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散余弦变换(DCT)编码在地震勘探数据压缩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财 王培茂 +21 位作者 薛亚丽 刘洋 张智 邵志刚 刘财 王培茂 薛亚丽 刘洋 张智 邵志刚 刘财 王培茂 薛亚丽 刘洋 张智 邵志刚 刘财 王培茂 薛亚丽 刘洋 张智 邵志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7-282,共6页
利用离散余弦变换和游程编码技术相结合进行地震数据体的压缩研究,指出该技术是一种有损压缩技术。对于不同的松散度、信噪比等的数据其压缩比是不同的。在压缩过程中对层间信息和高频成分有一定的损失,损失的程度与数据的压缩比有直接... 利用离散余弦变换和游程编码技术相结合进行地震数据体的压缩研究,指出该技术是一种有损压缩技术。对于不同的松散度、信噪比等的数据其压缩比是不同的。在压缩过程中对层间信息和高频成分有一定的损失,损失的程度与数据的压缩比有直接关系。压缩越大,则数据的损失就越严重,压缩比大到一定程度时,数据恢复后就改变了原有的特征,所以一定要取的适度,这与数据的波形误差与频谱形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dct 编码 地震勘探 数据压缩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快速对抗训练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淼 张玉金 +2 位作者 张涛 田瑾 吴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0-2238,共9页
为了提升深度神经网络的鲁棒性,从频域的角度提出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快速对抗训练方法.引入对抗初始化生成模块,根据系统的鲁棒性自适应地生成初始化信息,可以更精准地捕捉到图像特征,有效避免灾难性过拟合.对样本进行随机谱变换,... 为了提升深度神经网络的鲁棒性,从频域的角度提出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快速对抗训练方法.引入对抗初始化生成模块,根据系统的鲁棒性自适应地生成初始化信息,可以更精准地捕捉到图像特征,有效避免灾难性过拟合.对样本进行随机谱变换,将样本从空间域变换至频谱域,通过控制频谱显著性提高模型的迁移与泛化能力.在CIFAR-10与CIFAR-100数据集上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以ResNet18为目标网络,面对PGD-10攻击时,本文方法在CIFAR-10上的鲁棒精度较现有方法提升了2%~9%,在CIFAR-100上提升了1%~9%.在面对PGD-20、PGD-50、C&W等其他攻击以及架构更复杂的模型时,均取得了类似的效果.提出方法在避免灾难性过拟合现象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样本 快速对抗训练 离散余弦变换(dct) 鲁棒性 样本初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使用轻量级流算法的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变换多媒体内容加密
3
作者 李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针对实时安全系统中多媒体内容加密时由于数据量较大而导致计算开销非常大的问题,为了综合考虑安全性及实时性,提出了基于使用轻量级流算法的DCT余弦转换多媒体内容加密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轻量、快速的加密算法,通过将明文划分成不同... 针对实时安全系统中多媒体内容加密时由于数据量较大而导致计算开销非常大的问题,为了综合考虑安全性及实时性,提出了基于使用轻量级流算法的DCT余弦转换多媒体内容加密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轻量、快速的加密算法,通过将明文划分成不同部分并且使用流加密算法对信息的每个部分分别进行加密;然后,基于设计部分加密方案的三项基本原则和对抗部分加密攻击,提出了两种DCT变换系数的部分加密方案;最后,通过峰值信噪比对部分加密攻击的安全性和性能的分析评估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A5/1和W7两种较为先进的流密码算法及另外两种加密模式(DC系数加密和无变换加密),提出的流加密算法和两种DCT加密方案更加适用于要求高速计算和足够安全的多媒体实时安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流加密算法 部分加密 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变换 多媒体内容 A5 1 W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T的实值离散Gabor变换 被引量:5
4
作者 魏道昀 祝美龙 陶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83-2786,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实值离散Gabor变换(RDGT),不仅适用于临界抽样条件而且适用于过抽样条件,并证明了变换的完备性条件。由于这种变换仅涉及实值计算,并且可利用快速DCT,IDCT算法来加速运算,因此比传统复值离散Gabo...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实值离散Gabor变换(RDGT),不仅适用于临界抽样条件而且适用于过抽样条件,并证明了变换的完备性条件。由于这种变换仅涉及实值计算,并且可利用快速DCT,IDCT算法来加速运算,因此比传统复值离散Gabor变换在计算和实现方面更为简单,必将有效地提高非平稳信号与图像的分析、处理速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dct) 离散GABOR变换 Gabor变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余弦变换编码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鲁业频 李凤亭 +1 位作者 陈兆龙 朱仁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1974年由Ahmed和Rao提出的离散余弦变换,至今已有30年历史。此间,DCT编码已发展成为JPEG、MPEG、H.26x等图像/视频编码标准中的核心。尽管Shapiro的EZW以及Said等人的SPIHT小波编码的成功应用,对传统的DCT编码提出了挑战,但Xiong等人利... 1974年由Ahmed和Rao提出的离散余弦变换,至今已有30年历史。此间,DCT编码已发展成为JPEG、MPEG、H.26x等图像/视频编码标准中的核心。尽管Shapiro的EZW以及Said等人的SPIHT小波编码的成功应用,对传统的DCT编码提出了挑战,但Xiong等人利用嵌入式DCT块变换之间的直流相关性,以及对DCT后的系数进行策略性重组或层式DCT同样具有小波多分辨率图像的分解特性。此外,基于层次嵌入式DCT、形状自适应DCT、截短DCT、感兴趣区域支撑DCT以及形态DCT等改进形式的编码,都是将基于DCT变换编码推向更高层次。就DCT改进的变换,以及DCT系数的应用,如利用DCT系数实现信息隐藏等,也使得基于常规的DCT变换编码有了更广阔的应用与发展空间,文章就此作了广泛的比较和深入的研究,并指出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dct系数 多分辨率分解 区域编码 数字水印 形态d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ar小波变换和分块DCT的人耳识别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海龙 穆志纯 +1 位作者 丁文魁 张霞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3-247,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对人耳图像进行降维的方法。先对人耳图像进行二维的离散小波分解,然后再对小波分解后得到的低频信息施行分块离散余弦变换,进而获得图像的特征向量。实验证明,该方法与模式识别领域中广泛应用的PCA-LDA方法相比,在识别率... 提出一种新的对人耳图像进行降维的方法。先对人耳图像进行二维的离散小波分解,然后再对小波分解后得到的低频信息施行分块离散余弦变换,进而获得图像的特征向量。实验证明,该方法与模式识别领域中广泛应用的PCA-LDA方法相比,在识别率大体相当的前提下,具有计算量小、降维速度快的优点,是对人耳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耳识别 小波变换 HAAR小波 离散余弦变换 分块d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T变换的图象中的数据隐藏技术及理论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璟 刘云超 +1 位作者 陈一民 王炜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23-125,共3页
该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离散余弦变换(DCT)实现对于图象文件的数据隐藏技术,详细说明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以及对现有算法的改进。并具体描述了如何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该算法,使数据隐藏技术能付于实际应用。
关键词 数据隐藏 离散余弦变换 图象处理 d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数字水印算法 被引量:6
8
作者 仝瑞阳 耿永军 朱雪芹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58-60,共3页
在图像离散余弦变换重要系数的幅度成分中加入水印并利用相关监测器进行监测,以实现对多媒体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实验证明,该算法对通常的图像处理,如剪切、噪声干扰、几何旋转等都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dct) 离散小波变换(DWT) 数字水印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T变换的内嵌静止图像压缩算法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军 吴成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570-1572,共3页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离散余弦变换 (DCT)的内嵌子带图像编码算法 .Xiong等人提出的EZDCT算法采用零树结构实现了一种内嵌DCT编码器 ,且其性能优于JPEG .本文指出DCT的零树结构在内嵌DCT算法中并非很有效 ,同时提出了一种不依赖零树结...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离散余弦变换 (DCT)的内嵌子带图像编码算法 .Xiong等人提出的EZDCT算法采用零树结构实现了一种内嵌DCT编码器 ,且其性能优于JPEG .本文指出DCT的零树结构在内嵌DCT算法中并非很有效 ,同时提出了一种不依赖零树结构的简便、高效的内嵌DCT子带编码算法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的压缩性能(PSNR)比EZDCT高约 0 5~ 1 5dB ,且接近当前最通用的内嵌小波SPIHT算法 ,在对某些图像压缩时还优于SPIHT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压缩 dct 内嵌编码 子带编码 离散余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鲁棒感知图像哈希技术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阿川 陈海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96,共6页
对现有感知图像哈希的生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该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分别介绍离散余弦变换、Watson视觉模型和混沌模型的原理和特点,提出将这3种模型进行融合来设计感知图像哈希的生成方法。该方法采用离散余弦变换提取图像特征,对... 对现有感知图像哈希的生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该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分别介绍离散余弦变换、Watson视觉模型和混沌模型的原理和特点,提出将这3种模型进行融合来设计感知图像哈希的生成方法。该方法采用离散余弦变换提取图像特征,对比敏感表对特征向量进行处理并用Logistic方程作为混沌序列发生器进行加密,最后采用预测差分方法进行量化编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抵抗内容保持的修改操作,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安全性和检索性,且冲突概率降低到10-7数量级。该技术在图像认证、版权保护、安全和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等方面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哈希 离散余弦变换(dct) 混沌模型 鲁棒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域采样和重建的低码率图像压缩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强 何小海 +2 位作者 熊淑华 陈洪刚 卿粼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7-192,共6页
构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域采样和超分辨率(super resolution,SR)重建的低码率图像压缩编码算法。在编码端对原始图像进行分块离散余弦变换(DCT),并提取每个DCT系数块的低频系数,然后再反变换到空间... 构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域采样和超分辨率(super resolution,SR)重建的低码率图像压缩编码算法。在编码端对原始图像进行分块离散余弦变换(DCT),并提取每个DCT系数块的低频系数,然后再反变换到空间域,从而得到在DCT域下采样的低分辨率(low resolution,LR)图像块。用JPEG标准对下采样图像块编解码后,采用基于学习的方法恢复DCT域高频系数,重建出高分辨率(high resolution,HR)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码率较低的情况下,算法比JPEG编码标准具有更好的率失真性能;同时,在相同码率下,算法重建的解码图像视觉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编码 低码率 离散余弦变换(dct) 采样 超分辨率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T变换的数字图像压缩技术及其Matlab实现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春艳 李彩霞 《现代电子技术》 2002年第9期7-9,共3页
介绍了 Matlab的基本功能 ,提出了用 Matlab来实现 DCT变换的数字图像压缩技术 ,方法简单 ,快速 ,且误差小。
关键词 dct变换 数字图像压缩 MATLAB 离散余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快速离散余弦变换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晓芸 张太怡 张双腾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9-34,共6页
提出一种快速的离散余弦变换(DCT)算法。由于计算机中整数运算远快于浮点运算,所以DCT算法采用整数运算,并且通过矩阵变换来减少乘加次数,提高了运算速度。本算法用于我们开发的JPEG图像编码算法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dct算法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DCT和置乱变换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金华 王霄 林祝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923-924,共2页
论文给出一种新的基于离散余弦变换和图像置乱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先将要嵌入到数字图像中的水印图像进行置乱,然后用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算法将其嵌入到数字图像中。试验结果证明,这种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可以有效地抵抗剪切和JPEG... 论文给出一种新的基于离散余弦变换和图像置乱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先将要嵌入到数字图像中的水印图像进行置乱,然后用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算法将其嵌入到数字图像中。试验结果证明,这种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可以有效地抵抗剪切和JPEG压缩等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置乱 数字图像水印 离散余弦变换(d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红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23-3126,共4页
要非局部均值(non-local means,NLM)去噪算法已成为较有效去除图像噪声的算法之一。然而,当噪声水平较高时,NLM不能准确地计算图像块之间的相似度权重值,影响图像的去噪效果。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transform,D... 要非局部均值(non-local means,NLM)去噪算法已成为较有效去除图像噪声的算法之一。然而,当噪声水平较高时,NLM不能准确地计算图像块之间的相似度权重值,影响图像的去噪效果。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transform,DCT)提出了基于DCT的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首先,利用DCT的低频系数重构图像,以达到滤除部分噪声的同时保护图像的主要内容。其次,利用重构图像较准确地计算图像块之间的相似度权重值,将NLM去噪算法用于噪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得到较高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和更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非局部均值(NLM) 离散余弦变换(d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约器件的三维离散余弦正/反变换通道式算法结构
16
作者 刘媛媛 陈贺新 赵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70-3278,共9页
针对3D离散余弦正/反变换(DCT/IDCT)算法单元通道式结构需大量使用延时器和选择器以及不同分块器件的兼容性问题,提出一种节约延时器和选择器的通用性通道式算法单元及整体结构。首先,根据三维DCT理论提出兼容正反变换通用的通道式算法... 针对3D离散余弦正/反变换(DCT/IDCT)算法单元通道式结构需大量使用延时器和选择器以及不同分块器件的兼容性问题,提出一种节约延时器和选择器的通用性通道式算法单元及整体结构。首先,根据三维DCT理论提出兼容正反变换通用的通道式算法结构;建立由延时器和选择器组成的可重复使用的延时器组模型,使其具有整合性和嵌套性。然后,提出节约延时器的三维DCT通用性通道式算法单元及整体结构。最后,利用提出的节约器件的三维DCT/IDCT通道式结构对不同格式、不同大小分块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分块增大,提出的节约器件的方法使用的延时器和选择器的数量明显减小,当分块大小达到64×64×64时,延时器和选择器使用个数分别降低了54.7%和44.5%。得到的结果说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减少延时器和选择器的使用,满足硬件对降低成本的要求,提高了能效,同时便于不同分块的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反离散余弦变换(dct/Idct) 三维能道式算法结构 节约器件 延时器 选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余弦变换的择优量化
17
作者 郭树旭 赵蔚 Keith Ferguson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5-57,共3页
提出一种构造择优量化表的新方法 .在一个固定块尺寸的离散余弦变换 ( DCT)中 。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量化表 率失真特性 图像编码 d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DCT变换编码的有限字长效应分析
18
作者 黄孝建 全子一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37-45,共9页
本文对一维DCT变换压缩编码中变换域系数二次量化引起的图象损伤进行了频域和空间域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通过对变换矩阵系数字长的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为一维DCT变换压缩编码硬件实现时字长的确定提供了依据。硬件实验结果印证了... 本文对一维DCT变换压缩编码中变换域系数二次量化引起的图象损伤进行了频域和空间域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通过对变换矩阵系数字长的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为一维DCT变换压缩编码硬件实现时字长的确定提供了依据。硬件实验结果印证了上述分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dct变换编码 图像编码 字长效应 离散余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DCT变换的FPGA实现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方明 潘晓中 +1 位作者 杨晓元 苏光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6期65-68,共4页
图像DCT变换由于计算量大,软件实现往往难以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基于FPGA在硬件上实现了图像的DCT变换。设计采用了2D-DCT的行列分解结构,在两级1D-DCT之间引入双RAM结构,通过乒乓操作保证了前后级DCT运算的并行性,提高了运算速度。整... 图像DCT变换由于计算量大,软件实现往往难以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基于FPGA在硬件上实现了图像的DCT变换。设计采用了2D-DCT的行列分解结构,在两级1D-DCT之间引入双RAM结构,通过乒乓操作保证了前后级DCT运算的并行性,提高了运算速度。整个模块使用Verilog HDL建模,通过ModelSim编写激励对逻辑功能进行了验证,最后在Quartus Ⅱ上通过了综合编译,设计优化后下载到Altera EP2C70F896C6芯片上进行实现。结果显示,该模块功能结构正确,可作为一个独立单元集成在图像的实时处理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硬件结构 乒乓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面积-时间复杂度的离散余弦变换脉动结构
20
作者 曹晓阳 潘赟 +1 位作者 严晓浪 宦若虹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6-659,共4页
为了研究脉动结构在离散余弦变换(DCT)算法中的应用以及平衡DCT算法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实现中对面积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脉动阵列的DCT结构.研究一维DCT变换的特点,对DCT进行公式变形.充分挖掘DCT算法中可以重... 为了研究脉动结构在离散余弦变换(DCT)算法中的应用以及平衡DCT算法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实现中对面积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脉动阵列的DCT结构.研究一维DCT变换的特点,对DCT进行公式变形.充分挖掘DCT算法中可以重复利用的数据,从而减少运算量.针对变形后的算法特点,采用脉动结构进行求解,从而提高并行度,减少运算时间.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的脉动结构,该结构具有更小的面积-时间复杂度(area-time complexity),对DCT长度的限制小,仅要求DCT变换的长度为偶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dct) 脉动结构 复杂度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