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球车与月壤交互作用的离散元-多体动力学耦合建模
1
作者 徐鸿 雷波 刘锦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9-249,共11页
目前,对于散体颗粒物质与复杂机械系统的耦合作用研究,面临着跨尺度、计算规模庞大以及非光滑表面的接触检测困难等问题。为了探究月球车与月壤交互作用,首先对颗粒-多体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接触算法进行研究。分别用离散元方法(discre... 目前,对于散体颗粒物质与复杂机械系统的耦合作用研究,面临着跨尺度、计算规模庞大以及非光滑表面的接触检测困难等问题。为了探究月球车与月壤交互作用,首先对颗粒-多体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接触算法进行研究。分别用离散元方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和多体动力学(multibody dynamics, MBD)笛卡尔方法建立了散体球形颗粒和含约束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基于Hertz-Mindlin模型计算颗粒与刚体的接触力,在此基础上给出顺序耦合策略,建立了离散元和多体耦合的动力学模型。针对月球车齿状车轮的非光滑表面与颗粒之间接触检测规模庞大的问题,提出了非光滑形状物体的分区域局部检测方法,降低了局部检测的规模。通过对比圆柱体冲击颗粒的试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离散元-多体耦合模型的准确性。在耦合动力学建模和接触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齿状车轮的月球车在月壤上行驶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研究不同驱动参数下的系统动力学特性以及不同轮胎形状对行驶运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错形轮齿的月球车相较直齿形轮齿前进距离多14%,前进效率较高,该研究对月球车的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方法(DEM) 动力学(MBD) 月球车 耦合建模 高效接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与光滑粒子流体力学耦合的高浓度尾砂浓密过程仿真 被引量:2
2
作者 熊有为 刘福春 +2 位作者 陈伟 刘恩彦 雷显权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24,共6页
为实现对高浓度尾砂浓密过程的动态可视化观测和定量化表征,弥补常规物理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适用性较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元(D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耦合的高浓度尾砂浓密仿真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某矿全尾砂浓密工... 为实现对高浓度尾砂浓密过程的动态可视化观测和定量化表征,弥补常规物理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适用性较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元(D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耦合的高浓度尾砂浓密仿真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某矿全尾砂浓密工艺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建立与工业机结构一致的全尺寸深锥浓密机模型,基于物理试验标定固液两相流体仿真参数,以浓密机底流浓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将仿真结果与现场生产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二者误差极小,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矿山充填浓密工艺研究与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 尾砂浓密 数值仿真 离散方法 光滑粒子流动力学方法 DEM-SPH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座损伤型危岩崩塌的动力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茂林 罗刚 +1 位作者 梅雪峰 周鹏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1,共8页
三峡库区巫山县靴子岩W2危岩属于基座损伤型危岩.受自重、风化卸荷及岩溶等因素影响,危岩基座压裂损伤明显,形成了不断劣化的凹岩腔,一旦失稳崩塌形成涌浪,将影响通航船只和临近码头安全.为研究这类基座损伤型危岩的起动机理,本文依据... 三峡库区巫山县靴子岩W2危岩属于基座损伤型危岩.受自重、风化卸荷及岩溶等因素影响,危岩基座压裂损伤明显,形成了不断劣化的凹岩腔,一旦失稳崩塌形成涌浪,将影响通航船只和临近码头安全.为研究这类基座损伤型危岩的起动机理,本文依据精细化勘察成果建立了该危岩的力学模型,采用离散元UDEC模拟了W2危岩崩塌的破坏过程,并利用基于概率分析的RocPro3D模拟了崩塌的运动过程及轨迹.研究结果表明:基座损伤型崩塌主要经历两阶段的复合式破坏.初期破坏模式为“沉降-鼓胀”,后续为“滑移-倾倒”;基座中部的鼓胀变形导致基座不均匀沉降,造成危岩后倾到,缓外倾的底滑面形态造成危岩向前倾到;W2危岩潜在崩塌轨迹覆盖整个下部河道,入河瞬间的最大能量达193100 kJ,最高速度达70.56 m/s.本研究可为基座损伤型崩塌力学机理的分析提供新方法,对三峡库区崩塌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损伤基座 劣化 离散模拟 动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流的节理岩体动态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罗忆 曾芙翎 +2 位作者 王刚 李新平 甘鑫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24,68,共8页
基于颗粒流理论,采用PFC2D(particle flow code)建立霍普金森冲击压缩数值模型,并对试件两端应力平衡状态进行校验。通过不同荷载的冲击压缩仿真试验,对完整及单节理试件的动态强度、裂纹时空演化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预制节理破... 基于颗粒流理论,采用PFC2D(particle flow code)建立霍普金森冲击压缩数值模型,并对试件两端应力平衡状态进行校验。通过不同荷载的冲击压缩仿真试验,对完整及单节理试件的动态强度、裂纹时空演化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预制节理破坏了岩石的完整性,降低了试件抗压强度,且随冲击荷载的增大,节理对强度弱化作用趋于明显;根据裂纹发展规律,试件破坏分为弹性变形阶段、裂纹启裂阶段、裂纹快速扩展阶段及裂纹缓慢发展阶段;预制节理影响了裂纹发展特征,造成试件启裂应力降低,节理试件更早萌生细观裂纹;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新生裂隙往往起始于预制节理尖端及附近,且在较低应变率时,预制30°倾角节理试件的裂纹为翼裂纹和共面裂纹,随加载应变率增大,反翼裂纹发展愈发明显,其中翼型裂纹启裂角介于55°-80°,反翼裂纹介于115°-130°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动力学 节理岩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离散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耦合法的采煤机螺旋滚筒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美晨 赵丽娟 +1 位作者 李明昊 田震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0-216,共17页
为研究采煤机螺旋滚筒在多种赋存条件下的振动特性,以MG2×55/250–BWD型薄煤层采煤机为工程对象,优化煤岩接触模型,建立与实际赋存条件相似的多种不同截割工况下煤壁离散元模型。结合DEM–MFBD(Discrete Element Method-Multi Flex... 为研究采煤机螺旋滚筒在多种赋存条件下的振动特性,以MG2×55/250–BWD型薄煤层采煤机为工程对象,优化煤岩接触模型,建立与实际赋存条件相似的多种不同截割工况下煤壁离散元模型。结合DEM–MFBD(Discrete Element Method-Multi Flexible Body Dynamics)双向耦合数值模拟方法搭建采煤机截割部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与煤壁离散元模型的双向耦合试验平台,通过仿真试验得到不同煤岩工况下螺旋滚筒的截割过程,并分别对其振动特性的变化规律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螺旋滚筒在截割过程中,三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振动,其中截割阻力方向振动加速度最大,牵引阻力方向振动加速度次之,侧向力方向振动加速度最小。随着模型中夹矸硬度以及层数比例的增加,截割过程中螺旋滚筒的振动强度不断加剧,最大振动加速度有效值的差值达到4403.149 mm/s^(2)。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将一维振动信号转化为二维时频谱图像,得到不同煤岩工况下振动信息变化特征在时频域中完成较好保留,其时频谱图像的特征样本效果优于各工况的时域一维信号曲线,主频能量位置、范围大小、特征团形状等信息具有明显区别,即使遇到夹矸层数不同,夹矸坚固性系数也存在差异的复杂工况,其时频谱图像中能量特征的分布形式也具有显著差别。通过振动模态分析发现,随着煤壁中含有夹矸硬度的增加,各部位的变形量均发生变化,其中截齿部位变化最为强烈。基于相似理论搭建采煤机振动信号测试试验平台,对不同煤岩工况条件下螺旋滚筒截割过程进行了测试研究,通过追踪螺旋滚筒的振动状态,发现其振动变化规律与双向耦合数值模拟一致。试验测试得到DEM–MFBD数值模拟方法获取的螺旋滚筒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与依据相似比反推的试验数据之间的误差小于DEM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与实验数据之间的误差,验证了DEM–MFBD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对于提升螺旋滚筒工作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采煤机智能化开采的煤岩截割状态识别系统搭建过程中数据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耦合法 离散元–多柔体动力学 螺旋滚筒 振动特性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MFBD-CFD方法的冰雪飞溅击打应答器力学研究
6
作者 迟义浩 肖宏 +2 位作者 郄录朝 张智海 路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90-297,共8页
严寒地区冰雪飞溅问题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性有直接影响,现场调研发现多处冰块脱落击打应答器的现象,而国内外对此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采用基于离散元-多柔性体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discrete element method-multi flexible body dynami... 严寒地区冰雪飞溅问题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性有直接影响,现场调研发现多处冰块脱落击打应答器的现象,而国内外对此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采用基于离散元-多柔性体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discrete element method-multi flexible body dynamics-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DEM-MFBD-CFD)耦合分析法,建立车厢底板结冰脱落击打应答器模型,并借助风洞和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基于建立的分析模型研究不同列车速度、风压变化、冰块质量等因素对应答器击打的受力影响。结果表明:应答器受到的最大应力随列车运行速度呈现幂函数增长关系,当行车速度增大到350 km/h时,最大应力达15.591 MPa,约为150 km/h时的3.5倍;且随冰块质量增加应答器最大应力呈现先迅速增加后缓慢增长趋势;当横风风速为5~20 m/s作用时,应答器表面所受到的最大应力相差不大,表明横风对冰雪击打应答器作用可忽略不计;为减小冰雪飞溅击打应答器危害,可采取除融雪手段、列车降速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飞溅 离散 离散-多柔动力学-计算流力学(DEM-MFBD-CFD)耦合分析法 应答器 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式人工捣固装置对有砟道床作用效应及质量状态影响研究
7
作者 钱忠霞 肖宏 +2 位作者 王阳 孔超 张智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64,共10页
人工捣固作业是实现小区段线路日常养护维修的重要方式之一,可有效改善轨道几何形位、缓和线路不平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性。然而目前人工捣固装置进行养护维修作业主要依赖现场工人的工程实践经验,缺乏相关理论研究。为研究有砟道床人... 人工捣固作业是实现小区段线路日常养护维修的重要方式之一,可有效改善轨道几何形位、缓和线路不平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性。然而目前人工捣固装置进行养护维修作业主要依赖现场工人的工程实践经验,缺乏相关理论研究。为研究有砟道床人工捣固装置作业工作机理,借助离散元素法(DEM)-多体动力学(MBD)耦合方法,建立人工捣固装置-轨枕-有砟道床耦合仿真模型,并在现场开展人工捣固作业前后横向阻力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人工捣固作业对道砟颗粒接触力及道床密实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捣固作业会使道床横向阻力降低19.51%,道床横向稳定性减弱;捣入阶段会使道砟间接触力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水平平面接触力分布由近似圆形向椭圆形变化分布,纵向平面接触力则由半圆形向花束形变化分布,颗粒间接触关系不断变化,逐步建立新的稳定传递关系;捣固作业会使道砟颗粒受迫运动,使枕盒及砟肩处密实度降低。因此,在人工进行捣固作业后应及时补填枕盒处道砟颗粒,并对砟肩处道砟进行拍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道床 人工捣固镐 离散 动力学 接触状态 密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推进机构滚筒安装方式对行驶性能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蔡国栋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0期40-43,共4页
【目的】由于常规行进机构接地压比较小,在沙滩上易发生下陷等情况,会部分丧失甚至完全失去行动能力,故选用螺旋推进机构作为沙滩行进机构,为提高其在沙滩的行进效率,需对下置滚筒安装方式进行研究。【方法】通过软件对螺旋推进机构在... 【目的】由于常规行进机构接地压比较小,在沙滩上易发生下陷等情况,会部分丧失甚至完全失去行动能力,故选用螺旋推进机构作为沙滩行进机构,为提高其在沙滩的行进效率,需对下置滚筒安装方式进行研究。【方法】通过软件对螺旋推进机构在沙滩中的行进场景进行模拟分析,获得实际行驶速度、牵引力等参数,通过计算对行进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左旋滚筒左置、右旋滚筒右置的安装方式行进效果较好,且通过沙粒位移方向可确定沙粒沿滚筒旋转时扇叶出土方向堆积与滚筒转向有关,与扇叶旋向无关。【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螺旋推进机构滚筒安装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推进 螺旋滚筒安装 离散仿真 动力学仿真 行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履复合式载人月球车移动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江磊 齐迎春 +3 位作者 邓秦丹 贺连彬 金敬福 邹猛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0年第3期1-6,48,共7页
提出了一种轮履复合式载人月球车.该车由两独立驱动的转向前轮和两独立驱动可轮履转换的履带系统组成.结合月壤地面力学特点,利用MBD-DEM双向耦合仿真技术对该月球车越障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重载下,轮履复合式载... 提出了一种轮履复合式载人月球车.该车由两独立驱动的转向前轮和两独立驱动可轮履转换的履带系统组成.结合月壤地面力学特点,利用MBD-DEM双向耦合仿真技术对该月球车越障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重载下,轮履复合式载人月球车具有较好的越障性能,能满足大范围复杂月面的行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履复合式载人月球车 越障性能 离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行星探测器附着碎石层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10
作者 王辉 董洋 +2 位作者 丁建中 刘学翱 王春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29-139,共11页
小行星探测器在星体表面的稳固附着是探测任务的关键所在。以某型小行星探测器为研究对象,将离散元方法和多体动力学仿真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同时考虑缓冲机构作用和碎石层碰撞作用的耦合仿真模型,用来分析小行星探测器在碎石层的附着稳... 小行星探测器在星体表面的稳固附着是探测任务的关键所在。以某型小行星探测器为研究对象,将离散元方法和多体动力学仿真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同时考虑缓冲机构作用和碎石层碰撞作用的耦合仿真模型,用来分析小行星探测器在碎石层的附着稳定性。而后,给出了探测器附着稳定性的综合评价参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典型附着工况,采用耦合仿真模型分析了探测器的附着稳定性。在特定的竖直速度下,通过全因子试验设计方法选取样本点,基于耦合仿真模型的计算结果,利用三阶多项式建立性能评价参数关于不同碎石层坡度、探测器水平速度和偏航角的代理模型,并利用代理模型确定了探测器的附着稳定性边界,分析了不同工况参数下的稳定性边界变化趋势。最后,根据稳定性边界分析结果,确定了三组恶劣附着工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竖直速度对附着稳定性的影响。该研究方法对于我国未来小行星附着探测任务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探测 动力学 离散 耦合仿真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折定落点控爆拆除钢筋混凝土高烟囱设计原理
11
作者 郑炳旭 魏晓林 陈庆寿 《工程爆破》 2007年第3期1-7,共7页
以广州纸厂高100m钢筋混凝土烟囱顺利实施定倒向、定落点、多折叠爆破拆除为例,提出了用多体-离散体系统动力分析来描述烟囱在初始失稳后到着地堆积的过程。多体-离散体动力分析方程由变拓扑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和离散体动力学方程组成,... 以广州纸厂高100m钢筋混凝土烟囱顺利实施定倒向、定落点、多折叠爆破拆除为例,提出了用多体-离散体系统动力分析来描述烟囱在初始失稳后到着地堆积的过程。多体-离散体动力分析方程由变拓扑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和离散体动力学方程组成,即变拓扑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来描述烟囱在初始失稳后,倾倒旋转和运动解体阶段,n折烟囱段在空中的动力运动,正算则数值模拟各拓扑的运动姿态,逆算烟囱各体间的作用力,以判断烟囱各段间相继的解体,其拓扑切换包括烟囱切口延时爆破的时间切换点、切口闭合的位移切换点和烟囱解体的动力切换点。空中解体后,用离散体系统动力分析方程来描述非完全离散直至完全离散体(含单体和多体)在空中的相互分离、钢筋牵拉、碰撞和滑移等下落运动,数值模拟烟囱各段塌落堆积的过程。现场观测的烟囱连续多折倾倒和解体的姿态以及着地堆积的形态,与数值模拟接近,证明了用多体-离散体动力分析来描述烟囱的爆破倒塌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烟囱 拆除爆破 数值模拟 变拓扑多系统动力学 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MBD耦合方法的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成 罗启天 +2 位作者 杨超 芮瑞 王晓壮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77,共9页
为了从细观力学机理上研究路桥过渡段的劣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离散单元(DEM)法生成轨枕与道砟模型,并施加相位荷载,通过多体动力学(MBD)方法建立相互独立的路基弹簧,实现对路桥过渡段中路基刚度变化的模拟,进而建立轨枕-道砟-路基... 为了从细观力学机理上研究路桥过渡段的劣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离散单元(DEM)法生成轨枕与道砟模型,并施加相位荷载,通过多体动力学(MBD)方法建立相互独立的路基弹簧,实现对路桥过渡段中路基刚度变化的模拟,进而建立轨枕-道砟-路基过渡段耦合模型,进行不同路基刚度、列车速度、轴重以及桩基加固下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荷载作用下,路桥过渡段中过渡路基区沉降最大,普通路基区次之,桥面路基区最小;当列车车速由94 km·h^(-1)增加至281 km·h^(-1)、轴重由16 t提升至32 t时,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分别增大60.9%和259.4%,轴重的影响更为突出;当列车车速为94 km·h^(-1)和轴重为16 t时,采用刚度渐变路基或桩基加固软路基措施后,过渡段各路基区沉降均有减小,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分别减小56.5%和53.6%,验证了路桥过渡段采用搭板法与桩基加固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路桥过渡段 不均匀沉降 加固 离散-多动力学耦合 道床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MBD的水稻电磁振动排种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风姣 杨望 +1 位作者 杨坚 莫建霖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2-197,共6页
针对目前水稻直播机电磁振动排种器排种仿真研究中无法模拟水稻芽种种群连续排种的问题,以广西大学研制的2BD-8型水稻直播机电磁振动排种器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理试验测定了芽种的基本物理参数及芽种间、芽种与钢板间的接触参数,并利用堆... 针对目前水稻直播机电磁振动排种器排种仿真研究中无法模拟水稻芽种种群连续排种的问题,以广西大学研制的2BD-8型水稻直播机电磁振动排种器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理试验测定了芽种的基本物理参数及芽种间、芽种与钢板间的接触参数,并利用堆积角试验和极差分析法进行了芽种离散元接触参数的标定;接着,先采用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和多体动力学(Multi-Body Dynamics,MBD)耦合的方法及对排种器关键振动部件柔性化,后单独采用DEM法,建立了电磁振动排种作业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样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1)含水率28.2%时,芽种与钢板间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451、0.297和0.066,芽种与芽种间分别为0.311、0.369和0.080;(2)采用DEM-MBD耦合方法和单独采用DEM法均可实现水稻芽种种群连续排种仿真,但采用DEM-MBD耦合方法建立的排种作业仿真模型精度更高,与实际排种作业情况较一致。研究可为水稻电磁振动式排种器排种仿真研究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电磁振动排种 离散 动力学 耦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dams耦合的盘式振动给料机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洪磊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239-241,共3页
利用DEM方法建立给料机振动过程中上方煤炭物料的堆积模型,通过DEM与Adams双向耦合计算,获得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给料机振动特性和物料流动特性,为优化给料机工作参数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振动给料机 离散 动力学 耦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