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前置修饰语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淑杰 田延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3-176,共4页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探究了英语前置修饰语在提供名词信息精密级阶中所发挥的作用。分别探究了英语提供宏观背景信息的指称系统;提供事物数量信息的量化系统以及为名词表征提供主客观信息的形容词表征系统。这三个前置语表...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探究了英语前置修饰语在提供名词信息精密级阶中所发挥的作用。分别探究了英语提供宏观背景信息的指称系统;提供事物数量信息的量化系统以及为名词表征提供主客观信息的形容词表征系统。这三个前置语表征系统为言者信息编码和解码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显然,信息发出者前置语的选择反映了他对事体及现象存现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认知,同时也为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解码提供了可能性。信息的交际效度取决于交际双方对事体和现象存现的物理、心理和文化空间的整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修饰语 离散—连续 图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感”辞格的离散—连续认知机制研究
2
作者 田延明 王淑杰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4-147,共4页
离散—连续认知机制是认知语言学一直探讨的领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类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和范畴化过程形成自己的原型范畴,然后又在原型范畴的基础上形成一些由原型范畴到边缘范畴发展的连续统一。只有以离散—连续的认知观来审... 离散—连续认知机制是认知语言学一直探讨的领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类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和范畴化过程形成自己的原型范畴,然后又在原型范畴的基础上形成一些由原型范畴到边缘范畴发展的连续统一。只有以离散—连续的认知观来审视英语的"通感"修辞格,才能把握修辞维度中蕴涵的认知机制。在通感形成的人类感知的心理和生理的基础上,探究通感表达的相同相异之处,从而实现我们对英汉修辞手段的本质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离散—连续 认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