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非均匀离散傅立叶变换的鲁棒音频水印算法(英文) 被引量:13
1
作者 谢玲 张家树 和红杰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11-1721,共11页
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音频水印算法对常规信号处理操作具有较高的鲁棒性,然而,在DFT域的固定频率点嵌入水印信息易受频域攻击,导致此类水印算法存在安全隐患.为进一步说明这种安全隐患,本文描述了一种新颖的频域攻击方法,仿真结果... 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音频水印算法对常规信号处理操作具有较高的鲁棒性,然而,在DFT域的固定频率点嵌入水印信息易受频域攻击,导致此类水印算法存在安全隐患.为进一步说明这种安全隐患,本文描述了一种新颖的频域攻击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在不影响含水印音频信号听觉感知质量的条件下有效去除水印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离散傅立叶变换(NDFT)的鲁棒音频水印算法.该算法基于NDFT可以任意选择频率点的特性,利用混沌映射随机选取NDFT域的水印嵌入频率点,以实现水印嵌入位置的随机性.此外,引入另一个混沌映射置乱加密待嵌入的水印信息以提高算法抵抗拷贝攻击的能力.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抗常规信号处理操作高的鲁棒性,而且能够抵抗频域的恶意攻击,大的密钥空间保证了系统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水印 非均匀离散傅立叶变换(NDFT)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计算中一些问题的论证 被引量:11
2
作者 钟佑明 汤宝平 秦树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在时频信号分析领域中 ,DFT是一个常见的术语 ,尤其是在它的高效算法FFT出现以后 ,信号分析中的其他运算也常常尽可能转化为DFT以提高运算速度。但作者在开发虚拟频谱分析仪中了解到 ,对DFT及其逆变换 (IDFT)的计算存在着两套公式 ,导... 在时频信号分析领域中 ,DFT是一个常见的术语 ,尤其是在它的高效算法FFT出现以后 ,信号分析中的其他运算也常常尽可能转化为DFT以提高运算速度。但作者在开发虚拟频谱分析仪中了解到 ,对DFT及其逆变换 (IDFT)的计算存在着两套公式 ,导致不同信号分析人员 ,或不同时频信号分析仪计算出的DFT结果不一致 ,其物理意义也不分明。作者首先阐述了以前文献中定义DFT时所依据的周期延拓原理 ,然后分别用待定系数法和类比演变法论证了在周期延拓原理的认识下 ,DFT的计算公式采用式 ( 3)更具合理性 ,指出并纠正了以前诸多文献中定义DFT计算公式时 ,推导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当之处 ,对以前认为DFT及其IDFT的计算存在两套公式是一种习惯的不恰当观点加以了澄清 ,最后以三个算例直观地验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傅立叶变换 有限长数字信号 周期延拓 原理 DFT 时频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域相位和幅度的数字水印算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曹荣 王颖 李象霖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536-2537,2543,共3页
将水印分别嵌入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域的相位谱、幅度谱进行仿真实验,比较了两种算法在相同的嵌入失真下的鲁棒性,提出了相位幅度相结合的DFT域水印算法,算法在提取水印时不需要原始图像。实验证明,该相幅水印算法简单易行,具有很好的... 将水印分别嵌入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域的相位谱、幅度谱进行仿真实验,比较了两种算法在相同的嵌入失真下的鲁棒性,提出了相位幅度相结合的DFT域水印算法,算法在提取水印时不需要原始图像。实验证明,该相幅水印算法简单易行,具有很好的不觉察性,而且对图像的尺度变换、旋转攻击、噪声干扰、JPEG压缩以及滤波等都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 版权保护 数字水印 离散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零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插值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剑雄 陈付彬 +1 位作者 石志广 付强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0-694,共5页
插值离散傅立叶变换能提高正弦信号参数估计精度,但传统的比值插值算法只适用于数据长度等于离散傅立叶变换长度的场合。本文研究了补零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插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窗函数频谱一阶泰勒级数展开的插值算法,它与原比值法具有... 插值离散傅立叶变换能提高正弦信号参数估计精度,但传统的比值插值算法只适用于数据长度等于离散傅立叶变换长度的场合。本文研究了补零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插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窗函数频谱一阶泰勒级数展开的插值算法,它与原比值法具有类似的形式和相同的计算量,是原比值法在数据长度小于或等于离散傅立叶变换长度时的扩展。性能分析和仿真试验还表明,补零离散傅立叶变换插值算法对频率偏差的敏感度降低,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估计 离散傅立叶变换 插植算法 补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的重叠频分复用通信系统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键 杨讯 +1 位作者 张曦林 李道本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2,共6页
提出了新的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重叠频分复用(Overlapp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vFDM)或非正交频分复用(Non-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NOFDM)系统。该系统利用相互重叠的子载波对所发送的数据符... 提出了新的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重叠频分复用(Overlapp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vFDM)或非正交频分复用(Non-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NOFDM)系统。该系统利用相互重叠的子载波对所发送的数据符号序列进行调制,形成复调制信号,接收端采用最大似然序列检测。该系统的频谱效率与重叠重数成正比,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频谱效率;并且该系统子载波带宽大于信道相关带宽,系统在随机时变信道中会自动产生隐分集增益,因此具有较强的抗衰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频分复用 非正交频分复用 离散傅立叶变换 最大似然序列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支持向量机光谱定量分析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圣毫 李智 +2 位作者 胡荣 宋福圣 王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6-671,共6页
研究了火电厂电煤煤粉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提取了前3个主成分和前6个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系数,结合主成分得分、马氏距离和偏最小二乘(PLS)交互验证方法剔除异常样本,并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栅格支持向量机回归(G-SVR)、遗传算法支... 研究了火电厂电煤煤粉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提取了前3个主成分和前6个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系数,结合主成分得分、马氏距离和偏最小二乘(PLS)交互验证方法剔除异常样本,并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栅格支持向量机回归(G-SVR)、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回归(GA-SVR)和粒子群算法支持向量机回归(PSO-SVR)等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利用DFT系数作为PSO-SVR模型的输入变量,当其进化代数为300,种群规模为20,模型参数c1、c2为1.5,1.7时,性能最优,其中校正集相关系数(RC)为0.990,测试集相关系数(RP)为0.954,定标标准差(SEC)为0.366,测试标准差(SEP)为0.128。该方法准确可靠,已成功应用于近红外在线电煤发热量监测系统,并可推广用于其它较为复杂的近红外在线分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支持向量机回归 离散傅立叶变换 煤发热量 定量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扩频的广义多载波系统收发机频域简化实现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明齐 芮赟 +2 位作者 张小东 周秦英 刘广宇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针对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扩频的广义多载波(DFT-S-GMC)系统的收发机时域实现方法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频域等效收发机实现方法;利用滤波器组各子带频率响应能量比原型滤波器的时域冲击响应能量集中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该频域实... 针对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扩频的广义多载波(DFT-S-GMC)系统的收发机时域实现方法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频域等效收发机实现方法;利用滤波器组各子带频率响应能量比原型滤波器的时域冲击响应能量集中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该频域实现方法的收发机简化实现方法和结构。仿真和分析表明,在多径信道下,采用频域简化实现结构的收发机与现有基于时域实现结构的收发机的误码率(BER)性能几乎相同,但与现有时域实现方法相比,采用频域简化实现方法,DFF-S-GMC系统发射机的实现复杂度可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分多址(FDMA) 滤波器组 广义多载波(GMC)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校正的电参量微机测量新算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黄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6-91,共6页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是电参量微机测量的常用算法,但非同步采样引起的频谱泄漏及栅栏效应,使估计出的信号频率、幅值及相位有较大的误差。该文根据电气信号的频谱特点,对DFT频谱校正实现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适合电参量微机测量的新算法...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是电参量微机测量的常用算法,但非同步采样引起的频谱泄漏及栅栏效应,使估计出的信号频率、幅值及相位有较大的误差。该文根据电气信号的频谱特点,对DFT频谱校正实现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适合电参量微机测量的新算法,并通过选用不同的采样时间窗长度、采样点数及与之相适应的窗函数,使新算法可以满足高精度计量及快速电气测量等多种应用场合对测量精度、实时性等性能的不同要求。算法实现简单,速度快、精度高、通用性强,仿真分析和科研实践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测量 电参量 电气信号 微机测量 算法 离散傅立叶变换 频谱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CPLD快速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何伟 杨宝强 唐斌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3年第6期78-81,共4页
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系数的性质,利用FPGA仿真软件,提出了一种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快速硬件实现技术。8点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时间在200ns左右。
关键词 离散傅立叶变换 CPLD仿真 快速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的无乘法离散傅立叶变换
10
作者 刘振丙 刘建国 汪国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2-127,共6页
提出了一种无乘法实现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新算法:通过模运算和泰勒展开,把DFT的计算转化为离散矩和常系数乘积的形式;然后,通过在二进制系统中进行比特运算和移位运算,把浮点乘积转化为定点的整数加法。离散矩可由全加法实现,因此新... 提出了一种无乘法实现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新算法:通过模运算和泰勒展开,把DFT的计算转化为离散矩和常系数乘积的形式;然后,通过在二进制系统中进行比特运算和移位运算,把浮点乘积转化为定点的整数加法。离散矩可由全加法实现,因此新算法只涉及整数加法和移位运算。此外,为该算法设计出脉动阵列VLSI结构,并和现有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结构不涉及乘法运算,节约了硬件资源,加快了运算速度。该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离散变换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傅立叶变换 无乘法 脉动阵列VL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离散傅立叶变换的神经网络用于数据逼近和泛化建模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艳霞 刘其真 +4 位作者 乔志骏 卢宏涛 何永保 林世雄 刘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7-48,59,共3页
文章在一种基于多维离散傅立叶变换原理的前馈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高精度逼近和泛化建模的神经网络。它可用来逼近任何连续函数,且逼近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学习速度快。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显示了该网络较好地利用... 文章在一种基于多维离散傅立叶变换原理的前馈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高精度逼近和泛化建模的神经网络。它可用来逼近任何连续函数,且逼近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学习速度快。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显示了该网络较好地利用了离散傅立叶交换在结构和性能上的优点,在天线罩视线误差校正建模研究上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傅立叶变换 神经网络 泛化建模 数据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同步离散傅立叶变换的介损测量方法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爱国 杨仕友 +1 位作者 倪光正 陈宗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4-45,共2页
采用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 (DFT)的谐波分析法测量介损时 ,因电网频率波动使测量精度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因此提出了基于准同步DFT的介损测量法。该方法能有效减小未完全整周期采样所造成的测量误差。数值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测量精度... 采用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 (DFT)的谐波分析法测量介损时 ,因电网频率波动使测量精度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因此提出了基于准同步DFT的介损测量法。该方法能有效减小未完全整周期采样所造成的测量误差。数值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测量精度明显高于谐波分析法 ,当频率波动时对不同电流、电压信号的初相角 ,其测量精度均能满足绝对误差 <0 1% ,且计算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损测量 谐波分析法 准同步 电网频率 离散傅立叶变换 电压信号 测量精度 DFT 计算量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多相移相键控通信中应用离散傅立叶变换内插技术联合估计载波参数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宁 安建平 王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40,共4页
在突发数字通信中,通常采用相干检测,为解决参考载波的同步这一关键问题,给出了一种多相移相键控(MPSK)信号,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内插技术,在较大频偏范围内联合估计载波频率和相位的算法。这种算法不需要增加DFT数据长度,适合突发... 在突发数字通信中,通常采用相干检测,为解决参考载波的同步这一关键问题,给出了一种多相移相键控(MPSK)信号,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内插技术,在较大频偏范围内联合估计载波频率和相位的算法。这种算法不需要增加DFT数据长度,适合突发工作方式。以正交移相键控(QPSK)信号为例,讨论了这种算法的理论推导和性能,并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载波同步 离散傅立叶变换 内插技术 克拉美罗界 多相移相键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N更快速离散傅立叶变换算法
14
作者 李学伟 危韧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5-120,共6页
讨论了用于频谱分析的离散傅立叶变换,得到了一种样本个数为4的倍数时,可使变换的计算复杂性大大减少的算法,比基2FFT算法的计算量要少得多;结合WFAT算法,则比原WFAT最优顺序算法的计算量还要少。
关键词 更快速 离散傅立叶变换 算法 正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信息处理仿真实验中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单位根阶数的选取
15
作者 苏凌 《遥感信息》 CSCD 2002年第3期14-16,49,共4页
光学联合变换仿真实验中 ,在求联合功率谱时 ,若在 x、y两个方向选取的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单位根 (复数域 )阶数不当 ,会导致相关峰位置发生偏移。理论分析中推导出 ,光学信息处理中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单位根阶数与图像采样及再现间隔... 光学联合变换仿真实验中 ,在求联合功率谱时 ,若在 x、y两个方向选取的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单位根 (复数域 )阶数不当 ,会导致相关峰位置发生偏移。理论分析中推导出 ,光学信息处理中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单位根阶数与图像采样及再现间隔、光波长、傅立叶透镜焦距的对应关系。并说明单位根阶数的选取不当会对光学匹配滤波实验、光学联合变换实验有不同的消极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信息处理 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 光学联合变换 图像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匹配傅立叶变换的多分量LFM信号检测和参数估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爱芳 朱晓华 刘中 《信号处理》 CSCD 2002年第6期539-542,共4页
多分量LFM信号的检测和参数估计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离散匹配傅立叶变换的基本原理,然后结合逐次消去的思想提出了基于离散匹配傅立叶变换的多分量LFM信号检测和参数估计的原理及实现算法,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 多分量LFM信号的检测和参数估计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离散匹配傅立叶变换的基本原理,然后结合逐次消去的思想提出了基于离散匹配傅立叶变换的多分量LFM信号检测和参数估计的原理及实现算法,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匹配傅立叶变换 多分量LFM信号 参数估计 线性调频信号 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水下动目标线性调频回波检测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鹏 侯朝焕 梁亦慧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34-838,共5页
水下动目标径向速度造成的回波和样本之间失配导致匹配滤波器对于线性调频(LFM)信号的检测性能下降。利用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对LFM信号的聚焦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水下动目标LFM回波检测算法。该算法与零速样本匹配滤... 水下动目标径向速度造成的回波和样本之间失配导致匹配滤波器对于线性调频(LFM)信号的检测性能下降。利用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对LFM信号的聚焦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水下动目标LFM回波检测算法。该算法与零速样本匹配滤波检测算法相比受目标径向速度影响较小,并且理论分析表明在目标回波存在的情况下,这两种算法输出的峰值位置之间存在数学关系。利用该数学关系本文算法同样可以估计目标距离。仿真和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本文算法在强混响噪声背景下对于径向速度未知动目标LFM回波的检测性能优于或相当于零速样本匹配滤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径向速度 匹配滤波器 分数阶傅立叶变换 离散分数阶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针织物密度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孙晓明 官伟波 王晋棠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对如何使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方法分析针织物密度进行了探讨.由于经过后整理的针织物线圈不均匀,各线圈纵行或各线圈横列只是近似地处在纵行线或横列线上,而且纵行线与横列线也不垂直,用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方法处理针织物灰度图像f(x,y)得... 对如何使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方法分析针织物密度进行了探讨.由于经过后整理的针织物线圈不均匀,各线圈纵行或各线圈横列只是近似地处在纵行线或横列线上,而且纵行线与横列线也不垂直,用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方法处理针织物灰度图像f(x,y)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但采用对f(x,y)逐列相加后对其和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及对f(x,y)逐行相加后对其和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的方法能得到较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物 组织结构 密度分析 数字图像分析 离散傅立叶变换 灰度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中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信道估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加铳 陈咏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5-118,共4页
提出了两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信道估计方法,适用于多径衰落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利用DCT的能量压缩特性,能有效消除传统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估计算法在信道延时不是采样周期整数倍,或系统子载波数不等于有用子载波数时... 提出了两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信道估计方法,适用于多径衰落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利用DCT的能量压缩特性,能有效消除传统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估计算法在信道延时不是采样周期整数倍,或系统子载波数不等于有用子载波数时产生的频谱泄漏。根据DCT与DFT的等效关系,通过构造不同的对称数据序列,推出两种相应的基于DCT信道估计,其中一种具有更好的性能,另一种更利于实现。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径衰落信道下,两种基于DCT的方法能有效降低频谱泄漏造成的信道估计误差,具有比基于DFT方法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信道估计 正交频分复用 离散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傅立叶变换中的一种倒位序生成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芳 张学锋 程增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2期93-95,共3页
快速傅立叶变换是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一种快速算法,它的出现使DFT的计算大大简化,运算时间可缩短一、二个数量级,从而使得离散傅立叶变换在信号分析与处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软件和硬件程序设计中要实现快速傅立叶变换算... 快速傅立叶变换是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一种快速算法,它的出现使DFT的计算大大简化,运算时间可缩短一、二个数量级,从而使得离散傅立叶变换在信号分析与处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软件和硬件程序设计中要实现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均涉及到序列的倒位序排列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倒位序生成法,直接计算各自然顺序位置的倒位序数值,然后通过变址运算完成原数列的倒位序的排列。该方法对任何满足N=2M点的快速傅立叶变换,能很快实现其变换中序列的倒位序排列。该方法只涉及倒位序十进制数和顺序十进制数,不用对二进制数进行转换,简单易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算法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傅立叶变换 离散傅立叶变换 倒位序 倒位序生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