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水平循环荷载下单桩承载力的离心模型实验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宇 王忠涛 赵守正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4年第4期27-31,42,共6页
针对饱和密砂地基,采用位移控制方式,分别进行了单向水平位移和双向水平循环位移加载下刚性单桩基础的离心模型实验。实验表明:桩端反力随位移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10次循环后,桩端反力逐渐趋于稳定;桩身弯矩与桩端反力基本呈线性... 针对饱和密砂地基,采用位移控制方式,分别进行了单向水平位移和双向水平循环位移加载下刚性单桩基础的离心模型实验。实验表明:桩端反力随位移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10次循环后,桩端反力逐渐趋于稳定;桩身弯矩与桩端反力基本呈线性变化,最大弯矩出现在1/3埋深附近;随着水平位移和循环次数的增加,桩体转动中心最终稳定在2/3埋深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 水平荷载 双向循环 离心模型实验 位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软粘土地基沉降的离心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柏涛 徐博 +1 位作者 王忠涛 王诺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4年第5期73-78,97,共7页
考虑大连新海上机场的实际工程特点,提出合理的简化模型,采用鼓式离心模型实验,有效地模拟了深厚软粘土地基的长期沉降,同时考察了回填速率、柔性加载幅值和地基厚度及固结时间对沉降的影响。通过实验拟合获得了长期沉降过程中土体不排... 考虑大连新海上机场的实际工程特点,提出合理的简化模型,采用鼓式离心模型实验,有效地模拟了深厚软粘土地基的长期沉降,同时考察了回填速率、柔性加载幅值和地基厚度及固结时间对沉降的影响。通过实验拟合获得了长期沉降过程中土体不排水剪切强度随含水率的变化关系,分别运用一维固结理论和对数曲线模型推求了时程沉降及最终沉降的理论值,并与离心模型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回填速率越快,加载幅值越大,地基厚度越大,固结时间越长,对应沉降量越大。同时经过55 a的长期沉降模拟,孔隙水压力尚未消散完毕,沉降仍在继续。对数曲线模型预测地基的工后沉降更为合理,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粘土地基 沉降 离心模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触发崩塌滑坡自组织临界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姚令侃 黄艺丹 杨庆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43,共11页
汶川地震触发了大量崩塌滑坡灾害。这些规模差异巨大的现象之间,能量及空间是否存在着确定的分布规律?巨型崩滑和小规模坍塌是否遵从不同的形成机理?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基本科学问题。作者在自组织临界状态(SOC)的概念框架下,通过震区... 汶川地震触发了大量崩塌滑坡灾害。这些规模差异巨大的现象之间,能量及空间是否存在着确定的分布规律?巨型崩滑和小规模坍塌是否遵从不同的形成机理?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基本科学问题。作者在自组织临界状态(SOC)的概念框架下,通过震区典型路段考察,发现位于地震Ⅸ度区的崩滑工点,崩滑方量及崩滑体深度,与崩滑工点数目之间存在着良好的负幂律关系,地震Ⅹ度区也体现出有类似特征;拟静力模拟地震的沙堆离心模型实验表明,模型底板倾斜1.5°时,崩塌的动力学特性可以用幂律描述,底板倾斜达到3°时服从正态分布;元胞自动机模型数值模拟表明,随扰动强度增加沙堆模型动力学特性的演变是渐进的。从而从整体理论上对上述问题提出新的解释:处于青壮年期的山地斜坡系统具有SOC的内禀基本属性;存在一个地震强度阈值,在此之下地震触发的崩滑规模与出现频率之间的分布规律可用幂律描述,巨型崩滑灾害和小规模坍塌现象遵从同一形成机理。全新的认识可望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灾势评估提供普适性的概型并建立应用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崩塌滑坡 自组织临界性 沙堆离心模型实验 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撒砂装置的研制与测试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守正 栾茂田 +1 位作者 王忠涛 赵维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年第5期178-182,共5页
试样制备是土工模型实验中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装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模型实验的成败。为获得高度可重复的指定相对密度的均匀试样,自主研制了基于伺服电机驱动系统的自动撒砂装置。采用福建标准砂进行了多组砂雨法成样的对比试验,分析... 试样制备是土工模型实验中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装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模型实验的成败。为获得高度可重复的指定相对密度的均匀试样,自主研制了基于伺服电机驱动系统的自动撒砂装置。采用福建标准砂进行了多组砂雨法成样的对比试验,分析了砂样落距和流速对成样相对密度的影响。同时通过相对位置测试、CPT强度测试和桩基础承载力离心模型实验,检验了撒砂装置的有效性。试验证明相对密度随砂样落距的增大而增大,随流速增大而减小,且该装置制得的试样均匀性好,可重复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雨法 相对密度 CPT实验 离心模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间隔格栅墙加固地基的抗液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蔡飞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引起了大范围的砂土地基液化,液化严重损坏了大量的住宅、厂房及公共建筑。为提高既有建筑地基的抗液化能力,文章提出了一种大间隔格栅状水泥土搅拌墙与垂直塑料排水管联合加固地基的方法。通过动离心模型试验与动有...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引起了大范围的砂土地基液化,液化严重损坏了大量的住宅、厂房及公共建筑。为提高既有建筑地基的抗液化能力,文章提出了一种大间隔格栅状水泥土搅拌墙与垂直塑料排水管联合加固地基的方法。通过动离心模型试验与动有效应力有限元分析研究其抗液化效果,发现格栅墙阻止了可液化层的侧向变形,排水管保证了格栅内可液化层在振动时不会产生过高的超静孔压,维持了可液化层的地基强度,也防止了格栅墙外侧向建筑物以下可液化层的渗透排水;探讨了格栅状水泥土搅拌墙间隔对抗液化效果的影响,发现格栅墙所围面积越大建筑物沉降量也越大,说明格栅间隔越大格栅墙的抗液化效果越小,但是即使格栅间隔扩大后,格栅墙仍可在_定程度上限制可液化层的侧向变形。以实际可液化场地上的低层办公楼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大间隔格栅状水泥土搅拌墙与垂直塑料排水管联合加固地基的抗液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抗液化加固 水泥土搅拌墙 垂直排水管 离心模型实验 动有效应力分析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COXSACKIEVIRUS B3 ON ION CHANNEL CURRENTS IN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
6
作者 鲍伟胜 刘恭鑫 +3 位作者 王春雷 杨英珍 郭棋 虞勇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50-153,共4页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xsackievirus B 3(CVB 3) on ion channel currents in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 Methods.Rat hearts were isolated with collagenase to acquire single ventricular myocytes, L type voltage dep...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xsackievirus B 3(CVB 3) on ion channel currents in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 Methods.Rat hearts were isolated with collagenase to acquire single ventricular myocytes, L type voltage 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VDCC)current (I Ca ),Na + current (I Na ),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 (I out ), inwardly rectifying potassium current(I KI ) were recorded using whole cell patch clamp techniques. ResultsCVB 3 infection increased I Ca and I out , while decreased I KI ; but it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I Na . Conclusion.The effects of CVB 3 on I Ca 、 I out 、 I KI may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of myocytes damage and the occurrence of abnormal electroactivities induced by CVB 3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sackievirus B3 CARDIOMYOCYTES ion channel curr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