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心造粒法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于巧玲 唐星 +1 位作者 孙欣 陈剑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98-402,共5页
目的研制一种无糖型空白丸核为药物粉末层积提供便捷、优质的母核。方法用国产实验室规模的离心包衣造粒机研究了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核的工艺。以产率、粒径分布、堆密度、粒密度、表面形态和圆整度及脆碎度为评价指标 ,用完全析因设... 目的研制一种无糖型空白丸核为药物粉末层积提供便捷、优质的母核。方法用国产实验室规模的离心包衣造粒机研究了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核的工艺。以产率、粒径分布、堆密度、粒密度、表面形态和圆整度及脆碎度为评价指标 ,用完全析因设计实验讨论了重要工艺参数主机转速、鼓风流量对空白丸核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和结论主机转数对丸核产率、粒径分布有显著影响 ;鼓风流量则影响丸核的表面形态、圆整度和堆密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造粒 微晶纤维素 丸核 制药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造粒法制备醋氯芬酸微丸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子彬 陈小龙 +3 位作者 张丽男 王晓君 齐献利 谷艳玲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30-35,共6页
用离心造粒法对醋氯芬酸微丸的制备进行研究。以90~100g淀粉丸芯作为母核,将100g醋氯芬酸与50g微晶纤维素(MCC)、4g滑石粉均匀混合,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黏合剂,用离心造粒法对醋氯芬酸微丸的制备进行研究,并对制备... 用离心造粒法对醋氯芬酸微丸的制备进行研究。以90~100g淀粉丸芯作为母核,将100g醋氯芬酸与50g微晶纤维素(MCC)、4g滑石粉均匀混合,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黏合剂,用离心造粒法对醋氯芬酸微丸的制备进行研究,并对制备出的微丸进行质量研究。结果发现:制备的醋氯芬酸微丸收率高,损失较少,微丸的粒度分布在0.70~0.88mm(18~24目),粒径均匀,微丸的含水量、含药量、药物溶出度均符合要求。成功地用离心造粒法制备醋氯芬酸微丸,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处方工艺,制备的微丸符合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醋氯芬酸 离心造粒 微丸 质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离心造粒法制备盐酸二甲双胍微丸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明 陶秀梅 +1 位作者 王晓丽 刘吉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0-594,共5页
目的研究离心造粒粉末层积法制备盐酸二甲双胍微丸。方法采用多功能微丸包衣造粒机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芯和盐酸二甲双胍微丸,并且通过产率、粒径和粒径分布、堆密度、表面形态和圆整度、脆碎度和释放度对盐酸二甲双胍微丸进行质量评... 目的研究离心造粒粉末层积法制备盐酸二甲双胍微丸。方法采用多功能微丸包衣造粒机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芯和盐酸二甲双胍微丸,并且通过产率、粒径和粒径分布、堆密度、表面形态和圆整度、脆碎度和释放度对盐酸二甲双胍微丸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以盐酸二甲双胍∶乳糖∶微晶纤维素=100∶5∶3的比例,主机转速150 r/min,喷浆泵转速20 r/min,供粉速度25 r/min,滚圆6 min,进行制备微丸,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所制备的盐酸二甲双胍微丸圆整度好,粒径均匀,硬度合格,流动性好,释放完全,无骨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丸 离心造粒 盐酸二甲双胍 骨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造粒法制备生血微丸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俞文英 倪玲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以离心造粒法制备生血微丸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以微丸粒度分布、堆密度、圆整度、脆碎度等为指标,考察了处方因素和工艺因素对成丸过程的影响。结果:微丸成丸的优化处方和工艺参数为:黏合剂为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目的:探讨以离心造粒法制备生血微丸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以微丸粒度分布、堆密度、圆整度、脆碎度等为指标,考察了处方因素和工艺因素对成丸过程的影响。结果:微丸成丸的优化处方和工艺参数为:黏合剂为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5cps),胶液浓度为35%(w/v);主机转速为150r.min-1,浆泵转速为200r.min-1,供粉机转速为50r.min-1,喷气压力为0.3MPa,抛光时间为10分钟。结论:在此优化条件下采用离心造粒法可制得表面较为光滑、圆整度较高的生血微丸,18~24目微丸的收率达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血微丸 离心造粒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造粒法制备盐酸美金刚微丸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齐献利 陈小龙 高子彬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54-158,共5页
以80-90g淀粉丸芯为母核,120g微晶纤维素(MCC)为填充剂,与30g盐酸美金刚混合均匀,以质量分数为3%、黏度为3×101Pa·S的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黏合剂,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盐酸美金刚微丸。对制备的微丸进行了质量评价:... 以80-90g淀粉丸芯为母核,120g微晶纤维素(MCC)为填充剂,与30g盐酸美金刚混合均匀,以质量分数为3%、黏度为3×101Pa·S的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黏合剂,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盐酸美金刚微丸。对制备的微丸进行了质量评价:微丸产率在80%以上,粒径均匀,圆整度和流动性符合要求,含药量符合要求。通过离心造粒法可以制备盐酸美金刚微丸,确定了处方和制备过程的操作参数,利用非水滴定法可以测定其含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美金刚 离心造粒 微丸 非水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喷雾造粒对V_A微胶囊容重和流动性的影响
6
作者 谢岩黎 周惠明 谭洪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1,共3页
用离心喷雾造粒技术制备面粉营养强化剂微胶囊化VA。研究结果表明,离心雾化器的振动频率和微胶囊的体积平均粒径(D4,3)、流动性呈负相关;振动频率为30Hz时,VA微胶囊的体积平均粒径(D4,3)为85.61μm,其容重和面粉的容重在统计学上无显著... 用离心喷雾造粒技术制备面粉营养强化剂微胶囊化VA。研究结果表明,离心雾化器的振动频率和微胶囊的体积平均粒径(D4,3)、流动性呈负相关;振动频率为30Hz时,VA微胶囊的体积平均粒径(D4,3)为85.61μm,其容重和面粉的容重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休止角(Ψ)为30.76°,其流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喷雾造粒 VA微胶囊 容重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速释微丸及缓释微丸的制备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智军 李红英 唐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速释微丸及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方法通过溶剂蒸发-沉积法制备尼莫地平速释型及缓释型固体分散体;应用挤出-滚圆技术和离心造粒技术制备尼莫地平速释微丸及缓释微丸。结果依据处方1、2、3,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得的尼莫...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速释微丸及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方法通过溶剂蒸发-沉积法制备尼莫地平速释型及缓释型固体分散体;应用挤出-滚圆技术和离心造粒技术制备尼莫地平速释微丸及缓释微丸。结果依据处方1、2、3,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得的尼莫地平缓释微丸于1、3、5、12、18h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分别为18%、34%、49%、79%、100%;12%、18%、24%、36%、51%;42%、55%、61%、90%、100%。依据处方4、5得到速释微丸于45、90 min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分别为92%、100%;80%、89%,符合速释制剂的溶出要求。由处方6、7制备的缓释微丸于1、3、5、12、18h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分别为35%、48%、53%、77%、92%;30%、40%、47%、56%、80%。结论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X-171)-2003Z为依据设计的尼莫地平微丸处方较理想,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值得广泛应用于尼莫地平微丸的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固体分散体 速释微丸 缓释微丸 挤出-滚圆法 离心造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昔洛韦缓释微丸的研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洋 唐星 胡连栋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5-257,262,共4页
目的制备阿昔洛韦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药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技术制备阿昔洛韦素丸,在流化床内采用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对其包衣,制备阿昔洛韦缓释微丸。对包衣材料种类、配比及用量进行选择,对包衣微丸体外释药机理进行研... 目的制备阿昔洛韦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药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技术制备阿昔洛韦素丸,在流化床内采用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对其包衣,制备阿昔洛韦缓释微丸。对包衣材料种类、配比及用量进行选择,对包衣微丸体外释药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包衣材料EudragitNE30D与L30D-55质量比为12∶1、增重8%时包衣微丸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呈现良好的缓释效果,体外释药过程基本符合Higuchi方程:Y=0.405+30.021t(r=0.9912)。结论采用离心造粒技术和丙烯酸树脂流化床包衣,成功地制备了阿昔洛韦缓释微丸,其体外释药缓慢、持续、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 缓释微丸 丙烯酸树脂 离心造粒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微丸制备及含量测定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常乃丹 于辉 +1 位作者 彭海生 张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0期60-62,共3页
目的:制备葛根素微丸,建立葛根素微丸中葛根素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离心造粒法制备葛根素微丸。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C18柱,以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所制备的微丸产率达80%以... 目的:制备葛根素微丸,建立葛根素微丸中葛根素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离心造粒法制备葛根素微丸。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C18柱,以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所制备的微丸产率达80%以上,葛根素含量在0.025~0.50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44%,RSD为1.14%。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葛根素微丸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微丸 离心造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靶向空白微丸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玉涵 慕春海 陈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54-56,共3页
目的采用离心包衣造粒法制备结肠靶向空白微丸。方法采用离心包衣造粒机制备空白丸芯,以蒸馏水为粘合剂,以产率、粒径分布、表面形态和圆整度为微丸丸芯质量评价指标,优化工艺条件。以Eudragit S100为包衣材料对空白微丸进行包衣,并初... 目的采用离心包衣造粒法制备结肠靶向空白微丸。方法采用离心包衣造粒机制备空白丸芯,以蒸馏水为粘合剂,以产率、粒径分布、表面形态和圆整度为微丸丸芯质量评价指标,优化工艺条件。以Eudragit S100为包衣材料对空白微丸进行包衣,并初步考察其在模拟胃肠道的体外溶解性能。结果微晶纤维素(MCC)为制备微丸丸芯的优选辅料。制备空白微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主机转速22.00 Hz,风机转速22.00 Hz,喷气压力0.15 MPa,供粉速度15~20 r/min,喷浆流量8~40 mL/min,滚圆时间4 min。结论以Eudragit S100为包衣材料制备的空白微丸可以达到在结肠定位释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靶向 离心造粒 微晶纤维素 空白微丸丸芯 PH依赖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索拉唑肠溶微丸的制备和质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志忠 廉洁 +1 位作者 郝继红 郝婷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4期59-61,共3页
以蔗糖、淀粉为稀释剂,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崩解剂,碳酸氢钠为碱性添加剂以增加制剂的稳定性,以低粘度的羟丙基纤维素一定比例的乙醇溶液为粘合剂,并添加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吐温-80,来增加主药兰索拉唑的释放量。通过离心造粒-包衣设... 以蔗糖、淀粉为稀释剂,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崩解剂,碳酸氢钠为碱性添加剂以增加制剂的稳定性,以低粘度的羟丙基纤维素一定比例的乙醇溶液为粘合剂,并添加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吐温-80,来增加主药兰索拉唑的释放量。通过离心造粒-包衣设备,采用粉末层积法制备兰索拉唑含药丸芯,然后分别包上隔离衣与肠溶衣,制得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再装入1号胶囊中,制得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经过稳定性研究和耐酸力以及释放度检查,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索拉唑 肠溶微丸 离心造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的制备及释放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熊晓滨 李津明 +1 位作者 李响 李鑫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12期705-708,共4页
目的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考察包衣处方等因素对微丸释放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核和对乙酰氨基酚微丸,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甲基丙烯酸树脂(Eudragit RS30D/RL30D)包衣,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采用HPL... 目的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考察包衣处方等因素对微丸释放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核和对乙酰氨基酚微丸,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甲基丙烯酸树脂(Eudragit RS30D/RL30D)包衣,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采用HPLC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释放度,单因素筛选包衣处方的优化参数。结果以Eudragit RS30D/RL30D比例为15:1(w/w),包衣增重为10%,柠檬酸三乙酯占包衣材料量的25%,滑石粉占包衣材料量的40%为包衣液,制备的对乙酰氨基酚释微丸释药曲线具有较好的缓释特性。结论制备的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具有缓释特性且操作简便、工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缓释 微丸 离心-造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