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断层与逆断层错动引起的上覆黏土变形特性离心试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宇龙 黄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89-194,共6页
采用土工离心机试验,研究正断层和逆断层错动引起上覆饱和黏土层在20步连续断层错动作用下的变形特性以及裂缝扩展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正断层错动后地表呈现多条且平行断层面的张拉裂缝,随着错动量的增大,正断层破裂逐渐偏离基岩断层... 采用土工离心机试验,研究正断层和逆断层错动引起上覆饱和黏土层在20步连续断层错动作用下的变形特性以及裂缝扩展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正断层错动后地表呈现多条且平行断层面的张拉裂缝,随着错动量的增大,正断层破裂逐渐偏离基岩断层的错动方向,偏向上盘一侧,裂缝逐渐向上盘的方向开裂,裂缝主要发生在断层延长线附近;逆断层错动后地表裂缝均分布在上盘,而且离断层尖端延长线较远,产生的裂缝较细、数量较少,随着断层错动量的增大,地表位移增大,靠近断层下盘一侧的地表受断层错动影响较小,位于断层上盘一侧的地表则随着断层错动显著移动;随着断层错动量的增大,最大地表坡度随之增大,正断层引起的最大坡度的位置逐渐向上盘方向移动,逆断层引起的最大坡度的位置逐渐向下盘方向移动,逆断层的影响范围比正断层的影响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模拟 正断层 逆断层 变形 饱和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工程勘察、测试与评价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松玉 蔡国军 +2 位作者 张炜 周宏磊 邓永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24,共17页
文章全面总结了近5年岩土工程勘察测试与评价领域的技术进展,主要包括土工室内试验技术,原位测试技术、模型试验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测试智能化技术。重点介绍了特殊环境(低温)试验技术、特殊材料(含气土、污染土等)、新型微观分析、技术... 文章全面总结了近5年岩土工程勘察测试与评价领域的技术进展,主要包括土工室内试验技术,原位测试技术、模型试验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测试智能化技术。重点介绍了特殊环境(低温)试验技术、特殊材料(含气土、污染土等)、新型微观分析、技术原位测试新功能与新应用、水陆域超深原位测试技术、土工离心机技术、大型模型试验技术、智能勘察技术、智能监测技术、智能评价技术以及岩土工程智能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的进展。分析表明,重大工程建设、低碳绿色理念、智能技术、极端环境催生了一批岩土工程勘察测试新技术与新方法,智能化测试与评价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评价技术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试验 原位测试 离心机模拟 模型试验 环境岩土 土工监测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巫山新城超高加筋挡墙变形破坏及修复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殷跃平 鄢毅 +2 位作者 陈波 唐辉明 林彤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89-99,共11页
结合三峡库区弃渣灾害的防治和回填增地 ,以巫山新城加筋土挡墙等实际工程为典型进行剖析 ,对加筋土挡墙 ,特别是超高加筋土挡墙变形破坏机制和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从加筋土挡墙填土物理力学性质室内试验研究入手 ,采用FLAC等数... 结合三峡库区弃渣灾害的防治和回填增地 ,以巫山新城加筋土挡墙等实际工程为典型进行剖析 ,对加筋土挡墙 ,特别是超高加筋土挡墙变形破坏机制和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从加筋土挡墙填土物理力学性质室内试验研究入手 ,采用FLAC等数值计算方法 ,系统地研究了加筋土挡墙的应力状况和变形破坏特性。将离心模拟技术应用于超高多级加筋土挡墙 (H =5 7m)的研究中 ,进行了三级加筋土挡墙的离心模型试验 ,对加筋土挡墙墙背土压力分布规律、挡墙面板和填土的沉降情况以及拉筋的拉力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研究。特别是精心设计出离心模型试验中三级挡墙的面板与拉筋的联结 ,较真实地反映了实际工程中加筋土挡墙整体复合结构的力学特性。根据研究结果 ,提出了巫山新城加筋土挡墙修复加固方案 ,编制了设计报告 ,并加以实施。目前 ,修复加固工程效果良好。 对库区 ,乃至全国超高加筋土挡墙的建设均有指导和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加筋土挡墙 变形破坏机制 FLAC模拟 离心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断层错动诱发单桩破坏及避让距离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蔡奇鹏 吴宏伟 +1 位作者 陈星欣 郭力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0-726,共7页
历次地震实例表明基岩断层错动诱发建筑桩基破坏,针对桩基础的近断层破坏机理认识不足。采用土工离心机试验,研究正断层错动引起上覆砂土中单桩基础的破坏。试验详细量测单桩及土体变形,监测桩身轴力及弯矩随基岩错动量的变化规律。试... 历次地震实例表明基岩断层错动诱发建筑桩基破坏,针对桩基础的近断层破坏机理认识不足。采用土工离心机试验,研究正断层错动引起上覆砂土中单桩基础的破坏。试验详细量测单桩及土体变形,监测桩身轴力及弯矩随基岩错动量的变化规律。试验数据表明,当错动量为0.4 m时,单桩与桩周土体协同变形,桩顶出现显著位移。随着错动量增加,上覆土体变形集中于破裂带,使得桩顶位移显著减少。该破裂带在基岩和土体的交界面上偏离基岩错动方向,与水平面呈80°方向发展至地表,并在单桩靠近断层上盘一侧地表出露。上覆砂土变形可分为静止区、剪切区和刚体位移区。当单桩位于剪切区附近,桩身受弯变形使得桩顶向上盘一侧倾斜。针对正断层错动,单桩在下盘一侧和上盘一侧离开基岩断层线的安全避让距离分别为15 m和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模拟 单桩 正断层 避让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2016年前将发射3颗生物卫星
5
作者 靳力(摘编) 瞭望(摘编)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1期29-29,共1页
2008年12月11日,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叶夫根尼·伊利英称,根据俄罗斯航天发展计划,俄将于2010年、2013年及2016年各发射1颗Bion—M生物科学实验卫星。2010年升空的Bion—M生物卫星将搭载蒙古沙鼠、转基因鼠、... 2008年12月11日,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叶夫根尼·伊利英称,根据俄罗斯航天发展计划,俄将于2010年、2013年及2016年各发射1颗Bion—M生物科学实验卫星。2010年升空的Bion—M生物卫星将搭载蒙古沙鼠、转基因鼠、蜥蜴、鱼、蜗牛、植物、微生物等,目的是研究失重状态对生物体在不同进化水平过程中形态及功能的影响。另外2颗生物卫星项目还处于初步制定阶段,其中第2颗卫星计划用于对生物体进行小剂量长期辐射实验;第3颗卫星计划使用离心机模拟月球及火星引力,其实验结果将有助于开展相关载人星际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卫星 发射 科学实验卫星 俄罗斯科学院 BION 卫星计划 生物研究所 离心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