汉强 姚琼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5,共3页
运用趋近律形式的离散变结构控制原理 ,设计了Buck型DC/DC变换器 .设计方法简单 ,易于实现 .通过仿真和实验证实了离散变结构控制具有系统内部参数变化时的鲁棒性 ,并改善了系统的稳态性能 .
关键词 离散变结构控制 DC/DC换器 离散系统 鲁棒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模预测离散变结构控制用于船-舵伺服系统 被引量:15
2
作者 宋立忠 李红江 陈少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60-163,共4页
提出基于滑模预测思想的离散变结构控制设计新思路,以不确定系统的名义模型作为滑模预测模型,以理想趋近律作为参考滑模轨迹,将预测控制中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的思想引入离散准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设计。将理论成果应用于船一舵伺服系... 提出基于滑模预测思想的离散变结构控制设计新思路,以不确定系统的名义模型作为滑模预测模型,以理想趋近律作为参考滑模轨迹,将预测控制中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的思想引入离散准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设计。将理论成果应用于船一舵伺服系统设计了航向自动舵,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有效消除抖振现象,设计的航向控制器可以快速准确地跟踪设定航向,并且能够有效抑制参数摄动和外界风浪干扰对船舶运动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舵伺服系统 滑模预测 离散变结构控制 鲁棒性 航向控制 船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离散变结构控制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宋立忠 陈少昌 姚琼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7-100,共4页
对利用传统离散趋近律方法设计变结构控制时系统抖振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组合趋近律控制策略,并将之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较好地消除抖振并增强了系统鲁棒性。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电力系统,设计了并联运行同步发电机组有功分配控制器... 对利用传统离散趋近律方法设计变结构控制时系统抖振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组合趋近律控制策略,并将之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较好地消除抖振并增强了系统鲁棒性。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电力系统,设计了并联运行同步发电机组有功分配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离散变结构控制 电力系统 应用 稳定控制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趋近律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朱齐丹 吕开东 +2 位作者 李新飞 刘志林 张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1-1214,共4页
研究了使用离散指数趋近律方法设计的离散时间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抖振现象。为了减小这种抖振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离散趋近律设计方法,而且给出了趋近律的参数选择原则。仿真结果表明:在使用该改进趋近律方法设计的离散时间变结构控制... 研究了使用离散指数趋近律方法设计的离散时间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抖振现象。为了减小这种抖振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离散趋近律设计方法,而且给出了趋近律的参数选择原则。仿真结果表明:在使用该改进趋近律方法设计的离散时间变结构控制器的调节下,系统的运动状态最终趋近于原点,还可使系统状态保持步步穿越切换面,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变结构控制 趋近律 抖振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航向非线性系统离散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3
5
作者 宋立忠 宋金明 黄平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8,共5页
基于非线性模型研究船舶航向自动舵的离散变结构控制设计问题。通过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设计了二次型最优滑模面,采用离散趋近律方法求得变结构控制律。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离散变结构控制器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设定航向,并对参数... 基于非线性模型研究船舶航向自动舵的离散变结构控制设计问题。通过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设计了二次型最优滑模面,采用离散趋近律方法求得变结构控制律。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离散变结构控制器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设定航向,并对参数摄动和外界风浪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自动舵 离散变结构控制 精确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系统离散变结构控制及在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宋立忠 陈少昌 姚琼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9-962,共4页
研究有界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变结构控制设计问题.对利用传统离散趋近律设计变结构控制器时出现的稳态抖振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一种能有效减弱抖振的控制策略,并将研究结果用于设计某位置伺服系统变结构控制器.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 研究有界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变结构控制设计问题.对利用传统离散趋近律设计变结构控制器时出现的稳态抖振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一种能有效减弱抖振的控制策略,并将研究结果用于设计某位置伺服系统变结构控制器.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有效减弱抖振,并使伺服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能力和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系统 离散变结构控制 位置伺服系统 离散时间系统 趋近律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DC位置伺服系统的离散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20
7
作者 瞿少成 王永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99,共4页
针对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抖振,在离散趋近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扰动动态补偿的离散趋近率,设计了离散变结构控制(DVSC)策略,研究了变结构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能,应用于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位置伺服系统。理论推导与仿真实验表明:新的离... 针对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抖振,在离散趋近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扰动动态补偿的离散趋近率,设计了离散变结构控制(DVSC)策略,研究了变结构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能,应用于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位置伺服系统。理论推导与仿真实验表明:新的离散变结构控制策略可以明显改善系统的品质,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DC 位置伺服系统 离散变结构控制 鲁棒性能 无刷直流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振动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赵斌 吕西林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5-89,共5页
采用离散系统建模技术和变结构控制系统设计的离散趋近律方法 ,对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系统切换函数的确定方法 ,推导了系统控制律的表示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 ,该控制方法能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 采用离散系统建模技术和变结构控制系统设计的离散趋近律方法 ,对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系统切换函数的确定方法 ,推导了系统控制律的表示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 ,该控制方法能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对于结构抗震控制易于接受的特定采样时间间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主动控制 离散变结构控制 离散趋近律方法 地震 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式惯性平台稳定回路的离散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昌华 董博 +1 位作者 郑建飞 扈晓翔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8年第3期314-319,共6页
为了实际实现具有良好跟踪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的惯性平台稳定回路,建立了平台伺服电机的离散时间模型,设计了由单片机和高速DSP组成的数字控制系统,与惯性平台组成了基于采样数据的平台稳定控制回路,研究了离散变结构控制趋近律的选取方法... 为了实际实现具有良好跟踪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的惯性平台稳定回路,建立了平台伺服电机的离散时间模型,设计了由单片机和高速DSP组成的数字控制系统,与惯性平台组成了基于采样数据的平台稳定控制回路,研究了离散变结构控制趋近律的选取方法,采用改进趋近律设计了离散变结构控制律,提出了一种数字式平台稳定回路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通过实物实验得出了平台伺服电机转轴摩擦力矩模型系数的估计值,并将其引入到控制系统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回路系统对于摩擦力矩和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能,对于阶跃干扰力矩输入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且静态力矩刚度提高到1.2×104N·m/rad,系统对于斜坡和加速度输入信号实现了平稳跟踪,跟踪误差最大值分别为0.0056rad和0.0597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平台 稳定回路 离散变结构控制 趋近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学习的直线伺服系统离散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宜标 王桂宏 郭庆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7年第3期37-40,共4页
直线电机在执行重复性的跟踪控制任务时,负载扰动、端部效应力及摩擦力会呈现周期性变化。为了提高永磁直线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与抗扰性能,消除上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采用离散变结构控制(DVSC)和迭代学习控制(ILC)相结合的位置跟踪控制... 直线电机在执行重复性的跟踪控制任务时,负载扰动、端部效应力及摩擦力会呈现周期性变化。为了提高永磁直线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与抗扰性能,消除上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采用离散变结构控制(DVSC)和迭代学习控制(ILC)相结合的位置跟踪控制策略。并利用迭代学习控制算法来调整变结构控制器的参数,削弱抖振,提高稳态精度。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保证直线伺服系统快速精确跟踪性能的同时,对系统参数变化和阻力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伺服系统 离散变结构控制 迭代学习控制 LYAPUNOV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控制延时的AMD对偏心结构离散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峤 周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0-794,共5页
为研究考虑控制延时影响的AMD-偏心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的主动控制问题,建立了AMD-偏心结构体系的力学模型及连续运动状态方程,并将其离散化成标准离散状态方程形式;讨论了离散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包括准滑动模态的定义,切换平面的选... 为研究考虑控制延时影响的AMD-偏心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的主动控制问题,建立了AMD-偏心结构体系的力学模型及连续运动状态方程,并将其离散化成标准离散状态方程形式;讨论了离散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包括准滑动模态的定义,切换平面的选择及离散趋近率的构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不仅能有效抑制结构的两个正交方向及扭转方向的地震位移反应,而且在控制延时存在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系统的减震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变结构控制 控制延时 AMD-偏心结构 主动控制 准滑动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离散变结构控制的模糊趋近律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志军 邓子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7-751,共5页
抖振问题是离散变结构控制在实际系统中应用的突出障碍。基于模糊控制的优点,文中采用了一种含有模糊趋近律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对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确定切换面的方法,并推导了控制律的表达式。文中... 抖振问题是离散变结构控制在实际系统中应用的突出障碍。基于模糊控制的优点,文中采用了一种含有模糊趋近律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对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确定切换面的方法,并推导了控制律的表达式。文中以一个3层剪切型建筑结构模型为例验证所提出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峰值响应,同时达到了削弱控制系统抖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变结构控制 模糊控制 趋近律 抖振 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AMT离合器离散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东升 张建武 孙承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
以车辆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 (AMT)的离合器液压执行机构为研究对象 ,建立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进一步应用基于微分几何的反馈线性化方法 ,将原非线性系统等价为完全可控型线性化模型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离散变结构控制器 ,并且证明了离... 以车辆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 (AMT)的离合器液压执行机构为研究对象 ,建立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进一步应用基于微分几何的反馈线性化方法 ,将原非线性系统等价为完全可控型线性化模型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离散变结构控制器 ,并且证明了离散变结构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证明 ,这一控制器跟踪精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离合器 稳定性 反馈线性化 机械式自动速系统 AMT 离散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机并联系统离散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国荣 宋立忠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1-43,共3页
采用离散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双发电机并联系统的稳定和有功平衡控制器,提出一种改进的离散滑模控制算法。采用极点配置方法设计滑模面,基于趋近律方法求取变结构控制律。针对传统趋近律方法稳态抖振的缺点,提出一种具有原点稳定性的离... 采用离散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双发电机并联系统的稳定和有功平衡控制器,提出一种改进的离散滑模控制算法。采用极点配置方法设计滑模面,基于趋近律方法求取变结构控制律。针对传统趋近律方法稳态抖振的缺点,提出一种具有原点稳定性的离散趋近律,并设计了扰动估计器,通过将离散趋近律方法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较好地消除了抖振,并能够自适应估计参数不确定性及负载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并联运行 离散变结构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悬臂梁的离散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国平 洪嘉振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对柔性梁的振动主动控制进行了研究.主动控制策略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模态控制律采用离散变结构控制律;给出了从实际测量中提取模态坐标和将模态控制力转换成实际控制力的方法,并给出了离散切换面和离散变结构模态控制律的确定方法.... 对柔性梁的振动主动控制进行了研究.主动控制策略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模态控制律采用离散变结构控制律;给出了从实际测量中提取模态坐标和将模态控制力转换成实际控制力的方法,并给出了离散切换面和离散变结构模态控制律的确定方法.最后结合算例,对文中所给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结构 悬臂梁 离散变结构控制 振动控制 切换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式姿态控制系统的离散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根旺 许化龙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28,32,共3页
随着数字计算机的发展,数字式控制器已成功地应用于导弹姿态控制系统当中。文中针对数字式导弹姿态控制系统,通过对离散变结构控制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姿态控制系统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变结构控制律。该变结构控制律在实现姿态控... 随着数字计算机的发展,数字式控制器已成功地应用于导弹姿态控制系统当中。文中针对数字式导弹姿态控制系统,通过对离散变结构控制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姿态控制系统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变结构控制律。该变结构控制律在实现姿态控制系统鲁棒控制的同时,有效地抑制了传统变结构控制的抖振现象。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控制系统 离散变结构控制 数字式控制 数字计算机 控制方法 鲁棒控制 仿真结果 控制 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立忠 郑晓荣 潘海深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3,57,共6页
系统研究了模糊离散变结构控制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几种具体设计方案.对于变结构控制而言,模糊逻辑的引入可以使滑模(变结构)控制具备推理和学习能力,控制信号得以柔化,能够减轻或避免一般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对于模糊控制而言,滑模控制... 系统研究了模糊离散变结构控制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几种具体设计方案.对于变结构控制而言,模糊逻辑的引入可以使滑模(变结构)控制具备推理和学习能力,控制信号得以柔化,能够减轻或避免一般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对于模糊控制而言,滑模控制思想的引入可以大大简化控制结构,保证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对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分析提供了一种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变结构控制 模糊逻辑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悬浮机床主轴的离散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迎澍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4-307,310,共5页
研究了高速磁悬浮机床主轴的变结构控制 ,建立了考虑切削过程的主轴 磁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 ,并以磁轴承为控制对象 ,设计了离散变结构控制器来抑制主轴振动 .仿真结果表明 ,变结构控制律对于阶跃、冲击及切削等扰动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 。
关键词 高速磁悬浮机床 主轴 离散变结构控制 高速切削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转台的离散变结构控制
19
作者 李传学 周伊琳 王茂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40-1343,共4页
针对传统变结构控制的抖振现象及变结构控制应用于离散系统时易失去其鲁棒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此方法采用了带调整参数的递归式切换函数并针对不确定因素设计了无须知道扰动上界的估计器.将该方法应用于精密转... 针对传统变结构控制的抖振现象及变结构控制应用于离散系统时易失去其鲁棒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此方法采用了带调整参数的递归式切换函数并针对不确定因素设计了无须知道扰动上界的估计器.将该方法应用于精密转台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对参数摄动及外界干扰具有良好鲁棒性,而且可有效消除系统的抖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变结构控制 回归式切换函数 不确定系统 干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有解耦干扰补偿器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
20
作者 郑雪梅 冯勇 +1 位作者 王宇野 李洪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带有解耦干扰补偿器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通过设计解耦干扰补偿器将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控制项和系统的不确定项分别控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变速趋近律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并分别对调节和跟踪系统进行讨论.实现了离散变... 提出了一种带有解耦干扰补偿器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通过设计解耦干扰补偿器将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控制项和系统的不确定项分别控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变速趋近律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并分别对调节和跟踪系统进行讨论.实现了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控制项和不确定项的解耦鲁棒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变结构控制 解耦干扰补偿器 鲁棒性 趋近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