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岸研发外包中流程整合与项目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心理距离和团队差异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良 刘益 刘海潮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60,共12页
以中国接包方为研究对象,基于122个离岸研发外包项目,结合问卷调研与档案数据,使用层级回归分析对离岸研发外包中接包方内外部流程整合与项目绩效关系,以及心理距离和团队差异对上述关系的调节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部流程整合与项... 以中国接包方为研究对象,基于122个离岸研发外包项目,结合问卷调研与档案数据,使用层级回归分析对离岸研发外包中接包方内外部流程整合与项目绩效关系,以及心理距离和团队差异对上述关系的调节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部流程整合与项目绩效之间表现为倒U关系,且心理距离能够调节其变化率和对称轴;内部流程整合与项目绩效之间表现为正U关系,且团队差异能够调节其变化率.研究结论为中国接包方的流程整合策略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岸研发外包 接包方 外部流程整合 内部流程整合 心理距离 团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跨国公司在华离岸研发的空间区位战略比较研究——基于城市层面集群网络的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余珮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8-112,共15页
本文基于研发子公司空间分布的城市集群网络特征,构建了跨国公司离岸研发"集群寻求型"战略框架,并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对这一理论视角进行实证检验。样本包含了1992—2012年期间在华275家美国研发子公司和207家欧洲研发子公司跨... 本文基于研发子公司空间分布的城市集群网络特征,构建了跨国公司离岸研发"集群寻求型"战略框架,并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对这一理论视角进行实证检验。样本包含了1992—2012年期间在华275家美国研发子公司和207家欧洲研发子公司跨越27个城市的区位战略。实证结果揭示了欧美在华离岸研发的差异化空间区位战略:美国公司采用"知识集群寻求型"战略,即一个城市的知识资源和技术基础设施是重要的区位因素;欧洲公司则采用"工业集群寻求型"战略,例如,一个城市的制造业基础、产业专业化以及公司内部的前向关联显著地影响其区位选择。此外,母国公司规模和欧洲公司母国的异质性的影响也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跨国公司 离岸研发 集群网络 知识集群寻求型 工业集群寻求型 中国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资企业离岸研发研究进展:经济地理学的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翌 司月芳 曾刚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基于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相关文献,系统梳理并评述了中资企业离岸研发的已有研究进展。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经济地理学在中资企业离岸研发的区位选择、空间组织、行为主体等作用机制及溢出效应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中资企业离岸研发... 基于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相关文献,系统梳理并评述了中资企业离岸研发的已有研究进展。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经济地理学在中资企业离岸研发的区位选择、空间组织、行为主体等作用机制及溢出效应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中资企业离岸研发的区位主导因素因东道国特征和企业发展阶段不同而有所侧重,离岸研发的空间组织模式及其知识流动路径因其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地位而呈现差异化特征,其中跨国人员在帮助企业及地区获取其知识溢出并实现技术追赶中发挥重要的“边界扳手”作用;但同时现有研究也存在理论针对性不强、分析手段缺乏、溢出效应重视不够等问题:建议针对中资企业离岸研发活动的特点,从关系、制度、演化的视角入手,建立新的企业离岸研发理论假说。并从创新活动“流的空间”的视角入手,揭示多尺度下中资企业离岸研发空间演化规律;从关系和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入手,厘清不同尺度及多维邻近性视角下中资企业离岸研发区位因子;从中资企业特殊商业文化入手,分析华人华侨、海外人才等行为主体在中资企业离岸研发活动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从创新溢出效应的视角入手,区分中资企业离岸研发活动对母国和东道国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岸研发 中资企业 研究进展 经济地理 创新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接研发离岸外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胡水晶 余翔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4-28,共5页
中国目前大力提倡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的、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研发类离岸外包。中国企业通过承接研发离岸外包,可以参与到全球研发当中获得技术和经验的积累,同时也能学到国际化管理运作模式,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方式... 中国目前大力提倡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的、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研发类离岸外包。中国企业通过承接研发离岸外包,可以参与到全球研发当中获得技术和经验的积累,同时也能学到国际化管理运作模式,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方式之一,然而,研发离岸外包也会在某些方面对承包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负面效应。本文从理论上对承接研发离岸外包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机理进行论述,并以2001—2008年中国软件离岸外包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我国承接研发离岸外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离岸外包 技术创新能力 研发投入 研发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离岸外包中前景知识产权风险研究——基于承接方的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水晶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在现行研发离岸外包项目的成果分享机制中,绝大多数发包方要求独占成果所有权,这种分享模式会给承包方带来前景知识产权风险,制约承接方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承接方的视角,分析认为在研发过程中挖掘自主知识产权、积极争取与发包方... 在现行研发离岸外包项目的成果分享机制中,绝大多数发包方要求独占成果所有权,这种分享模式会给承包方带来前景知识产权风险,制约承接方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承接方的视角,分析认为在研发过程中挖掘自主知识产权、积极争取与发包方共有前景知识产权,是控制前景知识产权风险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离岸外包 前景知识产权 分享机制 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