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Cl 晶体中电子型色心的电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媛媛 张启仁 +1 位作者 刘廷禹 易志军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7-490,共4页
运用密度泛函离散变分(DV-Xα)方法研究了 NaCl 晶体中可能存在的色心,模拟计算得到含色心的 NaCl 晶体的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F、F_2心在禁带中引入了新的能级;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光学跃迁,并用过渡态方法计算得到相应的跃迁能量为2... 运用密度泛函离散变分(DV-Xα)方法研究了 NaCl 晶体中可能存在的色心,模拟计算得到含色心的 NaCl 晶体的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F、F_2心在禁带中引入了新的能级;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光学跃迁,并用过渡态方法计算得到相应的跃迁能量为2.74 eV 和1.74 eV.该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得的吸收光谱的峰值位置吻合较好.而 F^+心不存在光学跃迁吸收,但使晶体的禁带宽度变窄.计算结果还解释了 NaCl 晶体吸收光谱的结构起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晶体 F、F^+和F2心 离散变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Zr添加对TiNi合金M_s点影响的电子结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齐民 崔琳 +1 位作者 王晓东 杨大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7-361,共5页
通过构建TiNi合金的团簇模型,利用离散变分法从电子层次研究了Hf、Zr添加对TiNi合金马氏体转变温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少量Hf、Zr原子引入提高了母相单胞最强键的键级,并且随着Hf、Zr添加量的增加,其母相最强键的键级增大.同时,母相单... 通过构建TiNi合金的团簇模型,利用离散变分法从电子层次研究了Hf、Zr添加对TiNi合金马氏体转变温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少量Hf、Zr原子引入提高了母相单胞最强键的键级,并且随着Hf、Zr添加量的增加,其母相最强键的键级增大.同时,母相单胞(110)面的电荷密度也示出了其键的变化情况.少量Hf、Zr添加对TiNi合金马氏体转变温度的影响还可通过(110)面费米能级处的态密度大小来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合金 HF Zr 结构分析 MS点 转变温度 离散变分法 电子层次 计算结果 变化情况 电荷密度 费米能级 马氏体 簇模型 母相 添加量 态密度 键级 单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Fe-N合金中N-Fe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万见峰 陈世朴 徐祖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6-359,共4页
利用基于第一原理的离散变分法 (DVM)计算了γ Fe- N合金的电子结构 ,分析了 N- Fe间的交互作用 .计算得到间隙 N分别与周围不同近邻的 4种 Fe原子的平均键级 ,通过比较它们随点阵畸变的变化后发现 ,N- Fe(1 )的键级大于另外 3种键级 ,... 利用基于第一原理的离散变分法 (DVM)计算了γ Fe- N合金的电子结构 ,分析了 N- Fe间的交互作用 .计算得到间隙 N分别与周围不同近邻的 4种 Fe原子的平均键级 ,通过比较它们随点阵畸变的变化后发现 ,N- Fe(1 )的键级大于另外 3种键级 ,说明γ Fe- N合金中 N与置换原子的交互作用主要集中在 N与最近邻原子之间 .并结合态密度、价轨的电子占据数和电子密度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 铁-氮合金 离散变分法 氮-铁交互作用 键级 电子密度 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结构Ti-Al合金的原子状态及其性质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方新 谢佑卿 +3 位作者 聂耀庄 陶辉锦 李小波 彭红健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8-602,共5页
在特征晶体模型基础上,引入特征原子的有效电荷概念,从第一原理出发利用特征晶体理论对Fcc结构Ti Al合金系的无序固溶体、TiAl金属间化合物电子结构和晶体性质进行研究.其过程为:首先采用中心原子团簇模型,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方... 在特征晶体模型基础上,引入特征原子的有效电荷概念,从第一原理出发利用特征晶体理论对Fcc结构Ti Al合金系的无序固溶体、TiAl金属间化合物电子结构和晶体性质进行研究.其过程为:首先采用中心原子团簇模型,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方法确定特征原子的有效电荷;然后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线性Muffin tin轨道法研究特征晶体的电子结构和性质;再根据特征晶体理论的叠加原理计算实际合金的性质,得到固溶体的平衡晶格常数、结合能、体弹性模量随成分变化的关系曲线.计算结果表明,金属间化合物TiAl的平均原子体积和结合能与实验数据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晶体模型 特征原子有效电荷 离散变分法 线性Muffin—tin轨道 Ti—Al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酸钙晶体中点缺陷的电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濮春英 刘廷禹 张启仁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2-115,120,共5页
运用以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的相对论性离散变分方法(DV-Xα),模拟计算了完整的和含氧空位的钼酸钙(CaMoO_4)晶体的电子结构,得到了含有F、F^+心的CaMoO_4晶体电子态密度分布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光学跃迁模式.计算结果表明,含F、F^+心的CaM... 运用以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的相对论性离散变分方法(DV-Xα),模拟计算了完整的和含氧空位的钼酸钙(CaMoO_4)晶体的电子结构,得到了含有F、F^+心的CaMoO_4晶体电子态密度分布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光学跃迁模式.计算结果表明,含F、F^+心的CaMoO_4晶体的禁带宽度明显变窄,F、F^+心的能级出现在禁带中,利用过渡态理论计算得到其向Mo的4 d轨道发生光学跃迁,跃迁能量值分别为1.93,2.03 eV.利用提拉法生长的CaMoO_4晶体呈现蓝色的本质原因是F、F^+心在黄红区产生比较强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钙晶体 离散变分法 F、F^+心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过程中Ti薄膜的电子结构分析
6
作者 王建军 粕壁善隆 刘春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7-211,共5页
建立不同类型的原子团簇模型,利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法计算了Ti薄膜中不同晶体结构的原子间化学键键能,分析了薄膜中晶体的局域态密度和全态密度,探讨了其电子结构和Ti-N原子间的交互作用变化.结果表明,N原子占据八面体间隙中心位置后,强... 建立不同类型的原子团簇模型,利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法计算了Ti薄膜中不同晶体结构的原子间化学键键能,分析了薄膜中晶体的局域态密度和全态密度,探讨了其电子结构和Ti-N原子间的交互作用变化.结果表明,N原子占据八面体间隙中心位置后,强Ti-N键的形成和原有Ti-Ti键的弱化,促使hcp-Ti中(00.1)面上的Ti原子沿着<01.0>方向发生迁移,成为hcp-fcc相变中fcc-Ti亚晶格形成的根源.随着进入hcp-Ti晶格中N原子数的增多,Ti-N结合键数目增加,N 2p/Ti 3d-4p杂化价电带的电子密度也随之增大,Ti的外层电子平均能量降低,保证了fcc-TiNy的稳定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 Ti薄膜 原子团簇 电荷自洽离散变分法 电子结构 杂化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rAlF_6晶体Cr^(3+)掺杂中心电子结构的研究
7
作者 于俊华 赵卫疆 苏丽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266,共4页
使用离散变分方法 (DVM)对LiSrAlF6晶体中以Cr3 + 为中心的多种分子团簇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主要研究了镶嵌势、团簇大小、基组类型对单电子能量本征值、基态原子轨道特性的影响 。
关键词 LiSrAlF6晶体 Cr^3+掺杂 电子结构 DVM方法 镶嵌势 分子团簇 铬离子掺杂 激光晶体 离散变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酸铅晶体中 F 型色心电子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易志军 刘廷禹 +1 位作者 张启仁 孙媛媛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1-493,497,共4页
运用相对论性的密度泛函离散变分(DV-Xα)方法模拟计算了 PbWO_4(PWO)晶体中 F 型色心的电子结构,得到了 PWO 晶体的态密度分布,讨论了色心的可能光学跃迁模式,并用过渡态方法计算了跃迁能量。计算结果表明,F、F^+心在 PWO 晶体的禁带... 运用相对论性的密度泛函离散变分(DV-Xα)方法模拟计算了 PbWO_4(PWO)晶体中 F 型色心的电子结构,得到了 PWO 晶体的态密度分布,讨论了色心的可能光学跃迁模式,并用过渡态方法计算了跃迁能量。计算结果表明,F、F^+心在 PWO 晶体的禁带中引入了施主能级,F、F^+心可向 W 5d 轨道发生跃迁,其跃迁能分别是1.83 eV、2.28 eV,因此,可推断 F、F^+心能引起 PWO 晶体中 680 nm、550 nm 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铅晶体 F、F^+心 离散变分法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WO_4晶体F心及F^+心吸收带的能级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米贤武 张启仁 刘廷禹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9-213,共5页
采用离散变分法计算了PbWO4晶体的能带结构,并用F心及F+心的类氢离子1S波函数结合离散变分法计算了F心及F+心的电子基态能级. 计算结果表明,F心及F+心电子基态能级分布在禁带中,分别位于距导带底1.97 eV(630 nm)及2.36 eV(525 nm)处,它... 采用离散变分法计算了PbWO4晶体的能带结构,并用F心及F+心的类氢离子1S波函数结合离散变分法计算了F心及F+心的电子基态能级. 计算结果表明,F心及F+心电子基态能级分布在禁带中,分别位于距导带底1.97 eV(630 nm)及2.36 eV(525 nm)处,它们的吸收跃迁对应于基态到导带底的跃迁,使晶体呈现F心及F+心吸收带. 化学计量PbWO4晶体的辐照诱导吸收谱位于500~700 nm,呈现一个宽吸收带. 高斯分解的结果表明:该吸收带是由两个峰值分别位于550 nm和680 nm的吸收带叠加而成的,这两个吸收带分别对应于F+心及F心吸收带. 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变分法 PBWO4晶体 F心 F^+心 吸收带 能级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研究BaMoO_4晶体中F和F^+色心的电子结构
10
作者 郭小丰 张启仁 +2 位作者 刘廷禹 尹继刚 宋敏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6,共4页
运用相对论密度泛函离散变分法(DV-Xα)计算了BaMoO4晶体中F和F+色心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F和F+心在禁带中引入了新的施主能级,采用过渡态的方法计算得到了F和F+心到导带底部的跃迁能量分别为1.86 eV和2.11 eV,对应668 nm和590 nm的吸收... 运用相对论密度泛函离散变分法(DV-Xα)计算了BaMoO4晶体中F和F+色心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F和F+心在禁带中引入了新的施主能级,采用过渡态的方法计算得到了F和F+心到导带底部的跃迁能量分别为1.86 eV和2.11 eV,对应668 nm和590 nm的吸收.由此说明BaMoO4晶体中668 nm和590 nm吸收带起源于晶体中的F和F+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oO4晶体 相对论密度泛函离散变分法 吸收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