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心涡轮式气流分级机分级区域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伍勇 施光明 方善如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8-40,共3页
针对涡轮式气流分级机 ,建立了颗粒在分级轮中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对运动方程的分析 ,引出了表征颗粒径向行为特征的时间因次量 τ =ρd2 /18μ,并推导出分级区域宽度及分级粒径的表达式。经过比较实验 ,证明分级作用发生在分级轮外缘 ... 针对涡轮式气流分级机 ,建立了颗粒在分级轮中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对运动方程的分析 ,引出了表征颗粒径向行为特征的时间因次量 τ =ρd2 /18μ,并推导出分级区域宽度及分级粒径的表达式。经过比较实验 ,证明分级作用发生在分级轮外缘 ,实验分级结果与理论计算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区域 离心涡轮气流分级机 颗粒分级 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自增压轴向柱塞泵全流域流场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远玲 田成龙 +2 位作者 任晓智 闫明洋 黎超亮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36,共8页
为了探究离心涡轮自增压装置对高速轴向柱塞泵内液流流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轴向柱塞泵的仿真模型,通过CFD仿真技术研究了离心涡轮与柱塞泵耦合运行时泵内部全流域流场的压力特性、速度特性以及空化特性。研究表明:装配有离心涡轮的轴向... 为了探究离心涡轮自增压装置对高速轴向柱塞泵内液流流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轴向柱塞泵的仿真模型,通过CFD仿真技术研究了离心涡轮与柱塞泵耦合运行时泵内部全流域流场的压力特性、速度特性以及空化特性。研究表明:装配有离心涡轮的轴向柱塞泵吸油能力显著提升,且对射流空化、吸空空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吸空空化的抑制效果最显著。应用涡轮增压系统后,单个柱塞腔旋转一周过程中的时均气相体积从59.54 mm^(3)降至1.66 mm^(3),最大气相体积分数由0.155降至0.029,阻尼槽区域的射流速度由100 m/s降至75 m/s,而涡轮所消耗功率仅占柱塞泵轴功率的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离心涡轮 CFD仿真 流场特性 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增压高速航空柱塞泵前置诱导轮及涡轮组件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远玲 张泽 +2 位作者 陈家文 闫明洋 潘越洋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72,共9页
为减轻高速航空柱塞泵的空化现象,提出了一种带前置诱导轮及涡轮的自增压高速航空轴向柱塞泵结构。以0.3 MPa的增压值为目标,根据柱塞泵的工况参数以及边界条件确定了离心涡轮和诱导轮的参数,并通过流场数值仿真研究了有/无诱导轮以及... 为减轻高速航空柱塞泵的空化现象,提出了一种带前置诱导轮及涡轮的自增压高速航空轴向柱塞泵结构。以0.3 MPa的增压值为目标,根据柱塞泵的工况参数以及边界条件确定了离心涡轮和诱导轮的参数,并通过流场数值仿真研究了有/无诱导轮以及不同诱导轮结构和参数对离心涡轮的水力性能和抗气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诱导轮可使离心涡轮的抗气蚀能力增强48.5%,扬程提高3.4%;诱导轮几何参数的改变主要影响了离心涡轮的抗气蚀能力,三叶片诱导轮比四叶片诱导轮的抗气蚀能力强24.8%;圆锥形诱导轮比圆柱形诱导轮抗气蚀能力强14.7%;1 mm轮缘叶片厚度抗气蚀能力最强,比2 mm与3 mm分别增强了11.8%,31.1%。研究结果可为高速航空柱塞泵诱导轮涡轮组件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柱塞泵 诱导轮 离心涡轮 CFD分析 空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式冷压缩机研发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成安义 庄明 程远武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36,共4页
介绍了离心式涡轮冷压缩机的国外应用情况。根据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超导托卡马克氦低温系统当中过冷槽的设计制冷量,进行冷压机的整体结构设计,叶轮分析加工,轴承电机选择,并进行试验性加工。通过室温下测试,符合转速和... 介绍了离心式涡轮冷压缩机的国外应用情况。根据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超导托卡马克氦低温系统当中过冷槽的设计制冷量,进行冷压机的整体结构设计,叶轮分析加工,轴承电机选择,并进行试验性加工。通过室温下测试,符合转速和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系统 过冷氦 离心涡轮冷压缩机 离心式叶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力潜油泵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振宁 刘海静 +2 位作者 曲雯颖 付鹏 吴频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86,共3页
水力潜油泵是通过地面注水泵向井下注入动力液,带动井下涡轮旋转,驱动离心泵举升液体的采油装置。该新型泵摒弃了传统的井下潜油电动机驱动的方式,消除了电气元件在井下恶劣环境下的不可靠因素,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延长了其寿命。为了... 水力潜油泵是通过地面注水泵向井下注入动力液,带动井下涡轮旋转,驱动离心泵举升液体的采油装置。该新型泵摒弃了传统的井下潜油电动机驱动的方式,消除了电气元件在井下恶劣环境下的不可靠因素,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延长了其寿命。为了检验新型涡轮驱动多相水力潜油泵在高油气液流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对该泵在Captain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泵使用效果良好,可靠性高,寿命长,还可以在复杂的井况(如高温、稠油和高含气条件)下发挥出明显的优越性,而且适合多变的油井条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潜油泵 电动潜油离心涡轮 气液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液力变扭器最佳基本参数的确定
6
作者 王正宾 谢让(自本)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1980年第2期56-90,166,共36页
本文在束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流量系数σ,速度系数 R_m及叶片角β进行三重优选、并加以扩展运算来确定变扭器最佳基本参数、且能预先控制整个无因次特性的变扭器设计方法;设计和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文中提供了该程序的总框图... 本文在束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流量系数σ,速度系数 R_m及叶片角β进行三重优选、并加以扩展运算来确定变扭器最佳基本参数、且能预先控制整个无因次特性的变扭器设计方法;设计和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文中提供了该程序的总框图;应用此程序试算了数种离心涡轮变扭器,并分析了其结果。文中提出的设计方法不仅适用于离心涡轮变扭器,同时也考虑了轴流及向心涡轮变扭器的一些特点。因此,文中的主要计算公式,基本设计思想以及计算程序均可用于后二种类型的变扭器,只是在某些参数(如 C_λ、ρ_(2T)、ρ_(1D)等)的确定上,应结合具体工作机械的特点,参考本文的分析方法来定出。文中应用到的变扭器Ⅰ及Ⅱ的结构和试验资料,是由北京二七机车工厂及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提供的,谨致谢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因次特性曲线 速度系数 摩擦阻力矩 圆盘 液力变扭器 计算工况 方程式 变速装置 方程 离心涡轮 叶片角 循环圆 涡轮 束流理论 通流损失 基本参数 单级 级(透平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